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聪明多智,为何没有在唐朝政变中保全自身? 上官婉儿配合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发动政变,李隆基为何没有放过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4

因为上官婉儿虽然聪明,但是她太过于有野心了,而且政治立场不鲜明,总是摇摆在韦后和太平公主之间,用现在的话叫做狗尾草,风吹两边倒。这样的人最终只能成为别人权利斗争的工具,一旦利用完之后,便会弃之如草芥,又怎么可能保全得了自身。

而当时的李隆基正年轻气盛,也是一代明君,杀伐果断,自然看不上投机分子,所以才会毫不犹豫地杀了她。

上官婉儿聪慧过人,先是受到武则天的赏识,把她放在身边当女官,武则天很喜欢,也很重用她,甚至让她当了女宰相,但是她却背叛了武则天,跟李显搞在了一起。

等李显继位后,就把她纳为了妃子。本来这个时候她的地位已经很高了,应该知足了,她却又和韦后走得很近,总是怂恿韦后学武则天当女皇。

而且她和韦后都与武三思有染,两个人都给李显戴了绿帽子。两个人还联合起来架空了李显的权利,把朝廷上不服她们的忠臣不是贬职就是流放和杀害,一下子风光无比。

你以为上官婉儿就会就此安分了吗,不,她又和当时势力强大的太平公主搅和在了一起,两个人一起把李显害死了,还假传圣旨,把李重茂推上了皇位。

李隆基一得到消息,很快就聚集了很多御林军,闯到了唐中宗的灵堂,把韦后杀了,让自己的父亲李旦当了皇帝。这次政变,上官婉儿也帮了很大的忙,还带领宫人迎接李隆基,并拿出她和太平公主的诏书以表她们的忠心。但是李隆基考虑到之前她的作风,对她还是不信任,便把她也杀了。

李隆基杀伐果决,杀了很多手腕厉害的女人,尤其是影响他男权地位的女人,而上官婉儿就是女人干政的首要人物之一,杀她也是必然。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上官婉儿太不安分了,才会有如此下场。



上官婉儿在智商、才能方面没的说,但是在官场上的处世之道还远远不够。

虽然上官婉儿的家族被武则天处死,但是她却成为了武则天身边的女官,深得武则天喜爱,只是由于她后来扶持的皇帝李显太过软弱,李显被李隆基除掉,上官婉儿作为扶持过李显的人,自然难以保全自己。

因为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交往密切,然后又和李旦有一定往来,和李隆基没有什么交集,李隆基怕发生政变后,上官婉儿会支持太平公主或李旦,所以出于多种考虑,上官婉儿被李隆基所杀,没有在唐朝政变中保全自身。

上官婉儿无疑是聪明的,政权更迭她都能保全自己,常伴武则天,受其赏识,处事圆滑,饱读诗书,怎么看都太聪明了,只能说爱的人不对吧,章怀太子、李显都不是她该爱的人

上官婉儿怎么死的 揭秘唐朝上官婉儿死因真相~

  上官婉儿怎么死的:上官婉儿,出生于,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一带),唐代著名的诗人才女。因受武则天赏识被重用,掌管了皇帝的诏令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被唐中宗封为昭容,在政坛和文坛都有着显耀的地位,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接下来就由小编来详解下上官婉儿怎么死的。
  虽然上官婉儿凭借她的聪明才智,周旋在武、韦、李等各大政治势力之间,并借此掌握国家大权,但她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昭容,没有自己的势力,朝堂上的风起云涌也让她疲于应付。
  武则天死后,上官婉儿依附于韦后一党,排斥李唐宗室,引发其强烈不满。景龙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发兵,杀韦后党羽武三思父子。且斩关而入,入宫追索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事败,太子被杀。
  经历此流血政变,虽然躲过一劫,但对上官婉儿还是有很大触动。表面上虽仍然依附于韦后,但暗地里,开始结交李唐宗室(太平公主、相王李旦)。
  710年(景龙四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死。这让上官婉儿感到了危机。因皇帝死得仓促,本是没有遗诏的,韦后意欲独掌大权,让婉儿起草一份遗诏,第一,让十六岁的李重茂接班当皇帝;第二,让韦皇后辅政,就像当年的武则天一样,裁决军国大事。
  但婉儿并不认为韦后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大局,李唐皇族的力量依然相当强大,李重俊的政变已经给了她足够的警示。于是婉儿联络了太平公主,此时的太平公主在朝堂中已是举足轻重,她也乐意与婉儿合作,于是二人连夜起草好了一份遗诏。第一条: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第二条:韦皇后知政事;第三条:相王李旦参谋政事。然而韦后并不满意,她准备效法武则天当皇帝,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于是强行更改遗诏,改李旦为太子太师。这无疑令李唐皇室感受了巨大的危机,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决定先下手为强。

