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体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错觉“?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策略 卢 鹰 摘要 体育教学中常会面临设置行为目标的问题,正确设置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增加现时的努力程度,增强自信心,降低焦虑和不安,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向积极方向转变,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关键词:目标;有效性;成功;动力 引言 无论在体育教学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我们常会面临设置行为目标这样一个问题.有效目标设置对人们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达到某一特定的行为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合理有效的目标设置可以从多方面影学生的表现,能使学生的注意和行为指向需要学习的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动力和动员其能量;能促使其为完成目标而主动执行和设计最合适的策略和手段;有助于增加学生现时的努力程度.当目标确定后,学生练习的单调感就会消失,从而有助于延长这种努力.当目标设置的太高、脱离实际时,学生会产生挫折感和焦虑感,进而导致心理耗竭.相反目标设置的合理,不仅有助于防止心理耗竭,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增加学生成功的机会。 1 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策略 1.1 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准确地分析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设置合理、有效目标的重要依据教师应从学生的生理水平、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等方面进行测定和分析,针对每一学生的个性特征来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如在排球教学中,应对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条件、体育基础,接受能力等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根据其实际能力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目标.目标过高会超越学生的实际能力,不利于目标的实现,易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失去学习的信心;目标过低,不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学习动机降低,学生的实际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失去学习的兴趣.只有当设置目标是具体和富有挑战性的,切合学生实际能力时,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才能激励学生去战胜困难,挑战自我,产生成功的愿望和行为,最终实现目标,获得成功。 1.2 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对于许多教师来说只注重设置长期的目标,对设置阶段目标重视不够.长期目标漫长、遥远,具有方向性特征,短期目标则具有更多的机会评价成绩,对长期目标的形成具有反馈的功能.事实上短期目标比长期目标更有效.(1)当活动开始后,短期目标比长期目标能使人形成更积极的期望;(2)在活动期间,人们认为短期目标是可以达到的;(3)长期目标易损害学习的乐趣;(4)短期目标有助于人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准确的评价.当学生达到了短期目标时,他们的个人自我效能也随之提高,这种自我效能的提高又提高了个人的内部动机和活动水平.因此,教学活动中所设定的目标不应直接指向终极目标.可将长期目标分解成若干个阶段目标,将阶段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如在学习排球发球技术时,可将学习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对各阶段的动作规格及落点的准确率设置“阶梯型”目标.逐步提高难度.当多个阶段目标被逐个实现后,自然会加大长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最高一级为长期目标,最低一级是学生当前的能力或水平,中间各级代表阶段目标,难度逐级加大,以此引导学生实现最终目标。 1.3 目标设置应明确具体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向之前进的,将要产生的事物.是某项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因此,目标的表述应是明确的、具体的,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而不是模糊,笼统的.明确具体的目标有助于学生形成具体而有效的行为.如:“一个月后发球成功率达75%”.“三周后纵跳摸高由2.98米提高到3.02米”.将目标设置具体和量化,有助于学生活动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有助于对结果进行评价.相反,不具体的目标如:“请你尽最大努力”,“再跑快一点”等笼统的目标是无效的.设置明确目标对运动机能和技能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更有助于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增强学习信心和提高动机水平。 1.4 目标设置应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目标的设置既要具有挑战性,又要具有实现性,最好设在学生需要经过较大努力才能够达到的水平,因为这种目标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促使其奋发努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目标定的过高,学生反复努力后仍未达到目标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产生挫折感,就不会认真对待目标,放松努力或焦虑不安,内部动机水平也会随之下降,还可能放弃努力;如果目标过易,不需付出很大努力轻而易举地实现目标,难以体验挑战性,无法激发动机,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为了保证目标既有挑战性又不太困难,应将学生近期的技术和能力水平作为目标制定的参考依据,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2 加强目标设置可实现性的方法 2.1 学生与教师合作制定目标学习目标主要应由学生自己设置,让个体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目标要比他人给其设置目标更具有可实现性.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个人的意愿,将目标强加于学生,学生就不会主动、自觉和积极地为完成目标而努力,并感到压力和不安,甚至可能伴随抵触情绪.因此目标最好由学生自己来设置,但必须得到教师的支持和认同,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参考意见,协助目标的制定,双向沟通和协商并达成一致,保证目标的客观性和实现性,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各自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并会主动积极地寻求现实目标的最佳行为策略。 2.2 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在目标达成过程中信息及时反馈十分重要,要使目标设置更为有效,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活动情况的反馈信息.对其活动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帮助学生对自我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鉴定,使其看到自己的进步或不足,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寻求最佳的方法和途径.如果学生不了解自己在现实目标道路上的活动情况,难免存在盲目性,降低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同样,如果不设置目标,而只给活动者提供反馈信息也不能促使其活动水平的提高,只有目标设置与反馈信息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活动水平才会提高.一项研究表明,四组学生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训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第一组只有设置目标没有反馈信息;第二组只有活动反馈信息没有设置目标;第三组既有设置目标并获得了反馈信息;第四组既没有设置目标也没有反馈信息,研究结果表明既设置了目标又获得了反馈信息的第三组效果最好。可见反馈信息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通过测验、教学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使其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3 结论 3.1学生要想到达成功的彼岸,首先要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它可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重要的活动任务上,有助于动员能量,增加体育学习中的努力程度,并主动寻求克服困难的途径与方法,对提高运动成绩可产生积极的影响. 3.2 目标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带来消极影响,降低目标设置的有效性. 3.3 教师应及时提供体育教学情况的反馈信息,使其准确的把握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为调整学习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目标的设置应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使目标切合实际更具有可实现性. 参 考 文 献 1 季浏,符明秋.《当代运动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殷恒婵,李卫东,龚河华.《激发与维持青少年学生动机的手段——目标设置的策略与模式》.中国体育科技,2002,7 3 徐英俊.《教学设计》.教学科学出版社,2001,9108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年

