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周杰伦的《兰亭序》创作背景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1

《兰亭序》是在一次聚会上由王羲之创作出来的。

《兰亭序》也叫《兰亭集序》。创作背景:

公元353年(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扩展资料: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



《兰亭序》是王羲之流传后世的诸种书迹法帖中声誉最高、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部作品。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当时担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浙江绍兴兰亭主持祓禊大礼,并为它献诗。据说当时王羲之在写此诗时正是酒酣兴逸之时,后来他再写这首诗时都不及原作。



是王羲之在聚会上穿的出来的能力,3月3日,王羲之在金沙一楼礼堂停雨高山与名流高士安

兰亭序是谁创作的?~

《兰亭序》是王羲之创作的。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被称为“音乐才子”的小天王周杰伦的每张专辑,都会有一首中国风的歌曲,最新推出的《兰亭序》则是以中国书法为主题。歌中,他以书法的行书行云流水,描写心细的古代女子在月下推门出来脚步轻移的姿态。方文山以书法极品《兰亭序》为主题写中国风,遣词用句唯美令人拍案叫绝。周杰伦以京剧小旦吊嗓子的方式重覆唱一遍副歌,更添兰亭序的古典美。


#督明航# 周杰伦的《兰亭序》创作背景是什么? -
(19665495580): 被称为“音乐才子”的小天王周杰伦的每张专辑,都会有一首中国风的歌曲,最新推出的《兰亭序》则是以中国书法为主题.歌中,他以书法的行书行云流水,描写心细的古代女子在月下推门出来脚步轻移的姿态.方文山以书法极品《兰亭序》为主题写中国风,遣词用句唯美令人拍案叫绝.周杰伦以京剧小旦吊嗓子的方式重覆唱一遍副歌,更添兰亭序的古典美.

#督明航# 《兰亭序》的简介 -
(19665495580):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奇迹,其卓绝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千百年来书法发展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块丰碑,也成了历代书法家临摹学习的范本,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使它成为天下第一呢? 《兰亭序》首先...

#督明航# 《兰亭序》是怎么回事 -
(19665495580):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督明航# .《兰亭集序》的作者是谁? -
(19665495580):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

#督明航# 王羲之为什么要写兰亭序 -
(19665495580): 公元352年,即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句流及亲朋共41人聚会于兰亭,行修禊之礼、饮酒赋诗.后来王羲之汇集各人的诗文编成集子,并写了一篇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传说当时王羲之是乘着酒兴方酣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疾书此序,通篇28行,324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只可惜这样一件书法珍品,到了唐太宗手里,他爱不忍释,临死时竟命人用它来殉葬.从此后世人便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了. 百度百科里找的资料,希望能够帮到你.http://baike.baidu.com/view/43384.htm这是地址,里面有更加详细的说明.

#督明航# 兰亭序到底是不是王羲之作品? -
(19665495580): 《兰亭序》是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

#督明航# 《兰亭集序》在最后一段,作者“列叙时人”编成兰亭集诗集的理由依托的是哪一句?交代写作目的的又是哪一句?一共两个问题. - 作业帮
(19665495580):[答案] 编成兰亭集诗集的理由依托的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交代写作目的的是: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督明航#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
(19665495580): 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