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论述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8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相当于婴儿期。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本阶段主要特点是:儿童只是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本阶段儿童在认知上的主要成就是:主体和客体分化和因果联系的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较之前一阶段其质的飞跃表现在: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可以凭借象征性格式而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这一阶段还可再分为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与直觉思维阶段(4-7岁)这样两个小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和思想有两个特点,一是思维开始具有较大的变易性,出现了可逆性(“运算”概念在皮亚杰理论中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可逆的动作),能解决守恒问题,能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分类和理解逻辑关系;

另一是能对具体事物进行群集运算,包括组合性、逆向性、结合性、同一性、重复性或多余性等运算。但由于这一阶段的运算仍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所以,其运算还是零散的、孤立的,难以组成完整的系统。

4、形式运算阶段。亦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的最大特点在于:儿童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不受具体事物的内容的局限,能把形式与内容分开,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命题演算,能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

在这一阶段里,尽管儿童少年并未意识到某些形式运算结构的存在,但能运用这些结构去解决实际问题。

扩展资料

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是在研究象征性功能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时,注意到儿童游戏的。他试图通过研究儿童的游戏和模仿,找到沟通感知运动与运算思维活动之间的桥梁。因此,他的游戏理论与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就是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

练习性游戏是动物与儿童所共有的,尤其是动物的游戏特征。但是动物与儿童的练习性游戏是有明显区别的。小动物的游戏局限于反射性的动作图式或本能,而儿童的游戏不只是感知运动性质的练习,还有心理的练习。



四个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时只有动作活动,并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是智慧的萌芽时期;

2、前运算阶段(2~7岁),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 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 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理论核心

皮亚杰认为, 儿童认知是通过主体和外部世界连续不断地相互作用而得到发展的。儿童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在于儿童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是支配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因素。

在皮亚杰的理论体系中,认知结构的发展、运算逻辑以及逻辑范畴、科学概念的发生认识论,这三者的统一,构成了儿童认知机能的全貌。其中,运算是认知的主要结构。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认知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

相当于婴儿期。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本阶段主要特点是:儿童只是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本阶段儿童在认知上的主要成就是:主体和客体分化和因果联系的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

较之前一阶段其质的飞跃表现在: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可以凭借象征性格式而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这一阶段还可再分为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与直觉思维阶段(4-7岁)这样两个小阶段。

3、(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和思想有两个特点,一是思维开始具有较大的变易性,出现了可逆性(“运算”概念在皮亚杰理论中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可逆的动作),能解决守恒问题,能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分类和理解逻辑关系。

4、形式运算阶段。

亦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的最大特点在于:儿童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不受具体事物的内容的局限,能把形式与内容分开,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命题演算,能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



人物评价

1984年《大英百科全书》评价皮亚杰的认知活动中性质变化的构思获得广泛的承认,新近许多跨文化研究对皮亚杰的发现的普便适用性提供了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有效性,必将受到进一步的考查,从而促进它的深入发展。车文博认为不仅应肯定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一种富有创新精神的心理学理论’而且也应充分评价发生认识论对哲学☆科学和文化等众多领域的深刻影响。

叶浩生认为,皮亚杰创建其学说时,正值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支配心理学界。皮亚杰不为这两种主流倾向所影响,应用多门学科的知识。

探索儿童认识能力的起源和变化,研究知识的心理起源以及认知结构的功能和特点。他所创立的学说促进了认知研究的兴起,为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一)认知的起源: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同时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二)认知的结构:图式、同化、顺应与平衡。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仅仅是依靠感觉和动作去适应外界环境的。通过摸爬滚打的感觉和动作形式逐渐获得了低级的行为图式。该阶段的孩子具有的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叫做客体永恒性(9~12个月),就是指儿童认为这个东西没有真正的消失。
2、前运算阶段(2~7岁);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认知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前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首先具有的一个特点叫做万物有灵论即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
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此阶段孩子的特点都是与上一个阶段相反的。这个阶段的标志性特征是孩子具有了守恒性,在思维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思维具有了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6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并且思维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宣饱咐# 根据瑞士社会学家皮亚杰创始的儿童认识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为基础,辅以其他资料,把人的社会化过程概括为 -
(19711412798): 一、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芽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着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 二、前运演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 三、具体运演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已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 四、形式运演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

#宣饱咐#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分为哪几个阶段?
(19711412798): 4、第四分阶段(手段与目的分化协调期,9~112)这一时期又称图式之间协调期

#宣饱咐# 阐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 - 上学吧继续教育考试
(19711412798):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 (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