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春夏秋冬》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春夏秋冬》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读法: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唐寅:《春夏秋冬》
《春》:花枝弄影照窗纱映日斜 《夏》:莲新长水贴青钱数点圆
《秋》:悠云白雁过南楼半色秋 《冬》:梅枝几点雪花开春信来
读法:花枝弄影照窗纱,影照窗纱映日斜;斜日映纱窗照影,纱窗照影弄枝花。
以下皆仿此读法:

清人: 万树 《四时诗 翠蕉连环图诗》
春雨晴来访友家,雨晴来访友家花。晴来访友家花径,来访友家花径斜。
夏沼风荷翠叶长,沼风荷翠叶长香。风荷翠叶长香满,荷翠叶长香满塘。
秋月横空奏笛声,月横空奏笛声清。横空奏笛声清怨,空奏笛声清怨生。
冬阁寒呼客赏梅,阁寒呼客赏梅开。寒呼客赏梅开雪,呼客赏梅开雪醅。

《回文旋图诗》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思妻诗 》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便是《思夫诗》

寒风晓日映沙滩,   
日映沙滩竹报安。   
安报竹滩沙映日,   
滩沙映日晓风寒。
——————————曹鸿年

还真没见过,没学过

求几首经典回文体诗词,好听的,典型的~

  《赏花》由来——苏小妹遥寄回环诗
  六月的一天下午,苏小妹与长兄苏东坡正荡舟湖上,欣赏那无边景致,忽然有人呈上苏小妹丈夫秦少游捎来的一封书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首别出心裁的回环诗:
  苏小妹看罢微微一笑,立即省悟出其中的奥秘,读出了这首叠字回文诗:
  静思伊久阻归期,
  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
  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小妹被丈夫的一片痴情深深感到动,心中荡起无限相思之情。面对一望无际的西湖美景,便仿少游诗体,也作了一首回环诗,遥寄远方的亲人:
  采莲人在绿杨津,
  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漱玉,
  歌声漱玉采莲人。
  苏东坡在一旁深为小妹的过人才智暗暗高兴,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便提笔写了如下一首: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氏兄妹也派人将他们的诗作送与秦少游。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景 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 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
  一、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
  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
  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
  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
  流溪远棹一篷开。

  倒读诗如下:
  开篷一棹远溪流,
  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
  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
  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
  偎林傍水绿悠悠。

  二、宋代李禺有回文诗《两相思》:
  思妻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
  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
  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
  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
  夫忆妻兮父忆儿。

  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
  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
  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
  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
  水隔山遥望眼枯。

  三、湖北咸丰县有一首《万柳堤即景》回文诗:


  春城一色柳垂新,
  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
  新垂柳色一城春。

  四、津人曹鸿年也有一首回文诗:
  寒风晓日映沙滩,
  日映沙滩竹报安。
  安报竹滩沙映日,
  滩沙映日晓风寒。

  五、清代诗人李*《春闺》诗:
  垂帘画阁画帘垂,
  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
  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
  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灯夜,
  期归梦还梦归期。

  人 过 大 佛 寺
  寺 佛 大 过 人

  郎 中 王 若 俪
  俪 若 王 中 郎

  客 上 天 然 居
  居 然 天 上 客

  贤 出 多 福 地
  地 福 多 出 贤

  僧 游 云 隐 寺
  寺 隐 云 游 僧

  人 中 柳 如 是
  是 如 柳 中 人

  雨 滋 春 树 碧 连 天
  天 连 碧 树 春 滋 雨

  风 送 花 香 红 满 地
  地 满 红 香 花 送 风

  艳 艳 红 花 随 落 雨
  雨 落 随 花 红 艳 艳

  水 水 山 山 处 处 明 明 秀 秀
  秀 秀 明 明 处 处 山 山 水 水

  晴 晴 雨 雨 时 时 好 好 奇 奇
  奇 奇 好 好 时 时 雨 雨 晴 晴

  春 回 先 富 村
  村 富 先 回 春

  处 处 飞 花 飞 处 处
  潺 潺 碧 水 碧 潺 潺

  处 处 红 花 红 处 处
  重 重 绿 树 绿 重 重

  处 处 飞 花 飞 处 处
  声 声 笑 语 笑 声 声

  雾 锁 山 头 山 锁 雾
  天 连 水 尾 水 连 天

  雪 岭 吹 风 吹 岭 雪
  龙 潭 活 水 活 潭 龙

  凤 落 梧 桐 梧 落 凤
  珠 联 璧 合 璧 联 珠

  油 灯 少 灯 油
  火 柴 当 柴 火

  静 泉 山 上 山 泉 静
  清 水 塘 里 塘 水 清

  香 山 碧 云 寺 云 碧 山 香
  黄 山 落 叶 松 叶 落 山 黄

  秀 山 轻 雨 青 山 秀
  香 柏 鼓 风 鼓 柏 香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风送花香红满地
  雨滋春树碧连天

