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如何治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8
情绪障碍的治疗通常采用综合疗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以下是针对情绪障碍治疗的一些建议:
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和病情,选择适当的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这类药物具有副作用小、标本兼治的特点。在使用药物时,需遵循医嘱,切勿随意增减剂量。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于情绪障碍患者非常重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心理疏导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和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改善情绪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放松训练,以提高身心状态。同时,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多的咖啡因和油腻食物。
4. 社交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保持密切联系,倾诉自己的感受。社交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5. 教育和心理辅导: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增强心理韧性。通过心理辅导,患者可以更好地面对压力和困境。
6. 专业帮助:如果情绪障碍持续存在或加剧,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及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情绪障碍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人需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克服情绪障碍,恢复正常生活。

情绪障碍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心理干预以及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1、自我调节:如果情绪障碍不严重,没有出现明显的、与周围环境不符合的情绪,如聚会玩耍时大哭,丧葬时大笑等,且自己能够控制,就可进行自我调节,如听舒缓音乐,保持充足睡眠,进行体育锻炼,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等。

2、心理干预:如果情绪障碍比较严重,明显影响了自己或是周围人的生活,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有助于控制病情。

3、服用药物:如果情绪障碍特别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富马酸喹硫平片、盐酸氟奋乃静片以及丙戊酸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Judith S.Beck博士在这本开创性著作中分享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指引治疗师在遇到挑战时,正确看待治疗进程中的阻碍;巧妙灵活地运用治疗技术,让难题迎刃而解。本书对于临床上会遇到的挑战与棘手问题进行了全面介绍,并特别关注患者长期以来扭曲的核心信念,以及伴有人格障碍的患者所持有的功能不良的行为策略。

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

治疗师指南

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戴维·巴洛

开创认知治疗新纪元的重量级作品!

作者: David H. Barlow / Todd J.Farchione / Kristen K.Ellard / Laura B.Allen / Christopher P. Fairholme / Christina L. Boisseau / Jill T. Ehrenreich May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译者: 王辰怡 / 尉玮 / 闫煜蕾 / 谢秋媛

出版年: 2013-10-1

本书主要针对治疗师,其中介绍的跨诊断治疗统一方案经过了实证研究验证,广泛适用于患有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等情绪问题的患者。本方案的基本治疗理念属于认知行为治疗,内容涵盖从治疗初期的提高动机到治疗结束时的预防复发,分模块分步骤进行介绍,实用性、操作性强,进度亦可灵活调整,并配有丰富的材料供患者进行预习和复习。总之,本治疗方案思路简洁、效果可靠,是当前情绪障碍治疗中不可多得的宝贵指南。

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

自助手册

美国波士顿大学心焦虑及情绪障碍循证治疗方面的

权威学者团队开发针对多种情绪障碍的治疗项目,

被全球治疗界誉为循证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作者: David H.Barlow / Kristen K. Ellard / Christopher P. Fairholme / Todd J. Farchione / Christina L. Boisseau / Jill T. Ehrenreich May / Laura B. Allen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译者: 谢秋媛 / 何丽 / 唐苏勤 / 王珊珊

出版年: 2013-10-1

本书主要针对患者,可以帮助患有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人士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并认识到自己对不良情绪的反应亦将影响自己的情绪健康。读者可以从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思维以及行为,抚平不安的情绪,并学习更有效的应对方式。坚持完成每一章提供的练习、家庭作业以及自测题可以帮助读者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重拾愉快而富有成效的生活。

理智胜过情感

如何改变你的抑郁、焦虑、愤怒和内疚情绪

北师大王建平、清华大学李松蔚、

认知疗法创立者Aaron Beck联袂推荐!

作者: [美]丹尼斯·格林伯格 / [美]克里斯提娜·A. 帕蒂斯凯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副标题: 如何改变你的抑郁、焦虑、愤怒和内疚情绪

原作名: Mind Over Mood

译者: 宋一辰 / 李稔秋

出版年: 2018-2

本书是第一本将认知行为疗法的内容和步骤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大众的书,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道路上一道卓越的里程碑。Greenberger和Padesky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为读者们提供了一系列引导问题、提示和工作表,作为逐步改善的工具和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的个案概念化

咨询师必读!北京大学钱铭怡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王建平教授联袂推荐!