  至此,韦后党与李唐宗室党的斗争已趋白热化,又一场血腥的宫廷斗争势不可免。李唐宗室率先发难,710年7月21日(景龙四年六月二十日),李旦之子李隆基(即唐玄宗),发羽林兵杀入内宫,声称“韦氏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大部羽林军临阵倒戈,韦氏一党来不及反应,尽数被杀,史称“唐隆政变”。而与韦后关系过密的上官婉儿也在诛杀之列,李隆基入宫,上官婉儿率众宫女,秉烛列队迎接,并且拿出自己当初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的那份“上官版遗诏”(以证明自己是站在李唐宗室一边的),让刘幽求为自己在李隆基那里说情。但李隆基深知其左右摇摆,此时若放过,定后悔无及,“此婢妖淫,渎乱宫闱,怎可轻恕?今日不诛,后悔无及”。遂斩上官婉儿于旗下。
  其实上官婉儿在政变中计划十分周密,她早早就联络了太平公主。然而她没有算到引兵攻入宫中是英武果敢的李隆基,李隆基虽与太平公主一起对付韦后,但二人实则各怀心事。此外,婉儿一次又一次地在政治斗争中左右逢源,固然说明她心思的聪明,但也暴露了她政治道德的弱点,她是一个没有任何政治节操和政治立场的人。所以,在这次政变中婉儿聪明反对被聪明误,她手中的遗诏非但没有成为救命稻草,反倒成了刺向她自己的一把利剑。

因为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知道很多事情必须要除掉,在此之前,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唐代的混乱局面。唐朝的混乱局面是,在统治后期,女皇的产生最终走向终结,但唐朝的王位继承成为一个大问题。首先,神龙政变,武则天的儿子,但有武则天的案件在他面前不能成为皇帝。魏太后与公主密谋杀害唐忠宗二人。李宪的儿子李中俊被迫发动兵变以改变现状。不过,魏维很有权势,最后李忠军在门口被打败。魏皇后命令上官万写一封法令。

上官婉儿有些害怕,就去和太平公主谈判。过了许久,他决定定下诏书的内容。当时,也决定效仿皇帝,成为一名女皇帝。但李隆基不知道他早就知道这件事了。他首先发动了唐朝政变,杀死了皇后党,并立了李丹为皇帝。

那李隆基为什么坚持要杀关婉儿呢?事实上,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背景,就不难找到原因。以下几点是作者的总结,但只是代表个人的观点。首先,李隆基知道妇女统治的后果,所以他决定杀死掌权的高级官员。唐朝,李志即位后,妇女掌权,李宪时期,妇女仍然掌权。上官婉儿唐朝时期封印。

李宪登基后,上官婉儿也很接近李宪和其他人。她也是宫廷中唯一的女性人物,掌握着皇帝授予圣旨的权力。当时,李龙基发动政变,以避免妇女专政的局面,所以在上官婉儿面前,李隆基想到了妇女治理的可怕方面,并决定通过政变直接杀死上官婉儿,以防止未来的夺权。


