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2022关于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篇1

  一、字词

  1、能准确认读和规范书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旬、熬、蒜、醋、饺、翡、拌、榛、粟、筝、鞭、麦、寺、逛

  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榛子、爆竹、风筝、预备、彩排、鞭炮、截然、寺院、彩绘、逛庙会、麦芽糖、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

  2、能准确认读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粥、掺、黏、宵、贩、驴、娴、浒、僵、巫、獠、徕、哉、葩、僻、糯、夯、卦、贮、蔑、茅、嘶、吭、渺、馕、邃、妩、豁

  剧种、面具、激流、发誓、旷野、布施、鼻祖、柔顺、压抑、敦厚、夸张、描述、演绎、布局、和睦、酷热、激昂、抽象、韵味、哄堂大笑、能歌善舞、别无所求、蜂拥而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

  3、多音字。

  (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转( )( ) 铺( )( ) 佳( )( ) 藏( )( )

  ( )( ) ( )( ) ( )( ) ( )( )

  种( )( ) 相( )( ) 奇( )( ) 哄( )( )

  ( )( ) ( )( ) ( )( ) ( )( )

  盛( )( ) 划( )( ) 待( )( ) 都( )( )

  ( )( ) ( )( ) ( )( ) ( )( )

  参( )( ) 佛( )( ) 奔( )( ) 载( )( )

  ( )( ) ( )( ) ( )( ) ( )( )

  (2)选正确的读音。

  gèng gēng

  除旧更( )新 更( )上一层楼 三更( )半夜 更( )加

  hé hè huó huò

  和( )风细雨 和( )面 和( )稀泥 随声附和( )

  (3)能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万相更新( ) 欢心鼓舞( ) 万不得己( ) 随风漂扬( )

  阴谋鬼计( ) 张灯接彩( ) 随心所预( )

  (4)能补充填空,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和( )相处—— 万象( )新—— 美不( )收——

  能歌( )舞—— 随心所( )—— 安然无( )——

  ( )( )不同——

  二、句子

  1、能理解句子的意思及不同的表达方法。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3)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2、能根据课文内容填关联词。

  (1)小孩子最爱过年,( )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 )还可以放鞭炮。

  (2)春节( )很快乐,( )一眨眼功夫就过去了。

  (3)小孩子们(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 )能高高兴兴地玩耍。

  (4)北京( )是城市,( )它也跟着农村一起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

  三、段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北京的春节》,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2、能默读课文《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和田的维吾尔》一文,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

  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4、给利用各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

  5、能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俗、交流平台、日集月累和趣味语文有机整

  合起来,指导学生根据四篇不同课文收集相关资料,并指导学生上课认真做好笔记或制作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

  6、能把课文中学习的表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四、日积月累

  能朗读背诵、理解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十五日夜桂子》,拓展课文内容,让学生感知不同文体表达节日风俗的产生和语言特点,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五、趣味语文

  能领悟到标点符号的神奇和妙用,能完成老师设计的注标点的句、段练习。

  六、回顾拓展

  能交流阅读课外书籍和收集到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还有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获。

  七、口语交际、习作

  能把各种方式了解到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到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方法与同学交流,并能把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外收集的有关信息及吸收到的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用自己的笔写出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篇2

  第三单元主题“我的理想”。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人物的事迹:

  李大钊被捕后倍受酷刑,但是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解放战争时期的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

  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但通过查找资料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本组教材中的人物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录)

  1、熟读第5、7、17、19、22自然段。

  2、《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的回忆,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式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

  文章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3、理解句子:新课标一网

  (1)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问父亲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从这句话看出父亲平常非常慈祥,有耐心;而这一次却是不耐烦地、含糊地回答我,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这件事并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对待亲人慈爱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

  (2)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李大钊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的精神。)

  (3)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4、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联系是:首尾呼应(前后照应)。

  这样写的好处: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第十一课灯光(回忆往事)

  本文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与开头照应(首尾呼应),结构紧凑。

  (《匆匆》《顶碗少年》《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都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体裁:议论文)

  1、背诵全文。

  2、《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一般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本文的作者是毛泽东,是为纪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理解句子:

  (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

  “完全”的意思:除了为人民服务,没有别的目的;“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队伍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百分之百地为人民服务。

  (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4、P57第3题:共几句?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共4句话。第一句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

  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再抓住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5、用关联词造句:

  例1:因为班干部是为班级同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什么干得不好的,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例2:因为优异的成绩都是勤奋学习换来的,所以,如果你不肯流汗,就只能流泪了。

