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期中试卷(人教版,带答案)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九年级期中化学测试题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物质 B.物体   C.运动   D.实验
2.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       B.调味品
  C.易溶于水       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
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0.5mL       B.1mL~2mL
  C.3mL~4mL     D.5mL~6mL
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       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       D.用湿抹布盖灭
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⑧玻璃棒
A.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   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   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1. 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
①量筒 ②试管 ③燃烧匙 ④集气瓶 ⑤烧杯 ⑥烧瓶
  A.⑤⑥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⑤⑥
12. 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区分食盐和白糖的方法应该是
   A.看颜色   B.闻气味  
C.尝味道   D.测密度
13.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4.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
  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    B.减少药品
  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
1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 销毁”等内容。2002年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时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下列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海里
     C.深埋入泥土 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二、填空题(31分)
16.(6分)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盐酸,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     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 ;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15mL(填“<”、“>”或“=”)。

17.(9分)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3)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18.(6分)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的     ,
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      ,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         。

19.(10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

三、活动与探究(24分)
20.(8分)观察蜡烛的燃烧,得出下列结论。请回答:
(1)哪些是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            
(2)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             
  a.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
  b.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
  c.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碗状存在
  d.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
  e.形状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
  f.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
  g.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
  h.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
  i.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
  j.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除此之外,燃烧时你还观察到的现象有(写两个)
                                  
                                。
 21.(16分)图2-4是某同学设计的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
  (1)请你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有哪些现象发生?
  (2)当红磷熄灭后,如果进入钟罩内的水没有上升钟罩原来空间的五分之一,你估计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3)通过这个实验你能推测氮气有哪些性质。
(4)该实验中红磷为什么要稍过量些?

期中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B D D B A D B A B D D C
二、 填空与简答题(共44分)
16、(每空1分)(1)2N (2)2H2 (3)6H2O (4)Al  
(5)NaCl (6)NaOH (7)2Cl- (8)
(9)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10)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11)氧化铜
(12)一个钠离子 (13)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7、(每空3分)(1)③⑦⑨ (2)①②④⑤⑥⑧
(3) ①④ (4)②⑤⑥⑧ (5)②⑤⑧
18、(每空2分)13 2 金属 Al2O3
19、(每空1分)(1)4 二 得到 (2)BD (3)A E (4)C (5)ACE (6)B

四、计算题(14分)
21、(1)(每空1分)3 9 2:4:3

(2) C% = ×100% = 31.6% ------(2分)

(3)38g× ×100% = 12g--------(2分)

(或38g×31.6%=12g)
答:(略)
22、(1)(1分) 100 (2)(1分) 40:12:48(或10:3:12)
(3)Ca% = ×100%=40% ---------------(2分)
(4)200mg÷40% = 500mg ------------------(2分)
=0.5g ------------------(1分)
答:(略)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物质 B.物体   C.运动   D.实验
2.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       B.调味品
  C.易溶于水       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
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0.5mL       B.1mL~2mL
  C.3mL~4mL     D.5mL~6mL
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       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       D.用湿抹布盖灭
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⑧玻璃棒
A.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   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   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1. 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
①量筒 ②试管 ③燃烧匙 ④集气瓶 ⑤烧杯 ⑥烧瓶
  A.⑤⑥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⑤⑥
12. 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区分食盐和白糖的方法应该是
   A.看颜色   B.闻气味  
C.尝味道   D.测密度
13.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4.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
  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    B.减少药品
  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
1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 销毁”等内容。2002年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时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下列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海里
     C.深埋入泥土 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二、填空题(31分)
16.(6分)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盐酸,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     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 ;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15mL(填“<”、“>”或“=”)。

17.(9分)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3)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18.(6分)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的     ,
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      ,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         。

19.(10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

三、活动与探究(24分)
20.(8分)观察蜡烛的燃烧,得出下列结论。请回答:
(1)哪些是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            
(2)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             
  a.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
  b.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
  c.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碗状存在
  d.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
  e.形状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
  f.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
  g.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
  h.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
  i.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
  j.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除此之外,燃烧时你还观察到的现象有(写两个)
                                  
                                。
 21.(16分)图2-4是某同学设计的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
  (1)请你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有哪些现象发生?
  (2)当红磷熄灭后,如果进入钟罩内的水没有上升钟罩原来空间的五分之一,你估计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3)通过这个实验你能推测氮气有哪些性质。
(4)该实验中红磷为什么要稍过量些?

