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诗歌意象的作用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2
一、意象及其要点

诗歌是什么?古人已经清楚明白地告诉了我们:“诗以言志,歌以咏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思想情怀的。古人崇尚“文贵在曲”,也就是不能在诗歌中很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应该把这些思想蕴涵在一些物象之中,通过特定的物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即我们所说的“托物言志”。这些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就是诗歌的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又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那么,到底什么是意象呢的要点呢?本人认为,其要点应该是:(一)意象是个整体,意象中每一个成分都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二)意象中充满情感和生命。(三)意象是富有个性的“活的东西”,是一种生命形式。(四)文学意象是通过语言媒介物化的形式,是一种艺术符号。

二、鉴赏古代诗歌意象的方法

1、注重意象的积累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多半附着在词或者短语上。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孤舟——笠翁”,“楼船——夜雪——瓜洲渡”。也有一句诗只包含一个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意象有描写性的(静态的),如“孤舟”、“笠翁”。有叙述性的(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增大意象的积累量,对于快速解读诗词的意象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2、正确解读意象

可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2)借景抒情 :这是诗歌惯用的“伎俩”,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3)塑造背景或环境: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

(4)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5)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6)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泡乔木

三、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一首好诗必然具有真切感的意象,让读者吟咏诗句是能比物附情,留有生动深刻的印象。意象在诗歌鉴赏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 、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画。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

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意象,是诗歌当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鉴赏古诗离不开意象,意象作为诗人抒怀的一种凭借,是古典诗词百花园里五彩缤纷的娇艳花朵。每一枝花随风摇曳,香气袭人,人见人爱。徜徉止步于意象纷呈的百花园里,情不自禁琢磨这些意象在诗词表达上的作用。
一、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这些意象就会自然创造出与之特征相符的气氛、意境,读者也会产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古典诗歌创作中,诗人习惯于将内心情感融入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白,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读者品味咂摸,含英咀华,自然也受到了艺术上的熏陶感染,获得精神上的审美快感。此时,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满含着诗人的快乐忧伤。诗歌虽不言情,却句句是情,字字含意,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汩汩情感之流。
三、借景抒情,为情铺垫。
情景交融,讲究的是感情“不着一字”,诗歌“尽得风流”。借景抒情,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乐景写乐情,或哀景写哀情;或乐景写哀情,或哀景写乐情。在表现手法上即是衬托,前两种为正衬,后两种为反衬。诗人极尽意象,为下面的诗歌抒情蓄势作铺垫,使情感的表达水到渠成。
四、贯穿全诗,成为线索。
意象像璀璨的粒粒珍珠,耀动着自己的清辉光芒,然而时有一根丝线会将零星散落的珍珠穿在一起,串成一挂夺目漂亮的项链。丝线这个意象,就成为了诗歌的线索。这条线索,把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贯穿在一起,融情于景,浑然天成。

诗歌中意象的作用,一般而言是说,有借意象,表明志向的作用。

诗歌中的景物所代表的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中国古诗歌中常用的意象有五十多种,如: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3.以折柳表惜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唐李白《忆秦娥》)
  4.以“蝉”喻品行高洁。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姜夔《扬州慢》)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刘禹锡《乌衣巷》)
  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
  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
  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
  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宋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
  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8.松——坚贞高洁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
  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9.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又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相类似还有芭蕉。 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11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
  与深切同情。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
  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李清照词云“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等。
  14、水:因为水的绵软,剪不断的特点与人的惆怅情绪有相似性,诗人往往以水喻愁。
  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

  绵不断的愁思。
  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
  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又因为江水的东流,寄寓时光的流逝,人生的短暂,历史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如,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不复回。
  15、猿啼:常象征悲哀、悲伤的感情。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6、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
  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芦管的作用与此相同,不再列举。
  17、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意象,是诗歌当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鉴赏古诗离不开意象,意象作为诗人抒怀的一种凭借,是古典诗词百花园里五彩缤纷的娇艳花朵。每一枝花随风摇曳,香气袭人,人见人爱。徜徉止步于意象纷呈的百花园里,情不自禁琢磨这些意象在诗词表达上的作用。
一、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这些意象就会自然创造出与之特征相符的气氛、意境,读者也会产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古典诗歌创作中,诗人习惯于将内心情感融入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白,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读者品味咂摸,含英咀华,自然也受到了艺术上的熏陶感染,获得精神上的审美快感。此时,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满含着诗人的快乐忧伤。诗歌虽不言情,却句句是情,字字含意,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汩汩情感之流。
三、借景抒情,为情铺垫。
情景交融,讲究的是感情“不着一字”,诗歌“尽得风流”。借景抒情,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乐景写乐情,或哀景写哀情;或乐景写哀情,或哀景写乐情。在表现手法上即是衬托,前两种为正衬,后两种为反衬。诗人极尽意象,为下面的诗歌抒情蓄势作铺垫,使情感的表达水到渠成。
四、贯穿全诗,成为线索。
意象像璀璨的粒粒珍珠,耀动着自己的清辉光芒,然而时有一根丝线会将零星散落的珍珠穿在一起,串成一挂夺目漂亮的项链。丝线这个意象,就成为了诗歌的线索。这条线索,把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贯穿在一起,融情于景,浑然天成。


#祝子发# 没有意象的情感是盲目的 为什么 用意象的作用 -
(19368958509): 意象,是诗歌当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鉴赏古诗离不开意象,意象作为诗人抒怀的一种凭借,是古典诗词百花园里五彩缤纷的娇艳花朵.每一枝花随风摇曳,香气袭人,人见人爱.徜徉止步于意象纷呈的百花园里,情不自禁琢磨这些...

#祝子发# 古诗词中常用意象及其意义有哪些? -
(19368958509): 一、草木类: 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

#祝子发# “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是写景,试分析其中的意象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 - 作业帮
(19368958509):[答案] 此句子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 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真是融情入景,天衣无缝!起到了确定全诗情感基调的作用

#祝子发#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意象及作用 - 作业帮
(19368958509):[答案] 意象:投笔、长城、明月、楼兰、柳营、请缨、羌笛、古地、吴钩等. 感情: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等. 一,咏史怀古诗词...

#祝子发# 高中诗歌中的意象和意义 -
(19368958509): 意象就是通过表达作者情感的物体 意义就是作者写的目的

#祝子发# 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各有什么寓意
(19368958509):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 “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

#祝子发# 什么是诗歌的意象?什么是诗歌的象征手法? - 作业帮
(19368958509):[答案] 1.诗歌的基本元素:意象 意象,就是有意蕴、意义、意味的“象”.象是象形字,象长鼻大象之形.4000年前的黄河流域,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大舜曾驯象耕田,可见当时人与象之亲密.后来中原气候变冷,象亦绝迹.古人很少见到活生生的象,只...

#祝子发# 如何把握现代诗歌的意象和语言 -
(19368958509): 一、利用已知,调动储存 “已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试题提供的,如题干要求、标题、作者、写作题材范围、写作时间、注释等;二是考生个人的,如对作者这一作品和其它作品的阅读经验,对所写的题材、写作背景的了解,以及修辞知识、...

#祝子发#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分别代表什麽具体意义? -
(19368958509): 1月亮 、2菊花、3梅花、4鸿雁、5长亭、6落花、7流水、8芭蕉

#祝子发# 谁来告诉我五个诗歌中的典型物象和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典型诗句~ -
(19368958509):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