  6、学写本文第4小节中的排比句

  例1:人生的意义在于执着的追求,在于不懈的努力,在于顽强的拼搏。

  例2: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员都要努力学习,努力锻炼,努力生活。

  例3: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例4:老师,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大树,您是高山,您是大海

  13一夜的工作

  本课着重叙述了作者陪同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个方面表现了周总理的崇高品质。

  写作特色:本文选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用质朴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崇高人格,中心突出,有详有略。

  回顾拓展三

  1、《囚歌》,作者: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2、《红岩》中的人物有: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

  革命题材的小说:

  《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红日》,作者吴强;

  《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小游击队员》,作者王愿坚;

  《赤色小子》,作者张品成。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篇3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挪(nuó)徊(huái)蚁(yǐ)绽(zhàn)

  (2)难写的字

  藏:容易少写下面“臧”字左边的三笔。

  蒸:容易少写最下面的“灬”。

  揉:左窄右宽,右上是“矛”,不是“予”。

  偎:左窄右宽,“畏”字左下不要多写“丿”。

  (3)多音字

  旋 薄

  挨 吭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空虚 叹息 徘徊 蚁穴 翻箱倒柜 念叨

  停顿 晃动 碰倒 原谅 惆怅 休止 时光

  惊惶 亲吻 依偎 挽回 消逝

  (2)近义词

  聪明~聪慧 确乎~的确 旋转~转动

  觉察~察觉 遮挽~挽留 叹息~叹气

  徘徊~踌躇 蒸融~融化 盼望~渴望

  昏暗~阴暗 答应~同意 明媚~明朗

  简单~简易 吓唬~惊吓 焦急~着急

  兴奋~高兴 原谅~饶恕 耽搁~耽误

  缥缈~虚无 急遽~急剧 孤独~孤单

  惆怅~忧郁

  (3)反义词

  去?来 谢?开 聪明?愚蠢 空虚?充实

  枯?青 散?聚 旋转?静止 徘徊?果断

  盼望?渴望 昏暗?明亮 答应?拒绝

  明媚?昏暗 简单?复杂 焦急?冷静

  兴奋?平静 原谅?埋怨 缥缈?真实

  急遽?缓慢 孤单?热闹 惆怅?兴奋

  (4)词语归类

  ①ABB式词语:头涔涔 泪潸潸 赤裸裸

  类似的词语:笑哈哈 笑眯眯 笑嘻嘻 笑盈盈

  绿油油 黑洞洞 蓝湛湛 红彤彤 白花花

  ②AABB式词语:念念叨叨 空空落落

  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安安全全

  整整齐齐 安安静静 干干净净 舒舒服服

  ③ABAB式词语:咔嚓咔嚓

  类似的词语:研究研究 练习练习 活动活动

  锻炼锻炼 思考思考 表扬表扬 分析分析

  ④ABCB式词语:一动不动

  类似的词语:应有尽有 出尔反尔 将心比心

  倚老卖老 人云亦云 毅然决然 心服口服

  ⑤含有数字的成语:千门万户 一动不动

  类似的词语: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六神无主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⑥由两个动宾结构组成的词语:翻箱倒柜

  类似的词语:翻山越岭 跋山涉水 含辛茹苦

  忍辱负重 开天辟地 咬文嚼字 装腔作势

  ⑦量词

  一滴水滴 一块方砖 一个蚁穴 一本电影画报

  一派荒凉

  ⑧动词

  拨弄蚁穴 翻看画报 闭上眼睛

  ⑨修饰词

  悄悄地挪移 逃去如飞的日子 游丝样的痕迹

  绽开的泡沫 无可挽回地消逝 漫长而急遽的变化

  孤独而惆怅的黄昏 又大又重的洗衣盆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滴,生动形象地说明日子是多么的渺小,消逝得是那么迅速,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2、拟人句

  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日子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子在伸手遮挽时、躺在床上时、睁开眼睛时,“从遮挽的手边过去”“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又溜走了一日”,“我”眼睁睁看着时间“去得匆匆”,却无法挽留,心中充满无限的惋惜与无奈。

  3、排比句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自然界中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些景象,表明大自然景物的交替更迭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4、反问句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反省自己过去的日子,警醒自己不能虚度年华,要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才不会枉活一世。

