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是什么其方法论是什么 什么叫哲学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观点:其一是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夸大成绝对静止的观点,这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其二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这种观点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根据学科的不同,“物质”概念的具体指称有所不同[1]。在化学中,物质是指任何有特定分子标识的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包括:(1)整体或部分地由化学反应的结果产生的物质或者天然存在物质的任何化合物;(2)任何元素或非化合的原子团。化学物质包括元素、化合物(含其中添加剂、杂质)、副产物、反应中间体和聚合物。但不包括混合物、制品(剂)、物品。分子能独立存在,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分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化学物质是化学运动的物质承担者,也是化学科学研究的物质客体。这种物质客体虽然从化学对象来看只是以物质分子为代表,然而从化学内容来看则具有多种多样形式,涉及到许许多多物质。因此,研究化学物质的分类就显得非常重要。
按照物质的连续和不连续(分立的)形式,首先可以把化学物质分为连续的宏观形态的物质——如各种元素、单质与化合物,以及不连续的微观形态的物质——如各种化学粒子等两大类物质。
化学物质树状分类法:(1)混合物:空气、溶液、合金。(2)纯净物:①单质:金属、非金属;②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交叉分类法:同一物质按不同标准分类。例如:
,可以从阳离子角度分为钠盐、阴离子角度分为硫酸根离子。
多维分类:于化学物质的分类,正随着化学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中国著名化学家、北京大学徐光宪教授正致力于探索一种新的化学物质分类法,即分子分类法或“多维分类”法。,他提出了分子的(n ×c π)四维分类法及有关的七条结构规则。在新的分类法中,他提出了分子片的概念。分子片是处于原子和分子之间的一个中间层次的概念。

哲学通论中有哪八种八种哲学观~

一、普遍规律说
1、“普通规律说”认为:各门科学只是研究世界的各种“特殊领域”,并提供关于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而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对象,并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运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
2 、历史基础:具有深远的哲学史背景。例如,古希腊哲学“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德国古典哲学“寻求全部知识的基础和提供一切科学的逻辑”等都是把哲学定位为“对普遍规律的寻求”。
3 、心理基础:人类的思维在面对千姿百态的世界时,总是力图在最深刻的层次上把握其内在的统一性,并期望采用这种“统一性”去解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以及关于这些现象的全部知识。这就是人类思维所追求的:把握和解释世界的“全体的自由性”。
4 、辩证看待:该学说在寻求“普遍规律”时忽略/脱离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把哲学理论混同为一般的实证知识。因此,我们需要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出发,重新理解“普遍规律说”。
二、认识论说
1 、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整个世界”,而是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关于“普遍规律”的认识,不是通过研究“整个世界”而获得的,而是以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统一的方式来实现的。
简言之,“没有认识论的本体论为无效”,也就是,哲学关于“普遍规律”的认识,必须以对人类认识的反省为前提。
2 、历史基础:①是在反思“普遍规律说”的过程中形成的。②当时正处于“认识论转向”时期。
人们通常把西方哲学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近代的认识论哲学,现代的语言哲学,并把近代哲学的变革称为“认识论转向”,把现代哲学的变革称为“语言转向”。


三、语言分析说
1 、人类必须用语言去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认识”及其所表达的“世界”,并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对“世界”和自己的“认识”的理解。“语言”是思维和存在之间的中介/媒介。
2 、历史基础:哲学从“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转向“注意表达这种认识的媒介”,即“语言转向”。这种哲学观,既是“拒斥形而上学”的产物,又是反思“普遍规律说”的结果。
3、辩证看待:过分地注重于“技巧”,而低估了“理论”的重要性,尤其低估了哲学理论自身和哲学反思方式的重要性。实质上是把语言当作进行逻辑分析的工具,但过分地强调了语言的逻辑性。导致:并非把语言升华到哲学的高度,反而是把哲学降低到逻辑性语言的层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哲学通论

哲学(英语:Philosophy,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之意。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哲学就是元知识、元理学,即所谓大道至简。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达、系统构造,这样的元理系统才适用于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哲学是元理,科学是原理、方法、事实,元理与原理划分并非绝对,实用依据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时刻记着即时可用的元初理论,原理是可以查工具书利用的基础理论。

扩展资料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
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属于二元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哲学


#滑德些# 唯物辩证法的几条原理 -
(13569163200): 基本原理 一、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

#滑德些# 物质唯一特性、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什么?
(13569163200): 这个问题本身错误,物质与精神是一合相关系不可分割,根本属性乃遵循成住坏空或者生老病死规律.

#滑德些# 存在方式 -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说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13569163200): 很好理解: 首先,我们要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即世界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其次,我们还要承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描述的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一种状态,其主体是物质,即先有了物质,我们才能谈论运动,通过运动来描述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本质,运动是形式

#滑德些# 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 作业帮
(13569163200):[答案] 唯物辩证法原理以及对应的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用...

#滑德些#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这句话怎么理解 -
(13569163200): 1、从宏观角度理解,地球是运动的、银河系是运动的、整个宇宙是运动的,所以,地球上的万无包括桌子都是运动的.2、从微观角度理解,分子式运动的,质子、中字、电子也...

#滑德些# 哲学中联系的内容是什么?
(13569163200): 二、辩证法 (一)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

#滑德些# 如何正确把握物质的根本特性和根本属性 -
(13569163200):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任何物质的具体形态都离不开一定的运动.万事万物都处在这样或那样的运动中,它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不作任何运动的事物是没有的.所以,运动是物质...

#滑德些#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这句话怎么理解. -
(13569163200): 这种运动我理解为念念变迁,其中有时间变化的因素.对物质来说,时间A点和时间B点必有变化,只不过这种变化有的能观察到,有的不能观察到.如果在微观世界中,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桌子也是这样,我们用肉眼观察不到静止的桌子在动,如果放大空间,拉长时间就可以观察到它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