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 佛教的标志是什么? 佛教的标志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8

佛教的符号标志是“卍”。

“卍”这个符号藏语叫做 “雍仲”。雍仲“卍”是佛祖的心印 (“雍”是胜义无生,和谐永恒的象征,就是诸法的空性与真谛;“仲”是世俗无灭的意思)。西藏,“卍”字不论作为图案还是符号均随处可见。在汉语中该符号标志读作“万”。

在藏民族看来,“卍”表达的是吉祥的含义,这一点,同汉民族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称“卍”为“雍仲”吉祥符。

卍(万,两个Z左旋)与卐(两个反Z右旋),早期是不同写法,唐代武则天时代将卍或卐定为一种写法即卍,卍为汉地佛教专用写法了,另外,西藏的雍仲本教一直使用卍。有趣的是汉地佛教的“卍”字符与藏地古象2雄佛法雍仲本教 所崇奉的“卍”符号相一致。

“卍”万字是佛祖的心印,藏语称其为“雍仲”,因为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就是最早使用“雍仲”这个佛号的佛教。

扩展资料:

卍字旋向争议:

卍字的符号,有向右旋──卐;有向左旋──卍。根据《慧琳音义》第二十一卷、《慧菀音义》,及《华严经》等,总共有十七处说到卐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罗尼集经》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画的卐字相乃是左旋──卐。

还有日本奈良的药师寺的药师佛像脚下的卐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数的记载是右旋。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湿奴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卐字相。

在古印度的传说,凡能统治世界的转轮圣王,皆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佛是法中之圣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种大人相,此在《金刚般若经》中就有记载。

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时有争论。而大多数都认为左旋是对的,右旋是错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欧洲的希特勒,也

使用卐字相来做为他纳粹主义的标帜。此后,即有更多的争论,有的说希特勒所用的是左旋,佛教所用的是右旋。其实在唐朝的武则天后时代,曾经创造了一个字──卍,念做“万”字,表示吉祥万德的意思,就是右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卐,佛教则是正方形的卍。

至于印度教则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雍仲本教(bon-pa)则用左旋。

根据日本国士馆大学光岛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纪时始见于婆罗门教的记载,乃是主神毗湿奴的胸毛,是称为 vatsa 的记号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纪始被用于佛典。

到了西元后一世纪时,又更名为svastiko ,本为牛犊头部的毛发螺旋相,演变成主神毗湿奴的胸毛相,后成为十六种大人相之一,又成为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希特勒在纳粹党旗中,使用的左旋卐,所以,佛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统一使用右旋卍。



“卍”字这是佛教的一种标志,注意“卍”字和希特勒的“卐”字是不同的,前者是右旋,而后者这是左旋。那么究竟“卐”代表什么?如何发音?左旋的“卍”字又是怎么回事?

“卍”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随着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播,“卍”字也传入中国。
这个字梵文读“室利踞蹉洛刹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它被画在佛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认为是“瑞相”,能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千百色”。中国佛教对“卍”字的翻译也不尽一致,北魏时期的一部经书把它译成“万”字,唐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又把它定为“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
“卍”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右旋,—种是左旋(“卐”)。佛家大多认为应以右旋为准,因为佛教以右旋为吉祥,佛家举行各种佛教仪式都是右旋进行的。这个被佛教徒视为吉祥和功德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竟被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用来做了他的党旗标志。当然这与佛教毫无关系。希特勒亲自设计的党旗为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一个黑色“卐”字。希特勒对他们设计非常满意,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象征”。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说:“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后来,希特勒还为他的冲锋队员和党员设计了“卐”字臂章和“卐”字锦旗。

希特勒选“卐”字做标志的原因,有几种说法。一说是根据纳粹党名设计的。纳粹党的意思是“国家社会党’,在德文中“国家”和“社会”的字头都是“s”,两个字头交错重叠在一起,就形成了“卐”字形状。不过,佛家“卍”是金色,纳粹“卐”是黑色。另一种说法是美国学者罗伯特?佩恩提出的。
佩恩认为,希特勒从小就有一股崇拜权威,追求权力的强烈欲望。小时候,他家附近有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修道院的过道、石井、修道士的座位以及院长外套的袖子上都饰有“卐”字标志。希特勒崇拜院长的权势,把“卐”视为院长权威的象征.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院长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佩恩认为,这是他后来选用“卐”字做党旗符号的原因。
还有一种说法是,希特勒受到一个名叫“新圣堂骑士团”反犹组织的影响。这个组织认为,雅利安人是最优秀的民族,必须保持其纯洁的血统,世界才有希望。这与希特勒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个组织的发起者是一个传教士兼占星家,他为希特勒占卜,预言他日后将是震憾世界的人。听了这些话,希特勒很振奋。这个组织的标志符号就是“卐”字。所以,他在后来设计党旗时,选用了这一符号。