  倒读又成一联:
  天连碧树春滋雨,
  地满红香花送风。

  暮天遥对寒窗雾
  雾窗寒对遥天暮


  虞美人(顺读)

  王文甫(宋)

  黄金柳嫩摇丝软,
  永日堂空掩。
  卷帘飞燕未归来,
  客去醉眠倚枕殢残杯。
  眉山远拂青螺黛,
  整整垂双带。
  水垂香熨窄衫轻,
  莹玉碧溪春溜烟波横。

  虞美人(逆读)

  王文甫(宋)

  横波烟溜春溪碧,
  玉莹轻衫窄。
  熨香垂水带双垂,
  整整黛螺青拂远山眉。
  杯残殢枕倚眠醉,
  去客来归未。
  燕飞帘卷掩空堂,
  日永软丝摇嫩柳金

  卜算子(顺读)

  董以宁(清)

  明月淡飞琼,
  阴云薄中酒。
  尽收盈盈舞絮飘,
  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
  青山玉骨瘦。
  回看亭亭雪映窗,
  淡淡烟垂岫。

  卜算子(逆读)

  董以宁(清)

  岫垂烟淡淡,
  窗映雪亭亭,
  看回瘦骨玉山青,
  寒风晚浦晴。
  咒鸥轻点点,
  飘絮舞盈盈,
  收尽酒中薄云阴,
  琼飞淡月明。

  天净沙

  白朴(元)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

  这是叠字词

  菩萨蛮

  苏轼(宋)

  峤南江浅红梅小
  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
  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
  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
  枝残惜别离

  ]秋夜听雨

  聚愁乱絮惊飞雨,雨飞惊絮乱愁聚。
  醒怕更声听,听声更怕醒。
  重寒秋入梦,梦入秋寒重。
  人间此消魂,魂消此间人。

  代朱杏孙有一首《虞美人》词,词本身是回文,同时又能标点为七言律诗,亦可倒读,可资欣赏。词云: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也是调寄《虞美人》,但韵脚变了: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露珠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此词重新标点,可成七律一首:
  孤楼倚梦寒灯隔,
  细雨梧窗逼冷风。
  珠露扑钗虫络索,
  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
  影对疏栏小院空。
  芜绿引香浓冉冉,
  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则为:
  红帘映月昏黄近,
  冉冉浓香引绿芜。
  空院小栏疏对影,
  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
  索络虫钗扑露珠。
  风冷逼窗梧雨细,
  隔灯寒梦倚楼孤。
  由于字数、格律限制,如此回环诵读皆可成文的诗词颇不多见,可见作者构思之巧了。


  回文诗

  含笑兰园、吟绿轩、追云居、同心兰园

  正文:
  风荷唱蛙夏鸣暑,满园珍奇带笑含。
  融融日暖春江曲,弦管和咏吟绿轩。
  鸿孤傲野秋夜月,居云追梦蝶翩翩。
  同心克寒冬剪雪,兰品精粹国威扬。

  回文:
  扬威国粹精品兰,雪剪冬寒克心同。
  翩翩蝶梦追云居,月夜秋野傲孤鸿。
  轩绿吟咏和管弦,曲江春暖日融融。
  含笑带奇珍园满,暑鸣夏蛙唱荷风。

  《题金山寺回文体》:
  东坡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写出了镇江金山寺月夜泛舟和江天破晓两种景致。
  顺读、倒读意境不同,可作为两首诗来赏析,如果顺读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晓的话,那么倒读则是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倒读诗文如下: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构思奇特,组织巧妙,音顺意通,境界优美,值得玩味。


  夏 莲
  夏莲是忆回娆娇,
  香风轻送传遥遥。
  野老识得此花高,
  爱向中池自遥飘。
  飘摇自持终乡爱,
  高花此得识老野。
  遥遥传送清风香,
  娇娆回忆是莲夏。