  5、精彩句

  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这句话借描写事物来表现人物的心情,通过描写母亲的腿,既写出了母亲家务的繁忙,任务的繁重,劳动的艰辛,也写出了“我”不停地跟在母亲身后追问,好几次差点儿被她踩到或把她绊倒,表现了“我”内心的焦急之情。

  考试点睛

  仿写句子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①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②照样子,写一句话。

  三、考试热点

  1、《匆匆》一课,要求全文背诵,考试时常以默写填空的形式考查。

  2、《那个星期天》一课,心理活动描写很精彩,考试时常以句子仿写的形式考查。

  3、两则《习作例文》和第五单元习作,考试时常以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的形式考查习作水平。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朱自清《春》

  推荐理由: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乃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春》这篇文章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阅读方法:这篇文章可以和《匆匆》一文进行对比阅读,在阅读中体会朱自清的散文在整体构思、写作手法、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

~


#莘包忠#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
(13175938215): 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同学们,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认真做好下面每一道题.经过一番努力,你们一定会驾驶“智慧之舟”满载而归的! 一、 积累运用.33分 1、拼音广角------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汉字....

#莘包忠# 科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词语盘点的词语意思 -
(13175938215): 书籍: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在狭义上的理解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的纸张的集合.含糊:1.形容声音、言语或意思等不清晰、不明确. 2. 形容办事敷衍马虎;苟且,不认真. 尖锐:有尖而锋利 抽屉:桌子、柜子等家具中放东西用的匣子,有底,没盖,可以抽出来推进去 恐怖:遇到可怕东西的一种心理 粗暴:态度粗暴极其粗暴的抨击,暴力

#莘包忠# 找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三单元的表达方法 -
(13175938215): 1、十六年前的回忆:前后照应,首尾连贯.2、灯光:概括叙述3、为人民服务:议论4、一夜的工作:叙事抒情

#莘包忠#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词语盘点造句20个以上 -
(13175938215): 六年级上 第一单元 清爽 吟诵 唱和 瀑布 陡峭 挺拔 身躯 精致 蕴含 奥秘 侠客 静谧 追随 小巷 俏丽 烘烤 音韵 演奏 探索 勤勉 漫游 亲吻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左冲右撞 意味深长 庞然大物 行色匆匆 神奇 优雅 辨认 清新 欢悦 清脆 凝聚 恶作剧...

#莘包忠#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 -
(13175938215): 每个都会有自己理想,有时还会改变,而我一直以来的理想都是当一名教师. 当一名教师是一个神圣,辛苦的职业.它的任务是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作用很大,很神圣,全国到处都需要教师.但这个职业同样也很辛苦.每天要讲课,有时学生不听...

#莘包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日积月累
(13175938215): 第一单元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第二...

#莘包忠# 4,5,12和15 组成8个不同的比例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例如:12:4=15:5 看好例子啊 - 作业帮
(13175938215):[答案] 1、4:5=12:15 2、4:12=5:15 只有2个,因为两内项之积=两外项之积,而内外项同时调换位置算一个比例.

#莘包忠#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音字 -
(13175938215): 我来回答1、难:nán 困难 2、待:dāi 待一会 nàn 被难 dài 等待 3、着:zhāo 高着(招) zhuó 着色 zháo 着急 zhe 看着 4、夹:jiā 夹板 5、看:kān 看门 jiá 夹袄 kàn 看见 6、号:háo 号叫 7、强:qiáng 强大 hào 爱好 qiǎng 勉强 iàng 倔强 8、划:huá 划船 9、数:shǔ 数术 huà 计划 shù 数学 10、量:liáng 测量 11、教:jiāo 教学 liàng 分量 jiào 教室12、挣:zhēng 挣扎 13、圈:quān 圈子 zhèng 挣钱 juàn 猪圈 juān 圈起来

#莘包忠#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课夸父逐日中未至至是什么意思
(13175938215): 至——到达 未至——没到达

#莘包忠# 语文六年级下册三单元的拼音 -
(13175938215): huǎng rán dà wù huî huàn yǐn fú táo yě zhí zhuï (恍然大悟) (祸患) (隐伏) (陶冶) (执著) jī lì jiāo huì chì bǎng tàn suǒ ào mì (激励) (教诲) (翅膀) (探索) (奥秘) bù bì jiān xiǎn míng chá qiū háo tãng yún jià wù (不避艰险) (明察秋毫) (腾云驾雾) laí qù wú zōng chú â wù jìn huǒ yǎn jīn jīng (来去无踪) (除恶务尽) (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