这一颇具神秘色彩的“卐”字称号,曾使无数纳粹党徒为之疯狂,他们曾聚集在这一旗帜下干尽了坏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战败,这一标志也随即被粉碎.但是,在2000年11月,一位英国记者却在离柏林110公里处的一片丛林中从高空拍到了一幅用树木组成的“卐”字这一法西斯标志。它是由48棵与周围不同树种的树组成的,长度和宽度均为60米,线条分明,标志明显。这48棵树属落叶松,周围都是四季长青的针叶松.春夏两季它们没有区别,但每到深秋和初冬,落叶松的叶子逐渐变成黄色,一个黄色的“卐”字符号便凸显出来了。据查,这是希特勒活动猖獗时,一个法国乡下的土财主特意栽种的。照片一经刊出,立即引起人们的抗议,纷纷要求法国政府立即将其铲除.法国法律也不允许在任何场合公开展示纳粹党标志,所以这个由树木组成的纳粹标志很快就被消除了。
根据考古资料证明,早在6000-7000年以前甘、青地区的先民们制造的陶器上已有“卍”字符,足见“卍”字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符号。如青海乐都柳湾的彩陶上亦有“卍”字符,广东、内蒙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发现类似符号;而佛教在4世纪即东汉时期才传入中国。近年来,在西藏、青海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古代岩画地点,岩画除动物、太阳、吉祥图外,还发现有岩画“卍”字符(如西藏阿里日土县发现的日土岩画“卍”演变序列图)。从5o年代以来,在西藏及边缘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据鉴测,至少5万年以前青藏高原已有人类定居。

《藏汉大辞典》载:“卍”有两重意义:一为苯教教义,是苯教教徽。二为坚固,永恒不变。据《西藏王统记》载: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后,曾与苯教发生激烈冲突,甚至斗争,当势力强大的佛教徒围攻苯教城堡时,苯教徒于城堡四角画“卍”字符以鼓舞士气,“画方格”以抚平民。可见这里的“卍”字符是一种以苯教为中心的坚固不可摧的攘解灾害、作法驱疫的巫术。运用这种模态符号施法,让无生命的自然界由“静”变“动”,使苯教永存常在。

作为一种外来宗教的佛教,传入青藏高原后;对苯教进行了教义上的渗透和影响,甚至引起了两派之间的对立。诚然,苯教与佛教在某些方面也有接近之处。例如,苯教视世界为若干方格组成,每个方格象征一个部落,方格又分三层,依次代表天、地上、地下,分别为苯教之神、人、魔鬼所居。这些观念与佛教的“轮回”观念基本一致。我们知道,佛教教义中吸收了很多婆罗门的教义,如灵魂不灭、业报及因果轮回等。认为众生从无始末,即生死轮转,灵魂本身永远不会消灭。正因为佛、苯两大教派在教义上的共同性,使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同苯教争执、排斥,另一方面又同苯教整合,吸收苯教的许多成份,这样,作为苯教教徽的“卍”字符,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为佛教所接收。从形式上看,苯教的“卍”字符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左旋型,而佛教的“卍”字符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右旋型。并通过改变形态的手段将苯教的许多教义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进而形成藏传佛教。“卍”字符也随之成为藏传佛教的一种护符象征符号得以保存下来。

藏族将“卍”字符作为家庭护符的现象至今依然存在,有的把印有“卍”字符的布条系在院子或大门顶的“达却”上,有的将这个符号刻在砖石上。据老人们说这样可以避邪驱鬼.以“卍”字符做为建筑物的装潢,带有一种浓厚的审美情趣。如: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物的窗墙、门格、梁头上刻有“卍”字符;院墙、院子内外铺的石头上、花园的方砖上也刻有“卍”字符;民间四合院的门窗图案也有“卍”或者“卍”字符的变体,即“富贵不断头”。其形状有圆形的、方型的、有单、有双,在墙裙、板壁上画有富贵不断头的纹样。

