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中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不同的景色,表达了不同的心情 关于岳阳楼记的中考题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   这番交代十分必要,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刻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又嘱托我作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这段文字简明扼要,把必须交代的背景,在文章开头集中地加以交代,后面就可以驰骋想像自由挥洒笔墨了。   第二段,不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这段文字的内容是写景,口气却是议论。一上来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巴陵的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衔远山、吞长江、汹涌着,流动着,无边无际。这几句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接下来两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又从不同时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万千的变化。早晨阳光灿烂,把洞庭湖照得如同明镜一般,正如唐朝人张碧的诗里所说的“漫漫万顷铺琉璃”。晚上云雾低垂,把洞庭湖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正如宋朝人李祁在一首词里所写的:“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以上几句抓住不同时刻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把它的万千气象很生动地渲染了出来,然后小结一句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既然前人描述已经完备,而且有诗赋刻在岳阳楼上,范仲淹便不再重复。人详我略,人略我详,转而写登楼览物之情:“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迁客,指降职贬往外地的官吏。屈原曾作《离骚》,所以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既然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湖边的岳阳楼便为迁客、骚人常常会集的地方。当他们登楼观赏洞庭湖的景物时,心情能不有所差异吗?这几句是全文的枢纽,很自然地引出以下两段。上面对洞庭湖的描写是客观的,以下则是设想迁客骚人观洞庭时的主观感受;上面的文字很简约,以下则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根据课文《岳阳楼记》填空。 ⒈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

⒈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⒉壮阔、雄伟、气势磅礴……⒊个人的遭遇(得失)     环境的好坏 ⒋阴雨绵绵 悲伤     晴朗明媚 喜悦

>中考试题之大全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005湖北随州
1.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 )兴 ②去( )国怀乡
③把( )酒临风 ④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
2.把“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译句:
3.第五段“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紧承三、四两段,请你说说“二者之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2分)
一是 ;
二是 。
4.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5.读了本文,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2分)
重庆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2分)
9.“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0.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3分)

河北
11.文章的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
1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13.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14.根据你对文章中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①天涯海角 涯:      ②日薄西山   薄:         
③白头偕老 偕:      ④如临大敌   临: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16.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17.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3分)

上海
1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9.第①段描写“满目萧然”之景,表现迁客骚人________的心情。(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北京
20.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 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2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山岳潜形 潜:—— (2)薄暮冥冥 薄:——
(3)把酒临风 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23原文语句填空。(2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24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2004北京海淀
25“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
去:A.距离 B.离开 C.除掉,去掉
①去国怀乡 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委而去之 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26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语句的意思。(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7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 的特点。(2分)
28文章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第四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 和 的语气语调。(4分)
2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
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2004大连
3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登斯楼也 斯: ②则有心旷神怡 怡:
31释下列各句中的“然”字。(3分)
满目萧然(《岳阳楼记》) 然: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然: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然:
32“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2分)
2005哈尔滨
3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薄暮冥冥 景:春和景明
3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5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2分)
36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 和 。(2分)
2005浙江湖州
3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至若春和景明 (2) 把酒临风
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微斯人,吾谁与归?
39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05四川自贡
40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状:胜景,好景色。
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4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42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43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4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开:
⑵而或长烟一空。或:
⑶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⑷微斯人,吾谁与归?微:
45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4分)
译文:
46作者在选文中描绘了不同的景色,表达了不同的心情。(4分)
第①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第②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47作者在文中希望大家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对待事物的博大胸襟(引用原文句子),你认为这种胸襟有什么教育意义?(4分)
2006齐齐哈尔
48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晖: 备:
49译句子。(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
50将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答:
51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3分)
答:

2006沈阳
52选文中加点的词。(4分)
(1)景: (2)偕: (3)把: (4)或:
5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微斯人,吾谁与归?
54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断两处)(2分) 予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55概括选文画浪线句子的内容。(2分)

56房地产开发公司把他们开发的一处住宅命名为“岸芷汀兰”。清你结合选文说说商家这样命名的创意。(3分)

南京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5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②自是数年之后( )
58.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怏怏不乐
C.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
5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
(2)安用重法邪?
译句:
60.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 。(1分)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

2005安徽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6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山间之四时也
6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6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分)
[甲]: [乙]:
64.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
2004广西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
6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 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D.宴酣之乐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6、[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 。
6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8、《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 统一起来,抒发自己 的情怀。
69、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
2007义乌市卷(10分)
范仲淹《岳阳楼记》第四、五节
7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至若春和景( )明 (2)宠辱偕( )忘
(3)把( )酒临风 (4)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
7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而或长烟一空( 或许 ) B.或异二者之为( 的 )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他的 ) D.微斯人,吾谁与归 ( 没有 )
7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3.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台州市 (10分)
7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山岳潜形 ( ) (2)则有去国怀乡 ( )
(3)至若春和景明(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7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6.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3分)

2007潍坊市 (10分)
(甲)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7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庙堂:
③不可具状 具: ④公退之暇,被鹤氅 被:
7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后天下之乐而乐 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A. ②烟云竹树而已 B.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①处江湖之远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C.②竹工破之 D ②子声丁丁然
7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
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2分)
80.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

2007贵港市
【 甲】《岳阳楼记》第三四五节
【 乙】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 旷日:荒废时日。
81.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 ( 2 分)
A .薄暮冥冥 薄:迫近 B .沙鸥翔集 集:集合
C .人不对 对:回答 D .家富则市得良犬 市:买
82.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 ) ( 2 分)
A .屋舍俨然 B .满目萧然
C .百事也尽然 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83.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
② 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答:
84.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4 分)


