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的风俗习惯 非洲的风俗习惯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刚果风俗(一)【刚果】习俗礼仪刚果是位于非洲中西部的一个滨海国家,横跨赤道,不仅气候炎热,降雨丰富,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古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刚果逐渐形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国家,有着许多与其他非洲国家许多不同的风俗习惯。 刚果人性格豪爽,感情外向,待人热情,讲究礼貌。刚果人见到外国客人,总是显得彬彬有礼,先是热情打招呼问候,然后握手致意,有的甚至还要拥抱亲吻表示友好感情。刚果人同客人交谈时,习惯于用手或头作出各式各样的动作,以烘托自己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加深宾主之间的感情交流。外来客人如果能够熟悉并掌握当地一些加深感情交流的动作,即使不懂当地的民族语言,也能够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向当地朋友表达见面时的诚挚问候。刚果人见到外来客人时经常使用的动作主要有这样几种: 手势问候:将两手举至与肩平齐,来回翻动手掌和手心,或者将右手举至与肩平齐的高度,前后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初次见面客人的问候;见到久别重逢的至爱亲朋,则不停地用右手轻轻拍打对方的手掌,是表示感情深厚、关系亲密的问候。 挥手致意:举起右手,捏成拳头,伸出大拇指,不停地挥动,是表示对客人的极大尊敬,通常用来表示对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客人的致敬。  举手敬礼:见到客人,身体端正,双脚并拢,收腹挺胸,举起右手,手心向外,左手垂放,紧贴裤缝,大喊一声“玛斯德” (意为主人),是表示对自己崇敬客人的最高问候礼仪。  晃拳助兴:同客人谈话时,伸出双手,捏成拳头,来回晃动,是表示对所谈论的话题非常感兴趣。  弹指称好:边谈话边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有节奏地弹出“达、达”的响声,是表示相互谈话十分投机,觉得客人所谈的内容好极啦。 摇头赞美:头部上下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客人的谈话感到异常惊奇的赞美之情。   刚果人殷勤好客,同外来客人交谈几句,便视为朋友甚至兄弟,盛情地邀请到家中做客,倾其家中所藏招待。客人进门,先用咖啡、茶水、矿泉水、水果等招待,热情交谈一会儿后便请客人入席,品尝富于传统风味的饭菜。刚果人的主食有大米、玉米、大麦、木薯和各种豆类;副食有猪肉(穆斯林禁食)、牛肉、羊肉、鸡、鱼、土豆、蔬菜等等。当地通常用于招待宾客的主食主要有:肉汁浇米饭、鸡蛋炒米饭、木薯馒头、木薯蒸糕以及各种甜食等。木薯馒头的制作过程大体是:先将木薯放入水中浸泡数天,去皮晾干,磨成细粉,加入面粉,注水搅拌,揉成团状,用火蒸熟,即成馒头。木薯馒头雪白松柔,口感清新。木薯蒸糕是用木薯粉加水调匀,用芭蕉叶包成团状或者条状,放入沸水中煮熟即成,味道别致。当地招待客人的副食品主要有:香煎肉排、咖哩牛肉、串烤羊肉、清炖整鸡、红烧鱼块、鱼香肉丝、土豆烧肉等。这些菜看的味道浓郁,甜辣适度,焦香爽口,外来客人食后会留下经久难忘的记忆。  刚果盛产花生,主人也经常用“花生面包”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制作花生面包的过程大体是这样的:将花生捣成粉状,加入少许面粉、糖等,用水调匀,边调边放入适量的发酵粉,捏成团状或者条状,上笼蒸熟即可。“花生面包”,黄灿灿,软呼呼,甜丝丝,香喷喷,令宾客食欲大增。刚果人还喜欢用香蕉泥、花生粉、木薯面、棕桐油、辣椒糊和精制盐混合后加水煮成浓糊状,这种称为“尤乌马”的食品,既是主食,又当菜肴,是招待客人的常见食品。有的人家还喜欢将米粉和豆粉用水拌匀后加入香蕉泥,再用香蕉叶包成面团状放入蒸笼蒸成粉包,制成招待宾客的上等食品。还有的人家在香蕉泥里加入牛奶,冰冻后制成蕉冻,清凉爽口,既是主食,又是凉食,倍受客人欢迎。刚果人还经常用当地的野味食品招待客人,如将当地的大黄蚂蚁捕捉后制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蚁酱,用来拌猴子肉吃,风味独特,许多外来之人别说吃过,恐怕从未听说过。刚果人自制的香蕉酒,芳香扑鼻,口感特殊,是待客饮料中的上品。   到刚果开展经济贸易活动,探访当地朋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也是常见的一项活动。身在异国他乡,开拓市场业务,探访当地朋友,很难分清是事务性探访,是礼节性探访,还是私人性探访,但一定要注意选择探访的时间和地点。掌握的一条基本原则应该是,纯属业务性质的,尽量到对方的办公室里去,联络感情性质的,最好到对方家里去;选择到办公室探访应当尽量避开星期一,因为这一天可能是对方最繁忙的一天;计划到对方家里去探访最好选择节假日的前一天晚上,因为这个时候可能是对方情绪最好的时候。不论是到办公室探访还是到家里去探访,都应该事先通过写信、打电话或者捎口信的方式,将探访的目的、时间等提前告诉对方,一来可以避免到时吃闭门羹,二来可以让对方有所难备和提前安排。约见的口气应该是友好的和商量的,表达的语言应该是真诚的和请求的,采用命令式口气和强求式语言是一定会碰钉子的