在甘青民间刺绣、针织艺术品中,“卍”字符及其变体运用极广。它的纹路变化、气势、气派、韵味、神情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如:藏族妇女头面上佩带的辫筒、腰间挂的荷包等,绣有“卍”字特及其变体,衣服、腰带、袖口、领子上、鞋邦上、袜垫子上、袜留根等处亦绣有“卍”的变体。民间的栽绒毯子、马褥子、挂毯等的边子及四角多为“卍”头面上变体图案。

“卍”字符最初人们把它看成太阳或圣火的象征,是从太阳图演变而来的。在“卍”字符尚未规范之前,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包括不同的旋转方向。太阳和“卍”字符的出现,表明人们对太阳的崇拜;人们把“卍”字符解释为太阳永恒或永恒的太阳之意。后来,发展演变、引伸为坚固、永恒不变、辟邪趋吉,以及吉祥如意的象征,是表示永恒的吉祥符号。

“卍”字符是传统的吉祥字符,此字符四端纵横伸延,互相街接,形成的纹图,称“万字锦”、“长脚断字”。由“卍”字符组成的吉祥图案,如“万年如意”、“万代长春”,象征幸福永存。

太阳神是藏族苯教最大的神灵之一,“卍”字符是代表太阳的符号。宗教图案“卍”字符在妇女服饰上的运用十分明显。它在藏族妇女的心目中,是美好的象征,视为吉祥之物。逢年过节,妇女们总要在自家门口,用白石灰画上一个大大的“卍”字符,以示来年吉祥如意,有些地方的藏族妇女,还喜欢把“卍”字符绣在衣服的背部。她们认为这样可以免除天灾人祸,如果是哪位妇女的逢本命年,那就更不会忘记在背上绣“卍”字符,以祈求菩萨保佑本命年平平安安。现代藏北妇女的一种头饰叫“滚多”,是由白色小海螺串联而成的,上面也有用红珊瑚串成的“卍”字符纹样。

“卍”字符在婚礼上呈现出宗教情感和审美情感的交融。青海湟源日月乡居住的藏民有一种习惯,他们娶亲时,婆家将羊皮铺在院子里,在羊皮上用青稞绘制“卍”字符,新娘进门时,脚踏在“卍”字符中心,以示“男女同生、阴阳相配、鱼水共欢、吉样如意、坚固永久”之意。在甘孜藏区的婚礼上,新郎新娘或坐或跪在藏毯中央用青稞或麦子拼成的“卍”字符上听“赞婚礼”等。

明清时期的藏族武士装,下身为狍皮白皮裤,膝盖部有一圆布,上饰“卍”字符。在旧西藏凡是喇嘛转世、新政府官员上任时,要举行隆重的庆典仪式。仪式中必设宝座,并在宝座上用青稞或麦子拼成“卍”字符,象征坚固不摧,永恒常在的符号,灵童或新官员就坐在上面。“卍”字符在寺院、民居、服装、节日、婚礼、建筑物、节庆、帐篷、卡垫、碗边、地上或墙壁等上广泛应用。
佛教认为,卍字符是佛陀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在佛的胸前。有的经书提到在佛的头发、腰间,甚至手、足上都有这样的标记,所以佛教中的卍字代表了佛陀。当然,它也被广泛运用到佛教仪式和庙宇的装饰上。然而,卍字符却不是佛教特有的标志。在印度,卍字符也是印度教和耆那教广泛使用的符号。古老的耆那教中,卍字符代表他们的第七位圣人,通常和手形结合,它的四臂提醒信徒轮回中的四个再生之地:天堂、人间、动植物、地狱。

印度人喜欢把卍字符放在书或帐本的首页、门口和祭品上,希望能带来神的保护和好运。卍字符也早已存在西藏的原始信仰中,如在佛教之前的苯教就有卍字符。

至于卍字符的旋转方向则众说纷纭。有人说右旋的卍字代表父神的力量,而左旋的代表母神的力量;还有的认为右旋的卍字符代表生命的力量;而左旋的代表破坏和邪恶的力量等等。但是两种方向的卍字符在世界各地都是存在的,也不一定符合以上的解释。

