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人都喜欢用月亮表达思乡之情? 为什么诗人都喜欢用明月寄托思乡之情?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月有圆缺,人有分合。月的圆缺是周期性的,而人的分合不是。在古代这个交通落后的时代,人们每当看到月的圆缺,而自己的分合不由自己的时候,就会通过月圆来寄托自己思人思乡的情怀与能像月亮一样周期圆缺。另一方面月亮是随处都能看到的,古人看到月亮往往会幻想着远方思念的亲人也同样看着月亮,古人可以通过圆月来寄托思乡思人的情怀,希望对方能收到其心意。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

因为常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月园即中秋,团圆的日子,而月亮又是十五那天最特殊的东西!

人们每当看到月的圆缺,而自己的分合不由自己的时候,就会通过月圆来寄托自己思人思乡的情怀与能像月亮一样周期圆缺

因为晚上看到最亮的就是它了

那不看月亮难道还看太阳啊!

古人为什么要用月亮来表达他们的思乡之情~

因为月亮在哪里都能看见,而且月亮的阴晴圆缺正对应着人们的悲欢离合

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夜深人静,相思正浓。不能与家人团员,但可以共享这轮明月。月圆,人何时圆。

月亮的朦胧让人容易产生缠绵的感情;皓月当空,明月如洗的夜晚便容易让人联想连翩,或怀远,或思亲,或念友,或咏古,产生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而这种抒情的方式也是极平易近人。


#夔净肯# 为什么思乡古诗中总说月亮是故乡的最亮? -
(17141609586): 为什么思乡古诗中总说月亮是故乡的最亮? 人的心理感觉,因为家乡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熟悉的事物,一草一木都因为有亲人的陪伴而显得格外美好,因此连平平常常的月亮也显得格外亮了.

#夔净肯# 很多诗人都把乡愁和月亮联系在一起,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
(17141609586): 月的阴晴圆缺,无意中印证着人事的悲欢离合,思乡的人,身在异地,难与家人团圆,此时无论他们头顶是一轮圆月,还是一弯月牙,都会牵动他们的情绪,月的圆满,月的残缺,都是一种寓意,在外的人,总觉得故乡的月比异地的月还要圆,这是出于他们希望和家人团聚圆满的情感.古时侯,传书送信是很困难的,所以往往在夜晚,抬头望天时,会想起,家中有人也和自己共赏一轮月,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一种传统,一种文化.这是文学中的空间手法,因为月亮,这是共同拥有的东西,你不论身在何方,只要今夜晴朗,都可以看得到,那想想同样的月亮却照着不同的两地,是否能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呢

#夔净肯# 为什么咏月的诗表达了思乡之情 -
(17141609586): 经过无数古人(诗人,词人的儒染),月亮已经成为了思乡的代意.无论你在何时何地,身边的事物在变化,身边的人在变化,月亮却还是故乡的那伦.

#夔净肯# 古人为什么望月就思乡?
(17141609586):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夔净肯# 这句诗句都是借助月亮来表达游子的思亲之情这是为什么呢? -
(17141609586): 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每封佳节倍思亲每到夜静时就又思乡之情思念自己的亲人们.

#夔净肯# 为什么月亮在唐诗宋词中表示思乡,怀念之情 为什么月亮在唐诗宋词中表示思乡,怀念之情 -
(17141609586): 白天忙于学习工作,没有闲暇.古时照明技术差.所以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月亮是惟一最宜肉眼观察的大型天体,在古人活动范围内,月相变化甚微.家乡之月视同羁旅之月.古时交通不便,时有行路难之叹.加之信息阻隔,鲤雁难期.作官、应考、经商、征战、徭役、边戍的征人,多数只身在外,很难与其亲朋戚友通讯或见面,所以就造成了见月思亲、见月思乡的亲愁和乡愁文学的发展.

#夔净肯# 古人为什么要借明月来寄托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17141609586): 古代没有电脑电话没有火车飞机,只能拿月亮当卫星来折射思念咯

#夔净肯# 古代月亮为什么总是和思乡思亲连一起 -
(17141609586): 嫦娥奔月,嫦娥住进了月宫之后,就永远的跟亲人分开了.

#夔净肯# 为什么古人这么喜欢描写月亮呢?古人到底对月亮寄托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
(17141609586): 思乡,感叹

#夔净肯# 为什么咏月的诗都表达了思乡之情
(17141609586): 苏轼不是说过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由月圆月缺很容易联想起人聚人散,因此诗人们大多以吟咏月亮来表达了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