   非洲人的风俗习惯
   刚果人见到外国客人,总是显得彬彬有礼,先是热情打招呼问候,然后握手致意,有的甚至还要拥抱亲吻表示友好感情。刚果人同客人交谈时,习惯于用手或头作出各式各样的动作,以烘托自己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加深宾主之间的感情交流。外来客人如果能够熟悉并掌握当地一些加深感情交流的动作,即使不懂当地的民族语言,也能够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向当地朋友表达见面时的诚挚问候。刚果人见到外来客人时经常使用的动作主要有这样几种:
   手势问候:将两手举至与肩平齐,来回翻动手掌和手心,或者将右手举至与肩平齐的高度,前后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初次见面客人的问候;见到久别重逢的至爱亲朋,则不停地用右手轻轻拍打对方的手掌,是表示感情深厚、关系亲密的问候。
   挥手致意:举起右手,捏成拳头,伸出大拇指,不停地挥动,是表示对客人的极大尊敬,通常用来表示对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客人的致敬。
   举手敬礼:见到客人,身体端正,双脚并拢,收腹挺胸,举起右手,手心向外,左手垂放,紧贴裤缝,大喊一声“玛斯德” (意为主人),是表示对自己崇敬客人的最高问候礼仪。
晃拳助兴:同客人谈话时,伸出双手,捏成拳头,来回晃动,是表示对所谈论的话题非常感兴趣。
弹指称好:边谈话边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有节奏地弹出“达、达”的响声,是表示相互谈话十分投机,觉得客人所谈的内容好极啦。
摇头赞美:头部上下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客人的谈话感到异常惊奇的赞美之情。
刚果人殷勤好客,同外来客人交谈几句,便视为朋友甚至兄弟,盛情地邀请到家中做客,倾其家中所藏招待。客人进门,先用咖啡、茶水、矿泉水、水果等招待,热情交谈一会儿后便请客人入席,品尝富于传统风味的饭菜。
刚果人的主食有大米、玉米、大麦、木薯和各种豆类;副食有猪肉(穆斯林禁食)、牛肉、羊肉、鸡、鱼、土豆、蔬菜等等。当地通常用于招待宾客的主食主要有:肉汁浇米饭、鸡蛋炒米饭、 木薯馒头、木薯蒸糕以及各种甜食等。
当地招待客人的副食品主要有:香煎肉排、咖哩牛肉、串烤羊肉、清炖整鸡、红烧鱼块、鱼香肉丝、土豆烧肉等。这些菜看的味道 浓郁,甜辣适度,焦香爽口。
刚果人还经常用当地的野味食品招待客人,如将当地的大黄蚂蚁捕捉后制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蚁酱,用来拌猴子肉吃,风味独特,许多外来之人别说吃过,恐怕从未听说过。刚果人自制的香蕉酒,芳香扑鼻,口感特殊,是待客饮料中的上品。