卍字是佛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据《长阿含经》说,它是第十六种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在《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六,说是释迦世尊的第八十种好相,位于胸前。在《十地经论》第十二卷说,释迦菩萨在未成佛时,胸臆间即有功德庄严金刚卍字相。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胸臆功德相。但是在《方广大庄严经》卷三,说佛的头发也有五个卍字相。在《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二十九卷,说佛的腰间也有卍字相。“卍”仅是符号,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示吉祥无比,称为吉祥海云,又称吉祥喜旋。因此,在《大般若经》第三百八十一卷说: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辞源》解释:卍读音为wàn,梵文,本不是文字,是佛教如来胸前的符号,意思是吉祥幸福。《华严经》六五(八十卷本)入法界品:“熊标卍字,七处平满。”唐慧苑华严音义:“卍本非字,周长寿二年,权制此文,音之为万,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也。”

这个叫万字符,又叫吉祥海云,是佛陀身上才有的吉祥图案,有大福德的人都有异相,比如重耳是双瞳仁,刘备手长过膝,拿破仑狮子头(脖子能够转90度)等等,佛陀本人具备三十二种福德相,平常人大概就一两种。
梵语的意译。“卍”字的别称。《华严经·如来十身相海品》:“ 如来 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云。”参见“ 卍 ”。
注意的是这个图案和德国的那个党卫X的标志是完全不是一样的,那个是两个德国字母(纳粹党的意思是“国家社会党”,在德文中“国家”和“社会”的字头都是“s”,两个字头交错重叠在一起,就形成了“卐”字形状。)和佛教的方向是相反的,佛教的是金色,他是黑色,并且纳粹也不只一个标志,不能够乱理解的。

卍 (wàn),佛教名词,象征吉祥福瑞,武则天定为汉语读“万”。 是诸佛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它表示吉祥无比,称为吉祥海云,又称吉祥喜旋。

