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忠贞为国筹,何曾怕断头?如今江山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 当年忠贞为国愁,何曾怕断头。下面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这首传抄词的时间大约在1976年清明节前后,标明词作的时间是“1974年12月26日”,题目是“给总理”。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上流传的其他多首“毛主席诗词”不同的是,这首词的真正作者,至今仍无从知晓。

“文化大革命”后期,国内曾广为流传一首署名“毛泽东”作的《诉衷情》词:“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你我后辈,恐将夙愿,付诸东流!”


扩展资料:

从《诉衷情》这首词的形式上看,它或许称不上是一首“规范”作品;而从该词的内容上看,它却相当准确且出人意料地揭示了处于晚年最后时光的毛泽东的真实心态。

应该说,该词作者即便不是毛泽东本人,也不应是远离政治高层的人;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位作者所冒的巨大政治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毛泽东长期以来巩固政权的夙愿,在经历了27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毕竟没有“付诸东流”。其间他所留下的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成为后来党和人民继往开来、持续奋斗的宝贵财富。

参考资料:中新网-毛泽东的执政忧患意识:五个未了“情结”



这首诗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岁时写给周总理的。

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周总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经预感到,革命将发生曲折,他和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夙愿将要“付与东流”。

他问自己,也问周总理,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究竟“靠谁守”?这首词,字数虽然不多,但情感真挚,读来沧桑心碎,令人潸然泪下。

注意事项:

“当年忠贞为国筹,何曾怕断头?”。这是毛主席对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8年抗争历史的感概,为了新中国的革命事业,毛主席一家献出了六位亲人的生命,千百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读来更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又耐人寻味,浮想联翩!从新中国成立到解放大西南,真可谓“天下红遍”;从土改到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再到人民公社,我们走的是集体化康庄大道,都为的是全国的老百姓共同致富。再看改开以来直到今天的现状,会让你感叹:江山有谁守?!



这首诗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岁时写给周总理的。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周总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经预感到,革命将发生曲折,他和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夙愿将要“付与东流”。他问自己,也问周总理,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究竟“靠谁守”? 这首词,字数虽然不多,但情感真挚,读来沧桑心碎,令人潸然泪下。

诉衷情 双调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四句四平韵——毛文锡
桃花流水漾纵横。春尽彩霞明。刘郎去,阮郎行。惆怅恨难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愁坐对云屏。算归程。何时携手洞边迎。诉衷情。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诉衷情令 双调四十四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晏殊
青梅煮酒鬭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时拌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以上是钦定词谱中的两个范例词谱。对照所谓毛主席写给周总理的这首词,应该与诉衷情令相似,都是双调四十四字,但其中平仄和用韵(词林正韵)多有错误,与主席以往在诗词上的严谨、规范有较大差距。因此个见,这不是主席的真作,应该是一个红二代的作品。
试改一下,使之合律:

当年革命为民谋,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谁去守金瓯?
功未就,体堪忧。鬓双秋。此时你我,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赠主席》
江山靠谁守,
主席莫忧愁。
自有人才出,
当能振九州。
【注:这首是当年周总理回复毛主席的五言绝句,意思是请主席放宽心,已有合适的人选——邓小平,他一定能够将党的革命事继承并发扬光大……】

当年忠贞为国愁,何成怕断头,下一句是什么~

当年忠贞为国愁,何成怕断头;下一句是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原文如下:
父母忠贞为国筹,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竟,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白话译文:
当年忠衷为了国家而发愁,什么时候会害怕掉了脑袋?如今国家都是社会主义了,江山靠谁
来守?事业还未完成 身体却疲倦了,头发也已经白;你我之辈,怎能忍心将夙愿付之东流。


扩展资料
赏析:
这首诗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岁时写给周总理的。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周总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经预感到,革命将发生曲折,他和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夙愿将要“付与东流”。
他问自己,也问周总理,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竟“靠谁守”?这首词,字数虽然不多,但情感真挚,读来沧桑心碎,令人潸然泪下。毛主席的晚年心境于这首词可见一斑,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无奈中带着不甘,怅惋中带着豪壮,然而这不甘毕竟要归于无奈,豪壮也终究归于怅惋。
在毛泽东的晚年,生命将逝,他所关心的依然如故——那便是他的国家,他的人民,他一生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理想。这一切,也许是他发动文革的心理动机。
背景故事:
其中“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一句表达了对革命事业前途的担忧!正因为如此,许多版本的《毛泽东诗词》都不敢承认这首词。
而更多版本则把它诞生的时间1975年12月26日改为1974年,其实这首词就是1975年,毛泽东最后一个生日里,独自观看故事影片《难忘的战斗》之后,又得知周恩来病情加重而写下的观后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诉衷情(1974年)

下一句是: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当年忠贞为国愁,何曾怕断头。这首诗来自毛主席写的最后一首诗《诉衷情》。
全文如下:
当年忠贞为国愁,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扩展资料:
诉衷情,词牌名,又名“桃花水”“诉衷情令”“渔父家风”等。以温庭筠《诉衷情·莺语》为正体,该词为单调三十三字,十一句五仄韵六平韵。另有三十三字九句六平韵两仄韵,三十七字九句六平韵两仄韵,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四句四平韵,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等。
参考资料:诉哀情——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