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洲桥的知识 关于赵州桥的知识或习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简介】

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 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

赵州桥建成已距今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赵洲桥又名安济桥(北宋皇帝赐名),位于河北赵县城南,一孔石桥飞跨皎河之上,因赵县古称赵洲所以通称赵洲桥,有史记载:“赵郡皎河石桥匠李春工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也叫大石拱桥,座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桥。唐代文人赞美桥如"初云出月,长虹饮涧"。
这座桥建于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桥身长50.82米,宽9.60米,大拱的净跨度长37.37米,拱高7.23米。他考虑,为使桥面坡度小,将桥高与跨度呈1:5的比例,这样既便于行人来往,也便于车辆通行;拱顶高,又便于桥下行船。他又在大拱的两肩上,各做两个小拱,使得整个桥型显得格外均衡、对称,既便于雨季泄洪,又节省了建筑材料。其结构雄伟壮丽、奇巧多姿、布局合理,多为后人所效仿。李春设计的桥面坦直,共分三股,中间走车马,两旁走行人,不仅可使秩序井然,且又能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见,在1300多年前,在技术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一个普通石匠李春有这样高超的技术,实为难能可贵。
李春选用的石料和石料砌法技艺与众不同。他采用长方形石料,每块重约一吨,在1350多年前的隋朝,李春在没有起重机和吊车的情况下,运这么重的大石头是何等的艰辛。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可见李春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和代价!
李春带领其他工匠,将石料各面部凿有细密的斜纹,使石块相互咬合扣紧。全桥由28道独立的石拱纵向并列组成。他想,这样可以使每道石拱圈各自独立负荷载重,又便利于修缮。为了加强各拱圈的连接,他又采用9道铁梁贯于拱背之上,接着用腰铁嵌入拱石之间,使桥能"奇巧固护,用于天下"。
最后,李春又组织能工巧匠,在桥面的两侧石栏杆上,刻有许多精美的古典雕刻艺术,图案细腻,刀法苍劲有力,雕刻灵变,各种鸟兽龙腾虎跃,欲飞若动,形象逼真,堪称隋唐时代雕刻艺术的佳作。这种拱上加拱、"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样的布局,采用这样的巨形跨度,构成这样的优美的造型,是李春在世界上的首创。在欧洲,14世纪才出现法国泰克河上的赛雷桥,但是,比中国赵洲桥晚了700多年,并且早已被洪水毁坏无存。所以,李春造的赵州桥是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唯一尚存的时间最长的一座,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是相当有价值的。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这座历史悠久、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居世榜首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但是,关于李春的生平事迹却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就连隋朝之后的唐朝人,也只有"制造奇特赵州桥的人是隋匠李春"等数语记载。在赵州桥建成100年以后的唐朝开元13年(公元726年)中书令张士贞在《安济桥铭》中简略提到:"赵州清水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这说明,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不知有多少被埋没了。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赵州桥的基础非常坚固。1350年来,两边桥基下沉水平只差5厘米,这说明李春桥址选择科学合理。赵州桥桥基,是建筑在清水河河床的白粗沙层上,既没有打桩,也没有其他石料,桥台仅用五层石料砌成,桥基很牢,结构简单。在1350年前,李春就敢用这样天然地基来承担大桥的全部重量,可见李春对工程学、力学、建筑学、水文、地质等都有深刻的理解。李春有这么多科学知识,无疑是他从劳动实践中获得和积累的。
赵州桥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李春的名字也永垂史册。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也叫大石拱桥,座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桥。唐代文人赞美桥如"初云出月,长虹饮涧"。
这座桥建于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桥身长50.82米,宽9.60米,大拱的净跨度长37.37米,拱高7.23米。他考虑,为使桥面坡度小,将桥高与跨度呈1:5的比例,这样既便于行人来往,也便于车辆通行;拱顶高,又便于桥下行船。他又在大拱的两肩上,各做两个小拱,使得整个桥型显得格外均衡、对称,既便于雨季泄洪,又节省了建筑材料。其结构雄伟壮丽、奇巧多姿、布局合理,多为后人所效仿。李春设计的桥面坦直,共分三股,中间走车马,两旁走行人,不仅可使秩序井然,且又能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见,在1300多年前,在技术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一个普通石匠李春有这样高超的技术,实为难能可贵。
李春选用的石料和石料砌法技艺与众不同。他采用长方形石料,每块重约一吨,在1350多年前的隋朝,李春在没有起重机和吊车的情况下,运这么重的大石头是何等的艰辛。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可见李春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和代价!
李春带领其他工匠,将石料各面部凿有细密的斜纹,使石块相互咬合扣紧。全桥由28道独立的石拱纵向并列组成。他想,这样可以使每道石拱圈各自独立负荷载重,又便利于修缮。为了加强各拱圈的连接,他又采用9道铁梁贯于拱背之上,接着用腰铁嵌入拱石之间,使桥能"奇巧固护,用于天下"。
最后,李春又组织能工巧匠,在桥面的两侧石栏杆上,刻有许多精美的古典雕刻艺术,图案细腻,刀法苍劲有力,雕刻灵变,各种鸟兽龙腾虎跃,欲飞若动,形象逼真,堪称隋唐时代雕刻艺术的佳作。这种拱上加拱、"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样的布局,采用这样的巨形跨度,构成这样的优美的造型,是李春在世界上的首创。在欧洲,14世纪才出现法国泰克河上的赛雷桥,但是,比中国赵洲桥晚了700多年,并且早已被洪水毁坏无存。所以,李春造的赵州桥是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唯一尚存的时间最长的一座,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是相当有价值的。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这座历史悠久、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居世榜首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但是,关于李春的生平事迹却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就连隋朝之后的唐朝人,也只有"制造奇特赵州桥的人是隋匠李春"等数语记载。在赵州桥建成100年以后的唐朝开元13年(公元726年)中书令张士贞在《安济桥铭》中简略提到:"赵州清水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这说明,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不知有多少被埋没了。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赵州桥的基础非常坚固。1350年来,两边桥基下沉水平只差5厘米,这说明李春桥址选择科学合理。赵州桥桥基,是建筑在清水河河床的白粗沙层上,既没有打桩,也没有其他石料,桥台仅用五层石料砌成,桥基很牢,结构简单。在1350年前,李春就敢用这样天然地基来承担大桥的全部重量,可见李春对工程学、力学、建筑学、水文、地质等都有深刻的理解。李春有这么多科学知识,无疑是他从劳动实践中获得和积累的。
赵州桥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李春的名字也永垂史册