作者: [美] Jacqueline B. Persons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原作名: The case Formulation Approach to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译者: 李飞 / 刘亚光 / 位照国

出版年: 2019-10

认知行为治疗个案概念化是一个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循证治疗的工作框架,其目的是为了让认知行为治疗能灵活地满足患者的独特需求,并指导治疗师的决策。本书作者杰奎琳·珀森斯博士是一位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咨询师,她在这本书里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她将自己的临床案例融合在对个案概念化工作方法的阐述中,对读者很有助益。本书所介绍的个案概念化能够帮助治疗师解决诸如此类的困惑,使其在工作中保持清晰的思维,做出好的决策,并更有效地工作。

儿童与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权威推荐!

四十余位具有开拓精神且经验丰富的

临床心理学家宝贵经验合集!

作者: [美]Eva Szigethy / John R.Weisz / Robert L.Finding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译者: 王建平 / 王珊珊 / 谢秋媛 / 闫煜蕾

出版年: 2014-10

本书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特有的心理问题而著的认知行为治疗手册,其中汇集了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慢性躯体疾病以及抑郁、双相障碍、焦虑障碍、进食障碍、排泄问题、破坏性行为障碍等问题,而特别开发的高效的治疗技术与策略;同时还强调了家长以及整个家庭如何积极地参与到儿童的治疗过程中。书中例举了大量的临床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开展儿童认知行为治疗将遇到的问题和情境,并提供了丰富的可在临床中使用的练习、活动与评估工具。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视角来理解和治疗

人格障碍的权威性著作,

治疗师的实操资源及培训工具书

作者: [美] 亚伦·T.贝克(Aaron T.Beck) / [美] 丹尼丝·D.戴维斯(Denise D.Davis) / [美] 阿瑟·弗里曼(Arthur Freeman)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译者: 王建平 / 辛挺翔

出版年: 2018-11

本书阐释了人格障碍的性质,也说明了其较难治疗的原因。书中列出12种人格障碍,分章节具体讲述,临床案例详实。书中有关各障碍的知识内容都是最新的,并针对鉴别诊断、个案概念化、实施个性化的CBT干预以及克服治疗阻碍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策略。本书除适合心理学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心理学爱好者及患者家属阅读。

《焦虑障碍晤谈诊断手册》

治疗师必不可少的工具手册

作者: 彼得·A·迪那多(Peter A.DiNardo) / 蒂莫西·A·布朗(Timothy A.Brown) / 戴维·H·巴洛(David H.Barlow)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译者: 刘兴华

出版年: 2010-1

本套丛书按照问题或者疾病编排,每一种问题或者疾病都从两个角度提供帮助:助人者和自助者,即“治疗师指南”和“自助手册”,以期治疗师和来访者共同努力,协同作战。

《精神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既重视理论性,又重视实用性的临床著作

以贴合临床实际工作的呈现方式

帮助专业人员系统地学习CBT技术。

作者: 李献云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总论

出版年: 2021-5-1

《精神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总论》作者具有近30年的精神科从业资历,13年的CBT实践、教学、培训和督导经验,基于中国本土的临床案例,历时5年完成。是一本既重视理论性,又重视实用性的临床著作。作者先介绍了临床上如何使用CBT和相关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再结合具体案例展示如何进行首次评估以及随后的CBT过程,从CBT理论、实操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介绍。

认知行为治疗师的个人成长

正人者先正身,助人者先自助

作者: 詹姆斯·本尼特-利维 / 理查德·思韦茨 / 贝弗莉·哈尔霍夫 / 海伦·佩里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副标题: 自我实践与自我反思工作手册

译者: 刘竞主

出版年: 2020-6

日复一日,经年累月地与各种来访者一起工作,能带给治疗师超于其他职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同时也最能产生对职业的倦怠。治疗师作为助人者,其前提是自身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其次才是在心理治疗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无论哪种理论流派,最重要的都是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治疗师带到治疗中最有意义的资源,是他自己。如果期望在职业生涯中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治疗师的自我觉察和自我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你是否喜欢,当决定成为一名职业的心理治疗师时,就已经把自己投入到了自我成长的长河中。

以往,精神动力取向的治疗师会去接受长久的自我体验来清理内心深处积存的冗余,修复早年的创伤,不断完善人格。现在,认知行为治疗取向的治疗师也有了自我成长的绝佳渠道——认知行为治疗的自我实践与自我反思工作手册!

