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的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次上册奥数题及答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1. 小伟在计算(6+O)*3时,误将算式写成(6+O)*8,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的得数多45,O等于多少? (答案:3)
2. 125*2*3=2000这个式子显然不成立,可是如果在算式中巧妙地插入两个数字“7”,这个算式便可以成立。你知道这两个“7”应该插在哪吗? (答案:125*72*3=27000)
3. 在800米的环岛上,每隔50米插一面彩旗,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彩旗,就把彩旗的间隔缩短了。已知起点彩旗不动,重新插完后发现,一共有4面彩旗没动,现在彩旗的间隔是多少米?
(答案:40米)
4. 有一批图书,总数在1000本以内。若按24本书包成一捆,最后一捆差2本;若按28本书包成一捆,最后一捆还是差2本书;若按32本包一捆,最后一捆是30本。这批图书有多少本? (答案:674本)
5.一个书架分上、中、下三层,一共放书384本。如果从上层取出与中层一样多的本数放入中层,再从中层取出与下层一样多的本数放入下层,最后从下层取出与上层现在一样多的本数放入上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像等。书架的中层原来有书多少本? (答案:96本)

在圆周上有1987个珠子,给每一珠子染两次颜色,或两次全红,或两次全蓝,或一次红、一次蓝.最后统计有1987次染红,1987次染蓝.求证至少有一珠子被染上过红、蓝两种颜色

1班男生人数 30*80%=24
设一个班的总人数为X (x-24)/(x-30)=7/5 得x=45
所以一个班有45人,2个班一共90人

设容器的底面积为1,长方体的底面积为x 两者之比为x 求出x即可
(50-20)/18=20*(1-x)/3
得x=0.75
所以长方形底面积占容器底面积的3/4

其实可以自己百度啊、、或者从奥数书上拿一些来做、那里的解析一般比较清楚的~

小学六年级上册奥数题及答案~

二个相邻的正方形,其中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直线长度为20分米,现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多40平方分米,问:大、小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多少?

把两个正方形的两条边对齐,重叠后,可看出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大的部分是两个长方形。一个的长是大正方形的边长,另一个的长是小正方形的长,两个的宽都是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边长的差。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所拼长方形的长是大、小正方形边长的和 20分米,
面积是大、小正方形面积的差 40平方分米,
宽是大、小正方形边长的差
用40除以20的商是2分米,即大、小正方形边长的差。
用大、小正方形边长的和减去大、小正方形边长的差,再除以2,得数9分米就是小正方形的边长。说清楚了吗?




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甲3件,乙7件,丙1件共花3.15元,若购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花4.2元,现购甲、乙、丙各1件,共须多少元?这道小学奥数题怎样用小学的方法解答,要有详细的解题过程。望高人指点,多谢啦啊~~~~~~

(1)3a+7b+c=315
4a+10b+11c=420

12a+28b+4c=1260
12a+30b+33c=1260

2b+29c=0

b=c=0
a=105

105分=1.05元

(2)设甲的价格为x,乙的价格为y,丙的价格为z,
那么得到的方程就是:
3x+7y+z=3.15 (1)
4x+10y+z=4.20 (2)
x=0.15
y=0.3
z=0.6
所以购买甲乙丙一件就是1.05元


如果从甲仓库搬67吨货物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2倍;如果从甲仓库搬17吨货物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5倍,原来两仓库各存货物多少吨?
67×(2+1)-17×(5+1)
=201-102
=99(吨)
99÷〔(5+1)-(2+1)〕
=99÷3
=33(吨)答:原来的乙有33吨。
(33+67)×2+67
=200+67
=267(吨)答:原来的甲有267吨。
分析:
1、如果从甲仓库搬67吨货物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2倍;
甲和乙总的数量没有变,总的数量包括2+1=3个现在的乙,现在的乙是原来的乙加上67得来。所以总的数量就包括3个原来的乙和3个67〔67×(2+1)=201〕。
2、如果从甲仓库搬17吨货物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5倍,
理由同上,总的数量包括5+1=6个原来的乙和6个17(即17×(5+1)=102)
3、从1和2可看出,原来3个乙和原来6个乙只相差3个乙,而这三个乙正好相差201-102=99吨。可求出原来的乙是多少,99÷3=33吨。
4、再求原来的甲即可。




