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镜头焦距和光圈有关系吗? 摄像机焦距与光圈的关系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有关系。
光圈F值=镜头有效孔径 / 焦距

所以很显然,如果镜头有效孔径不变,那么焦距越大,F值越小。
因此一些在孔径上不做多少处理的低端镜头(例如你说的18-55),18端的最大光圈就比55端的大(光圈越大F值越小)。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光圈不变,焦距越大,那么有效孔径也就需要越大。所以一些长焦大炮的口径都很大。

之所以定义光圈这个参数,是因为这个参数可以全面代表进光量。也就是说不管焦距如何,只要光圈相同,那么进光量就一样。因此不管是18还是55的焦距,在相同光圈下,曝光量都是一样的。

光圈影响进光量。快门速度影响进光量。他们是有关系的。
而焦距的作用不在此。
18端的F8和55端的F8当然不一样,但是你具体要问哪里的区别呢。(我大学学的摄影,现在毕业了,不是从事摄影行业,知道的也就是这些。)

同样的,在快门和ISO设置相同的情况下得到的曝光量是一样的。
或者假设你用M档拍摄,设定ISO100,1/200S快门,光圈F8 拍一个光线均匀的场景(如室内活动),则无论你怎样变焦所获得的曝光量都是一致的。

照相机的光圈值与焦距值的关系~

在一般经验当中,使用一只镜头的最大或最小光圈都不能得到令人十分满意的成像质量!当全开光圈时,光线几乎会穿过镜头镜片的全部面积而在感光物上成像。这样一来,镜头镜片因为生产过程中精度不足而产生的缺陷,便会在最终的影像上暴露无余。





光圈大小到底对什么有影响呢?
在摄影当中,对光圈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光圈值可以影响到景深效果、快门速度、成像风格和成像质量!



成相质量——使用适当的光圈以获得优质影像

在一般经验当中,使用一只镜头的最大或最小光圈都不能得到令人十分满意的成像质量!当全开光圈时,光线几乎会穿过镜头镜片的全部面积而在感光物上成像。这样一来,镜头镜片因为生产过程中精度不足而产生的缺陷,便会在最终的影像上暴露无余。



于是,我们收缩光圈,使得仅有镜片中心的一部分面积而不是全部面积透过参与成像的光线。结果是镜片边缘没有透过光线的部分的制造误差没有机会去破坏成像质量,画质就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依此种理论,应该是光圈越小(同一镜头,同一焦距),成像越好。



可实际上,我们会碰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缩小光圈使得镜头光孔变得过于微小,那么当光线通过光孔时发生的衍射现象就会显得十分严重。而这种光学现象同样会降低镜头的成像质量!

因为光圈值=光孔直径/镜头焦距,所以同样是使用较小的光圈,镜头焦距越短,光孔也就开得越小。根据这种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当用较小的光圈拍摄照片时,焦距越短的镜头越容易因为光的衍射而降低成像质量。想一想,一只焦距为300mm的镜头,即使把光圈值缩小到f32,此时它的光孔大小也和一只光圈开大到f3.2的30mm焦距镜头的光孔大小一模一样!



举个例子,我手中有一只70—300mm镜头。我专门测试了它在300mm端的成像质量,结果是最小的f29和f32为最佳光圈!
是不是将光圈收缩得越小,成像质量就越好呢?也并不是如此,因为,光圈过小,就意味着光孔过小。在光孔过小的情况下,通过的光线太少,也不利于高质量的成像,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光线会发生衍射现象,从而降低分辨率表现。所以,就成像质量而言,光圈也不是越小越好。



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所以,镜头的光圈一定存在一个最佳的成像光圈。那么,目前数码单反相机的镜头,最佳光圈是多少呢?大致来说,对于全幅镜头,最佳光圈一般在F8或者F11左右。而对于APS-C数码单反专用的镜头(例如尼康的DX镜头,佳能的EF-S镜头,索尼的DT镜头等),其最佳光圈通常在F8左右。而对于4/3系统所用的镜头,例如奥林巴斯的ZUIKODIGI-TAL和松下/徕卡的镜头,其最佳成像光圈往往更大,在F5.6-F8之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镜头在光圈收缩到F5.6以上才能得到优秀的光学素质。否则,那些大光圈镜头将会完全失去意义。实际上,很多大光圈的高素质镜头,通常只用收缩一两档光圈便能得到优秀的光学素质。