佛教的这个卍 标志 表示什么意思~

卍字的符号,有向右旋——卐;有向左旋——卍。根据《慧琳音义》第二十一卷、《慧菀音义》,及《华严经》等,总共有十七处说到卍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罗尼集经》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画的卍字相乃是左旋——卍。还有日本奈良的药师寺的药师佛像脚下的卍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数的记载是右旋。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湿奴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卐字相。在古印度的传说,凡能统治世界的转轮圣王,皆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佛是法中之圣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种大人相,此在《金刚般若经》中就有记载。
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时有争论。而大多数都认为右旋是对的,左旋是错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欧洲的希特勒,也使用卐字相来做为他纳粹主义的标帜。此后,即有更多的争论,有的说希特勒所用的是右旋,佛教所用的是左旋。其实在唐朝的则天武后时代,曾经创造了一个字——卍,念做“万”字,表示吉祥万德的意思,就是左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卐,佛教则是正方形的卍。至于印度教则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苯教(bon-pa)则用左旋。
根据日本国士馆大学光岛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纪时始见于婆罗门教的记载,乃是主神毗湿奴的胸毛,是称为 vatsa 的记号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纪始被用于佛典。到了西元后一世纪时,又更名为svastiko ,本为牛犊头部的毛发螺旋相,演变成主神毗湿奴的胸毛相,后成为十六种大人相之一,又成为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希特勒在纳粹党旗中,使用的右旋卐,所以,佛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统一使用左旋卍。
[编辑本段]“卍”符号的历史
卍,和佛经的翻译、佛教的流传有关,大体说是魏晋以来的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五《入法界品》说:释迦牟尼“胸标卍字,七处平满。”卍是吉祥的标志,是释迦牟尼的32相之一。古印度的印度教、耆那教,都以“卍”为吉祥的标志,将卍写在门庭、供物和帐本上。在耆那教的宗教仪式上,卍和宝瓶等是象征吉祥的八件物品之一。卍在梵文里,音室利蹉洛刹曩,意为“致福”,旧译为“吉祥海云”。
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卷六引唐慧苑《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说:“案卍字本非是字,大周长寿二年(公元693年)主上权制此文,著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巧慧和多权数的武则天,先是崇道,后来抑道崇佛。她这样做是有原由的。武则天由唐太宗的才人,变为唐高宗的昭仪,在宫廷斗争中不择手段,击败王皇后和萧淑妃而成为皇后;她诛杀李唐皇族,进而改唐为周做了皇帝;她任用酷吏,以暴政慑伏臣民,她的所作所为,用儒家思想是难以解释的。而道是李唐王族认了亲的,崇道就不能背叛李唐,那就只有走崇佛的路了。垂拱四年(688年),武承嗣伪造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瑞石,唆使人上表称瑞石出于洛水。同年又有人伪造刻有“化佛从空来,摩顶为授记(预言)”,“三六年少唱唐唐,次第还唱武媚娘”的瑞石,声称得之于汜水,以此暗示武则天称帝是佛的意志。天授元年(690年),“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为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人世)主,制颁于天下”(《资治通鉴》卷二四)。这年九月,她就成为大周圣神皇帝。长寿二年(693年),菩提流志等译《宝雨经》时,还加进了“日月光天子”于“摩诃支那国”,“故现女身为自在主”的话。这类佛教预言,是为武则天登上帝座和巩固帝位效力的。
关于“天枢”,《资治通鉴》卷二五记:延载元年(694年),“武三思帅四夷酋长请铸铜铁为天枢,立于端门之外,铭记功德,黜唐颂周”。天枢高105尺,八面,各径五尺。上为径三丈的腾云承露盘,高一丈的四个龙人捧着火珠,天枢上刻着武则天题榜“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下刻武三思撰写的黜唐颂周的文字,百官和四夷酋长的姓名。建立天枢颂德是武周的创举,将卍刻在天枢上,歌颂武周吉祥万德。岁月沧桑,天枢早就颓圮不存了。现在,武则天的陵前,矗立的是无字碑,究竟是自认功高盖世,文字难以表达;还是继位的唐中宗对她的功过难以评说,只好无言呢?
从考古发现的文物看,隋唐时期,卍字已经走出了佛经,成为日常器物的装饰性主题。在铜镜的演化史上,从唐德宗到晚唐时期,流行过卍字镜。元代统治者崇信佛教,在福建德化屈斗官窑遗址,就出土了不少以卍为装饰的粉盒。清代卍字锦大边几何纹栽绒地毯,人们现在还可以看到,那上面连绵的卍字是不断头的。
隋唐时期,佛经中的“卍”有时作“卐”,写法不一,有些混乱。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提出,应以“卍”为准。逆时针方向的卍和顺时针方向的卐,在西藏是有区别的。藏传佛教以卐为吉祥标志,将卐写在庙门、墙壁及其它器物上。卍则是苯教崇奉的符号,藏语称卍为“雍仲”,意为“坚固”。苯教认为卍含有“固信不变”的意义,将卍写在庙门、墙壁、经书和宗教画卷上,有些地区的藏民,在逝者的额上画一卍字。苯教徒是以左旋的逆时针方向,藏传教是以右旋的顺时针方向,围绕着寺院、佛塔、神山、圣地巡礼的。卍和卐,表示苯教和藏传佛教的不同巡礼方式。苯教是类似萨满教的原始宗教,以占卜吉凶、祈福消灾、请神驱鬼、除病解厄等为主要活动。
在人类文化史上,卍与卐作为符号,很早就出现了。西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伊朗法尔斯省波斯波利斯之南的巴昆遗址,出土有时间不晚于公元前3500年的彩陶,其中有象征生育的女神陶象,她的肩上就有卐字标记。中国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300~前2050年),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属马家窑文化的青海都乐县城东的柳湾基地,发现有130余种刻划符号,其中就有卐。学者们认为这些符号,是用来记事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货币上,有卐字符号。欧洲进入青铜时代后,卐成为装饰性符号。在早期基督教艺术和拜占庭艺术中,都可见到卐。玻里尼西亚人、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马雅人、北美洲的纳瓦霍印第安人,也都用过卐和卍的符号。纳瓦霍印第安人以卍象征风神雨神。早期日耳曼民族共有的神祗托尔,是个雷神,卐是他的槌子。
流年似水,人类进入了20 世纪。希特勒认为雅利安人是最优良的人种,卐是雅利安人的符号;犹太人是低劣的人种,他在狂热地追求“种族纯洁”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犹运动。二三十年代,他在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党设计党旗时,在红布上的白色圆圈中嵌上黑色的45°卐,作为反对犹太人的标志,1935年9月,它成为第三帝国的国旗和徽章。在红白黑三色的卐符旗下,纳粹党的排犹运动,第三帝国等法西斯国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人类的浩劫。
卍与卐作为符号由来已久,覆盖的区域很广,许多民族都使用过它。
美国人种学家摩尔根(1818.11~1881.12)在《古代社会》中说:“姿势及符号语言似乎是原始的东西,是发言分明的语言的姐姐。……进化了二者仍然不可分离。是的,姿势语言或说肢体语言以及符号语言,和发言分明的语言就像姐妹一样,总是相伴而行的。就是人类步入数字化时代,计算机语言普及时,姿势语言和符号语言也没有消失。在时间的隧道里,以远古中走来的卍、十、中国的太极、古埃及的甲壳虫之类的符号,都释放过或还在释放着能量,它们对人类文化产生过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因此,不要怠慢了历史上有过的或者还会产生的符号语言,它告诉你的,比起一个方块字要多的多……
“卐”字符,藏语称“雍仲”或“雍仲拉曲”。在藏族的寺院建筑、民居建筑、帐篷、家具、地毯、服装、石刻、法器、艺术品以及节日、婚礼等庆典活动中,常用“卍”符号。其使用范围极广,使用频率极高。“卐”有单图、也有连图;形状有左旋,也有右旋。过去“卍”字符有两种写法、两种含义。用在佛像上的标志是左旋“卍”,用在苯教上的标志是右旋“卐”。据《辞源》载:“卍”本不是文字,而是佛教如来胸前的符号,意思是吉祥幸福。“卍”又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卍”在古印度、波斯、希腊等国的历史上均出现过;印度的“卍”符号出现于印度河文明时期,其出现的时间距今约4500年。中国的“卍”字符,出现时间距今大约也是4500年,它原是抽象蛙肢纹的变形。青海柳湾陶器上的“卍”纹样,就是蛙肢纹的一种抽象变形。

