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什么意思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翻译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原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译文: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扩展资料

1、重点注释:

(1)此:这;则,就。

(2)大观:雄伟景象。

2、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赏析:

本文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

和他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

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

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4、写作背景: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八百里洞庭湖,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北分松滋、太平等长江支流,烟波浩淼,湖山辉映,自古以 来就是令人神往的江山胜地;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洞庭湖与长江汇合之处,枕山带湖,为巴、蜀、荆、襄之要冲。北宋庆历六年(1046),一代名臣范仲淹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于是诞生。



此,这。则,就。大观,雄伟壮丽的景象。
这句话的总体意思就是: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啊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观景象。

当你看到我发的话你就成功入坑了,沙壁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到底怎么解释~

应翻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此,这。则,就。大观,雄伟景象。原句并没有“站在岳阳楼上”的意思,且作者也真正没有去过岳阳楼。
出自: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原文选段: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释义: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胜状,胜景,好景色。横:广远。际涯:边。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扩展资料主题思想:
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人物轶事:
教子扶危
范仲淹熟治家甚严,教导子女做人要正心修身、积德行善,范氏家风清廉俭朴、乐善好施。一次,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自苏州运麦至四川。范纯仁回来时碰见熟人石曼卿,得知他逢亲之丧,无钱运柩返乡,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他,助其还乡。
范纯仁回到家中,没敢提及此事。范仲淹问他在苏州遇到朋友了没有,范纯仁回答说:“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运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
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非常高兴,并夸奖他做的对。
人物成就:
范仲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教育思想,把“兴学”当作是培养人才、救世济民的根本手段。
在《上执政书》中,范仲淹明确提出“重名器”(慎选举、敦教育),把当时科举以考试取人、而不在考试之先育人,比之为“不务耕而求获”,主张“劝学育才”,恢复制举并使之与教育相衔接。。

翻译: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出自:宋朝 范仲淹《岳阳楼记》
原文选段: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释义: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胜状,胜景,好景色。衔,衔接。吞,吞没。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的。南,向南。极,尽。之情:情感。

扩展资料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作者成就:
范仲淹利用筑城修寨进行积极防御的思想,使西北军事防务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边境局势大为改观。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最终缔署合约,西北边疆得以重现和平。
范仲淹洞破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重视文章的政治教化作用,主张文章是政治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风俗的醇厚讹薄、国家的兴衰成败。
范仲淹反对宋初文坛的柔靡文风,提出了宗经复古、文质相救、厚其风化的文学思想。
范仲淹的文章,立足点在于政而不在于文,在价值取向上与扬雄、王勃、韩柳以及宋初复古文论一样,具有历史意义和复古精神,对宋初文风的革新具有积极作用。


#黄茅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文翻译?拜托了各位 谢谢 -
(18584176831):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

#黄茅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的意思是什么?
(18584176831): 这就是岳阳楼大概的景色

#黄茅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姨,什么意思 -
(18584176831):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意思: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黄茅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的则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观景象.也 表判断 还是 表陈述?则 是“就” 还是“就是”? - 作业帮
(18584176831):[答案] 也表判断.则是是“就是”的意思.你哥哥我连年轻高考语文127分.哈哈

#黄茅玉# 岳阳楼记中大观的意思 -
(18584176831):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大观,就是“雄伟景象”,“气概壮阔的景象”的意思.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黄茅玉# 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的意思 -
(18584176831): 观:景象. 希望对你有帮助!^_^

#黄茅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他的翻译是什么 -
(18584176831): 意思是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黄茅玉# 范仲淹《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指代什么
(18584176831): ”此“指代的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景象.

#黄茅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是什么文言句式 - 作业帮
(18584176831):[答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是判断句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 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了.

#黄茅玉# 古文解释字的含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则""每自比于管仲,
(18584176831):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就是”的意思.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于",“和”的意思. (3)"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之"和"于",之,代词,代青.前面的“于”,从的意思.后面的“于”,比的意思.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