期中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C D B D D B A D B A B D D B
二、 填空与简答题(共44分)
16、(每空1分)(1)2N (2)2H2 (3)6H2O (4)Al  
(5)NaCl (6)NaOH (7)2Cl- (8)
(9)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10)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11)氧化铜
(12)一个钠离子 (13)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7、(每空3分)(1)③⑦⑨ (2)①②④⑤⑥⑧
(3) ①④ (4)②⑤⑥⑧ (5)②⑤⑧
18、(每空2分)13 2 金属 Al2O3
19、(每空1分)(1)4 二 得到 (2)BD (3)A E (4)C (5)ACE (6)B
四、
21、(1)(每空1分)3 9 2:4:3
(2) C% = ×100% = 31.6% ------(2分)
(3)38g× ×100% = 12g--------(2分)
(或38g×31.6%=12g)
22、(1)(1分) 100 (2)(1分) 40:12:48(或10:3:12)

(3)Ca% = ×100%=40% ---------------(2分)
(4)200mg÷40% = 500mg ------------------(2分)
=0.5g ------------------(1分)
答:

求初三化学上册(人教版)期中考试测试题。~

期中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我能选(每题1.5分,共30分)
1.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在航空、航海和化学工业中正逐步取代铝和铝的合金而被广泛应用,该金属是(  )
A.铜 B.锌 C.钛 D.锰
2.“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因为它们属于(  )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金属或合金
3.我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  )
A.金的熔点高 B.金的硬度大 C.金的密度大 D.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4.相同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其结果是(  )
A.镁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 B.铝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
C.铝和镁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 D.无法比较生成氢气的质量
5.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 B.CuSO4溶液、Fe、AlCl3溶液
C.CuSO4溶液、Fe、Al D.AlCl3溶液、Fe、Cu
6.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化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增加 B.溶剂的质量减少 C.溶液的质量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一木块漂于水中,如图所示,若向水中加入食盐,则木块将(  )
A.上浮 B.下沉 C.不变 D.无法确定
8.配制100 g 10%的NaOH溶液,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刻度线,则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
A.等于10% B.大于10% C.小于10% D.无法确定
9.下列物质各5 g,在室温下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KCl B.KNO3 C.CuSO4 D.Ca(OH)2
10.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也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CO2 B.CO C.SO2 D.NH3
11.有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番茄4.0~4.4,苹果 2.9~3.3,柑橘 3.0~4.0,鸡蛋清 7.6~8.0,当人体胃酸过多时,适合食用的食品是(  )
A.番茄 B.苹果 C.柑橘 D.鸡蛋清
12.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胃酸过多,反而造成消化不良。下列物质可用来制造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是(  )
A.NaOH B.Ca(OH)2 C.Al(OH)3 D.KOH
13.检验某溶液是否是酸时,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锌粒
14.有关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建筑业上利用熟石灰制三合土或砌砖、抹墙 B.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和造纸业
C.利用硫酸来干燥氢气 D.利用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15.在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的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的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  )
A.KMnO4 B.Na2CO3 C.NaNO2 D.MgSO4
16.玻璃棒不可用来(  )
A.蘸取溶液测定其酸碱度 B.过滤时引流液体注入漏斗
C.搅拌漏斗中的悬浊液,加快过滤速度 D.搅拌烧杯中的溶液,加速溶解
17.做馒头的面团发酵过度会变酸,要除去酸味,可在面团中加入(  )
A.NaOH B.CaO C.NaHCO3 D.NaCl
18.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某同学为检验其含有的CO32-,所选择的试剂是(  )
A.澄清的石灰水 B.水 C.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D.稀盐酸
二、我能填(每空0.5分,化学方程式1分,共20分)
21.在铁、铝、铜、锌、钛五种金属中:
(1)常用于电镀和做干电池电极的金属是 ;
(2)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的金属是 ;
(3)常用于航空工业作制造飞机等材料的金属是 ;
(4)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是 ;
(5)生铁和钢是哪种金属的合金? ;
(6)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材料是 。
2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这是因为 。
24.填写分离下列各混合物所用的主要操作方法。
(1)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用 。
(2)从硫酸锌溶液中得到固体硫酸锌用 。
(3)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硝酸钾用 。
25.食品的包装袋内常放入一小包干燥剂,其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干燥袋上都有“请勿食用”字样。
(1)“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 作用。
(2)写出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吸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在一张洁净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上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了一只红色的小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逐渐消失。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用 画的,无色液体A是 ,B是 ,C是 。
27.在一定质量的Fe2O3中加入10倍其质量的稀硫酸刚好完全反应,则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8.根据“粗盐提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中除玻璃棒以外,需用的其他五种玻璃或瓷的用品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
(2)写出实验中玻璃棒的三个作用:
① ;
② ;
③ 。
29. 与一氧化碳结合的能力是它与氧气的2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 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 死亡。
