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高一物理问题:速度求解答(好学生) 一道简单的高一物理题,求解答、答的好追加分!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P做匀加速运动,它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是恒力.P受到的外力共有3个:重力、向上的力F及Q对P的支持力FN,其中重力Mg为恒力,FN为变力,题目说0.2s以后F为恒力,说明t=0.2s的时刻,正是P与Q开始脱离接触的时刻,即临界点.
(2)t=0.2s的时刻,是Q对P作用力FN恰好减为零的时刻,此时刻P与Q具有相同的速度及加速度.因此,此时刻弹簧并未恢复原长,也不能认为此时刻弹簧的弹力为零.
(3)当t=0时刻,应是力F最小的的时刻,此时刻F小=(M+m)a(a为它们的加速度).随后,由于弹簧弹力逐渐变小,而P与Q受到的合力保持不变,因此力F逐渐变大,至t=0.2s时刻,F增至最大,此时刻F大=M(g+a).
以上三点中第(2)点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明确了P与Q脱离接触的瞬间情况,才能确定这0.2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从而求出加速度a,其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设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1,t=0.2s时弹簧的压缩量x2,物体P的加速度为 a,则有
kx1=(M+m)g①
kx2-mg=ma②
x1-x2=at2/2③
由①式, x1==0.15m
解②③式得a=6m/s2,则
F小=(M+m)a=72N
F大=M(g+a)=168N

设开始时弹簧压缩x1,p和Q分离时弹簧压缩x2(此时P和Q的加速度刚好相同,接下来Q的加速度小于P)。开始时拉力为F1,分离时拉力为F2,则有:
开始时压缩量x1:k×x1=(M+m)g
分离时,Q和P加速度(a)相同:k×x2-mg=ma
t=0.2s时变为恒力,即分离时刻,从而可计算加速度a:1/2at²=x1-x2
开始时的拉力,使P和Q产生a的加速度(无F时P和Q受合力为0):F1=(M+m)a
分离时P在拉力作用下保持加速度:F2-Mg=Ma
代入:g=10,M=10.5,m=1.5,k=80,t=0.2
解得:
x1=(m+M)g/k=1.5
x2=mg(2m+2M+kt²)/(k(2m+kt²))=0.8226
a=2Mg/(2m+kt²)=33.87
F1=2Mg(m+M)/(2m+kt²)=406.5,此为最小值
F2=Mg(2m+2M+kt²)/(2m+kt²)=460.6,此为最大值
注:题中的“静止开始向上做匀速运动”应该为“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物体不可能突然变成匀速的,一定有加速的过程,突然具有速度,则加速度和拉力都是无穷大。

把p、Q看成一个整体M。当静止时,弹力T=(m+M)g=120N
当给P施加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力F,即F在拉这个整体M,使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速运动。
则有:F=(m+M)g-T′,而T′=kx,随着压缩量的减小而减小,所以F随着弹力的减小而增大,当弹力减小到0时,F最大,即Fmax=(m+M)g=120N。此刻P刚好脱离Q(即只跟Q接触但之间没有弹力)。
之后p脱离Q在F的作用下继续匀速上升,此时F=Mg,F不变,F最小,Fmin=Mg=105N

题错了,应该是k=800N/m,但不知有不少朋友也能算出来。如果是k=800N/m,则可得
kx1=(M+m)g
kx2-mg=ma
x1-x2=at^2/2

F小=(M+m)a=72N
F大=M(g+a)=168N

开始时视PQ为一整体其重力与弹簧弹力平衡:F1=(mP+mQ)g
F为合外力:F小=(mP+mQ)a
分离时aP=aQ,且PQ间无弹力
F2=mQ(g+a),F大=mP(g+a)
F1-F2=mPg-mQa=kx=1/2kat平方
代入数据,得a=6m/s平方,F小=72N,F大=168N

这个题说的是:从静止向上做匀速运动,而且说是这0.2s 内F是变力,这断没有说明是匀变速、变加速,所以不能一概的按牛二定律来算。可以分别受力分析两个过程。
最小值是0N
最大值是105N

一个简单的高一物理问题,求解答。~

设总运动时间为x秒
由s=½at²可以得出5x²-5(x-1)²=25m
即x²-(x-1)²=5
易得x=3
故总运动时间为3s
带回s=½at²
可得物体的总位移为½x10x3²=45m
如果你坚持2.5s,我就把2.5s带进去算一遍好了
那么总位移是½x10x2.5²=5x6.25=31.25m
前1.5s的位移是½x10x1.5²=5x2.25=11.25m
最后一秒的位移就是31.25-11.25=20m
与题设不符,是错解。

