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窃读记》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 #五年级# 导语】林海音所著的《窃读记》是一篇描写作者窃读经历的散文。文章通过描述作者放学后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顾客之中,借雨天窃读,直到晚上才离开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以下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些整理和知识点概述。
【课文】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作者简介】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担任《**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迄今,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颤叶信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代表作:《城南旧事》。
【知识点】
一、生词:窃读、炒菜、锅勺、踮起、饿狼、惧怕、充足、屋檐、皱眉、一碗、酸痛、支撑、书柜。
二、读读写写:招牌、担忧、急切、惧怕、环境、知趣、光顾、恐怕、充足、理由、屋檐、其实、支撑、鼓励。
三、词语积累:急匆匆、花花绿绿、倾盆大雨、饥肠辘辘、舒舒服服、依依不舍。
四、词语理解:适宜、知趣、饥肠辘辘、白日梦、依依不舍。
五、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写小作者因为买不起书,放学后偷偷地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
六、句子理解:
1. 通过小作者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读书的如饥似渴。
2.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3.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4. 作者用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5. “吃饭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事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健康成长的人。
6.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七、课后问答:作者是在旧中国私人开的书店里读书。在这里读书要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还要经受饥饿和腿酸脚麻的煎熬。
八、读书格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会不会读书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


#南货奔# 五年级上册课文《窃读记 -
(15960205860):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忽忽地从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

#南货奔# 小学五年级第一课《窃读记》主要内容是什么?
(15960205860): 时间:放学后 地点:饭店旁的书店 人物:小林海音 干什么:借机读书 事情的起因:渴望读书 经过:在书店偷偷读书 结果:她发现自己是在爱里长大的

#南货奔#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主要内容
(15960205860): 说了小女孩去图书馆是只看不买所以她怕被书店老板发现就走在一个大人身边让书店老板以为是他的女儿,小女孩窃喜自己没被老板发现,可她昨天看的那本书不见了她四处张望嘿在哪她找到那本书津津有味的读起了很快她把那本书读完了虽然全身疼痛但脑子里却装满了智慧

#南货奔# 小学五年级语文<<窃读记>>的主要内容 -
(15960205860): 1.课文简说. 一读课题,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笔下孔乙己那“窃书不算偷”的话来.孔已己“窃”的是书,而本文“窃”的则是读,情趣上大相径庭.品读课文,我们会随着这个怯怯地藏身于大人中间、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着的小女孩,体会...

#南货奔#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窃读记》...
(15960205860):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窃读记词语注释 【紧邻】 紧紧挨在一起的邻居. 例句:我们两家是紧邻. 【担忧】 担心,忧虑. 例句:他这样实在令人担忧. 【贪婪】 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例句:他贪婪地读每一本书,仿佛一个饥饿已极的人得到...

#南货奔# 《窃读记》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是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
(15960205860): 1、《窃读记》 答1:作者在书店里读书,作者怕她只看书,不买书,而被书店老板赶走. 问2: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抄写这些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答2:(句子详见书第4段)体会:作者和书交了朋友,她喜欢...

#南货奔# 窃读记选自哪里 -
(15960205860): 窃读记选自: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窃读记》写于1952年8月10日.作者小时候在北京长大,在此度过了25年的时间,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后,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所写的也是作者在北京的...

#南货奔# 联系整篇课文,具体说一说作者“窃读的滋味”到底是什么样的.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窃读记》. - 作业帮
(15960205860):[答案] 文中说了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

#南货奔# 五年级《窃读记》语文问题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作者的窃指的是?快乐是因为?惧怕是担心?... - 作业帮
(15960205860):[答案] 1.窃是指偷,快乐是因为可以读书.惧怕是担心被老板发现然后把她赶出去. 2.通过我不开心的表情和开心的内心.可以在书店里看书而高兴无比. 3.人是靠吃饭来维持生命.靠读书来充实知识.粮食哺育是身心上的.而书籍哺育是心灵上的.

#南货奔# 窃读记一文作者运用了什么方式来描述自己窃读时的心境和情感. -
(15960205860): 《窃读记》一文作者综合运用了细致入微的动作、自语式的独白等描写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真真切切地表现了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 作者小时候在北京长大,在此度过了25年的时间,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后,她将北京的生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