体育心理学的定义 1,Pargman(1998)认为,运动心理学是通过运用人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和原则试图解释,预测或改变与运动相关的行为. 2,Anshel(2003)提出,运动心理学研究在运动参与背景下的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如何被三种基本来源即运动员,团队领导(例如教练员)和这些个体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所影响. 3,Gill(1979)指出,竞技和健身运动心理学是对人及其行为在竞技及健身运动情景中的科学研究.竞技和健身运动心理学家找出一些原则和指导方针使体育专业人员能够运用,以帮助成人和儿童参与运动并从中得到益处. (一)国外学者所下的定义 教 练 运动员 环 境 运动表现 (二)国内学者所下的定义 张力为(2003)指出,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祝蓓里等人(2000)认为,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本教材所下的定义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学习和掌握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生理表现; 二是理解参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健康和幸福. 三,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 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学科;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可加以应用 ;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 1,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一,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 5,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一)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2,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3,可采用一些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调节情绪状态; 4,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机水平; (二)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训练水平; 怎样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使运动员处于最佳比赛状态,充分发挥最大潜力,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

体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的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目标设置:根据自己的体育能力和技术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策略、步骤和时间安排。

三要素:1、依据自身能力(运动能力、技能水平)
2、一定的时间期限
3、达到目标所采用的策略和步骤

一、什么是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是在运动心理学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
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的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具体的研究对象:
1.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在体育活动影响下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2.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对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影响和作用;
3.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特殊要求;
4.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学规律;
5.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6.体育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
体育心理学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因此,它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学科。

二、体育心理学与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者的关系
 如果将体育看成是广义的体育,体育就应该包括体育教育教学、竞技运动和大众健身运动三个领域。不管哪一个领域,实际上都是围绕人参与身体练习活动这一中心主题展开研究和讨论的。由此可见,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是围绕人从事身体练习活动中发生的心理现象展开研究和讨论的,具体来说,
三者研究的共同点在于:
第一, 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练习活动的人;
第二, 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从事身体练习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等;
第三,研究方法相同。 
三者研究的不同点在于:
第一, 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同,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
第二, 第二,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如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第三, 第三,研究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体育心理学虽然也研究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条件下所有的心理现象,但更应该侧重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善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运动心理学应该侧重研究与运动表现和成绩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即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成绩等;锻炼心理学应该侧重研究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体育锻炼对锻炼者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等等,它不关心与运动表现和成绩的有关心理学问题。 即便是相同的心理学主题,三者的研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体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比如,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在无意识中,广告信息会进入人们的潜意识。这些信息反复重播,在人的潜意识中积累下来。当人们购物时,人的意识就受到潜意识中这些广告信息的影响,左右你的购买倾向。