关于赵州桥的知识或习俗~

安济桥,俗名大石桥、赵州桥,是位于中国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桥,设计者是隋代杰出的工匠李春建造于大业六年(610年)。安济桥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完好的大跨度单孔敞肩坦弧石拱桥。

安济桥是单孔敞肩坦弧石拱桥,桥长50.82米,宽9米,南北向横跨洨河之上,桥面分三道,中道行车,左右二道行人。大桥券上方左右各有两个小空撞券[2]。大桥圆弧拱跨度37.47米,圆弧拱的半径为27.7米[3],圆弧拱的高度为7.23米,扁平率(拱高/跨度之半)为0.38(高宽比为 7.23/37.47 =0.19),远低于半圆拱。实际上安济桥圆弧段的圆心角只有84°,略小于1/4圆周,基本上是一座1/4圆拱桥(坦弧圆拱桥),桥拱的仰角为42°(近45°)[1]。1/4圆拱桥的弧长与跨度比为π/(2√2)=1.1,半圆弧拱桥的弧长与跨度比为π/2=1.57,在同等跨度的情况下,1/4弧拱桥的弧长,比半圆弧拱桥的弧长,短少43%。因此安济桥桥身所用石料,要比同跨度的半圆拱桥节省40%以上,既减轻桥身的自重和应力,又使桥面坡度比较平坦,便利桥上的交通。由于安济桥圆弧拱的跨度大,圆弧拱仍然够高,水上船只来往通过非常方便。李春能在1300多年前的隋代意识到大跨度拱桥并不是非半圆拱不可,从而建成这种跨度大、扁平率低的单孔1/4圆拱桥梁结构,是建筑史上一个可贵的创造。

安济桥的桥券,是由4层28道弧形石砌券并排而成,和一些汉代石桥采用的纵连砌券法不同。每道弧形石砌券,宽约35厘米。砌弧形石券的长方形石块,长度在70厘米至109厘米不等。两石块之间由两组腰铁栓牢。为避免28道并排的弧形石砌券相互分离,李春特意设计每道弧形石砌券在桥的两头略大,逐渐向桥拱中心略微收小。结果使桥面在两头略宽约9米,桥心略窄约8.5米,相差0.5米。此种向中心受窄的设计,使得靠外边的弧形石券在重力之下,有向内倾斜的分力,使弧形石券相互靠拢[4]。

