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侗族的风土人情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聚居地:
侗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

风俗习惯:
1. “月也”,是这一村 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2.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3.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广西以少数民族居多,那关于侗族和壮族的风俗习惯你都知道吗?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转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装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侗族在广西柳州市三江县、贵州凯里州等一带聚居,民风淳朴,侗寨里有特色木楼,每寨必建有鼓楼,侗族多声部大歌闻名遐迩。
特色推荐: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特色景点:
1.八寨程阳风雨桥,夏季里,住在程阳桥边,日闻阵阵稻香,也听潺潺溪流声,蛙叫虫鸣,一派田园风光。
2.丹州古镇,三江古时县府地,有几座几百年历史的建筑。还可以游泳。
特色餐饮:侗寨糯米、酸鱼、酸肉、酸鸭肉。
夏季节日:与苗家人一样过吃新节。农历6月~7月间。各地过节时间不同。

傣族的风俗习惯、聚居地区和风土人情~

一、风俗习惯:
1、婚姻: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土司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盛行一夫多妻。土司还凭借权势,随意凌辱农民妻女。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未婚子女。
2、葬礼: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二、聚居地区: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三、风土人情:
傣族有食花习俗。经常采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鹃、黄饭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凉菜花、刺桐花、金雀花、鸡蛋花、苦刺花、弯根花、盘藤花和一种傣语称为“莫谢”的花等,大约30多种。
傣家竹楼室内用篱笆将房屋分成两半,内室较小,是卧室,禁止外人入内;外室较宽敞,靠里部分为堂屋,是接待客人的地方,靠外部分设有火塘,是取暖、做饭的地方。

扩展资料
傣族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初期,傣族地区普遍进行了民主建政、肃清匪特的工作,安定了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了生产,疏通了民族关系,初步改变了傣族地区的面貌。为废除傣族社会的封建制度,党和政府根据傣族地区的具体情况,领导傣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运动,同时在傣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推陈出新。德宏州傣剧团编排的大型傣剧《兰嘎西贺》,几年来已演出50多场,观众近20万人,在缅甸等东盟国家演出也大受欢迎。
2004年,由德宏州傣剧团创作、改编的大型傣剧《南西拉》,在“2004年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新剧(节)目展演”一举荣获综合金奖等10项大奖。第一次引进国外动画巨片《猫和老鼠》并翻译配音成为民族语;西双版纳第一张葫芦丝音乐专集《美丽傣乡》等多部剧集音像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傣族

  公元6到9世纪在今侗族居住地的专管少数民族的州对所辖地区称“峒”或“溪洞”。这是管理少数民族的行政单位,并加以编号。现在该地区的一些村寨仍叫“洞”。此名慢慢变成对他们的称呼,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侗族”。截止1990年侗族人口总数为251.401万人。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区。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百越”中的一支)。古代侗族先民原来居住在广西梧州一带,后来一部份向东移动到贵州、湖南一带;另一部份移至广西定居下来。12-13世纪,江南一些汉族人因乱战而迁到侗族地区;14世纪,从江西迁移来大批的汉族农民;14世纪末,又在侗族地区屯军,军人多为江西籍的汉族人。以上这些移民和屯军,以后有大部份融合到侗族中。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方言区,但差异不大。现在多数人能说汉语,有的地方完全说汉语。侗族原来没有自己的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但没推行起来,现在基本通用汉语。
  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别崇拜女性祖先“萨母”,各寨都建有“萨母祠”或神坛供奉她。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侗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称。侗族大歌、芦笛舞、侗戏、斗牛会是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侗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前有行歌坐月,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男女青年交往自由,女青年以来的访的男青年多为荣。男青年去时,每人都手提一个灯笼,晚上谁家的灯笼挂的多,说明谁家的女儿出众,其父母也很得意。过节时,男女青年唱对歌表示爱情。男人穿对襟或右衽无劣谔衣,包大头巾;妇女穿大襟无领上衣,穿百摺裙,束腰带和绑腿,包头帕,留长辫。以大米为主食,山区多吃糯米。好饮酒,嗜好酸辣味。打油茶、鱼生、腌鱼为自食和待客的上等佳肴。多数地区的侗族过春节,也有的地区在十月或十一月择日“过侗年”。四月八日或六月六日为祭牛节,节日让牛休息,供以鲜草、糯米饭等食品。吃新节多在七月,届时以新米和鱼祭祖,预祝丰收。老人去世,男子须剃发。无论男女,均要汲水沐尸,而后装束打扮,含口银,忌铜铁附身。丧期孝事忌荤吃素,实行土葬。经济方面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也有一些林业,所产杉木非常有名。民间工艺较为发达,鼓楼和风雨桥是独具民族风格的建筑物。新中国成立后,与苗族联合建立1个自治州,单独建立了3个自治县,与苗、瑶、壮族联合建立1个各族自治县。

  ---------------想了解详细一点的资料不妨去http://www.dongzu8.com/逛逛~


#费彩支# 侗族分布在那些地区》?: -
(13353488859): 侗族 Do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侗族人口约为二百九十万人. 民族概况 我国的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湖南省的新晃、靖县、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以及湖北恩...

#费彩支# 关于侗族的作文 -
(13353488859):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 侗族的风俗习惯.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

#费彩支# 中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
(13353488859):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

#费彩支# 侗族的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的来历、习俗?
(13353488859): 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姓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

#费彩支# 我国是统一的多样名族国家,每个名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
(13353488859): 1041426989,你好: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牯藏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祀先人.

#费彩支# 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要说清楚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少点, - 作业帮
(13353488859):[答案]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人口570.42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已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

#费彩支# 介绍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请任选一个民族作介绍.300字以上,3天内要! - 作业帮
(13353488859):[答案] 羌族 中国羌族(古羌和现代羌族)——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 羌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 李白在《蜀道难》里吟咏:“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还建有冉駹(发音与“Rrmea” 几无差别)...

#费彩支# 你知道贵州那有什么风俗吗
(13353488859): 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高原... 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侗族的侗歌大都旋律优美,曲调多样,内容丰富...

#费彩支#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请介绍一些你所了解的民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聚居的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请介绍一些你所了解的... - 作业帮
(13353488859):[答案] -要求真苛刻…… 壮族,是除汉族外人口做多的一个民族.壮族非常好客并且能歌善唱,喜欢依山而居. 傣族,元谋傣族的节令有“土主会”、“秋千会”.“土主会”于孟春季节举行,届时于土主庙敬香拜佛,希望来年驱邪免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费彩支#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请任意选个你熟悉的民族,向同 -
(13353488859): 苗族: 苗族男子:一般缠青色长巾,穿对襟或大襟式短衫、唐装,束宽大腰带,衣裤与壮、汉相同,冬天系绑腿.妇女服饰分便装和盛装,颜色多为蓝、白、黑、红等.便装朴实、素静,一般为大襟右衽衣,宽脚裤或百褶裙(有的长及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