一、佛教教旗
目前我们在许多寺院的法会上看到的佛教教旗是美籍波兰人奥尔高特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的六种光色设计的,并在1952年举行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二次大会上得到确认。
六种光色为蓝、黄、红、白、橙及前五色的混合色。其构图,纵横均为蓝、黄、红、白、橙等色,象征人类的各种肤色。
其中,横的表示全世界人类的和睦相处,纵的表示世界的和平。从佛教立场看,教旗的六色(包括混合色)象征佛陀的庄严法相和佛教的博大精深。
蓝色代表佛教慈悲和平的主旨;黄色寓示中道了义;红色象征成就福德;白色表示清净解脱;橙色象征佛法的根本——智慧圆满;五色的混合色寓示真如不二之义。

二、“卍”字符
“卍”这个符号藏语叫做 “雍仲”。雍仲“卍”是佛祖的心印 (“雍”是胜义无生,和谐永恒的象征,就是诸法的空性与真谛;“仲”是世俗无灭的意思)。
西藏,“卍”字不论作为图案还是符号均随处可见。在汉语中该符号标志读作“万”。在藏民族看来,“卍”表达的是吉祥的含义,这一点,同汉民族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称“卍”为“雍仲”吉祥符。

三、莲花
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佛教有宝伞、双鱼、宝瓶、莲花、白螺、如意、宝幢、金轮八种吉祥宝物,
释迦牟尼把莲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由于莲花在佛教上的神圣意义,佛经中把佛教圣花称为“莲花”,把佛国称为“莲界”,把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蕖华合掌”,甚至把佛祖释迦牟尼称为“莲花王子”。

扩展资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
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
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佛教的中国化
百度百科:佛教四大吉花
百度百科:“卍”
百度百科:佛教教旗


#颛姣胁# 佛教卍字怎么解释?
(19713522679): “卍”这个符号藏语叫做 “雍仲”.雍仲“卍”是佛祖的心印 (“雍”是胜义无生,和谐永恒的象征,就是诸法的空性与真谛;“仲”是世俗无灭的意思).西藏,“卍”字不论作为图案还是符号均随处可见.在汉语中该符号标志读作“万”...

#颛姣胁# 卍是什么意思 -
(19713522679): 卍 (wàn),佛教名词,象征吉祥福瑞,武则天定为汉语读“万”. 日语读まんじ(manji). 《红楼梦》中与茗烟发生关系的一名丫鬟即名为“卍儿”. 另有“卐”字,亦读作wàn,由于希特勒所用纳粹标识与其形似,故在一般情况下不适用.另外,在日本漫画家久保带人的漫画《BLEACH》(又译《死神》)中,斩魄刀的二次解放亦称“卍解”.