30.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 淀粉+氧气。由此可推断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1.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度,取来适量土样,请完成其pH的测定。
(1)把适量土样放入烧杯,并 。
(2)蘸取少量土壤浸出液滴在 。
(3)将其与 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度。
32.人体内的二氧化碳若不能由肺顺利排出,则血液的pH会 。
33.某河是一条酸河,经调查发现,这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物质R在水中溶解了少量氧气而发生反应造成的,这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 。根据此反应推断,R的化学式为 。
三、我能答(每题3分,共6分)
34.某课外活动小组去一家废旧金属回收公司辨别废生铁和废钢,他们运用所学的生铁和钢的性能、用途等有关知识进行辨别,收获很大。试问:该课外小组可能是用哪些较简便的方法辨别废生铁和废钢的?
35.夏天,我们常看到“鱼浮头”现象,严重的会出现鱼大量死亡,解释这一现象。你认为怎样才能防止鱼大量死亡?
四、我能分析(36题8分,37题7分,38题9分,共24分)
36.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碳酸钠,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做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的清洁用水。问:
(1)采用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2)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4)怎样检验(1)和(2)处理后在水里存在的阴离子?(提示:Ag2CO3是一种不溶物,若方法不当,会对实验产生干扰)
37.某校“酸雨”测量小组的同学,取刚降落的雨水的水样,用pH探头(测pH的仪器)每隔几次测一次pH,其数据见下表:
测定时间3:103:153:203:253:303:353:40
pH4.954.954.944.884.864.854.84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正常雨水”的pH 7(填“<”“>”或“=”),引起这种pH的原因是 。
(2)根据以上数据,判断所降雨水是否为“酸雨”? 。
(3)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个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和一个电镀厂,这些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试分析造成这一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减少这一地区的“酸雨”?(至少答出两条)
请说明雨水的pH在测定时间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38.“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处理应遵循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原则。
(1)将城市垃圾进行分类,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下列垃圾属于同类的是(  )
A.易拉罐、烂菜叶 B.废铁、塑料袋 C.旧报纸、硬纸板 D.一次性饭盒、包装塑料
(2)执法部门处理假冒伪劣商品时往往采用焚烧的办法,如假酒、盗版书籍、劣质食品等。在焚烧现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刺激性气味弥漫四周。
①这种处理假冒伪劣商品的办法是否科学?请简述你的理由。(至少答2条)
②你对执法部门处理假酒、盗版书籍、劣质食品的做法有什么建议?(至少答出两条)□期中测试题
五、我能设计(每题6分,共12分)
39.实验室有饱和的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杯,请你用两种简单的办法加以区别。(要求说明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40.淮河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河水被严重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下面列出一道研究性学习课题:淮河水污染情况的研究调查。把该课题作为你的课题,请简要列出你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
六、我能计算(8分)
4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
甲乙丙
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101020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100100120
反应后过滤得到干燥固体的质量(/g)2212
计算:(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2)甲制得的硫酸亚铁的质量。
(3)该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期中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Si:28 Cl:35.5 Na:23
Mg:24 Al:27 Cu:64 Fe:56
一. 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它的编号填入下表对应的空格中。)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汽油挥发 B. 玻璃破碎 C. 空气液化 D. 钢铁生锈
2. 下列物质中所含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
A. HClO4 B. HCl C. C12 D. HClO
3. 新制的蒸馏水不宜用于养金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含有较少的( )
A. 氧元素 B. 氧原子 C. 氧分子 D. 氢元素
4.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具有可燃性
B. 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C. 氧气能支持燃烧
D. 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5.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6. 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中成分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
A. SO2 CO NO2 B. CO2 HCl N2
C. CH4 CO2 H2 C. SO2 N2 O2
7. 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NO、CO等气体,为减轻污染,北京市对所有汽车均强制给汽车安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反应为:2CO+2NO N2+2CO2,其中被氧化的物质为( )
A. NO B. CO C. N2 D. CO2
8.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黑色固体生成
B.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
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淡蓝色火焰产生,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工业等。氮化硅属于( )
A. 金属单质 B. 非金属单质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10. 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11. 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学校应当成为无烟场所
B. 尼古丁由碳、氢和氮三种元素组成
C. C10H14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
D. CO易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12. 根据下表中列出的几种常见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可知其中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项目空气A(甲烷)B(二氧化硫)(氨气)(氯化氢)
0℃、101kPa时的密度
(g/L)1.290.722.860.771.63
20℃、101kPa时1体积
水中溶解气体的体积/0.03340680500
1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14.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 )

