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汉长江大桥的发展史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哪一年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武汉长江大桥号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其实老铁路们说,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如果从时间上看,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不在武汉,而在宜昌。宜昌古称彝陵。公元33年的东汉时期,在古益州自立为帝的公孙叔攻占彝陵。为了抵御汉朝军队的进攻,在彝陵东南50余里的长江江面建起浮桥。此桥地处虎牙滩附近,因此得名为虎牙桥。就武汉而言,清朝时也建造过长江桥,而且不止一座。同样,也是浮桥。1852年(咸丰二年)12月,太平天国军队攻克汉阳,在汉阳与武昌江面建起了两座浮桥,一座从汉阳鹦鹉洲到武昌白沙洲,一座由汉阳南岸咀至武昌大堤口。顿时,“人马来往,履如坦道”。同年12月底,太平天国军队攻克汉口,又在汉阳与汉口间架设一座浮桥,桥址就在如今江汉一桥的位置。太平天国似乎对建桥有很高的热情,此间,还从汉阳晴川阁到武昌汉阳门,用巨缆绑巨木作桥梁,再铺木板作桥面,建成了一座长江江面的特大浮桥。此举也可透视出太平天国在武汉军事的得势和对这块地盘的看重。

  如今我们看到的武汉长江大桥,科学的称呼应该是第一座现代化的钢结构桥梁。从这种意义上讲,这座长江大桥的确是史无前例的。因此,称它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是理所当然的。当代人有关长江大桥的若干“第一”,也由此而顺理成章了。

  第一次选择桥址和提出设计方案。1912年5月,中国铁路的开拓者詹天佑被北京政府聘为粤汉铁路会办兼武(昌)长(沙)铁路总办。詹天佑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进行铁路的勘测定线。在组织粤汉铁路复勘定线的过程中,詹天佑不仅关注眼下的工作落实,而且考虑到将来粤汉铁路与京汉铁路跨江握手。为此,他一方面责令铁路工程局在布置武昌火车站的轨道时预留出与京汉铁路接轨的位置,一方面组织人员制定长江大桥的设计方案。1913年,北京大学德籍教授乔治·米勒在詹天佑的支持下,带领土木系13名毕业生,到武汉来作勘测长江大桥桥址和设计大桥的实习。就是这一次,提出建议将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作为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址,并设计出公路铁路两用桥的样式。这是在武汉江段修建永久性桥梁的第一次行动。这次的设计方案中,桥梁结构仿照当时世界著名的最大钢桥——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的福斯大桥,主跨380米,3组巨型,悬臂钢梁。桥面为火车、电车、马车、行人并列,铁路与城市街道交通相连,单层。当然,这只是纸上谈兵,成了历史的文物。民国时期有4次动议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尤其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已经制定出详细的方案,机构也开始办公,几乎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新中国第一次动议。新中国成立后筹建长江大桥的情况,老铁路们更是了解甚多。武汉解放刚刚4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未举行开国大典,1949年9月20日,桥梁专家梅炀春向人民政府提出了《武汉长江大桥计划草案》。这个草案是以1946年的方案为基础的,可见修建这座桥的连续性和仁人志士们坚忍不拔的精神。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指示铁道部,着手筹备建设武汉长江大桥。2月,铁道部成立大桥测量钻探队,分头在北京和武汉开始工作。1955年6月提出技术设计方案,7月得到中央政府批准。9月1日正式开工。

  老铁路们透露,如今看到的武汉长江大桥桥址,是从8条比较线中脱颖而出的,这8条比较线的基本落地点都在武昌与汉阳之间,但具体方位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武昌蛇山至汉阳凤凰山,北支为武昌凤凰山与汉阳龟山。1955年1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桥址选线会议在汉口召开。会议集中到苏联专家提出的第五比较线上。这条线以武昌蛇山至汉阳凤凰山的第二比较线为基础,并加以修正而成。具体走向在蛇山与龟山之间(即今天的桥址)。与会人员认为这条选线所经过的岩盘标高,引桥长度较好,造桥比较节省。不足之处是7号桥墩的位置正在破碎炭质岩上。还有人提出桥址经过蛇山会破坏黄鹤楼古迹。后经过斟酌,认为黄鹤楼早已毁掉,将来可在桥侧重建,营造“古楼今桥”的景致。在攻克7号桥墩落脚的难题后,确定以第5比较线为桥址线。

