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有哪些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包括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有:

一、数学与儿童数学概念的早期发展。这个课程主要包括对数学及其基本特性的基本概括,讲解儿童数学及早期数学教育的价值,以及儿童数学概念的早期发展。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这个课程主要包括对早期儿童数学教育的主要理论的介绍,基于不同理论的幼儿园课程中的数学教育,最后是相关理论及课程模式对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的启示。

三、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原理。这个课程包括: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评价。

四、不同类型和结构化程度的数学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不同取向和幼儿园不同类型的数学教育活动。

五、幼儿园各类内容的数学教育活动设计。包括有关集合与模式的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有关分类与统计的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以及有关数概念与运算的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有关空间与时间的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六、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整合与渗透。这个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整合与渗透的原理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多渠道渗透。

七、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包括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组织中的教师角色与实施策略,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实施的反思与改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设计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有:

第一、数学与儿童数学概念的早期发展

第二、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第三、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原理

第四、不同类型和结构化程度的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第五、幼儿园各类内容的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第六、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整合与渗透

第七、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扩展资料:

数概念——幼儿数概念教育的要求: 

小班:会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中班:

1、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2、学习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3、感知和体验10以内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4、认识阿拉伯数字1——10。

参考资料: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设计-百度百科



一、数概念与运算
  1、10以内的数(基数、序数、数的实际意义、数量的比较与守恒、相邻数、单双数、零等)
  2、数数(唱数、手口一致点数、目测数、按群数等)
  3、书面数符号(数字的认读、书写与表征)
  4、数的组合与分解
  5、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二、集合与模式
  1、集合(集合中元素多少的比较,集合的交、并、补、差关系和包含关系,是形成数概念,进行数运算的基础。教学主要包括区别1和许多、一一对应等)
  2、模式(排序是模式的一种,也是模式的根本。模式不仅限于视觉的呈现,还包括声音、动作等呈现方式)
  三、分类与统计
  1、分类(一维特征、一维以上的特征、层级分类等)
  2、统计(在分类基础上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对资料作出分析,能看懂和学习用实物图示、图表和数符号等记录方式表征统计结果)
  四、几何形体
  1、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2、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3、形体之间的关系与等分
  五、量比较及自然测量
  1、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量的差异
  2、感知量的守恒、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
  3、自然测量(能利用自然物作为量具来测定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等)
  六、空间和时间
  1、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
  2、空间运动方向: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
  3、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星期、年月的名称及顺序
  4、认识时钟:长针、短针及其功用,认识整点和半点

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幼儿数学教育主要包括幼儿的数概念、计数和运算的教育、量与计量的教育、几何图形和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的教育等。
①幼儿的数、计数与运算
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数的守恒;相邻数;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认识序数,能够用自然数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关系,说出物体排第几;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以及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和互补关系等;学会10以内的计数;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包括认识加号、减号和等号,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学习10以内数的口头加减运算,并能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②量与计量的初步知识
能区分物体量的差异,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高低、粗细,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理解初步的量的守恒;在比较物体量的差异时,感知量的相对性;帮助儿童建立序的概念,并体验其中的传递关系;学习计量,会进行初步的自然测量。
③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
能够正确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圆形和梯形,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能够正确辨认几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能够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④空间方位初步知识
能区分上、下、左、右和远、近等空间方位;能按指定方向进行运动,包括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等。
⑤时间、方位的初步知识
能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并且知道一星期7天的名称及其顺序;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用途以及正点与半点。

根据《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精神,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对周围环境中事物的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扩展资料
幼儿园数学教育具体目标:
一、小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按要求取放操作材料和进行活动。
2、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的大小、形状、数量有兴趣,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
3、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二、中班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
1、能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愿意并学习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自己操作、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能自己选择数学活动内容和按规则进行活动。
3、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4、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数量,形状,物体量的差异,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5、能比较、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多少;感受10以内相邻两数的大小关系。
6、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
三、大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遵守活动规则,会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数学活动材料。
2、能用适当方式表达、交流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能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能在教师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感受生活和游戏中事物的数量关系。
4、能运用对应、比较、类推、分类统计等简单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问题。
5、能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和从事物的多个角度进行分类。
6、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对平面图形间的关系能有所感受。


#习斩典#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
(13259842179):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作为学校教育预备阶段的幼儿园,应注重数学教...

#习斩典# 在幼儿园开展的哪些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 -
(13259842179): 幼儿园开展一些比如说让他做一些积木的累积或者是进的分类,还有就是小朋友之间进行数字的叠加.

#习斩典# 幼儿怎样学数学? -
(13259842179): 幼儿园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讨 (一)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方法 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小神童手脑速算重要手段.教育方法包括教小神童手脑速算方法和学的方法,它既要考虑教师怎样教,又要考虑幼儿怎样学.幼儿数学教育活动...

#习斩典#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
(13259842179):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答:我们把幼儿数学学习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序列: 1.逻辑关系 该部分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类包含关系及分类,两个集合中元素的一一对应关系,序列关系及排序,模式. 2.数和量 该部分的学习内容...

#习斩典# 幼儿数学教学中有哪些知识点 -
(13259842179): 1. 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观点 1.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 自从皮亚杰提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后,这已成为幼儿数学教育中广为接受的观点: ① 我们经常能观察到,幼儿在学习数学时,最初是通过动作进行的.例如“对应排列相关联的物...

#习斩典# 《蒙氏数学》小班的教育内容有哪些 -
(13259842179): 《蒙氏数学》是专门针对孩子的幼儿园数学学习,进行设计和编排的书籍,根据宝宝的心理和生理年龄特点进行分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蒙氏数学》小班的教育内容. 一、分上下两册教育. 孩子们在小班的数学学习,也是分阶段的,...

#习斩典# 如何提升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
(13259842179): 要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反复研读教学内容,依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经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恰当组织数学探究活动,增加幼儿与操作材料之间的互动,关注幼儿的“非常规”表现,深化幼儿的探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