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经常无法得到控制,是否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呢?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8

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有些人在春天逐渐变得悲伤,在秋天变得沮丧。这个时候,我们要警惕“抑郁症”是否已经悄然来临。

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抑郁”,而是一种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据世卫组织2012年统计,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平均每20人中约有1人患有或曾经患有抑郁症,终生患病率高达3.1%。根据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抑郁症在所有精神疾病中的权重最大,达到40.5%。抑郁症患者自杀率在10-15%左右,自杀成功率高达15-25%。

心情不好不一定是抑郁症。要满足这8个条件,你需要找心理医生

抑郁症是“顽固、意志薄弱、执迷不悟”吗?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患者“脆弱内向,无法引导自己”,其实不然。

目前抑郁症的病因可能有多种,包括遗传易感因素(多基因遗传病)、脑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体内生化系统(如激素和神经递质)失衡、生活应激事件、人格缺陷、药物和药物滥用等。通常,我们认为这些因素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共同作用导致抑郁。

至于是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生活中的挫败感”直接导致了抑郁症,很多临床上接触到我们的抑郁症患者都是无缘无故出现的,或者有一定的“挫败感”,但不足以引起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挫折”更多的是作为疾病的“触发点”,诱发“多米诺效应”。

抑郁症患者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目前对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如何尽快识别抑郁症很重要。其具体表现如下:

1.抑郁: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抑郁,易哭,缺乏幸福感,典型的早晨重和轻的节奏(早晨情绪较低,晚上缓解);少数患者表现出微笑和内心痛苦,即“微笑抑郁症”,此类患者自杀风险很高;

2.兴趣缺失:对做事不感兴趣,没有上进心,缺乏动力;

3、精力下降:整天无精打采,即使什么都没做,还是觉得身体虚弱;

4、思维障碍:思维问题和联想困难,反应迟钝,感觉“大脑像生锈的仪器”,难以集中注意力,意识记忆下降;

5.自我评价低:自卑,自责,认为自己没用,没价值,甚至累赘;

6.消极自杀:感觉悲观绝望,生不如死,伴有自伤自杀;

7.行动迟缓或躁动:行动迟缓,避免社交,经常卧床,待在门后;严重者,不吃不喝,不说话不动,养成“木讷状态”;或者表现为烦躁不安;

8、身体症状: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易睡;食之无味,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还食欲增加,暴饮暴食,体重增加;性欲丧失。

如何判断是正常的情绪变化还是病态的情绪波动?

正常的心理活动遵循人格稳定、客观现实、社会性和情绪活动内部协调的原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即当前情绪反应是否稳定与过去一致的表现,以及当前情绪反应是否与大多数条件相似的人通过横向比较一致。

如果一个开朗、外向、乐观、健谈的人无缘无故地变得孤独、悲观、消极,他的抑郁不能用他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事件来解释,但他个人表达情绪的方式是极端的。比如有些抑郁症患者会用自伤行为来发泄情绪或者获得快感,而这些方式偏离了社会可以接受的原则,应该被认为是病态的情绪症状。

抑郁症患者有两种类型,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季节性抑郁症,即季节性情感障碍。抑郁症状在某个季节反复出现,往往在秋冬季节反复出现,伴有食欲增加、体重增加、嗜睡等非典型抑郁特征。但春夏之交症状完全缓解,部分患者会在夏季转为躁狂发作,成为季节性双相障碍。

另一种是微笑抑郁症,患者在说话时压抑自己内心的痛苦而微笑,即“人前笑,人后哭”。这类患者往往用“微笑”作为伪装,让身边的人掉以轻心,但他们的内心已经跌入深渊,自杀风险极高。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赶紧去看医生,请医生正确诊治。

抑郁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目前有有效的抗抑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经过正确诊断和及时规范治疗,约90%的患者可以获得临床症状的全面缓解。

作为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如何对待抑郁症患者?

首先,不要给病人“扫荡式教育”,这样是无效的,甚至病人可能因为没人理解而病情加重。虽然感受不到患者的体验,但要尽量去理解和支持患者,建议尽早治疗患者,减少抑郁症带来的污名和压力,防止复发;陪伴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画画等)。)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是否应该避免谈论“自杀”?

对于有自杀想法或自杀未遂的患者,一定不能谈“自杀”。有人认为谈论“自杀”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或导致“自杀”,也有人认为那些想“自杀”的人只是虚张声势,引起别人的注意,以为自己不会自杀。有人认为自杀患者“懦弱、不负责任”,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对于这类患者,自伤和自杀有时会不受控制地发生。必须告知家属加强陪护,进一步了解患者自杀程度,加强预防,防止患者自伤自杀。

其中,要特别注意延伸自杀。这类患者在自杀前,认为自己的亲人死后无人照顾,或者可能遭遇不幸或痛苦。因为他们对亲人的“爱和保护”,在自杀前杀死亲人,然后一起死去,后果极其严重。

抑郁症目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抑郁症中的每一个生命而奋斗,我们要行动起来——消除大众对抑郁症的误解和歧视,清除情绪的阴霾,共同打造心灵的蓝天!

人心情不好会去看心理医生吗?为什么?