A. 高压水枪 B.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 干粉灭火器 D. 泡沫灭火器
15. 安全意识,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比较安全的是( )
A. 用鼻子直接嗅未知气体的气味
B. 用嘴品尝未知物质的味道
C.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D. 先加热盛有氧化铜的试管,后通入氢气
16.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酒后驾车已成为一种违法行为。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应为( )
A. Cr2O3 B. CrSO3 C. Cr2(SO4)3 D. CrS
17. 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 )
A. 2∶1 B. 1∶2 C. 11∶4 D. 11∶7
二. 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它的编号填入下列的括号中。若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均不给分;若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不给分。本题共5小题,10分。)
18. 近日,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谷氨酸钠受热不分解
B. 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 大量食用味精有利于身体健康
D. 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19. 将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上出现细小的水珠;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蜡烛的组成为( )
A. 一定含有水和二氧化碳
B.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肯定没有氧元素
20.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B. 通过灼热的木炭
C. 通过肥皂水 D.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1. 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与氧的元素质量比为3∶5,则该气体组成可能是( )
A. 由CO或CO2单独组成的纯净物
B. 由CO和CO2共同组成
C. 由CO和O2共同组成
D. 由CO2或O2共同组成
22.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下表中所选用的药品及制取的气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选用的药品制取的气体
固体M液体N
A大理石稀硫酸二氧化碳
B锌粒浓硫酸氢气
C大理石稀盐酸二氧化碳
D碳酸钠稀硫酸二氧化碳

三. 填空题:(28分)
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接触到化学,学习化学能加深我们对自身和自然的认识。
23. (5分)用名称或化学式填写:
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
② 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
③ 煤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
④ 石灰浆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⑤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___________。
24.(4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① 2个铁离子___________;
② 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③ 氯化钠中钠显+1价___________;
④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
25. 下列物质:⑴ 氖气 ⑵ 液氧 ⑶ 空气 ⑷ 铁水 ⑸ 水煤气 ⑹ 水银 ⑺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后所得剩余固体 ⑻ 稀盐酸 ⑼ 水。用序号按要求填写:
属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属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 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____
26. 根据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石灰石高温锻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敞口久置于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层白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白磷在空气中发生自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你想喝自制的汽水吗?小雨同学为你提供了“七喜”汽水成分表(见下图)。

(1)根据“七喜”汽水的成分表,分析自制汽水所需的原料是:
白砂糖、果汁、食用香料、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体逸出。请你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完成下表:
猜想与假设验证方法及操作观察到的现象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 推断题:(8分)

28. 如上图所示,已知:A、E是两种金属单质,其中A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试写出上述各步反应的方程式,并写出其基本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 实验题:(15分)
29. 化学实验室中取用固体药品时,粉末状的用___________,块状的用_____________,取用一定体积液体药品用___________,研碎固体用______________。
30.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试管中所放药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C中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待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后,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果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该气体时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管通入。

六. 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5分)
31. 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6.16g,然后继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第二次收集到的氧气为5.76g,求:(1)共收集到 多少克?(2)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 ?(3)第一次加热后,有多少克 分解了?(4)第一次加热后剩余的26.16g固体中含有几种物质?各多少克?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D 2. A 3. C 4. A 5. C 6. A 7. B 8. C 9. C
10. D 11. C 12. A 13. A 14. B 15. C 16. C 17. C