  和梅花回文诗
  鄙人画画画天下,
  画画天下雪后花。
  雪后花残香不谢,
  残花不谢鄙人画。
  似有故人来
  山人醉诗咏雪梅,
  诗咏雪梅绽嫩蕊。
  梅绽嫩蕊迎春风,
  蕊迎春风山人醉。

  日月璀霖沐雪梅,
  霖沐雪梅举香蕾,
  梅举香蕾竞物华,
  蕾竞物华日月璀。

  吾心随风羡雪梅,
  风羡雪梅盛意追,
  梅盛意追逐镜花,
  追逐镜花吾心随。

  雪夜梅花洁若水,
  花洁若水融春寐,
  水融春寐暖春梦,
  寐暖春梦雪夜梅。

  我说好爱迎春雪,
  爱迎春雪妆新梅,
  雪妆新梅花似你,
  梅花似你我说好。


  山 寺 明 月 图

  悠悠绿水傍林偎,
  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树孤明月,
  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
  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
  流溪远棹一篷开。

  苏东坡咏金山销江回文诗

  潮随暗浪雪山倾,
  远浦渔舟掉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
  槛对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
  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
  碧峰千点数鸥轻。


  四季回文诗

  佛印长歌

  野野 鸟鸟 啼啼 时时 有有 思思 春春 气气 桃桃 花花 发发 满满 枝枝 莺莺
  雀雀 相相 呼呼 唤唤 岩岩 畔畔 花花 红红 似似 锦锦 屏屏 堪堪 看看 山山
  秀秀 丽丽 山山 前前 烟烟 雾雾 起起 清清 浮浮 浪浪 促促 潺潺 源源 水水
  景景 幽幽 深深 处处 好好 追追 游游 傍傍 水水 花花 似似 雪雪 梨梨 花花
  光光 皎皎 洁洁 玲玲 珑珑 似似 坠坠 银银 花花 折折 最最 好好 柔柔 茸茸
  溪溪 畔畔 草草 青青 双双 蝴蝴 蝶蝶 飞飞 来来 到到 落落 花花 林林 里里
  鸟鸟 啼啼 叫叫 不不 休休 为为 忆忆 春春 光光 好好 杨杨 柳柳 枝枝 头头
  春春 色色 秀秀 时时 常常 共共 饮饮 春春 浓浓 酒酒 似似 醉醉 闲闲 行行
  春春 色色 里里 相相 逢逢 竟竟 忆忆 游游 山山 水水 心心 息息 悠悠 归归
  去去 来来 休休 役役
  解读如下:
  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
  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
  满枝莺雀相呼唤,莺雀相呼唤岩畔。
  岩畔花红似锦屏,花红似锦屏堪看。
  堪看山,山秀丽,秀丽山前烟雾起。
  山前烟雾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源水。
  浪促潺源水景幽。
  景幽深处好,深处好追游。
  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
  似雪梨花光皎洁,梨花光皎洁玲珑。
  玲珑似坠银花折,似坠银花折最好。
  最好柔茸溪畔草,柔茸溪畔草青青。
  双双蝴蝶飞来到,蝴蝶飞来到落花。
  落花林里鸟啼叫,林里鸟啼叫不休。
  不休为忆春光好,为忆春光好杨柳。
  杨柳枝头春色秀,枝头春色秀时常。
  时常共饮春浓酒,共饮春浓酒似醉。
  似醉闲行春色里,闲行春色里相逢。
  相逢竟忆游山水,竟忆游山水心息。
  心息悠悠归去来,归去来休休役役。
  四季回文诗