  错觉是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错觉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知觉方面。如当你掂量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块时,你会感到铁块重,这是形重错觉。当你坐在正在开着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这是运动错觉等等。
  成因
  引起错觉的原因很多。感知条件不佳、客观刺激不清晰、视听觉功能减退、强烈情绪影响、想象、暗示以及意识障碍等都能引起错觉。重听的人常会听错别人说的话;胆小者夜晚独经旷野,心中恐惧,会把树木当成人形,把自己的脚步声误认为是有人在追赶;对亲人的长久悬念,会把风声误认为有人敲门。错觉本身在不一定都说明有病,因为健康人也能出现错觉,只是健康人对错觉都能自行矫正罢了。
  在病理状态下,尤其在各种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时,常常出现错觉。如感染、中毒或躯体疾病引起的谵妄状态时,病人可将门上挂的衣衫视为鬼怪。在情感性精神病时也会出现错觉,如抑郁症患者常把别人的谈话听成是议论他的罪恶,甚至将如何把他处死。
  常见的错觉包括
  (1)错视:如把挂在衣架上的大衣看成是躲在门后的人;一个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吸顶灯看成是挂在天花板上的人头等。这都是错觉的例子。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错觉是幻想性错觉,意思是病人把实际存在的事物,通过病人自己的主观想象作用,错误地感知为与原事物完全不同的一种形象,如病人把天上的彩云,通过想象感知为飞舞的仙女的形象;有的病人把墙上的裂纹,通过想象错误的感知为一些美丽的图案或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凶恶怪兽。
  (2)除错视外,还有错味、错触、错嗅、错听和内感性错觉。
  常见病症
  错觉常见于癔症、精神分裂症、各种物质中毒所致精神疾病、脑器质性精神疾病以及伴有轻度意识障碍的病人。同时,错觉也能见于正常人,如幻想性错觉就可见于想象丰富的健康人,也可见于癔症、精神分裂症等;人在过度紧张、虚弱情况下也可以出现错觉。如通常说的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就是错觉;风声鹤唳就是错听;如一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将输液器看成是一条欲爬向病人的长蛇,这也是一个错视的例子。
  另:贴张经典的图说明一下视觉上的错觉.盯着右图中的白色圆,然后移动视线,如果您注视其中一个白色的圆
  ,其他的白色圆会变成灰色,试着不停移动视线,错觉的效果很奇妙!


#童壮种# 体育心理学名词解释错觉“?
(15261158852): 错觉是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 错觉本身在不一定都说明有病,因为健康人也能出现错觉,只是健康人对错觉都能自...

#童壮种#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什么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
(15261158852):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并各自侧重研究的是什么?答:关系:三者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叉重叠现象较为突出.研究的侧重点:三门学科分别对应于不同研究领域,因此其各自研究的目标、对象和侧重点不尽相...

#童壮种# 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含义是什么 -
(15261158852): 含义

#童壮种# 体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性质是什么?
(15261158852): 就学校体育教学活动而言,它要求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动觉、触摸觉、平衡觉等感觉器官),认知所要的是什么动作,什么运动技术,其结构如何;同时要反...

#童壮种# 体育性格在心理学中指的是什么?
(15261158852): 根据现代运动心理学对多名成功运动 员的跟踪调查,无论是什么样的体育活 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 信心、勇敢果断和坚忍刚毅的意志等心理 品质为基础.所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 锻炼,不仅能够强健体魄,同样对于培养 健全性格有特殊的功效.长期从事对抗性 的运动能够培养很强的心理素质和坚韧不 拔的拼搏精神.

#童壮种# 体育心理学 - 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体育心理学的意义?急!~~
(15261158852): 增强血液循环,增强大脑及身体各部位的供血供氧量,心里感觉轻松,各脏器能力增强,心情得到改善,心理状态就会趋向人体各项指标正常时的状态,久而久之,心里就会改善!

#童壮种# 体育心理学是属于什么专业的? -
(15261158852): 这是衍生专业啦,或者说复合学科 既要懂体育,又要会心理学.是偏心理学方向的

#童壮种# 名词解释:体育 -
(15261158852): 体育一词有两种解释 在我国,体育一词有两种解释. 体育 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育一词是这样解释的: (1)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在活动的过程中以锻炼人的身体为目的. (2)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