四个小桥券分布在桥两端,每端个二。这种建筑式样,称为敞肩空撞券,也是李春独特的创举,既能节约石料二百多立方米,又能减轻了桥身五分之一的重量,发大水时还可以起到分洪作用,减轻了洪流对桥身的冲击力量。由于安济桥在工程设计上的许多优点,所以经历了十次洪水,八场战争和多次地震,依然能保留到现在。

安济桥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现存完好的大跨度单孔敞肩坦弧圆弧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类似的敞肩空撞券桥

1933年冬,梁思成和莫宗江到河北省进行野外考察,当时一首提到应州塔和安济桥的童谣“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引起他的注意,当时他们刚刚完成对应州塔的考察,歌谣为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10]。梁思成果然在河北省赵县重新发现了安济桥,随即对安济桥进行详细的考察,绘制《河北赵县赵州桥平、立、剖平面图》,并写成论文发表在营造学社的《汇刊》上。从此安济桥便闻名世界。当时安济桥的南端还有一座木构建筑关帝庙,后已不存。

赵州桥,是一座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当地人称之为大石桥,以区别于城西门外的永通桥(小石桥)。赵州桥始建于隋代,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后由宋哲宗赵煦赐名安济桥,并以之为正名。


#鞠追裘# 关于赵州桥 -
(19433295671): 赵州桥座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2.5公里处洨河之上,距石家庄市东南区域仅有45余公里.赵州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第一座敞肩拱石桥,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1-601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赵州桥是我国隋代杰出的匠师李春和众多石匠...

#鞠追裘# 赵州桥有什么建筑特点?
(19433295671):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单孔圆弧形石拱桥,建于隋代开皇至大业年间(595〜605年),距今已有1400年左右的历史.桥长64. 4米,宽9. 6米,桥拱由28道拱券纵向并列而成,跨度37.02米.在大桥洞顶的左右两边拱肩里,各砌两个圆弧形小拱,既可在洪水到来时减少水流的阻力,加速排洪,又可减轻桥身重量,并节省石料,这在桥梁建筑史上是一个创举.桥面两边的栏板望柱,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生动,代表了隋唐石雕艺术的精华.

#鞠追裘# 赵州桥的传说 别太长 只要简介 谢谢 -
(19433295671): 赵州桥传说 桥上的驴蹄印和膝盖印赵州桥上的仙迹,主要指传说中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鲁班为救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这些仙迹常常成为游人...

#鞠追裘# 赵州桥有什么特点?
(19433295671): 1.低弧长跨,单拱跨河. 2.拱上加拱,敞肩结构. 3.美观大方,艺术价值高. 4.历史悠久,异常坚固.

#鞠追裘# 关于赵州桥桥梁的知识 -
(19433295671): 五小构件(桥梁附属没施)1桥面铺装2排水防水系统3栏杆4伸缩缝5灯照明

#鞠追裘# 赵州桥的资料和知识 -
(19433295671):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所以不允许车辆通行.

#鞠追裘# 关于赵州桥急!!!!!!!!!!!!!!!!!
(19433295671): 赵州桥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

#鞠追裘# 关于赵州桥你还了解它什么至少写出2点 -
(19433295671): 1. 赵州桥至今依然屹立在河北赵县的洨河上.2. 赵州桥是我国建桥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鞠追裘# 读了《赵州桥》,你一定想了解更多有关桥梁的知识 -
(19433295671): 你好 桥梁,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 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 称为桥. 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 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 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 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 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包括(1)桥跨结构(或称桥孔结构.上部结构)、(2)桥梁支座系统、(3)桥墩、桥台(4)承台(5)挖井或桩基.满意请采纳

#鞠追裘# 赵州桥有谁了解吗?
(19433295671): 学生时代我们都在课本里了解过赵州桥,赵州桥是我国古代拱桥的典型代表,坐落在石家庄市区东南约45公里的赵县,大桥建于隋开皇至大业年间(590~608),主持设计施工者是著名工匠李春.桥身为单拱弧形,全长50.82米.其造型优美,坚固实用的敞肩拱式设计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整个桥身造型优美,一个大拱洞与几个小拱洞的组合使外观更加和谐. 关于赵州桥还有很多有趣的神话传说,比如“八仙”张果老和柴王爷的故事等,为赵州桥附加了一丝神秘色彩,也令人津津乐道,让它更加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