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8千米.某日甲从东村到西村,乙同时从西村到东村,以知乙到东村时,甲已先到西村5小时.求东西两村的距离
甲乙的路程是一样的,时间甲少5小时,设甲用t小时
可以得到
1. 12t=8(t+5)
t=10
所以距离=120千米




小明和小芳围绕着一个池塘跑步,两人从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小明:280米/分;小芳:220/分。8分后,小明追上小芳。这个池塘的一周有多少米?
280*8-220*8=480
这时候如果小明是第一次追上的话就是这样多
这时候小明多跑一圈...



1.用3.5.7.0组成一个两位数,( )乘( )的积最大.( )乘( )的积最小.
2.有一些积木的块数比50多,比70少,每7个一堆,多了一块,每9个一堆,还是多1块,这些积木有多少块?
3.6盆花要摆成4排,每排3盆,应该怎样摆?
4.4(1)班有4个人参加4X50米接力赛,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5.能否从右图中选出5个数,使它们的和为60?为什么? 15 25 35
25 15 5
5 25 45
6.5饿连续偶数的和是240,这5个偶数分别是多少?
7.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先骑12小时摩托车,再骑9小时自行车正好到达.返回时,先骑21小时自行车,再骑8小时摩托车也正好到达.从甲地到乙地如果全骑摩托车需要多少时间?
1 70*53最大 30*75最小
2 64块
3 五角星形
4 4*3*2*1=24
5不能,因为都是奇数,奇数个奇数相加不可能得偶数
6.240/5=48,则其余偶数是:48-2=46,48-4=44,48+2=50,48+4=52
7.摩托车的速度是xkm/h,自行车速是ykm/h 。
21y+8x=12x+9y
4x=12y
x=3y
所以摩托车共需12+9/3=15小时

数学题中,常常会出现数量的增减变化,但这些量变化时,与它们相关的另外一些量却没有改变。这种“不变量”往往在分析数量关系时起到重要作用。
  例一 今年小明8岁,小强14岁。几年后小明和小强岁数的和是40岁?
  从年龄上不变来找解题的“突破口”
  小明和小强的年龄差是:14-8=6(岁)
  小明那一年是:(40-6)÷2=17(岁)
  是在几年之后呢?17-8=9(年)
  例二 王进和张明计算甲、乙两个自然数的积(这两个自然数都比1大)。王进把甲数的个位数字看错了,计算结果为91,张明却把甲数的十位数字看错了,计算的结果为175。两个数的积究竟是多少?
  91=7×13 =1×91 ,所以175和91的公约数是1或7,因为乙数比1大,所以乙数一定是7。
  抓住:一个因数(乙数)没有变 ,乙是91和175的公约数
  91÷7=13……王进看错了的甲数
  175÷7=25……张明看错了的甲数。
  15×7=105



鸡兔同笼
  笼中装有鸡和兔若干只,共100只脚,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92只脚。笼中原有兔、鸡各多少只?
  解:兔换成鸡,每只就减少了2只脚。
  (100-92)/2=4只,
  兔子比鸡多4只。
  去掉4只兔子4*4=16只脚,100-16=84只脚是同样兔子和鸡的脚
  84/6=14是鸡的数量
  14+4=18是兔子的数量
  答:兔子有18只,鸡有14只。