  佛印长歌

  野野 鸟鸟 啼啼 时时 有有 思思 春春 气气 桃桃 花花 发发 满满 枝枝 莺莺
  雀雀 相相 呼呼 唤唤 岩岩 畔畔 花花 红红 似似 锦锦 屏屏 堪堪 看看 山山
  秀秀 丽丽 山山 前前 烟烟 雾雾 起起 清清 浮浮 浪浪 促促 潺潺 源源 水水
  景景 幽幽 深深 处处 好好 追追 游游 傍傍 水水 花花 似似 雪雪 梨梨 花花
  光光 皎皎 洁洁 玲玲 珑珑 似似 坠坠 银银 花花 折折 最最 好好 柔柔 茸茸
  溪溪 畔畔 草草 青青 双双 蝴蝴 蝶蝶 飞飞 来来 到到 落落 花花 林林 里里
  鸟鸟 啼啼 叫叫 不不 休休 为为 忆忆 春春 光光 好好 杨杨 柳柳 枝枝 头头
  春春 色色 秀秀 时时 常常 共共 饮饮 春春 浓浓 酒酒 似似 醉醉 闲闲 行行
  春春 色色 里里 相相 逢逢 竟竟 忆忆 游游 山山 水水 心心 息息 悠悠 归归
  去去 来来 休休 役役
  解读如下:
  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
  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
  满枝莺雀相呼唤,莺雀相呼唤岩畔。
  岩畔花红似锦屏,花红似锦屏堪看。
  堪看山,山秀丽,秀丽山前烟雾起。
  山前烟雾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源水。
  浪促潺源水景幽。
  景幽深处好,深处好追游。
  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
  似雪梨花光皎洁,梨花光皎洁玲珑。
  玲珑似坠银花折,似坠银花折最好。
  最好柔茸溪畔草,柔茸溪畔草青青。
  双双蝴蝶飞来到,蝴蝶飞来到落花。
  落花林里鸟啼叫,林里鸟啼叫不休。
  不休为忆春光好,为忆春光好杨柳。
  杨柳枝头春色秀,枝头春色秀时常。
  时常共饮春浓酒,共饮春浓酒似醉。
  似醉闲行春色里,闲行春色里相逢。
  相逢竟忆游山水,竟忆游山水心息。

  心息悠悠归去来,归去来休休役役。
  红笺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断肠。
  风叶荷残惊梦蝶,戍边回雁寄情郎。

  丈夫将妻子的来诗反复读着,竟也读出首新七绝:
  郎情寄雁田边戊,蝶梦惊残荷叶风。
  肠断欲翻新句锦,恨深空写短笺红。
  原来此诗顺读、倒读均可成为细腻感人、构思奇巧的诗篇。
  。。。。。。
  清人张淮有一首《晓行》:

  残月落溪湾,远行客船还。

  寒鸦宿古树,静水咽空山。

  峦翠露深浅,岭云分曲弯。

  丹霞映赤日,晓雾爱跻攀。
  。。。。。。。
  《卷帘燕儿落》:

  难离别,情万千。

  眠孤枕,愁人伴。

  阅庭小院深,关河传信远。

  鱼和雁天南,看明月,中肠断。

  倒读则成:

  断肠中,月明看。

  南天雁,和鱼远。

  信传河关深,院小庭闲伴。
  。。。。。
  人愁枕孤眠,千万情,别离难。
  神败国荒,身伤德坏。
  败国荒身,伤德坏神。
  国荒身伤,德坏神败。
  荒身伤德,坏神败国。
  。。。。。。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其一)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头晴窗。(其二)
  这是两首通体回文诗,可以倒读出下面的两首,极为别致。
  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玉颜酡。(其一)
  窗晴头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其二)
  在我的家乡萧县天门寺白马王墓南侧绝壁上也有一首回文诗,全文是:
  前来翠霭积烟村,兴触诗人醉洒樽。
  悬涧水声琴入韵,列屏山景画留痕。
  泉飞带雨穿虹架,树曲盘崖抱石吞。
  天接路高登步步,烟云起落碧当门。(其一)
  倒读则是:
  门当碧落起云烟,步步高登路接天。
  吞石抱崖盘曲树,架虹空雨带飞泉。
  痕留画景山屏列,韵入琴声水涧悬。
  樽酒醉人诗触兴,村烟积霭翠来前。(其二)
  此诗是民国时期萧县两任知县赖以平所作,高度赞美了秀丽皇藏山水。然而称奇之处不仅因为它是通体回文诗,而且正读、倒读时各删去每句前两字,就成了下面两首回文诗;堪称回文诗中的绝品。
  翠霭积烟村,诗人醉洒樽。
  水声琴入韵,山景画留痕。
  带雨空虹架,盘崖抱石吞。
  路高登步步,起落碧当门。(其三)
  碧落起云烟,高登路接天。
  抱崖盘曲树,空雨带飞泉。
  画景山屏列,琴声水涧悬。
  醉人诗触兴,积霭翠来前。(其四)
  后人仰慕赖以平的文采,将这首回文诗刻到了绝壁上,至今传为美谈。