#衡岚凌# 求问唐代才女上官婉儿为何惨遭黥刑 -
(13587817766): 上官婉儿被施黥刑(黥刑又叫墨刑,就是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以后再也擦洗不掉.),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真正的原因,野史中多有猜测. 上官婉儿天生妖冶艳丽,秀美轻盈,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

#衡岚凌# 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时期被称为什么? -
(13587817766): 巾帼宰相 大唐御史上官婉儿,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近侍,唐代著名的女政治家、大诗人、大作家.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上官婉儿可以说是一国的宰相,因为他几乎行使着在想的权力,所以上官婉儿也有“巾帼宰相”的美誉.但正是这样一个神奇...

#衡岚凌# 武则天杀了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婉儿为什么不报仇呢 -
(13587817766): 上官婉儿是抱着为父祖报仇的“卧底”心态答应做武则天随身女官的,还说她曾经多次试图刺杀武则天,被武则天饶恕后便被其折服,从此甘愿一生听命.

#衡岚凌# 历史上武则天与上官婉儿是怎样的?上官婉儿与张昌宗又是什么关系?
(13587817766):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曾经在武则天做皇后的时候得罪过武则天,结果上官仪死,上官一家满门获罪,上官婉儿和她的母亲一起没入掖庭,长大之后的上官婉儿才华横溢,因为作品被武则天所发现而受到启用,成了武则天的女官.不过后来为了保证自己不会在政治斗争中死,她联合太平公主等人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自己也因此立了功,被中宗收入后宫,封为昭容.但只是名义上,实际她并不是中宗的妾,甚至不住在皇宫里.中宗旨是为了对她表示嘉赏、提高她的地位才封她为昭容的(昭容是正二品).后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起发动政变,上官婉儿死于这场政变. 她和张昌宗的关系不太清楚,但是历史上记载上官婉儿也养了不少男宠,也有说她和武三思相好的.也许他们两个也是那种关系吧.

#衡岚凌# 从对历史贡献的角度怎样评价上官婉儿?
(13587817766): 上官婉儿的历史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兼任史官和尚书的身份参与朝政 张说《昭客文集序》记载:古代有女史官记载功过,有女尚书参与朝政,而上官婉儿则两样都擅长.她日理万机,不断接见官员,应付自如. 2、掌握一定全力,治国方...

#衡岚凌# <<彩书怨>.赏析 -
(13587817766):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一首《彩书怨》让我们记住了那为爵比公主,权比宰相的初唐才女——上官婉儿.纵千年过后,她那顾盼神飞、文采风流的妩媚娇俏...

#衡岚凌# 上官婉儿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13587817766): 景龙四年,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阴附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是为睿宗.韦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决政务.七月,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将士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党羽.婉儿本是个聪明人物,竟带着宫人,秉烛出迎,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且托他婉告隆基,期免一死.刘幽求见她娇喉宛转,楚楚可怜,便满口答应.凑巧李隆基入宫,就将草制呈上,替上官婉儿代为申辩.但李隆基却说:“此婢妖淫,渎乱宫闱,怎可轻恕?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遂杀了上官婉儿.

#衡岚凌# 上官婉儿的资料 -
(13587817766): 上官婉儿唐代著名才女更多义项更多图片(69张)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337613737母郑氏配入内...

#衡岚凌# 都说聪明与智慧不是一回事,谁能说说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属于聪明还是?
(13587817766): 不是特别了解她,上官婉儿现存不多的诗作中,有一首屡被提及, 备受重视,那就是其抒怀之作《彩书怨》,这首《彩书怨》克服了宫廷诗歌情感贫乏的弊端,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一长于深宫的才女在情感上的孤寂和执着.个人感觉上官婉儿是聪明人、不是智慧人.聪明人可以运用头脑达到自己的目的,生活不一定开心.而智慧的人或许没有太高的建树,却会让自己的生活很明朗、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