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寒假数学作业:调查商场打折情况,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 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日记400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今年过寒假,我和我妈妈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200送200”的促销招牌。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而实际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盘。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200送2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
  就说满200送200元购物券。我妈妈先用490元买了一件羊绒外衣,送来了400元购物券。此时得到的四百元购物券,我们心里产生一种捡便宜的感觉,于是就产生了较强的购买欲望,意欲花完为快(一般商家的购物券都是限期消费,在一定的时期内没有消费就过期作废)。于是我们又花了248元券买了一双鞋,又用剩下的150元券中的128买了一条围巾。那么我们买东西到底便宜了多少呢?我算了一下128+248+490=866(元),这是原来不打折时需要花的钱。490/866,所打的折扣大约是五六折。并且我想商家在卖之前肯定先涨价,再打五六折商家还是赚了不少!

今年过寒假,我和爸爸
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200送200”的促销招牌。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而实际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盘。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200送2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
  就说满200送200元购物券。我妈妈先用490元买了一件羊绒外衣,送来了400元购物券。此时得到的四百元购物券,我们心里产生一种捡便宜的感觉,于是就产生了较强的购买欲望,意欲花完为快(一般商家的购物券都是限期消费,在一定的时期内没有消费就过期作废)。于是我们又花了248元券买了一双鞋,又用剩下的150元券中的128买了一条围巾。那么我们买东西到底便宜了多少呢?我算了一下128+248+490=866(元),这是原来不打折时需要花的钱。!

无回答·····
979947101
7,7
gzh

我也新营的。

新颖的、、、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调查报告(如购物中的打折问题,利润问题等)一篇,300---500字,谢谢!~

两条路线的选择 星期天中午,天气很冷但阳光明媚,我和妈妈坐在爸爸的摩托车上到外婆家去,经过解放桥时遇到了红灯,在等红灯时我问爸爸:“咱们为什么不右转从广润发那条路走呢?这样不是就不用等红灯了吗?”爸爸听了一笑,说:“你自己好好想想,想不明白就注意看我车上的里程表。” 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表,读数是7.8Km,同时心里就在想,从家里出发到外婆家有两条线路,为什么爸爸总喜欢走这条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原因呢?我在脑海里把两条线路勾勒出来并作了比较,我把常走的线路定为1号线,不常走的定为2号线,两条路线刚好围成一个三角形,按照数学定义“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想到这我豁然开朗了,原来这路线的选择还有数学道理在里面。正想着,车子已经进入了外婆家的小区,这时的读数是9.7Km。 (路线示意图:) 回家时我强烈要求爸爸从2号线路走,爸爸也不多说只是笑着看了我一眼就答应了,我猜爸爸已经知道了我的用意,等车再次开到红绿灯时,里程表的读数是11.9Km, 到家后,我迫不及待的对爸爸说:“爸爸,我知道你为什么每次都从1号线路到外婆家了。”爸爸和妈妈相视一笑后对我说:“你说是什么原因呢?” “由我们家到外婆家从红绿灯开始计算的话,1号和2号路线刚好构成一个三角形,1号线是一条边,2号线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三角形的两条边之和总是大于第三条边,你从一号线走可以节省一段距离。”我兴奋地对爸爸说。 “哦,那你说说看,可以节省多少距离。”爸爸继续考我说。 “从红绿灯开始走1号线到外婆家要走1.9Km(9.7-7.8=1.9),回头从2号线走需要2.2Km (11.9-9.7=2.2),从1号线走可以节省0.3Km(2.2-1.9=0.3),所以你每次都从1号线走,我说的对吧。”我自信地对爸爸、妈妈讲。 “说的好,你爸爸没考住你啊!”妈妈在一边夸奖我说。 原来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道理,只要留心去探索,就会有所发现,真是“留心处处