不了解的人会觉得他们很懒,其实那是他们的生活习惯,还听说他们爱想外国人讨要东西,并以此为荣,你要去的话注意了

非洲人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非洲人的风俗习惯
   刚果人见到外国客人,总是显得彬彬有礼,先是热情打招呼问候,然后握手致意,有的甚至还要拥抱亲吻表示友好感情。刚果人同客人交谈时,习惯于用手或头作出各式各样的动作,以烘托自己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加深宾主之间的感情交流。外来客人如果能够熟悉并掌握当地一些加深感情交流的动作,即使不懂当地的民族语言,也能够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向当地朋友表达见面时的诚挚问候。刚果人见到外来客人时经常使用的动作主要有这样几种:
   手势问候:将两手举至与肩平齐,来回翻动手掌和手心,或者将右手举至与肩平齐的高度,前后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初次见面客人的问候;见到久别重逢的至爱亲朋,则不停地用右手轻轻拍打对方的手掌,是表示感情深厚、关系亲密的问候。
   挥手致意:举起右手,捏成拳头,伸出大拇指,不停地挥动,是表示对客人的极大尊敬,通常用来表示对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客人的致敬。
   举手敬礼:见到客人,身体端正,双脚并拢,收腹挺胸,举起右手,手心向外,左手垂放,紧贴裤缝,大喊一声“玛斯德” (意为主人),是表示对自己崇敬客人的最高问候礼仪。
晃拳助兴:同客人谈话时,伸出双手,捏成拳头,来回晃动,是表示对所谈论的话题非常感兴趣。
弹指称好:边谈话边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有节奏地弹出“达、达”的响声,是表示相互谈话十分投机,觉得客人所谈的内容好极啦。
摇头赞美:头部上下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客人的谈话感到异常惊奇的赞美之情。
刚果人殷勤好客,同外来客人交谈几句,便视为朋友甚至兄弟,盛情地邀请到家中做客,倾其家中所藏招待。客人进门,先用咖啡、茶水、矿泉水、水果等招待,热情交谈一会儿后便请客人入席,品尝富于传统风味的饭菜。
刚果人的主食有大米、玉米、大麦、木薯和各种豆类;副食有猪肉(穆斯林禁食)、牛肉、羊肉、鸡、鱼、土豆、蔬菜等等。当地通常用于招待宾客的主食主要有:肉汁浇米饭、鸡蛋炒米饭、 木薯馒头、木薯蒸糕以及各种甜食等。
当地招待客人的副食品主要有:香煎肉排、咖哩牛肉、串烤羊肉、清炖整鸡、红烧鱼块、鱼香肉丝、土豆烧肉等。这些菜看的味道 浓郁,甜辣适度,焦香爽口。
刚果人还经常用当地的野味食品招待客人,如将当地的大黄蚂蚁捕捉后制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蚁酱,用来拌猴子肉吃,风味独特,许多外来之人别说吃过,恐怕从未听说过。刚果人自制的香蕉酒,芳香扑鼻,口感特殊,是待客饮料中的上品。

