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史是怎样的? 唐代的数学家对中国的数学历史的贡献是怎样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数学持续繁荣时期最为长久。在古代著作《世本》中就已提到黄帝使“隶首作算数”,但这只是传说。

在殷商甲骨文记录中,中国已经使用完整的十进制记数,春秋战国时代,又开始出现严格的十进位制筹算计数。筹算作为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是中国古代数学对人类文明的特殊贡献。

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器上,绘有多种几何图形,仰韶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六角和九角形的陶环,说明当时已有一些简单的几何知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制计数的国家之一。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十进制计数,最大数字为三万。商和西周时已掌握自然数的简单运算,已会运用倍数。

从公元前后至公元14世纪,中国古典数学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并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

秦汉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时期,它的主要标志是算术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以及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著作的出现。

成书于东汉初年的《九章算术》,是秦汉封建社会创立并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就其数学成就来说,堪称是世界数学名著。书中已经有分数四则运算、开平方与开立方以及二次方程数值解法、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线性方程组解法、正负数运算的加减法则、勾股定理和求勾股数的方法等,水平都是很高的。其中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数加减法则在当时的世界数学发展上是遥遥领先的。

秦汉时期的数学多强调实用性,偏重于与当时生产、生活密切相结合的数学问题及其解法。《九章算术》后来传到了日本、欧洲等国家,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魏、晋时期出现的玄学到南北朝时非常繁荣,玄学挣脱了汉儒经学的束缚,思想比较活跃;它诘辩求胜,又能运用逻辑思维,分析义理,这些都有利于数学从理论上加以提高。其中吴国赵爽注《周髀算经》,魏末晋初刘徽撰《<九章算术>注》以及《九章重差图》都是出现在这个时期。他们为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赵爽是中国古代对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证明与推导的最早的数学家之一,他在《周髀算经》书中补充的“勾股圆方图及注”和“日高图及注”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文献。在“勾股圆方图及注”中他提出用弦图证明勾股定理和解勾股形的五个公式;在“日高图及注”中,他用图形面积证明汉代普遍应用的重差公式,赵爽的工作是具有开创性的,在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刘徽的《<九章算术>注》不仅是对《九章算术》中提到的方法、公式和定理进行了一般的解释和推导,而且在论述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发展。刘徽还创造割圆术,利用极限的思想证明圆的面积公式,并首次用理论的方法计算圆周率,他还用无穷分割的方法证明了直角方锥与直角四面体的体积比恒为2:1,解决了一般立体体积的关键问题。在证明方锥、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时,刘徽为彻底解决球的体积提出了正确途径,但他并没有给出公式。东晋以后,中国长期处于战争和南北分裂的状态,经济文化也开始南移,这促进了南方数学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的代表有祖冲之和他的儿子祖暅,祖冲之父子在刘徽《<九章算术>注》的基础上,把传统数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们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使中国在圆周率计算方面,比西方领先约一千年之久。而他的儿子祖暅则总结了刘徽的有关工作,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的两立体,若其任意高处的水平截面积相等,则这两立体体积相等,这就是著名的祖暅公理。祖暅应用这个公理,解决了刘徽尚未解决的球体积公式。

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空前繁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就是在这种经济高涨的情况下得到广泛应用。一些数学书籍的印刷出版,为数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这期间,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如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刘益的《议古根源》,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和《杨辉算法》,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四元玉鉴》等,在很多领域都达到古代数学的高峰,其中一些成就也是当时世界数学的高峰。

元代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等在《授时历》中解决了三次函数的内插值问题。中国古代计算技术改革的高潮也是出现在宋元时期。宋元历史文献中载有大量这个时期的实用算术书目,其数量远比唐代为多,改革的主要内容仍是乘除法。在算法改革的同时,穿珠算盘在北宋可能已出现。但如果把现代珠算看成是既有穿珠算盘,又有一套完善的算法和口诀,那么应该说它最后完成于元代。

中国从明代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晚期,16世纪末以后,西方初等数学陆续传入中国,使中国数学研究出现一个中西融合贯通的局面;鸦片战争以后,近代数学开始传入中国,中国数学便转入一个以学习西方数学为主的时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数学研究才真正开始。一些人开始出国学习数学,较早出国学习数学的有1903年留日的冯祖荀,1908年留美的郑之蕃,1910年留美的胡明复和赵元任,1911年留美的姜立夫,1912年留法的何鲁,1919年留日的苏步青等人。其中胡明复1917年取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数学家。他们中的多数回国后成为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为中国近现代数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随着留学人员的回国,各地大学的数学教育也有了起色。最初只有北京大学设有数学系,后来天津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也相继建立数学系,不久武汉大学、齐鲁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也陆续设立了数学系,到1932年各地已有32所大学设立了数学系或数理系。1935年还成立了中国数学会,并且《中国数学会学报》和《数学杂志》相继问世,这些都标志着中国现代数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数学史的介绍~