85 .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
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2 分)
杜甫 顾炎武 周恩来
答:
8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2 分)
A .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B .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
C .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叙事,借事说理。
D .乙文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的道理。










答案:
1(12分)9.①同“俱”,全,皆。(只作一种解释,亦不扣分) ②离开。 ③持、执(端、拿)。 ④因(因为)。(2分) 2.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分) 3.遭遇阴暗凄凉的景象而心生悲凉 看到清明亮丽的景物而其喜洋洋。(意近即可)(2分) 4.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分) 5.示例: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或“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分,写出的名言与范氏名言不类似的不给分;写出的名言与范氏类似,但人物不匹配的,给1分;写出的名言与原作稍有出入,但仍符合原作大意的,不扣分)
11.(2分)北宋(宋代) 范仲淹
12.(2分)①前人之述/备矣。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13.(2分)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4.(4分) ①边 ②迫近③一起 ④面对
15.(2分)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
16.(3分) 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17.(3分) 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20D 21隐没 (2)迫近 (3)持、执 (4)曾经
22(1)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3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24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5①B ②C ③B ④A
26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璧,静静地沉浸在水底。
27壮阔、浩渺
28阴晦萧索 晴朗明丽 悲凉低沉 喜悦昂扬
29答案示例:①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②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
30(2分)①斯:这,这个。 ②怡:愉快、愉悦、和悦
31分)①……的样子 ②对(的)、是(的)、正确 ③这样
32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3薄:迫近 景:日光
34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
35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6个人的遭遇 外物的触发
37日光 1分  (2)执 持  1分
38 3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分)
40-43CADA
44,每词1分)开:放晴;或:有时;求:探求;微:没有45、(4分)大意符合即可,酌情扣分。
译文示例:登上这座楼,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南,抬眼望去,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非常悲伤。
46,每空1分)意对即可。阴天,悲伤;晴天,喜悦。
47(4分,填空1分,“教育意义”3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教育意义”可以从政治理想、社会责任、荣辱、名利、失败与成功等方面来谈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48日光。 备:全面(完全)或详尽。
49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或:不因外物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
50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1分)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分)
51:任长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好的诠释。
52)日光(2)一起(3)持,执(4)或许(也许) 53)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2)没有这人,我同谁一道呢?
54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55庭月夜图或洞庭月夜的美景。
56岸芷汀兰”为人们展示了一幅芳草萋萋,兰花幽香的优美画面,令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文化气息,进而提升文化品味。
57. (2分)(1)他的(2)这(每小题1分)
58. (2分)B
59. (4分)(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2)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2分)
60. (3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2)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1分)(3)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1分)
61.(3分)(1)日光 (2)景象 (3)季节 (每小题1分)
62.(4分)(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每小题2分)
63.(4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每句2分)
64.(4分)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隆视选# 岳阳楼记 写一阴一晴,一悲一喜,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
(18389004738): 两点作用:一是写出岳阳楼在不同时节的不同景色,突出岳阳楼的“大观”之景;二是表现作者内心的变化,便于作者最后表现自己的志向.

#隆视选#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了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色产生了“喜”和悲?
(18389004738): 二选一好了. 迁客骚人因己而悲,因物而喜的两段文字,并着力渲染“悲”和“喜”的气氛,最后将迁客骚人的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表达自己的旷达胸襟.作者将多种表达方式有机地融为一炉,从而使文章环环相扣,层层蓄势,气象宏伟. 说明“迁客骚人”面对这两种景象所产生的或悲或喜的感情,主要是为了同“古仁人之心”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自己和滕子京不同于一般的迁客骚人,进而抒发自己的胸怀和政治抱负.

#隆视选# 岳阳楼记 1.登楼者对两种不同的景色产生或喜或悲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2.结尾作 -
(18389004738): 目的是为了给下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渲染和铺垫,同时也点明了文章中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劝勉滕子京能和自己一样. 表明了自己高远的志向,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这里的“斯人”,从文字上看是“古仁人”,实际上也指滕子京,至少是希望滕子京也成为这样的人.所以这句话也包含了正面规劝,勉励好友的意思.

#隆视选# 《岳阳楼记》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描绘了洞庭湖的风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作业帮
(18389004738):[答案] 空间和时间方面 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景色的赞美和热爱

#隆视选# 岳阳楼记 文中第3段和第4段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画面,请各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它们不同的特点 - 作业帮
(18389004738):[答案] 阴暗悲凉、晴朗欣喜

#隆视选# 岳阳楼记 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 悲和喜的感情 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
(18389004738): 前面写景为后面的抒情服务,美景见出情真,看出悲、喜是一种真实的审美感受,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悲、喜情的美好进而衬托出先“忧”后“乐”之情的更加美好与高尚.

#隆视选# 《岳阳楼记》中课文描绘了不同天气中的洞庭湖景色,又用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的写法,描述了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想一想,“古仁人”为什么会“异二者之为”. -
(18389004738): 迁客骚人的情绪受不同天气景色的影响,他们“以物喜,以己悲” 古仁人胸怀开阔, 不因外物好坏,自己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忧国忧民,所以不会受到天气景色的影响. 不因外物好坏,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国忧民,所以不会受到天气景色的影响.

#隆视选# 岳阳楼记中写登楼者对两种不同的景色产生了喜和悲的情感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结
(18389004738): 突出岳阳楼不同景色不同气氛给人的不同感受 来侧面烘托岳阳楼

#隆视选# 岳阳楼记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18389004738): 作用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悲喜的情感.是一种借景抒情的方式.《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

#隆视选# 登岳阳楼通过对什么景物的描写,触景生情抒发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
(18389004738): 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