二. 多选题
18. C 19. C 20. D 21. BC 22. C

三. 填空题
23. ① N2 ② Al ③ CO ④ ⑤ CO2
24. ① 2Fe2+ ② 3OH- ③ NaCl ④ H2O
25. 属混合物的是⑶⑸⑺⑻;属化合物的是⑼;氧化物的是⑼;
金属单质⑷⑹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⑴⑷⑹
26. ① CaCO3=====(高温)CaO+CO2↑
② CO2+ ====CaCO3↓+H2O
③ 4P+5O2======(点燃)2P2O5
27.(1)柠檬酸、柠檬酸钠
(2)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把汽水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汽水中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四. 推断题:
28. ① Mg+H2SO4(稀)==Mg SO4+H2↑(置换)
② H2+CuO====(△)Cu+H2O(置换)
③H2O====(通电)H2 ↑+O2↑(分解)
④2Mg+O2===(点燃) 2MgO(化合)

五. 实验题:
29. 药匙、镊子、胶头滴管、研钵
30.(1)① 酒精灯;② 铁架台。
(2)高锰酸钾,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3)氢气、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大理石,稀盐酸,a。

六. 计算题
31.(1)9.6g (2)5.5g (3)9.8g
(4)二氧化锰5.5g;氯化钾5.96g;氯酸钾14.7g


#闾界伊# 化学初三试题
(19149574192): 由于D为红色的单质,就可以知道D是铜单质,由于A与B都是黑色的粉末状物质,所以一种既为氧化铜,另一种就是碳...而C就是CO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既为+2价,(1)中的化学方程式既为:2CuO+C==CO2+2Cu...(反应条件:高温)

#闾界伊# 初三化学试题
(19149574192):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CO2也是酸性的,浓硫酸不能除去CO2 CO2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然后再将气体通入浓硫酸 气体除杂质, 可以分步进行的

#闾界伊# 初三化学试题
(19149574192): (1)E的名称是乙醇(CH3CH2OH) (2)A与B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H20 + CO2 = O2 + C6H12O6(葡萄糖) (条件:叶绿体和光照) 能量转化形式为: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吸热反应. A为H2O,B为CO2,C为O2,D为葡萄糖(C6H12O6),E为乙醇(C2H5OH)

#闾界伊# 初三化学试题
(19149574192): 第一题 剩余H2 1g 生成水就是9g 手中的O:H=8:1=8g:1g 氢气1+1=2g氧8g 第二题 假设剩余的是1g氢气 就和第一题一样 假设剩余1g 氧气 同样生成9g水 氢气1g氧气1+8=9g

#闾界伊# 初三化学试题 -
(19149574192): 左边的是洗气瓶,在洗气(除去气体中的杂质的时候,是长进短出,也就是你说的左边导管长),在收集气体的时候,要看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比空气小,一般来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容易聚集在容器的顶部,越聚集越多,把空气从下面挤走,叫做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如果比空气大,则聚集在容器的底部,越聚集愈多,把空气从上方挤走,叫做向下排空气法.所以,从图中看,该气体从顶端进入的,应该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我把这个叫做“气体喜欢到哪里就直接送到哪里——密度比空气小的从短管进入,密度比空气大的从长管进入”)

#闾界伊# 初三化学试题
(19149574192): !因为用H2完全还原,参与反应的是CuO反应方程式是:设Cu的质量为x则CuO的质量为2-x, CuO+H2=Cu+H2O 80 64 2-x 1.8-X 64(2-x)=80(1.8-X) 解的x=1 则Cu的质量是1克,CuO的质量为1克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1+64/80=1.8 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1.8/2=90%

#闾界伊# 初三化学试题
(19149574192): 假设有碳粉16g,铜粉x,灼烧后剩余都为CuO,质量为(x+16),所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因为铜原子数等于氧原子数,所以铜的质量为64,碳粉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16/64X100%=25%

#闾界伊# 初三化学试题
(19149574192): 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酒精分子挤占了水分子之间的空隙.

#闾界伊# 初三期中化学例题要有答案滴!
(19149574192): 6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

#闾界伊# 初三化学卷子 -
(19149574192): 1.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如果复燃则收集满2.1.未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就开始收集 2..没有把集气瓶的空气排除干净 3.装置气密性没有检查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理由:操作简单,无需加热,成本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