星期天,我与妈妈出去散步,在一个弄堂里,我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烤红薯的香味。闻到这香味,我的肚子就“咕咕”地叫了起来,“妈妈,我们买个红薯吃吃吧,我饿了。”我拉着妈妈的手央求道,“买一个倒是可以,不过……”“不过什么?”我急忙问,“不过买了以后先回家,算出了红薯的体积,你才能吃。”“行!行!”我满口答应。
回到家,我早已把要算红薯体积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拿起红薯就要吃,“哎,怎么开始吃了?不是说好要算红薯的体积吗?不能说话不算数!”“啊?”我大吃一惊,“还真要算啊?”“那是当然!”妈妈说,“你要先算出红薯的体积,才能吃!”“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算个红薯的体积吗?难道能难倒我?” 我翻开数学书查看,可书上只有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呀,再说了,这红薯是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又不能把它揉捏,怎么算呀?我托着下巴冥思苦想。这时,我看到了桌上的一本《数学名人小故事》,我翻开它,饶有兴味读起了第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讲阿基米德利用等积代换算出了金皇冠的真假。我灵机一动,想道:我不是也可以用等积代换来求红薯的体积吗?于是,我拿来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我往杯中到了10厘米的水,然后把红薯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时,杯中的水上升了。我又量了一下,现在的水是15厘米,也就是说,杯中的水上升了:15-10=5(厘米)按照等积代换,上升水的体积就是红薯的体积,由此,可以算出红薯的体积是:(6÷2)2×3.14×5=141.3(立方厘米)
“妈妈!我算出来了!我算出来了!是141.3立方厘米!我算出来了!我能吃红薯了!”我一路小跑来到妈妈跟前,“哦?算出来了?”妈妈放下手中事情微笑地看着我。“嗯,是141.3立方厘米。”我自豪地说,“那你说说看是怎样算的?”妈妈又问道。我把我实验的过程讲给妈妈听,妈妈听了之后向我翘起了大拇指,还夸我是“数学小博士”。
其实,在生活中,许多看似不能求的东西都能通过等积代换来求,只要大家肯动脑,爱动脑,就什么难题也难不倒我.


#楚夜凭# 社会实践作业:商场商品打折销售数学论文调查几个商品春节前优惠活动中商品的价格,和商品打折,什么叫打折,意义,对买家和卖家有什么好处.对比哪个... - 作业帮
(15966011797):[答案] 打折 :折扣,是商品买卖中的让利、减价,是卖方给买方的价格优惠,但买卖双方给予或者接受折扣都要明示并如实入帐.法律上对折扣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本规定所称折扣,即商品购销中的让利,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以明示并如实入帐的...

#楚夜凭# 初一数学题,打折销售问题 -
(15966011797): 设高于进价的20%为x, 则:(1)x/(1+20%)=200/(1+50%); x=160, 所以应还价160元 (2) x/(1+20%)=200/(1+100%); x=120, 所以应还价120元 (3)基于(1)和(2), 所以应该在120到160之间还价

#楚夜凭# 初一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一道应用题 -
(15966011797): 解:设原来每件的售价为X、Y元.则 X(1+20%)=120 Y(1-20%)=120 可求得:X=100,Y=150.即原来可卖250元,而现在只卖了240元,陪了

#楚夜凭# 初一的家作数学:一家商店因换季将某种服装打折销售,每件服装如果按
(15966011797): 设标价为X,则打8折比打5折多60元, 0.8*X-0.5*X=60 X=200 成本为200*0.5+20=120元 120/200=0.6 最多打6折 to go enough 后面一般接动词不定式

#楚夜凭# 数学问题(初一)请尽快准确、完整的回答!1.一家超市将某商品打折出售.若按标价的七五折卖将亏25元,而按标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问这商品标价是多... - 作业帮
(15966011797):[答案] 1.设标价x元 0.75x+25=0.9x-20 2.x+y=1 3.x=1 4.3a+b=10 5.M小于N

#楚夜凭# 社会实践作业:商场商品打折销售数学论文 -
(15966011797): 打折 :折扣,是商品买卖中的让利、减价,是卖方给买方的价格优惠,但买卖双方给予或者接受折扣都要明示并如实入帐.法律上对折扣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本规定所称折扣,即商品购销中的让利,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以明示并如实入帐的方式给予对方的价格优惠,包括支付价款时对价款总额按一定比例即时予以扣除和支付价款总额后再按一定比例予以退还两种形式.折扣店是指以销售自有品牌和周转快的商品为主,限定销售品种,并以有限的经营面积、店铺装修简单、有限的服务和低廉的经营成本,向消费者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至于对比哪个商场的商品价格便宜,自己去看看. 5折——一半 10元5折——5元

#楚夜凭# 初一数学打折销售公式 - 作业帮
(15966011797):[答案] 利润=售价-进价(成本) 售价=进价+利润 进价=售价-利润 利润率=利润/进价(成本)*100% 利润=进价*利润率 见图片

#楚夜凭# 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题 -
(15966011797): 第一种方案,10/11=0.9091 第二种方案,9折 显然第一种更有利

#楚夜凭# 七年级上册数学 打折销售方程应用题:一家商店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有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 -
(15966011797): 设成本为X元 那么标价为(1+40%)X元 售价为(1+40%)X*80%元 (1+40%)X*80%-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