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 怎样辅导小'学六年级学生学数学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首先利用好s=vt, v=s/t,t=s/v
设小王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v'
根据已知条件,AB两地的距离用s表示,那么往返的总距离就是2s,
(1)从A到B的速度v是42,那么可以得出从A到B所用的时间t=s/42
(2)从B返回到A速度已经设为v',那么可以得出从B返回到A所用的时间t'=s/v'
往返AB两地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48千米,根据这个已知条件,再利用s=vt这个公式,得出
往返AB两地的距离=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往返两地所用的时间
即 2s=48*(t+t')
前面已经求出t和t',直接代入,
即2s=48*(s/42+s/v')
得出v'=56
即:他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56千米。
希望这个回答您能满意。:)

你的问题很简单,因为你设的数与答案的大小无关,所以设什么都可以.
如牛吃草问题:
有一片牧场,草每天都在均速生长,草每天增长量相等,如果放牧24头牛则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牧21 头牛,则8天吃完牧草,设每头牛每天吃草的量是相等的,问如果放牧16头牛,几天可以吃完牧草?
设草每天增长a 草总量为y 1头牛1天吃x 16头牛z天可吃完
y+8a=24x ×6 ①
y+8a=21x ×8 ②
y+az=16zx ③
由①②得a=12X y=72X
代入③中得z=18天
这其中就设了3个数

设返回时速度为x
2s/(s/42+s/x)=48
解得x=56
他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56千米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这道题应该会这样解。
设 AB两地的距离为单位1,返回时的速度为X,那么可以根据时间相等,列出一元方程(忘记自己小学学没学过二元方程了).
(1)2/48;
(2)1/42 + 1/X;
由(1)=(2),得:X=56.

设数。设距离为一个数。自己任选 。
答案不变的原因,是各数量关系不变。所以不论设什么 数,只要符合数量关系。都有答案符合,也就是答案不变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性质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二.几何图形计算公式
(1)周长:即围绕物体一周的长度。
①长方形周长=(长+宽)×2 C=(a+b)×2 ②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③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C=πd C =2πr
(2)面积: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②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
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④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⑤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⑥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S=πr2
⑦直径d=2r 半径=直径÷2 r= d÷2 ⑧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S环=S外-S内
【相互联系】 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如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圆拼成长方形的长时1/2C,宽是R.
(3)表面积:立体图形的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①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②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a2
③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2πrh
④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 Ch+2πr2 = 2πrh+2πr2
注意: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正方形,C=h 2πr=h
(4)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①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②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③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πr2h ④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1/3sh= 1/3πr2h
【相互联系】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统一成:V=sh即底面积×高.。
等体积等底的长、正、圆柱体和圆锥体,圆锥高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高的3倍。
三.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5、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6、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7、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8、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注意:0.3÷0.2=1 。。。0.1 除数与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不变,余数也扩大100倍。
9 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10.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一个人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另一个人的速度
11.平均速度问题 平均速度=总路程÷(顺流时间+逆流时间)注意: 折(往)返=路程×2
12.浓度问题: 溶质(药)+溶剂(水)=溶液(药水) 溶质(药)÷溶液(药水)=浓度
溶液(药水)×浓度=溶质(药) 溶质(药)÷浓度=溶液(药水)
13.折扣问题: 折扣=现价÷原价 (折扣<1) 现价=原价×折扣 原价=现价÷折扣
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年) =本金×月利率×时间(月)
1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15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易错题:1、周长和面积不相等。 2、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比例。 3、增加和扩大、缩小与减少的区别 4、地砖块数与面积的计算。 5、时间的进率60,平方米与公顷的进率是10000 6、一种立体图形转化为另一种立体图形,体积不变。 7、填空、应用题要注意单位的统一(易错);要求保留时,无要求用什么法,要结合实际用“四舍五入”还是“进一法”。 8、计算表面积时结合实际求哪些面。 9、 车轮、压路机前进的距离就是周长×转数。 10、数的改写用小数点表示,再添单位;精确到(保留时)看下一位并用“四舍五入”法表示,再添单位。 11、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 1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如A、B同走一段路时间比是5:4,A、B的速度比是4:5。(工作总量类似)。 13、看到高和垂线想到直角(符号)。 14、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点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绕一点旋转就是以这点为顶点,作与这个点相关的两条边的垂线,定出另两个点。旋转时逆时针是向左。 15、确定方向要注意观测点。 16、计算时要留意跟整数相差一点的数.如9.9 ;10.1。 17、应用题分析时注意抓共同量或不变量分析。如实际与计划中的总量,男生转入人数时的女生人数;同一面积中换不同边长的地砖。 18、两个圆的面积比是半径比的平方倍;图形面积扩大的倍数是边长扩大的平方倍。