景深效果——变化光圈值呈现不同景深

光圈不是只有负责控制光线进入相机时的强弱,它还掌握着另外一个重要的关键“景深”。所谓的景深,指的就是拍摄主体前后的清晰程度。景深越浅,背景就会越模糊,而主体就会被突显出来。景深越深,则背景与主体都会变的清晰。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例如光圈F4 的景深会比F8浅。大光圈能够让背景模糊化,更加将主体突显出来。较小的光圈会使得景深较深,凌乱的背景会对主体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单反相机有所谓的景深预观钮。当按下景深预观钮的时候,从观景窗内就可以看到镜头光圈暂时收缩,能够观察到正式拍摄时所设定的光圈值能够形成的景深范围。一旦将景深预观钮放开,镜头即回复到原本的最大光圈。但是景深预观在镜头设定为最大光圈时没有效果,只限于镜头有缩小光圈时才有用。 因为平常镜头安装在相机上时都是保持最大光圈,只有在拍摄中与按下景深预观钮时才会随着设定而缩小。

快门速度——综合运用快门光圈




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具有同一个功能: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总量。使用大光圈、慢速快门所得到的光和使用小光圈、高速快门得到的光是一样多的。区别是在有时需要高速快门来定格一个运动,有时需要大光圈来得到浅景深。





在自动模式和程序模式之下,相机一般会选择一个不大不小的光圈和快门来进行适当的曝光,这样不会有极端参数,失去了创造的机会。在手动模式之下,从你想要的效果出发,来决定这个量的多少,那么你就获得了具有创造性的机会和效果。

光圈还有分类?

虽然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影像产品,从摄像头、监视器,到我们常见的数码旁轴相机、数码单反相机、数码摄像机,但是根据不同的内部结构以及不同的市场定位,常见的镜头光圈却仅仅分为三类:固定式光圈、猫眼式光圈和虹膜式光圈。下面笔者就为大家分别介绍一下
固定光圈





最简单的相机只有一个圆孔的固定光圈——沃特侯瑟光圈。
采用固定式光圈的镜头,不能对其光圈的大小进行调整。这种光圈通常在低端设备,比如手机镜头,摄像头以及监视器等一些对光学性能要求不高的产品上使用。

最初的可变光圈
只是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圆孔排列在一个有中心轴的圆盘的周围;转动圆盘可将适当大小的圆孔移到光轴上,达到控制孔径的效果。十九世纪中叶约翰·沃特侯瑟发明这种光圈。

猫眼式光圈



猫眼式光圈也是一种常见的光圈结构,因其形似猫眼而得名。猫眼式光圈由一片中心有椭圆形或菱形孔的金属薄片平分为二组成,将两片有半椭圆形或半菱形孔的金属薄片对排,相对移动便可形成猫眼式光圈。由于造价低廉并且可以随意调整大小,所以猫眼式光圈被广泛应用于入门级别的消费相机中。

“虹膜”类型的光圈






是由多个相互重叠的弧形薄金属叶片组成的,叶片的离合能够改变中心圆形孔径的大小。有些照相机可以借助转动镜头筒上的圆环改变光圈孔径的大小,而有些照相机则是利用微处理器芯片控制微电机自动地改变光圈的孔径。弧形薄金属叶片可多达18片。弧形薄金属叶片越多,孔形越接近圆形。通过电子计算机设计薄金属片的形状,可以只用6片薄金属叶,得到近圆形孔径。
瞬时光圈





单反相机的光圈是瞬时光圈,只在快门开启的瞬间,光圈缩小到预定大小。平时光圈在最大位置。

兼快门光圈


有的简便照相机的光圈兼有快门的功能,这类兼快门光圈大多是双叶片的猫眼式光圈,与单纯猫眼式光圈不同的是:兼快门光圈平时是完全关闭的: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双叶片光圈开启到预定的孔径后,保持这孔径到一段预定快门开启时间之后,立刻闭合:如此一来,光圈便又兼快门的功能。

