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1、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一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二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三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自己也就可以借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

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后来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4、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四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5、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五

这天,我看一个故事,叫《燕子考青蛙》。故事是这样:一天,燕子对青蛙说:咱们比一比谁的数学好。青蛙同意了。青蛙出题:上个星期一我吃了一只害虫,星期二吃了3只害虫,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两只害虫,问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虫?

燕子说:1+3=44+5=99+7=1616+9=2525+11=3636+13=47,你一共吃了49只害虫。     

青蛙说:你考我吧。燕子说:上星期一我吃了两只害虫,星期二吃了4只,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2只害虫,问我一个星期吃了56只害虫。燕子没说完,青蛙已经说了答案。燕子说:算得这么快!教教我速算的窍门吧。

青蛙让燕子画7个圈,然后按第一个圈放一只害虫,后面的圈比前一个圈多两只,它们的顺序是1、3、5、7、9、11、13,加起来是49,青蛙在每一个圈外各放一只害虫,再用49+7=56。燕子赞青蛙真聪明。



~


#阴政贷#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短! -
(13769543716): 1、从前有个牧民,临终时还有一桩心事未了,即要把117只羊分给三个儿子,于是立下遗嘱:“分给老三1/2,分给老二1/3,分给老大1/9”,牧民死后.三个儿子不知如何1/3分,就去...

#阴政贷# 大家有没有什么趣味数学的小故事呢. -
(13769543716): 猪八戒新传 这一日,骄阳似火,孙悟空对师傅说:“徒儿去弄点泉水和野果来.”八戒立刻凑了上去说:“徒儿去化点馒头和米粥来.”唐僧点头答应后,两个徒儿各奔东西. 八戒来到一片西瓜地,他见左右无人,摇身一变,变成一头小野猪...

#阴政贷# 有趣的数学小故事200字数 -
(13769543716):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

#阴政贷# 谁能给我找到6—10个数学小故事?谢了~~~
(13769543716): 数学比喻 许多名人喜欢用数学比喻,往往出语幽默、灰谐,好比深山闻钟,记人记忆久远.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号称"悖论之父",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他曾讲过一句名言:"大圆圈比小圆圈掌握的知识要多一点,但因为大圆圈的...

#阴政贷# 数学趣味小故事 -
(13769543716):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为时已晚.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考官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苏东坡对出的...

#阴政贷# 课前3分钟演讲稿要有数学元素的怎么写 -
(13769543716): 所谓的课前三分钟,当然要有趣味性,才能使同学和老师耳目一新!当然也要跟数学有关,那就讲一个小故事吧!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 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

#阴政贷# 数学小故事有24个苹果,老大、老二、老三每人分得的苹果正好是他们三年前年龄的岁数.如果老三把自己苹 -
(13769543716): 兄弟三人分24个苹果,24/3=8,这时每人苹果数恰好相等,就是每人有8个. (1)老大再把现有苹果数的一半平分给老二和老三,分苹果前老大有16个,老二和老三各有4个. (2)然后老二再把现有苹果数的一半平分给老大和老三,分苹果前老二有8个,老大有14个,老三有2个. (3)老三把所得的苹果数的一半平分给老大和老二,分苹果前老三有4个,老二有7个,老大有13个. (4)兄弟三人分24个苹果,每人所得的个数等于其三年前的年龄数,老大为13+3=16岁,老二为7+3=10岁,老三为4+3=7岁. 他们现在的年龄各为16、10、7岁.

#阴政贷# 求两则简短的数学故事,急用 -
(13769543716): 今天是10月15日星期六,我和爸爸到南大街逛商场. 早上8点多钟,我们就乘车来到了南大街.正巧,站台边有一位老爷爷,他的身边有一台“会说话”的秤. 看到我走过来,老爷爷笑着说:“小朋友,称体重吗? 我有点好奇地问:“称一次...

#阴政贷# 数学小故事 -
(13769543716): 那是1618年11月,笛卡儿在军队服役,驻扎在荷兰的一个小小的城填布莱达.一天,他在街上散步,看见一群人聚集在一张贴布告的招贴牌附近,情绪兴奋地议论纷纷.他好奇地走到跟前.但由于他听不懂荷兰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