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2课 三亚落日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写是是什么?有人认为这段话没有围绕题目来写,应该删掉. 语文练习册第2课三亚落日上的阅读片段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第二自然段第一句“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应该是中心句,“浓浓的热带风情”是中心词。这段所写内容确实不是文题中的“落日”,但是它写的是白天的三亚,是对三亚美丽的落日景观的衬托,——也正是在这样的“浓浓的热带风情”的大背景下看落日,三亚落日才更显其“诗意”,这里从整体上照应了文章首句,当然也照应了文题,怎么能说“没有围绕题目来写”呢?

课文是什么???????????

1、课文第2小节作者抓住了蓝蓝的海和天,洁白的鸥,碧玉般的树冠,玉屑银末般的细沙,写出了三亚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喜爱赞美之情。
2、“ 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从所填的词中我体会到白鸥飞得低,使人觉得快触到海面。突出了鸥之白,海之蓝。表达了对三亚美景的喜爱之情。
3、“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从所填词中可以体会到落日的神奇美丽令人陶醉,人们全神贯注欣赏落日之美,怕错过机会。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留恋和惊叹。
“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片,热烈一片”。“笑颜”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和海变化的原因是夕阳的映照。
3、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这句是 拟人句,写出了大海由原来的蓝色变成了红色,原因是夕阳的映照。
4、《三亚落日》课文的中心句是“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这句话在文中起总领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天涯海角)是那里著名的旅游景点。
5、文中写了(3)幅落日的画面,你最喜欢的是(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因为这句话写出了落日的(可爱、淘气),表达了作者对落日的(喜爱之情。)
希望可以帮到你~~

《小学语文》第2课 三亚落日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写是它的特点

小学六下语文的第二课《三亚落日》求全文~

三亚落日!!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一、看拼音,写词语。
逊色 收敛 洋溢
玫瑰 活跃 美妙绝伦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缘故(缘由) 依旧(仍旧) 顽皮(调皮)
惊讶(吃惊) 摇曳(摇晃) 欣赏(观赏)


三、给吓了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⑤
2. ④


四、用打比方的方法改写下列句子。
1.夕阳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红通通的夕阳像喜庆而柔和的灯笼似的悬挂在海和天的边缘。
2.椰子树在海风中摇曳着树冠。
椰子树像把大蒲扇在海风中摇曳着树冠。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完成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赤朱丹彤(四字并列):楼堂馆所、笔墨纸砚、梅兰菊竹、琴棋书画、亭台楼阁
2.你喜欢这些描写落日的句子吗?说说为什么?
答:喜欢,因为这些话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的生动,有趣。
3.你还喜欢文中哪些描写落日的句子,请摘抄下。
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一、读一读,连一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浩浩风波起,冥冥日沉夕。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二、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杭州西湖之美,乃世人皆知。中秋月明之夜,泛舟湖上,尽可领略“烟笼球水月笼纱”的诗般意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之一,也是自古以来的赏月盛地。三个石塔,亭亭玉立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每逢月夜,特别是中秋家节,在塔里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中透出,宛如一个个小月亮,倒影湖中。待到皓月中天,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融成一片,真实“一湖金水欲溶秋”。

1.从文中圈出3个错别字,依次写在横线上。
逢(缝) 盛(胜) 影(映)
赏月盛地——赏月胜地
每缝月夜——每逢月夜
倒影——倒映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湖金水欲溶秋”的意思。
这里指秋天的黄昏(文中指各种光线),夕阳的光辉映照湖水,一湖金黄绚烂的色彩,就像一整个金黄色的秋天都融化在湖水中。
3.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恰当的标题。
中秋西湖夜

求采纳,谢谢=v=


#闾树叛# 六年级下册第二三两课的复习资料(三亚落日和烟台的海) -
(13356024184): 我们老师没讲那么细.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可以在网上搜搜. 三亚概貌 三亚市在中国海南省(海南岛)最南端,古称崖州.全市面积1919.6平方公里,境内海岸线209.1公里,有19个港湾. ?三亚市气候独特,地处低纬度,受海洋气候的影响较...

#闾树叛# 苏教版六下语文三亚落日教案 - 作业帮
(13356024184):[答案] 2、三亚落日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同时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预习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些什么? 三、默读...

#闾树叛#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二课匆匆如何分段 -
(13356024184): 第一段(1):三亚看落日有诗意.第二段(2):三亚到处洋溢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第三段(3~5):首尾呼应.

#闾树叛#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书第二课三亚落日中“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从感染 -
(13356024184): 三亚落日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

#闾树叛#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二课是什么? - 作业帮
(13356024184):[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二课《三亚落日》 三亚落日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

#闾树叛# 《海上日出》描写了哪两种日出奇观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13356024184): 《海上日出》描写了描写了(天气晴朗时)和(有云时)两种情况下的日出奇观

#闾树叛# 苏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第一节“诗意” “美妙绝伦” 第三节“赤朱丹红”这三个词意思 以及分大段写大段意 - 作业帮
(13356024184):[答案] 诗意--形容有意境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本课指景色美丽. 赤朱丹彤--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第一段(1节)开门见山,点明“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第二段(2节)介绍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 第三段(3-4节)描写了落日的美景. 第四段(5...

#闾树叛# 不懂就要问课文主要讲什么故事? -
(13356024184): 1、《不懂就要问》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2、多音字背 bēi 背包 bèi 背诵圈 quān 圆圈 juàn 猪圈 juān 圈起来挨 āi 挨打 ái 挨着3、近义词: 照样...

#闾树叛#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二课三亚落日的改编 -
(13356024184): 《美丽的地狱》 改编《三亚落日》 在地狱看投胎真是有趣.鬼魂喝汤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也不必 天堂逊色. 地狱在冥界的最南端,备注透了的苍蝇围着,洋溢着浓浓的死亡 风情.肥肥的苍蝇和瘦瘦的鬼融为一体,巡视的无常啃着想想的苍 ...

#闾树叛#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三课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
(13356024184): 主要写了森林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