情绪彩虹书:CBT艺术疗愈完全手册

王建平领衔翻译 李占江 李献云 杨凤池等联袂推荐

全面纾解情绪问题、助你科学减压的心理疗愈手册

作者: [英]珍妮弗·格斯特(Jennifer Guest)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阅想时代

副标题: CBT艺术疗愈完全手册

出版年: 2021-12-17

本书成功结合了认知行为疗法(CBT)经典的治疗框架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疗愈练习,轻松易读,互动性强,从而让你更深入地理解抑郁、焦虑、愤怒和压力等常见负面情绪背后的本质原因,更好地应对和管理轻、中度的情绪症状。不论艺术技能高低,你都可以通过涂鸦、涂色、写作或记日记等方式完成书中的练习,舒缓情绪,获得身心的疗愈。

此外,本书也可以作为专业心理治疗师的辅助工具,结合CBT技术,通过互动性练习更加有效地挑战和改变来访者无益的思维方式,加速治疗进程。独特的艺术疗愈设计可能会给来访者带来灵感和全新的启示,也特别适合陷入思维困境或者在语言表述上有困难的来访者。

~


#扈荣牲# 儿童情绪障碍怎么治疗呢?
(19315066592): 根据患儿发病有关因素和症状的特征,可采取心理治疗,包括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和暗示疗法等.耐心教育引导,帮助患儿克制情绪上的障碍,树立勇敢坚强健全的性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改善情绪,增进交往,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要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改善家庭环境,以减少对患儿心理上不良的影响.

#扈荣牲# 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疗?
(19315066592): 抗抑郁药的使用虽然可以减轻部分患者的痛苦,但也会增加转躁的风险,甚至诱发快速循环.而镇静催眠药如苯二氮卓类药的辅助治疗能更快地改善兴奋和失眠症状,但会有成瘾风险.

#扈荣牲# 青春期情绪障碍该怎么治 -
(19315066592): 如果发现自己的亲友出现了青春期情绪障碍, 就要尽快到医院接受专业的诊治. 以免因为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树立信心,消除思想顾虑和自卑心理. 适当体育锻炼及文娱活动.

#扈荣牲# 心理障碍问题 - 免费问心理障碍医生 - 复禾健康问答
(19315066592): 一、情绪持续障碍 是指患者在情绪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方面存在障碍.情绪持续障碍有以下一些形式: 1、情绪高涨:患者情绪活动增强,愉快、幸福等情绪经常占优势,表情喜悦开朗,语言行动增多,喜欢与人交谈,对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

#扈荣牲# 情感障碍该怎么治 -
(19315066592): 遗忘,尝试平淡的生活,这种人,不适合太过于激烈或者是快节奏的生活.适当的接触一些生活当对平淡且性格开朗的人,与之成为朋友,可以大大缓解心里压力,这种病是心病,极难治愈,要尝试放松自己,这种放松不是躺下,或者是发呆,而是简单的充实.可以摆个小摊,或者去当当幼儿园的志愿者.放松自己的同时,又能更好的接触环境.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上你.

#扈荣牲# 抑郁情感障碍怎么治疗
(19315066592): 病情分析: 你好,患者的表现还是比较符合抑郁情感障碍的,首先患者的行为上不吃不喝,意志缺乏,而且缺少感情交流,目前的情况,无论是自我调节和他人支持应该效果都不大,因为患者没有强烈的求助动机. 指导意见: 心理有病也需要吃药看病,可以先用药物缓解一些症状,可以带患者出去走走,散散心,自己没动力,或许依靠他人了,家人要多些耐心和陪伴.

#扈荣牲# 治疗情感障碍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
(19315066592): 这个最好在心理医生的要求下进行治疗,一般不会 双向情感障碍相关回答者:梅子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感障碍,指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情绪状态不稳.需使用情感稳定剂类的药物.除药物治疗外,如果病情稳定,也可以考虑配合心理咨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