  从1955年9月1日正式开工,到1957年9月25日竣工,武汉长汉大桥工程历时2年1个月,比原计划提前1年3个月。共计工作日413万多个。通车典礼那天,万人空巷,热闹非凡。连盲人也到桥上用手触摸桥栏杆,用心感受万里长江第一桥的宏伟壮观,感受此时此刻万众欢腾的喜庆气氛。老铁路们回忆,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预算为17232万元,实际使用13771万元,节约3461万元,扣除作为固定资产留下的办公房生活区和机械工具,实际造价9418.1万元。不过,老铁路们说,这个数字不同于今天的概念,数字是用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每一串数字,都包含着动人的故事……这一系列数字,不仅透析出这座工程的宏伟与壮丽,也彰显出它彪炳历史的创造性功绩。
  来源:长江大桥官方网站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大桥的建设在当时得到了前苏联政府的帮助。2011年6月6日,一艘万吨级油轮撞上长江大桥的7号桥墩,此次是10余年来,长江大桥发生的最大一起桥墩遭撞击事件。

(2019·黄石)“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又叫

关于武汉长江大桥的资料~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5年,1957年建成。
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
全长约1670米,上层为公路桥(107国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京广铁路),桥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8个桥墩除第7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中国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

扩展资料:
武汉长江大桥意义:
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第一桥”,连接起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早在1906年、1936年,就先后建成通车,但两条铁路到了武汉就被长江分隔,一直未能连通。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使得京汉、粤汉两条铁路通轨,形成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于武汉而言,武汉长江大桥江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连为一体,实现了武汉快速发展的基础交通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长江大桥


#宋到砍# 武汉长江大桥的历来
(13893213724):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内,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1955年9月1日兴建,1957年10月13日全部建成通车.它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桥...

#宋到砍# 武汉长江大桥是那一年建的? -
(13893213724): 1968年

#宋到砍# 桥的变迁 - 作业帮
(13893213724):[答案] 我国是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伟大国家.幅员辽阔,地形多种多样,河流众多;从古至今中国人建设了数以千万计的桥梁,成为华夏文化与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曾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为世人...

#宋到砍# 问武汉长江大桥是哪年建造的 -
(13893213724):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

#宋到砍# 武汉长江大桥是几几年建成通车的啊 -
(13893213724):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内,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也就是常说的龟蛇锁大江.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宋到砍# 武汉长江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啊..具体时间 -
(13893213724): 武汉长江大桥修建于1955年,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是长江上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比南京长江大桥早了11年时间,横跨于武昌蛇山与汉阳龟山之间,全长1670米,正桥长1156米.上下两层,属于公路铁路两用桥.八墩九孔,每孔跨度128米.

#宋到砍# 武汉长江大桥什么时候建的 -
(13893213724): 武汉长江大桥修建于1955年,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是长江上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比南京长江大桥早了11年时间,横跨于武昌蛇山与汉阳龟山之间,全长1670米,正桥长1156米.上下两层,属于公路铁路两用桥.八墩九孔,每孔跨度128米.

#宋到砍#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那一年 其建成有什么历史地位
(13893213724): 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 数千年来长江天堑有舟无桥的历史,随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结束了

#宋到砍# 中国人在哪一年自己建造的武汉长江大桥落成? -
(13893213724):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龟蛇锁大江),是中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

#宋到砍# 武汉长江大桥 -
(13893213724): 武汉长江大桥 位于武汉市内.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 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桥.1955年9月1日兴建,武汉长江大桥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全长1670米,正桥部分为1156术,两岸引桥共514米.上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