1、打招呼的方式: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
2、negro和black是禁句:美国黑人对Black一词并没有抗拒心理。非洲人对Negro、Black二词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认它的含意。强调肤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称呼非洲人,直呼其国名,他们听来就很受用。
3、用力握手是善意的表示:在非洲,握手时如果握得有气无力,被称为是“礼貌不周”。握手有气无力,表示虚与委蛇,毫无诚心,他们会生气的。尤其在阿尔及利亚,握手是愈用力愈受尊敬。

扩展资料: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 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赤道横贯中央,气候一般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带约占全洲面积95%;
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达洛尔年平均气温为34.5℃,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之一。
乞力马扎罗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非洲降水量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减少,降水分布极不平衡,有的地区终年几乎无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达10000毫米以上。


#伊支管# 肯尼亚人的日常风俗习惯有哪些? -
(13787612554): 肯尼亚人的日常风俗习惯: 1、在肯尼亚勿谈肤色问题,所有的语方言行为都不可早犯国旗和总统.他们部族意识强烈,排外情绪强.肯此亚有9个天然动物园,从事狩猎行时要严守规定.参加的旅客并不携抢猎兽,而是搭上狩猎车,驰骋与草...

#伊支管# 非洲的特色文化是怎样的? -
(13787612554): 非洲文化特点 黑非洲占非洲总人口的70%以上,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位于北纬20度到南纬35度,西经20度到东经50度之间.因为该区主体为黑色人种的非洲黑人,故称“黑非洲”. 黑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那里的气候气候以...

#伊支管# 谁能告诉我非洲的民风民情 -
(13787612554): 非洲人吃饭的礼仪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 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一个饭盒和一个菜盒放在中间.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饭和菜,送入口中.此...

#伊支管# 非洲惨无人道的风俗有那些? -
(13787612554): 在非洲不少国家,判定少男少女是否成年,不是根据其年龄,而是看其是否举行过成年礼.所谓成年礼,就是割礼.长到一定年龄,男子必须割除阴茎的包皮,而女子则必须部分或全部割除阴核和小...

#伊支管# 非洲的风土人情!谁知道!小妹要交功课了!!!! -
(13787612554): 非洲的风土人情 一般地说,北非国家遵循阿拉伯的礼仪、规则及行为准则,采用阿拉伯的手势语言及礼貌习惯;中非国家沿袭黑非洲的多种文化的特点,而南非在很大程度上受荷兰及英国影响. 埃及:在埃及,每周的工作日是从星期六到星期...

#伊支管# 非洲的奇特习俗有哪些?是否有老年女人死去后会被吃掉
(13787612554): 有的部落吃死人

#伊支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本区黑人有哪些独特的文化习俗?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本
(13787612554): 制作木雕 编织工艺品 小资料 非洲黑人的传统鼓声 在非洲黑种人的传统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鼓声.黑种人大多 擅长击鼓,他们常根据不同的需要,击出各种鼓声.有的是举 行喜庆活动和传统仪式时的音乐,有的是传递消息、举行集会 的信号,有的是指挥战斗的号令.在欢迎贵宾时,众鼓齐鸣; 婚寿喜庆时,鼓声响亮;死亡报丧时,低沉缓慢;出现敌情时, 则急促紧迫.

#伊支管# 非洲的乌干达有哪些奇怪的风俗? -
(13787612554): 在乌干达,一些当地人感觉自然、合理的习惯,在外人看来就是奇风异俗.而人们对其采用何种态度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如乌干达的卡拉莫贾人就认为穿衣服会招致祸害;在一些部落里,如果哪个部落首领纳处女为妃或王后,那他...

#伊支管# 南非有什么特殊习俗?
(13787612554): 婚俗南非黑人部族中流行裸浴相亲的 习俗.当女孩子在父母带领下在河中裸浴 时,... 饰物布须曼男人的饰物是将猎得的鸟 类的头割下,直立地安放在自己的头上.可 马洛...

#伊支管# 非洲人人有怎样的生活习俗 和他们的年龄真实吗? -
(13787612554): 1.打招呼的方式 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显然,它是在表明:“没有武器”这个习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