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还是受力物体发生形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会发生形变。在相互作用中,两个物体对对方都有弹力的作用,因此两者都会发生弹性形变,施力物体在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受力物体给它的反作用力,所以两个物体都会发生形变。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它们之间确实会同时产生力和反作用力。这是牛顿第三定律的核心内容,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具体来说,当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时,物体B也会同时对物体A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并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这意味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受到影响。

~


#韶昂熊# 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对于上面所说的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您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
(17166961305): 比如说海面将弹簧挤压产生弹性形变,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产生力的同时某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题中所说的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某一个力而言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就研究海绵,它发生弹性形变,想要恢复成原来的形态,就对弹簧产生一个压力,施力物体是海绵,而海面的形变是弹簧引起的,所以弹簧是受力物体,当然,你也可以研究弹簧,只是结论相反而已.

#韶昂熊# 物体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
(17166961305): 两个物体间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弹力:1. 定义:发生系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面发生形变.3.产生原因:施力物体发生了形变.4.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5.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就消失.6.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同,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参考资料 魔方格:http://m.mofangge.com/html/qDetail/04/g0/201310/9jg7g004165458.html

#韶昂熊# 对物体施力物体就一定发生形变吗?(请回答为什么)谢谢拉我们老师讲的是不一定,但我认为不对, - 作业帮
(17166961305):[答案] 理论上可以这样说 只是形变程度的问题 有些不明显的看不出来 比如你搬箱子的时候箱子也形变的 没有为什么……自然界规律

#韶昂熊# 弹力是 - -----发生形变产生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解释一下原因 -
(17166961305): 发生弹性形变的力是弹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所以是弹簧对手的弹力.压力属于弹力,手对弹簧的压力也属于弹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被压物体发生形变,所以被压物体是弹簧,弹簧发生形变.

#韶昂熊# 弹力是由施力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这句话怎么理解,我不太懂我觉得应该是由受力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吧 - 作业帮
(17166961305):[答案]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根据这一规律,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 比如说:用手压桌子,手是施力物体,桌子是受力物体.手因压桌子而发生形变,这时桌...

#韶昂熊# 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还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啊? - 作业帮
(17166961305):[答案] 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说明施力物体为地面,所以是地面发生了形变. 相反,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是因为地面对于物体的挤压,使物体发生了形变. 分析这类问题时要先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韶昂熊# 什么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这时施力物必须和受力物相接触吗? - 作业帮
(17166961305):[答案] 所有的力都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即使非接触力也能使物体形变.因为力的作用效果即为“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和“使物体发生形变”.

#韶昂熊# 怎样判断弹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 作业帮
(17166961305):[答案] 弹力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弹力受力物体是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韶昂熊# 为什么书上说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同,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这句话中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中的那个力指的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 - 作业帮
(17166961305):[答案] 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的力是外力,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这个外力产生的反作用力,与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个力是弹力,注意弹力也会使施力物体形变.他们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韶昂熊# 弹力总是由于施力物体的形变而产生? -
(17166961305): 其实换个角度来想可能会简单我是这么想的物体有弹力,肯定就会出现弹性势能,而弹性势能是由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注意:这里一定是弹性形变,就是物体在发生性便后,使其形变的力撤销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态so,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没有指出是弹性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