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习俗的 要求优美一些 意境美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研究认为,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节”概念。

袁学骏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历来就有数字重叠的概念,如正月正(阴历一月初一)春节,二月二日龙头节,三月三日相传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此外还有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自身内涵,它们都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文明紧密相连。五月五日被当作节日来过和上述这些节日形成早晚相当,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形成。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这种日子恶疠病疫多泛滥,因此,这一天人们便插艾叶、挂菖蒲、喝雄黄酒、配香囊等,以驱邪辟邪、保健健身。”袁学骏说,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可能有意在端午节,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忠心。

袁学骏认为,现在流传下来的端午节时吃粽子、赛龙舟,是两千多年前屈原跳江之后,后人在打捞屈原遗体时逐渐演变的纪念方式。人们在江中撒米是为了让鱼吃饱后避免吃屈原遗体,打捞屈原要用船,船多了自然形成竞争,于是比赛逐渐展开,至于龙舟,则更晚一些。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划龙舟的由来原是一祭水神的仪式,为了消灾祈福,后来附会为乡民撑船寻找屈原的身体,一直到今日,龙舟竞赛已成为端午节最受欢迎的民俗活动 。比赛开始,只见船上的选手在隆隆的鼓声中,以整齐的动作奋力往前划,河道终点处中插有锦标,看那一队最先夺得锦标即为胜队,而胜负往往仅在一瞬间。精彩刺激的比赛,常吸引许多民众在岸边观赏,为选手加油。
【吃粽子】:传说粽子最早是因为屈原投江后,人民怕江中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所以用竹叶包糯米饭丢到河中,想要让屈原身体完整,不会被鱼虾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后来所包的东西除糯米外,还加进猪肉、花生、咸蛋等馅,演变成现代的粽子。
【食绿豆糕】:绿豆糕是初夏的时令食品,它是以绿豆为主要原料,经烫煮、晾干、去皮、磨粉,再和其他辅料拌和,制成糕坯后,蒸制而成。从口味上讲,绿豆糕有南、北之分。北,即为京式,其制作时不加油脂,入口虽松软,但无油润感,也有人称“干豆糕”;南,包括苏式和扬式,制作时需添放油脂,口感不但松软、细腻,且芳香、甘凉。
【喝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将它跟米酒调合在一起,便成了雄黄酒。传说雄黄酒可消除疾病,但不可多喝,小朋友不能喝酒,爸妈就用手沾酒在额头上写一「王」字,一样有驱毒的功能。除了上面所介绍的习俗活动外,在台湾各地也可见到其它的习俗活动,如「打午时水」、「立鸡蛋」、「吟诗大会」…等,在大陆的各省也有许多不同的端午节活动,有兴趣的小朋友在网络上都能查阅到。这么多有意思活动,你喜欢哪一种?利用今年的端午节,好好的体验一下啰!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

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


#弓都娇#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19425621883):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弓都娇# 我国的端午节都有什么习俗
(19425621883):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

#弓都娇# 端午节的习俗分1、2、3( 字少) -
(19425621883): 1、扒龙舟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扒龙舟历史悠久,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2、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3、端午浴 端午日洗浴(浴兰)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4、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弓都娇# 端午节的习俗,简单一点,不要两三百字那么多 -
(19425621883): 一、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在晋代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在当时,粽子还用作礼尚往来之物.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

#弓都娇# 关于端午节优美句子 -
(19425621883): 1、端午节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好看的手绳,给调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 2、端午节的由来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纪念伍子胥说,亦有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

#弓都娇#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100字 -
(19425621883): 我国端午节有以下几种习俗: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 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弓都娇# 关于端午节习俗的作文 -
(19425621883):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500字(4篇)发布时间:2014-04-28 08:43 | 日记本:《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作文500字(篇1)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

#弓都娇# 关于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
(19425621883): 赛龙舟 端午食粽 佩香囊 悬艾叶菖蒲 悬钟馗像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饮雄黄酒

#弓都娇#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Who知道,快来告诉我! -
(19425621883): 1、赛龙舟 2、端午食粽 3、佩香囊 4、悬艾叶菖蒲 5、悬钟馗像 6、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7、躲五 8、送时 9、驱五毒 10、还有滚吃鸡鸭鹅蛋、煮大蒜、破火眼、游百病、剪彩葫芦 、饮雄黄酒等.

#弓都娇# 端午节的习俗有什么呀? -
(19425621883): 答:端午节的习俗有:1、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2、挂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3、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4、佩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5、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6、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