#颛姣胁# 佛胸口上的卐字符是什么含义 -
(19713522679): 卐字符,也就是万字符(藏语称作“雍仲”符号)是雍仲本教的吉祥标志.显现金光,如来佛胸前有卍字.中国唐代武则天定音为“万”.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佛经中又写作“卍”. “雍仲”是藏语对“e79fa5e98193e58685e5aeb...

#颛姣胁# 卍是什么意思?
(19713522679): 卍,和佛经的翻译、佛教的流传有关,大体说是魏晋以来的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五《入法界品》说:释迦牟尼“胸标卍字,七处平满.”卍是吉祥的标志,是释迦牟尼的32相之一.古印度的印度教、耆那教,都以“卍”为吉祥的标志,将卍写在门庭、供物和帐本上.在耆那教的宗教仪式上,卍和宝瓶等是象征吉祥的八件物品之一.卍在梵文里,音室利蹉洛刹曩,意为“致福”,旧译为“吉祥海云”.

#颛姣胁# 佛教万字图“卍”和“ 卐”读音,代表什么意义 -
(19713522679): 佛教万字图“卍”和“ 卐”都读作wan,代表德圆满之意. '卍'字的梵语为s/ri^vatsalaks!ana.又作万字、卍字、卐字.音译作室利靺蹉洛刹曩.意译作吉祥海云、吉祥喜旋.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种好之一.乃显现于佛及十地菩萨胸臆等...

#颛姣胁# 佛教“卍符号为什么称为万字?怎么看是个万”字啊?
(19713522679): 卐或卍,是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中国唐代武则天将卐定为右旋,定音为“万”,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佛教中一般写作“卍”.中国传统纹样中就有使用这个符号的万字不到头.在西藏原始宗教苯教中,卍字(g.yung drung)是“永恒不变”的象征,由于藏传佛教中使用的转经筒都是从左向右转,所以都写作“卍”.以上两个都不是纳粹的党旗标志,纳粹的党旗标志是“卐 ”顺时针旋45度.

#颛姣胁# 卍和卐是汉字吗 -
(19713522679): 卍 是一个符号,是佛教相传的吉祥的标帜,来自梵文,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藏语叫做 雍仲,因为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就是最早使用"雍仲"这个佛号的佛教.唐代武则天为其定音为wàn.卍在佛教中是佛祖的心印 .在西藏,"卍"字不论作为图案还是符号均随处可见.在汉语中该符号标志读作"万".在藏民族看来,"卍"表达的是吉祥的含义,这一点,同汉民族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称"卍"为"雍仲"吉祥符 . 卐 拼音:wàn 简体部首:十 笔顺:竖折撇/竖折折, 横, 竖, 横 解释: 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显现金光,如来佛胸前有卐字.中国唐代武则天定音为“万”.

#颛姣胁# 卍和卐,什么区别??什么意思!!
(19713522679): 卍在梵文里,意为“致福”,旧译为“吉祥海云”. 卐或卍,是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中国唐代武则天将卐定为右旋,定音为“万”,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佛教中一般写作“卍”.中国传统纹样中就有使用这个符号的万字不到头. 卐字的形态是在十字的基础上将其四臂选择90°方向向左向右的都有.一般,卐字有正着或倾斜45°角的两种画法.在卐字的印度原形中,四笔的每笔中还包括一点. 在西藏原始宗教苯教中,卍字是“永恒不变”的象征,由于藏传佛教中使用的转经筒都是从左向右转,所以都写作“卍”.

#颛姣胁# 佛祖的万字标记是什么意思? -
(19713522679): 卍wàn 1.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记.象火炎上升,梵文音室利靺蹉.佛教中以"卐"为佛陀"三十二相"之一.武则天时,定其读音为"万". 卐wàn1.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显现金光,如来佛胸前有卐字.中国唐代武则天定音为"万".义...

#颛姣胁# 卍怎么打? -
(19713522679): 卍wàn ㄨㄢˋ同“卐”.郑码:YIAI,U:534D,GBK:8564笔画数:4,部首:十,笔顺编号:52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