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课程纲要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任严

授课对象:五里店小学二二班学生

授课时间: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一、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1、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3、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二、课程目标

1.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评价任务

1、过程作业。合作学习,讲授与训练。

2、结果纸笔测试。

四、学习活动(内容和实施)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编排。

  本节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部分内容。教学加法计算以前,教材安排了一幅“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图中给出了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人数和两辆限乘70人的客车。安排情景图具有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用两位数加法计算的问题,体会学习两位数加法的实际意义;二是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为后面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特别是例题安排)提供实际背景,让学生从熟悉的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加减法计算。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编排。

  本节包括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和运用100以内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三方面的内容。在两位数减法以前,教材安排了一幅“北京赢了”的情景图,画面上不仅有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欢庆场面,同时还有四个申办城市所得的票数。情景图一方面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良好的素材,另一方面为后面教学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提供了实际背景,将枯燥的数据赋予振奋人心的实际意义。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编排。

  本节主要包括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和加减法估算。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的综合运用,除计算顺序外没有多少新知识。加、减法估算主要是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加减法估算,并培养估算的意识。[小精灵儿童网

 4.整理和复习的编排。

  教材突出了单元知识的整理,在全面整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练习七,以全面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整理部分主要是整理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且将加法和减法笔算方法联系起来整理,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教材在整理部分也安排用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这主要是进一步突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七是一组综合性的练习,重点在于巩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4.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5.沟通口算、笔算、估算的联系。

6.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本单元安排了大量的合作学习内容,这为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研讨去完成学习任务创造了条件。

五、作业评价

1、过程表现与作业。

2、课程测试。

第一课时

课 题:不进位加

课程内容:教科书第8---10页

教材分析:例1是计算二(1)班和二(2)班共有多少人,其内容是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内容。教材先安排了两班小朋友上车的插图,用画面上的内容引出加法算式“36+30”。由于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学生一年级就已经会口算了,所以教材直接给出了口算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聪聪”提示大家“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以引出笔算。为了突出竖式的写法,教材配合小棒图按如下程序安排了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一方面非常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到列竖式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另一方面又清楚地反映出竖式计算的过程,特别是从个位算起的计算顺序。

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并根据画面内容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学习。突出各道例题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例1重点解决列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解决计算顺序问题。

课程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实施: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教师出示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内容。

请学生说说图中有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事。引导学生发现每班的人数和车辆的准乘人数。

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如果学生提不出乘车问题,教师就提问: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二、目标定向,自主探究

1、自主学习。

2、自己列式。

三、质疑问难,合作交流

1、你能用坚式计算出来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汇报。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惑

1、教写竖式

2、请学生自己写竖式,指名写在投影片上,集体订正其他学生同位互查。

3、讨论:列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五、巩固检测,反馈矫正

35+2= 26+30= 45+20= 86+3=

六、自我评价,拓展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 题:不进位加(二)

课程内容:第10页 例2 做一做 练习二的1、2题

课程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这是不进位加的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例2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计算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

学情分析:多数学生掌握了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有个别学生还有困难,对笔算理解较慢,要注重个别辅导。对大多数学生的要求要提高,能够熟练运算。

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

学具准备:小棒

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上节课有的同学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目标定向,自主探究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是否能合乘一辆车呢?(要知道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

三、质疑问难,合作交流

1、怎么列竖式?

2、小组合作交流。

3、汇报。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惑

(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

(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

提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五、巩固检测,反馈矫正

练习二 第1题: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列竖式计算。

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

六、自我评价,拓展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 题:进位加

课程内容:第11页 例3 做一做 练习二

上网要

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
上册目录

1.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认识米 用米量
认识线段
画线段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不进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2)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用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用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和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综合练习
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整理和复习
3.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
锐角和钝角
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
4.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2、3、4的乘法口诀
乘加、乘减
6的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解决问题——惩罚和假发应用题的区别
整理和复习
5.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
观察立体图形
观察物体(练习课)
6.表内乘法(二)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综合练习(运用2~7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
用乘法解决问题
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
乘法竖式
用数学(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乘法口诀表
整理和复习
量一量比一比
7.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一)
认识时间(二)——用数学
认识时间(练习课)
8.数学广角——搭配(一)
排列
组合
9.总复习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表内乘法的复习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观察物体的复习
认识视角的复习


#甘念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计划 - 作业帮
(13535204811):[答案] 教学主要任务要求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使学生...

#甘念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13535204811):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list.asp?classid=1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未知 2008-03-10 14 ·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全集1位置220以内的退位减法3图形的拼组4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5认识人民币6100以内的加法...

#甘念将# 谁知道哪里有人教版的小学二年级全册的数学教案啊?万分感谢·· -
(13535204811): http://www.isud.com.cn/down.asp?cat_id=10&class_id=33 『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全册教案 ·九 年 义 务 教 育 六 年 制 小 学数 学 第 十 一 册 教 案双山实验学校 张跃民教 学 计 划一,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

#甘念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怎么写 -
(13535204811): 教案环节:一、激趣导入:如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等等 二、讲授新课 三、课堂延伸: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设计让学生能够持续关注学习的习题等等 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或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甘念将# 我需要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 - 7页,谁能提供 -
(13535204811): http://www.pep.com.cn/xxsx/xxsxjs/xs2a/xs2akb/200703/t20070314_338713.htm 你点这个,就可以看到了,这是人教版的官方网站,电子课本,可以打印的

#甘念将# 人教版2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
(13535204811): 《英才教程》

#甘念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 - 作业帮
(13535204811):[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6页例2、例3、例4.P76做一做,P77做一做,练习十七的第一题.\x0d【教学目标】:\x0d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

#甘念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 -
(13535204811): 设第一个已知数为a,第二个已知数为b且a>b. 那么a-b的值就表示a比b多多少,也表示b比a少多少.

#甘念将# 练习瑜伽姿势容易受伤吗?如何避免
(13535204811): 无论进行何种体能训练,包括瑜伽姿势在内,都不能避免由于挑战新、难动作所可能引起的损伤.因此严格遵守安全指南至关重要.遵循下列各个注意事项,能增强运动的...

#甘念将# 数学问题证线面垂直的方法,(1)用定义,证明一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任
(13535204811): 错! (1)是定义,是“任”一直线,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直线, 也就是说,它的逆... 你会问这个问题,是没有弄清数学术语的缘故. 要加强对此方面的理解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