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的诗句有哪些? 以动衬静的诗句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赏析 动与静在生活中是相对立的,但在艺术作品中有时却相辅相成。这里是远离尘世、人迹罕至之地,对厌烦了尘世纷扰的人来说,显然有着无比的幽静。但是,山林如果真的沉寂无声,那只会使人觉得死气沉沉。而这两句写山林之幽静,却不失大自然生动活泼的情趣。因而,当时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据载,梁简文帝、梁元帝曾反复讽咏此联,认为不可复得。宋人王安石也爱此诗,但却有意做了反而文章,说是“一鸟不鸣山更幽”,真是见仁见智。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赏析 动与静在生活中是相对立的,但在艺术作品中有时却相辅相成。这里是远离尘世、人迹罕至之地,对厌烦了尘世纷扰的人来说,显然有着无比的幽静。但是,山林如果真的沉寂无声,那只会使人觉得死气沉沉。而这两句写山林之幽静,却不失大自然生动活泼的情趣。因而,当时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
以动写静的诗句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18963422.html

以动写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山鸟的鸣叫写出了春涧的幽静)
以静写动:遥看瀑布挂前川。(挂字将动态的瀑布写成了静态的画卷)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初中语文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的诗句有哪些~

以动写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山鸟的鸣叫写出了春涧的幽静)
以静写动:遥看瀑布挂前川。(挂字将动态的瀑布写成了静态的画卷)

1,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出自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白话文释义: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出自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白话文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自唐代:王维《鹿柴》
白话文释义: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4,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出自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
白话文释义: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唐代:王维《竹里馆》
白话文释义: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明杜董# 诗词中以动衬静的名句有哪些 -
(13094854545):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竖一个绿耳,听白雨跳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惊蝉移别柳,斗雀堕闲庭. 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月出溪路静,鹤鸣云树深.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松老鹤鸣远山,风淡云清月闲. 心绝乱耳丝竹,日听流水潺潺. 潭清蒲影定,松老鹤声多.

#明杜董# 请写出几个运用了“以动写静”手法的古诗句! -
(13094854545):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 幽雅、清静、清幽 的特点.主要运用了 以动写静 的手法.

#明杜董# 动与静的诗词 -
(13094854545):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明杜董# 《鸟鸣涧中的以动写静王维的鸟鸣涧》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那句?
(13094854545): 考试中你最好按照老师的写,否则会扣分的吧但你老师是错的.鸟的鸣叫更突出山间的静寂.这才叫以声衬静. 你说桂花落地的声音那么小能突出它的静吗?它是以声衬静.要有声音的.要比较大一点的.月出“惊”山鸟,都是反衬.

#明杜董# 从古代诗歌中找出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的诗句 -
(13094854545):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用蝉和鸟的叫声衬托山林的幽静 标准答案 我十二年语文学习的精华

#明杜董# 以动衬静的古诗词 -
(13094854545):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个点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条线 窗寒西岭千秋雪 时间上 门泊东吴万里船 空间上 从点到线,从时间到空间,有动有静,动更衬静,描绘出一副美好的图画,此诗本人认为最佳,最符合楼主需要了.

#明杜董# 有哪些化静为动的诗句?
(13094854545): ③善于创造,形象生动.如“云孙捧出南箕簸,月姊舂来北斗量”,“一山如龙入云起,一山化作长江流”等句,化静为动,化无生命为有生命,使形象新颖流动.

#明杜董# 《山居秋暝》 以动写静的名句
(13094854545):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杜董# 古诗中有以动写静,更显其静的句子吗 -
(13094854545):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 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一句写犬吠声,而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被“犬吠”声所吸引,...

#明杜董# 古诗中有以动写静,更显其静的句子吗? -
(13094854545): 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籍(480-550),字文海,琅邪临 沂(今属山东)人.此诗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千古以动写静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