24节气歌有哪些 24节气歌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24节气歌是立春阳气转,雨水延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芒种忙开产。

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廉,白露忙割地,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啦天,立冬霜雾下,小雪河汊冻,大雪地封严,冬至不行船,小寒大寒又一年,家家户户喜过丰收年。

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里,“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

而“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是古人根据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候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定出的名称。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记忆时可根据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4节气歌里都有哪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哪些习俗~

24节气歌里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个节气。
24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24节气习俗:立春:打春即“打牛”,即表示劝农春耕和祈求丰收。相传是周公始制立春土牛。除了打春,这一天还有咬春的习俗,即吃春饼、春盘、咬萝卜等。
雨水:这一天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惊蛰:(1)祭白虎化解是非:就是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2)“打小人”驱赶霉运: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春分:这一天民间会有竖蛋、送春牛图、粘雀嘴、春祭等活动。
清明:民间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谷雨:(1)禁杀五毒:农民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2)渔家流行谷雨祭海:谷雨时节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3)走谷雨: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4)喝谷雨茶: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5)谷雨食香椿:北方则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6.谷雨祭祀文祖仓颉 “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
立夏: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
小满:江南一带有“小满动三车”的说法。所谓“三车”即水车、纺车、油车。小满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时节,如若田里不蓄满水,就会造成田坎干裂,无法插秧,因此人们会以人力或畜力带动水车灌溉水田。
芒种: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皖南地区会有安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夏至: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广东地区,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
小暑:有民谚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从这一天开始进入伏天。因此,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
大暑:广东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即“凉粉草”,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
立秋:立秋的主要习俗有:立秋节、摸秋、秋忙会、贴秋膘等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
处暑: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往往人们会聚在河湖边放河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南方民间会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白露:祭禹王:白露时节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
秋分:(1)竖蛋:就是把鸡蛋竖立起来,秋分时候蛋长得好,是竖立起来的最好时机;(2)祭月:秋分古时又叫祭月节,这一天会有祭月活动。
寒露:因此时包括重阳节,故有登高活动。同时,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霜降:(1)赏菊: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2)吃柿子:俗话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子(鼻涕)。” 山东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
立冬:(1)吃饺子:每当立冬之日,我国北方人民都会在这一天吃吃一顿饺子;(2)祭祖祭天,庆丰收:古时,立冬这天,人们要举行祭天祭祖活动,感谢上苍的恩赐。
小雪:(1)腌制腊肉:南方地区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2)吃糍粑: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3)晒鱼干:台湾中南部海边渔民会在小雪开始后晒鱼干,储存干粮。
大雪:腌制“咸货”: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而老南京则有句俗语叫“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
冬至:(1)祭祀先祖:来由于节气特点“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有在冬至祭祀神灵和祖先的节日习俗;(2)吃水饺:在中国的北方地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家境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的由来,是因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小寒:(1)吃菜饭:南京地区讲究吃菜饭;(2)糯米饭:广东主要讲究吃糯米饭。
大寒:吃腊八粥:在大寒节气中,其间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
拓展资料:季月节气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歌,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记忆时可根据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钦皇栏# 谁能写出二十四节气歌? -
(13493183593):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钦皇栏# 二十四节气歌是什么?
(13493183593):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只差一两天.

#钦皇栏# 二十四节气歌的内容有哪些?
(13493183593): 有人按春夏秋冬的排列顺序,编了一 首二十四节气歌,流传很广.并且后人还为它谱了曲.二十四节气歌完整内容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注:大雪,降雪较大.冬至,进入数九寒 天,白天短,夜晚长.小寒,气候已比较寒 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钦皇栏# 有知道24节气歌的吗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13493183593):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个月里有两节,相差不过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钦皇栏# 有一首歌里面含有二十四节气叫什么啊? -
(13493183593):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钦皇栏# 二十四节气农事歌是什么,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内容 -
(13493183593): 《二十四节气农事诗》二十四节气农事歌立春春打六九头, 春播备耕早动手, 一年之计在于春, 农业生产创高优.雨水春雨贵如油, 顶凌耙耘防墒流, 多积肥料多打粮, 精选良种夺丰收.惊蛰天暖地气开, 冬眠蛰虫苏醒来, 冬麦镇压来保墒...

#钦皇栏# 中国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歌》的内容是什么? -
(13493183593):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花开 雨水来淋 惊蛰春雷 蛙叫春分 清明[犁田] 谷雨春茶 立夏耕田 小满灌水 芒种看果 夏至看禾 小暑谷熟 大暑忙收 立秋之前 种完[番豆] 处暑[拭田] 白露[匀田] 秋分看禾 寒露前结 霜降一冷 立冬[打禾] 小大雪闲 等过冬年 小寒一年 大寒团圆

#钦皇栏# 24节气歌是什么? -
(13493183593):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钦皇栏# 24节气歌怎么说 -
(13493183593):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表示季节变迁及指导农事的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钦皇栏# 二十四节气歌的内容是什么?
(13493183593):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 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这就是尽唱农 时节令的二十四节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