看似平淡的问题流露出一种嘲讽和不屑的感觉。

可能是被网上的情绪低落给带偏了。为了吸引总是说自己抑郁的人,他们过着很好的生活,这是对抑郁群体的致命抹黑。

心情不好可以去看心理医生吗,因为反而是好事

现实中,再开朗的人,也会遇到不开心的时候。平时的做法是告诉亲戚朋友,他们会开导你,然后带你去玩,帮你放松。如果你是一个人,追剧和运动可以很好的消除负面情绪。通常情况下,你不会因为这个去看心理医生。

但是,确实有很多人因为心情不好去看心理医生。第一,因为普通人分不清心情不好和心理抑郁,心烦意乱的时候容易胡思乱想,觉得自己抑郁,所以会特意去看医生。其实这是一个好现象。有这种危机感,可以防止一些心理问题逐渐扩大。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这种趋势会直接扼杀在摇篮里。

第二种情况,经历挫折后,别人的帮助是有限的。只有当他们想摆脱那些不好的情绪,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时,才会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他们可以意识到问题,并试图做出改变。他们有针对性,咨询2-5次基本就能解决问题。

在目前的环境下,很多人因为偏见和猜疑,不敢去看心理医生。真正到了那个阶段的问题,积累了一段时间,一般诊断为中度或重度。

而且对于普通人来说,心情不好也不太可能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咨询是按时收费的。一个小时3、500个小时很正常,还有更高的。如果你的经济能力有限,那会伤你一次肉,所以你会经常去那里。

我们来区分一下正常人的坏心情和抑郁症的区别:

1.正常人心情短时间不好,而抑郁时间长。

2.正常人心情不好。抑郁症一般比较轻微,而抑郁症比较严重。

3.正常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调整克服,而抑郁症则无法自拔。

4.正常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正确评价自己,而抑郁症的评价很低。

5.正常人可以弥补心情不好带来的损失,而抑郁症意志薄弱。

6.正常人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人际交往,但是抑郁的时候不出门。

7.正常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有正确的认知,而抑郁症是很暗淡的。

8.正常人心情不好,对未来还有憧憬,抑郁症没有未来。

绝望、孤独、失去兴趣、缺乏生活乐趣、幻听、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下降、思维困难、行动迟缓、过度焦虑、自责,甚至自残和自杀的想法都是抑郁症的典型特征,长期存在诸多问题应引起重视。

健康的心理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健康的身体支撑。预防心理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父母从童年开始给予足够的照顾,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我觉得去看心理医生还是有必要的。毕竟,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自己的情绪自己都不能控制,为了自己的健康,还是需要去看医生。

这说明你已经没有能力控制你的情绪了,你的情绪会错乱你的行为,很容易发生极端的行动。尽量看医生,寻求专业的疏导。

如果是严重的情绪失控,那建议要去看下心理医生,让专业的医生对你进行心理疏导,能够帮助情绪的控制,

失眠睡不着是不是忧郁症,失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失眠怎么治疗?~


#许泻版# 最近心情突然好差好差,需要去看心理医生么 -
(18872218904): 您可以大概从下面几个方面评估一下您的状态,再考虑是否需要去看心理医生.1、心情的突然变差是否是事实基础,也就是最近是否发生了一些事情引发的.2、心情不好的状态是否有影响到您的工作学习状态.3、这样的状态是否让人不再想要跟过多的人交往.4、是否影响到了睡眠状况.5、时间上面是否超过了一个月.综合上面的,如果您的情况都有部分的影响和损害到您的个人功能,则需要去看心理咨询师.

#许泻版# 情绪阴晴不定...起伏太大,是否需要看心理医生?
(18872218904): 不需要,药医不死人,医生救不了你,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许泻版# 很容易心情纠结, 要不要去看心理医生 -
(18872218904): 不要的 跟环境有关的 还有自身的心情 好好调整心情哦 嘿嘿 做个快乐的自己 凡事想开点 嘿嘿

#许泻版# 脾气暴燥是否需要看心理医生?如何调节自己才能抑制不发火. -
(18872218904): 脾气暴躁~正常和女性生理有一定关系照您目前的情况 暂时没有必要去看心理医生但是如果您自己想去心理医生那里寻求帮助 也是可以的至于如何调节自己才能抑制...

#许泻版# 我是不是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18872218904): 恩,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强烈建议你去看. 消极是一种不良的情绪, 而情绪是否健康是评价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 另做事很极端,我想肯定是不否和大众的,至少你朋友那么认为的 而且做恶梦可能引起的原因 1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重大事件发生 2工作不是你喜欢的工作或则工作压力太大 3小时候有过什么恐怖的经历(这个往往自己想不起来,已经转化为潜意识) 4身体上有器质性病变(主要是一些重大疾病,可对身体做一个全面检查) 5你住所环境不好,污染很严重 6你睡眠习惯不好,蒙头睡觉或则手放心口伤.

#许泻版# 我要不要去看心理医生?(200分) -
(18872218904): 我不想说什么大道理,但是给你几点具体的建议,只要你照着做,相信对你的情况会大有改观.过一段时间,不知不觉中,当你回想起这个经历时,对自己的变化都会很吃惊.通过对你的分析,我认为,你思路很清晰,对自己情绪比较善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