例一 有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买甲3件,乙7件,丙1件,共花去 3.15元;如果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花去 4.20元。现在买甲、乙、丙各1件,需要花多少钱?
  买甲3件,乙7件,丙1件,花3.15元 ①
  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花4.20元 ②
  要想求出买甲1件,乙1件,丙1件,共需花多少钱,必须使上述①与②中对应的“件数”相差1。
  为此,可转化已知条件:
  将条件①中的每个量都扩大3倍,得:
  买甲9件,乙21件,丙3件,花9.45元 ③
  将条件②中的每个量都扩大2倍,得:
  买甲8件,乙20件,丙2件,花8.40元 ④
  所以,买甲、乙、丙各一件,共需要花的钱数为
  9.45-8.40=1.05(元)
  例二 一条马路长2000米,老张在马路的一端,老李在马路的另一端。他们分别从这条马路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对而行。老张每分钟走60米,老李每分钟走40米。老张带着一条狗,狗每分钟跑120米。这条狗与老张一同出发,碰到老李时就向老张跑,碰到老张又向老李跑,……直到老张与老李相遇。问这条狗从出发到老张与老李相遇时共跑了多少米?
  提示:不需要把狗每趟所跑的路分别算出来,只要用它的速度乘一共所跑的时间就可以了。


#齐药婷# 6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3514825462): [1+101/2*1]+[1+101/2*2]+[1+101/2*3]+......+[1+101/2*100] = [(101+101)/2]+[(101+101+101)/2]+......+[(101*101)/2]= [(101*2)+(101*3)+(101*4)+......+(101*101)]/2= [101*(2+3+4+5+6+......+101)]/2= [101*(2+101)*50]/2= 101*103*25=260075

#齐药婷# 六年级上册数学奥数题(需要答案及过程) -
(13514825462): r²=3.14÷3.14=1*1 r=1米 圆内接正方形面积等于直径*半径2r*r=2*1*1=2平方米

#齐药婷# 谁有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和答案 -
(13514825462): 盼子飞教育六年级数学培优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填空.(每题3分)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在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9.42分米,宽是()分米,面积( )平方分米.2). 一次数学测验只有两道题,做对第一题的有42人,做对第...

#齐药婷# 求六年级奥数题(要有解和答案,简单一些的)不要太难,比较简单的,
(13514825462): 1.大油箱可装4千克油,小油箱两厢装1千克油,现在有100千克油,共装了60箱.大... 某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共100人去植树,教师每人直2棵,学生每2人直1棵,一共直了...

#齐药婷# 跪求!小学六年级上册奥数题奥数题找规律也行要有答案
(13514825462): 二个相邻的正方形,其中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直线长度为20分米,现已知大正方形... 这道小学奥数题怎样用小学的方法解答,要有详细的解题过程.望高人指点,多谢...

#齐药婷# 六年级上册奥数填空题(含答案) -
(13514825462): . 1/8 + 1/16 + 1/32 + 1/64 + 1/128 =(1/4-1/8)+(1/8-1/16)+(1/16-1/32)+(1/32-1/64)+(1/64-1/128) =1/4-1/128 =32/128-1/128 =31/128

#齐药婷#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 -
(13514825462): 1、 设五年级植树是单位“1”,则六年级植树3/8÷2/5=15/16 五年级植树:124÷(1+15/16)=64棵 六年级植树:124-64=60棵2、 设四人年龄之和是单位“1” 王年龄1/3 李年龄1/4 赵年龄1/5 杨年龄1-1/3-1/4-1/5=13/60 所以,总年龄为26÷13/60=...

#齐药婷# 小学六年级奥数六年级奥数,10题以上,详细而不杂乱最好分列好
(13514825462): 1.计算:4.25*5.24*1.52*2.51= 2、某工厂三个车间共有180人,第二车间人... 18、晋西小学五、六年级共有学生780人,该校去数学奥校学习的学生中,恰好有8/...

#齐药婷# 六年级上册数学奥数及答案.最少5题以上. -
(13514825462): 1.甲、乙两个修路队,计划共同工作24天完成一段公路的维护任务,现在由甲队先修了10天,乙队接着也单独修了12天,这时共同完成总任务的45%,如果乙队单独修这段公路,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2.某车间有两个生产小组,第一小组人数...

#齐药婷# 6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
(13514825462): 到队头的时间:450÷(3-2)=450(秒) 到队尾的时间:450÷(3+2)=90(秒) 总时间:450+90=540(秒)=9(分钟) 答:共用了9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