能量守恒
mgl=1/2mv^2
v=根号(2gl)
离心力
F=mV^2/l=2mg
拉力=G+F=3mg


#边初贩# 新高一物理问题,特别简单,高手进,快速回答悬赏50分!平均速度公式 2分之v0+v 适用于什么条件?有些题就不能用啊,匀速运动可以用吗?想这道题 ;... - 作业帮
(19363061561):[答案] 可以用的,匀速和匀加速都适用,但是只能用于某一个运动过程. 其次你要明白平均速度的定义,即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这其中可以包括N个运动过程,不管你是怎么动,那怕是动动停停都可以. 很明显这题里面包含了两个运动过程,所以1/2那...

#边初贩# 高一物理速度的问题.!! -
(19363061561): 初中的速度在高中有了新的名字:速率.打一个高中很通俗的比方.400米跑道你肯定见过,一个人从起点花80秒跑了400米,正好跑回原来的地方.平均速率呢,就是 总路程 除以 时间,即5米/s.而平均速度呢,应该用位移 除以 时间,而因为他回到了起点,所以没有位移,所以说他的速度为0.总结上面这个例子就是,那个人平均速率为5m/s,平均速度为0,看起来比较不可思议,实际上就是这样.总结起来说,只要理解了位移就好办了.位移就好像一个地图,你把起点定上一个点,终点定上一个点,不用管怎么运动过去的,位移就是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只要是从起点运动到终点,平均速度就是位移 除以 时间.那句话是错的.带入下400米跑道就容易想明白了

#边初贩# 简单高一物理题目关于平均速度求详解 -
(19363061561): 怎么说呢 平均速度是一个时间段内的速度 当这个时间段很小,接近于0时,这个速度就成了瞬时速度. B的速度是一段时间内的,很容易判断为平均速度 D的速度是瞬时速度,因为撞击在墙上的时间非常短,可以理解为一个时间点 而在这一个点上的速度变化十分小,可以忽略不记 因此叻,就选B了~

#边初贩# 高一物理关于速度的问题 -
(19363061561): 打点计时器侧瞬时速度时书上选取的是待测点的前面一个点和后面一个点这之间的位移除以时间即为速度,这样能减少误差..

#边初贩# 一道关于速度的高一物理题
(19363061561): 当两车速度相同时即都为6m/s时,相距最远(可以画v/t,s/t图), 设经过t ,时间相距最远为s; 则有 at=6; 得t=3s ; 有6m/s 3—1/2 a t方=18-9=9m

#边初贩# 高一物理平均速度问题解答:...
(19363061561): 总路程2S,则时间T=S/V1+S/V2,平均速度等于2V1V2/(V1+V2),可以从选项排除错误项

#边初贩# 高一物理题.在线求解.速度速度
(19363061561): 向心力的问题:设汽车的最大速率为V 汽车的重量G:15000*10=1.5*10^5 桥面半径为R=15m 1、当通过凹面桥时向心力F=MV^2/R 此时对桥面的压力为:MG+F<=最大承受能力2.0*10^5 N代入后解出V的值即可 2、以此速度通过凸面桥时压力最小 压力Fn=G-F(上一问中向心力的大小)

#边初贩# 高一物理题,计算题,要过程,速度求解在线等,满意即采谢谢 -
(19363061561): (1)由Vt^2-Vo^2=2as得Vo^2=3600 即Vo=60m/s 打开降落伞时运动员的速度大小Vo=60m/s. (2)设从运动员离开飞机到距离地面125m处 距离为h. h=1/2*g*t^2=(Vo^2)/2g=180m H=180+125=305m

#边初贩# 一道高一物理题,速求解答 -
(19363061561): (1)、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为T=250N,小球对箱壁的压力为F=70N. (2)、要使小球对箱壁的压力为零,小球的加速度至少为a0=7.5m/s2. 解析:这是一个连接体并临界状态问题. 已知小车车厢的内壁挂着一个光滑的小球,球的质量为M=20千克...

#边初贩# 求解很简单的高中物理题,速度起 -
(19363061561): 重力势能Ep=mgh=10*10*10J=1000J由动能定理得 Fh-mgh= 1/2 mV^2-0动能1/2 mV^2=(F-mg)h=(200-10*10)*10=1000J设相对地面上升的高度为H,则对整个上升过程有Fh-mgH=0-0所以H=Fh/mg=(200*10)/(10*10)=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