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根据它本身发展的特点,可以分为五个时期:①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②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③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④中国古代数学的繁荣;⑤中西方数学的融合。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鼎盛时期。唐代朝廷在国子监设算学馆,置算学博士、助教指导学生学习,为宋元时期数学发展高潮拉开了序幕。
南宋时期翻刻的此前数学著作,是目前世界上传世最早的印刷本数学著作。贾宪、李冶、杨辉、朱世杰等人的著作传播普及了数学知识,其意义尤为深远。
唐代有个天文学家叫李淳风,有一次,他在校对新岁历书时,发现朔日将出现日蚀,这是不吉祥的预兆。
唐太宗听说这个消息很不高兴,说:“日蚀如不出现,那时看你如何处置自己?”
李淳风说:“如果没有日蚀,我甘愿受死。”
到了朔日,也就是初一那天,皇帝便来到庭院等候看结果,并对李淳风说:“我暂且放你回家一趟,好与老婆孩子告别。”
李淳风说:“现在还不到时候。”说着便在墙上写了一条标记:等到日光照到这里时,日蚀就会出现。
日蚀果然出现了,跟李淳风说的时间丝毫不差。
李淳风不仅对天文颇有研究,他还是个大名鼎鼎的数学家。656年,李淳风等奉敕为《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缀术》、《张丘建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这10部算经作注,作为国子监算学馆教材。
这就是著名的《算经十书》,该书是我国古代数学奠基时期的总结。
李淳风


#巫刻璐# 关于数学发展史 -
(13022914179): 1 (前3500-前500)数学起源与早期发展: 古埃及数学、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数学 2(前600-5世纪)古代希腊数学:论证数学的发端、欧式几何 3(3世纪-14世纪)中世纪的中国数学、印度数学、阿拉伯数学:实用数学的辉煌 4(12世纪-17世...

#巫刻璐# 数学的历史怎样来的
(13022914179): 因为需要数学,所以有了数学,因为有了数学,所以有了数学史

#巫刻璐# 宋元朝数学发展史 -
(13022914179): 我国古代数学经数千年的发展,到宋元时达到了高峰期.而元代更是这种高峰期的顶峰状态.如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数学史组在其《宋元数学综述》一文里说:“13世纪下半纪(主要指元代)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如果说宋元数学是以筹算为...

#巫刻璐# 宋元时代是中国数学的黄金时代?
(13022914179):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不论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均有突出成就... 以宋元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数学四大家为代表

#巫刻璐# 什么是数学史 -
(13022914179): 数学史是古代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总结而逐渐演变成现代数学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巫刻璐# 古中国的数学史与西方国家的不同点 -
(13022914179): 中国数学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成就.出现了著名的数学家.三国时代有刘徽,南北朝时代有祖冲之父子,唐初有王孝通,北宋有贾宪和沈括,宋元之际有秦九韶、杨辉、李冶和朱世杰等人.他们都在数学中不同领域内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我国古...

#巫刻璐# 中国传统数学自元末以后逐渐衰微的原因? - 作业帮
(13022914179):[答案] 下面的这篇文章是从CAJ 里面转出来的,希望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需要CAJ留个地址给你发过去. 宋元数学为何中断500年? 作者:.张森奉-2011.4 13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正是南宋金元时代.此时在南方是“直把杭州作洋州”的偏安的小朝廷,北方...

#巫刻璐# 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
(13022914179): 在我国古代秦、汉时期的算经《九章算术》的第八章“方程”中,就自由地引入了负数,如负数出现在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中,把“卖(收入钱)”作为正,则“买(付出钱)”作为负,把“余钱”作为正,则“不足钱”作为负.在关于粮谷计...

#巫刻璐# 数学的历史来源 -
(13022914179): 世界数学发展史 奇普,印加帝国时所使用的计数工具.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亦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之起点.数学的希腊语μαθηματικ(mathematikós)意思是“学问的基础”,源于μθημα(máthema)(“科学,...

#巫刻璐# 研究性学习:对于中国数学发展史的感想 -
(13022914179): LZ分好多啊,我给你写一个 从我国第一部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开始,中国的数学事业,便蓬勃的发展.算筹,割圆术,杨辉三角等等发现或者理论,祖冲之,秦九韶等数学家,都为中国在世界数学史上增辉添彩,许多数学理论,都领先外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