每一句拆开后又分别为一季的诗,
并且第一句倒过来是第四句诗,
第二句诗倒过来是第三句诗。
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作《四时山水诗》也很奇物,诗云:
1、春 景 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译文:
在开满红花的树上,黄莺啼叫着,湖面碧波平静而明亮,简直像一面镜子,嫩绿的小草长在湖边,白鹭在湖面上飞舞。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游人怡然自得。
2、夏 景 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译文:美丽的莲花在绿水中摇动,微风清凉,碧波荡漾,夏季的一天很长。悠闲地一天夏季微风清凉,吹拂着莲花芳香四溢。
3、秋 景 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译文:秋天的江水之上楚雁飞过,在沙洲上留宿、休憩,有浅浅的流水流过沙洲。
4、冬 景 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
译文:火红的烤炉透过炭火烧炙着寒风,通过烧炙炭火抵御寒风过冬。

扩展资料:
特点: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葩。
回文诗有很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1、“通体回文”是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新诗。
2、“就句回文”是指一句内完成回复的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
3、“双句回文”是指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
4、“本篇回文”是指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5、“环复回文”是指先连续至尾,再从尾连续至开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回文诗
百度百科-四时山水诗


#都丹帘# 我要一首回文诗,要解析这首诗,越详细越好, -
(13664817732): 回文诗欣赏 中国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学园林中的一枝奇葩,有着独特的音韵美.除正统诗体之外,还有从字形、句法、排列、声律或押韵等方面别出心裁,带有文字游戏性质的杂体诗.如离合诗,回文诗、辘轳诗等.在杂体诗中,回文诗是颇负...

#都丹帘# 急!急!请各位帮忙寻找多首中国古代回文诗歌,回文诗哦~ -
(13664817732): 回文诗 回文是一种修辞手法.如果一首诗顺读倒念皆能成意,这样的诗便叫回文诗. 1、岳武穆王墓 清代张奕光的七律《岳武穆王墓》,是一首比较有名的回文诗: 今古垂芳遗庙立,拜瞻空恨一秦奸. 森森柏树枝南向,凛凛忠魂夜北...

#都丹帘# 回字文有哪些? -
(13664817732): 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情趣,叫做回文,也叫回环. 回环运用得当,可以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相互依靠或排斥的关系. 例子(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经八十一》 例子(2):日往则月...

#都丹帘# 回文的诗词有哪些?对联也要.谢谢 -
(13664817732): 晴波碧柳春归燕 细雨红窗晓落花 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壁合壁联珠 并蒂莲开莲蒂并 双飞燕侣燕飞双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江苏连云港云台山的花果山水帘洞中有一副回文联: 洞帘水挂水帘洞 山果花开花果山 福建厦门鼓浪屿腹浦的回...

#都丹帘# 回文诗什么意思 -
(13664817732):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回文诗据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回文诗在创作手法上,突出地继承了诗反复咏叹的艺术特色,来达到其“言志述 事”的目的,产生强烈的回环叠咏的艺术效果.

#都丹帘# 找回文诗句 -
(13664817732): 《赏花》由来——苏小妹遥寄回环诗 六月的一天下午,苏小妹与长兄苏东坡正荡舟湖上,欣赏那无边景致,忽然有人呈上苏小妹丈夫秦少游捎来的一封书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首别出心裁的回环诗: 苏小妹看罢微微一笑,立即省悟出其中的...

#都丹帘# 求回文叠字诗 -
(13664817732): 苏轼的《记梦回文》: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张荐的《和潘梦阳春日雪回文绝句》:迟迟日气暖,漫漫雪天春.知春欲醉饮,思见此交亲.

#都丹帘# 什么是回环诗 -
(13664817732): 回环诗,也叫“回文诗”、“回纹诗”.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它是我国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并无十分...

#都丹帘# 回文诗意思 -
(13664817732): 回文诗 可以反过来读 清朝初年,广东某县山区有位韩某,家境贫寒,被迫外出,多年未归.由于路途遥远,山重水复,邮件难通,极少书信往来,甚至连给亲朋捎个口信也难.白天劳累,夜晚只能一盏孤灯、一杯白酒伴随,极为寂寞.因思念...

#都丹帘# 回文诗与回文词的写法 -
(13664817732): 回文诗-------------------------------------------------------------------------------- 回文,也写作“回文”、“回纹”、“回环”.它是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