小学6年级数学辅导怎样做?数学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是一科较难的科目,并且跟随年级的增长也逐步变难,正因为这样数学是被拉分的科目.好多学生以为数学就是练习,以为练习好多,得分就会升高.其实有一个关键因素在阻碍我们数学得分的升高,那就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6年级数学辅导需要帮助孩子建立的八种好习惯:

1、认真"听"习惯.为了使教学和学习同步,教师应该让学生集中精力在课堂上思考,专心听老师的讲课内容,对重点和难点做标记.
2、积极的"思考"习惯.积极思考教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使他们始终处于学习活动中,这种方法对于提高成绩效果明显.
3、仔细"检查"习惯.检验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的表达.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学会掌握单词,并正确理解内容,关键内容如、公式、规律、法则、等重要内容应经过认真审查、反复练习,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
4、自己"做题"的习惯.练习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进行对知识实践的过程,直接反映出孩子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教育学生理解知识,不要盲目改变他们的意见.不受别人的影响,用自己的思维去找到答案.
5、擅长"问"习惯.俗话说:"善于提问的孩子将来才有出息."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向老师,学生、父母提问,强烈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数学问题,并与他人沟通,以便他们更好地整合师生,增进同学友谊,使学生的沟通能力逐渐提高.
6、有"争论"的习惯.讨论和辩论是思考的最佳媒介.它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信息交换,让学生在争论中表达自己、相互启蒙、增长知识.
7、早期"学习"习惯.从小学生的理解角度来看,为了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我们必须牢牢抓住预习、听讲、作业、复习四个基本环节.

8、重复"检查"习惯.培养学生的考核能力习惯是提高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举措,这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责任感的必要过程.小学6年级数学辅导只要从以上八点出发,相信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会有惊人的进步.


#魏会雅# 小学六年级数学
(19178136193): 8*1=8 8*12=96 (10-2)*(10-2)*6=384 1000-384-96-8=512 没有涂红色的有512块. 一个面涂红色的有384块. 两个面涂红色的有96块.三个面涂红色的有8块.

#魏会雅# 小学六年级数学 -
(19178136193): 整数(Integer):像-2,-1,0,1,2这样的数称为整数.在整数系中,自然数为正整数 倍数 ①一个整数能够把另一整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②一个数除以另一数所得的商....

#魏会雅# 小学六年级数学12册期中试卷下学期期中(人教版)答案 - 作业帮
(19178136193):[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空.第1题2分,其余每题1分,共22% 1、2—公顷=_____公顷____平方米 2—小时=_____小时_____分 2、120千克的—是_____千克 72公顷比_____公顷少— 3、30:( )=——=( )÷—=1—=( )% 4...

#魏会雅# 小学四到六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 -
(19178136193): 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公式 基本公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

#魏会雅# 小学六年级数学 -
(19178136193): 1.由水面上升的高度可以判断木棒的体积容器底为正方形且边长为30cm所以底面积S=30*30=900平方厘米900*5=4500立方厘米 4500则为木棒的体积而已知木棒底面边长为10cm所以木棒底面积S'=10*10=100平...

#魏会雅# 小学六年级数学题 -
(19178136193): 13:2:52苹果数没动,原来梨是苹果的3/2倍,现在是5/4倍苹果=15除3/2-5/4=60梨60除4/5=75

#魏会雅# 小学六年级数学
(19178136193): 利用对应分量除对应分率得总量(这位同学,分数在计算机中用3/7代表7分之3) 第三辆车运的占总数的1-3/7-2/5 = 6/35 总量为12/5÷6/35=14(吨) 14÷28/11*4000=22000(吨)

#魏会雅# 小学6年级数学 -
(19178136193): 1、30÷(2/3-1/2)*(1-2/3)=602、第一次抽水时,不知道有几条抽水管在抽水 第二次抽水时,不知道有几条进水管在进水 是不是第一次是指用24条抽水管?如果是 24抽水管*6=6进水管+池水...

#魏会雅# 小学6年级的数学
(19178136193): 1.答:甲每小时能生产90个,甲乙一小时一共能生产60+90=150个,那么100个零件生产用时=100/150=三分之二小时. 2.答:甲乙每小时一共能行80+70=150千米,他们一共行了40分钟=三分之二小时,所以两地相距=150乘以三分之二=100千米.

#魏会雅# 小学六年级数学题 -
(19178136193): 2)40% 250%3)125% 80%4)60% 40% 寒樱暖暖 为你解答,祝你学习进步!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 请及时采纳,(点击我的答案上面的【满意答案】图标)你的采纳, 是我前进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