1.光圈是在镜头内部加入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的一种装置。焦距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传感器成像表面的距离。
2.通过改变光圈大小能够改变景深大小,即照相机镜头在对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的距离范围。简单来说,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秦古宏# 焦距,光圈和镜头口径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
(17092287913): 平时所说的光圈,实际上是光圈系数,而不是光圈的实际大小 光圈系数=焦距/光圈通径 这样,同一焦距下,光圈系数F越大,光圈越小 非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随着焦距的变长,最大光圈(其实是光圈系数)也越大(光圈虽然还开得最大),从上述公式就可看出 另外,这里说一点,微距头比如SP90/2.8的,在1:1微距下,最大光圈并不是2.8的.因为虽然焦距还是90,但同于微距镜头的特殊结构,镜头伸长很多,所以,相对的光圈系数 也就变大了

#秦古宏# 焦距和光圈成反比,那么定焦镜头的相机是否不能改变光圈? -
(17092287913): 1、你说焦距和光圈成反比,可能是指变焦的可变光圈镜头,焦距与最大光圈成反比,如18-55的镜头,如果最大光圈是3.5-6.3,那么焦距18时最大光圈可以打到最大即3.5,当焦距最大时55,最大光圈就只能打到6.3,所以成反比(不是数值上的反比),除此,没有这个理论.2、定焦镜头,一般可改变光圈,如50 1.4的定焦,光圈最大是1.4,然后可能缩小,光圈是可变的.恒定光圈镜头不能改变光圈.3、解决上面的问题,这就不是问题了.

#秦古宏# 关于相机的光圈与焦距问题 -
(17092287913): 1、同一个镜头的焦距,在135或者APS-C画幅的实际焦距都是一样的.只是在135画幅上是标准视角,而在APS-C画幅上,因为传感器尺寸减少,所以只会用到镜头像场的中间一块,就像截图一样.因此APS-C上使用同135画幅一个焦距的镜头...

#秦古宏# 摄像机光圈和焦距的关系 -
(17092287913): 数码摄像机的镜头焦距长,意味着光圈距胶片较远,光的运程自然加长,光量因此衰减.在同一光源条件下,短焦距镜头所需光圈,自然要小于长焦距镜头.所以使用不同焦距镜头时,要注意光圈的调节.

#秦古宏# 单反相机的焦距和前面那个环什么关系.为什么转动镜头光圈值也变了.还有色温是每个机器都能调吗 -
(17092287913): 镜头上的那个环是对焦环,对焦用的,老式的胶片机除了对焦环以外还有个光圈环,转动对焦环光圈值也变了说明你的镜头光圈不是恒定的,给你举个栗子70-300mm的镜头光圈为f/4-f/5.6,这就代表你的镜头在70端最大光圈为4,而300端最大光圈为5.6,最后一个那个不叫色温...那个叫白平衡,晴天就用日光,阴天就用阴天,室内就选白炽灯或者日光灯等等,最后建议你看下说明书

#秦古宏# 全自动数码相机 焦距和光圈问题 -
(17092287913): 楼上说的都不太准确! 这是相机制作条件的原因,也可以说是技术原因,因为镜头升长,进光量也就跟着变小了,目前卡片机镜头技术还没有哪个厂商制造出来有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来! 专业级的单反镜头有恒定光圈的型号,但价格昂贵,下...

#秦古宏# 镜头焦距跟光圈的关系是不是镜头焦距越长光圈越小呢? -
(17092287913): 这个问题是有前提条件的,同样镜片直径,焦距越长,光圈就越小.因为焦距短,光路短,焦距长,光路长.光路长了,到达底片(传感器)的光就少了,而且距离增加与减少光量是平方关系.所以,广角镜头便于做出大光圈,而长焦镜头要得到大光圈,势必要增加镜片直径,使镜头体积,重量大大增加,而价格也会使人望而却步.

#秦古宏# 单反焦距越长所需的光圈是越大吗 -
(17092287913): 光圈和快门是控制镜头的通光量的. 光圈越大,通光量越多,反之越少.快门越慢,通光量越多,反之越少. 光圈的数字越小,阐明光圈越大,反之越小.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每一个数字比后面的数字通光量大一...

#秦古宏# 单反镜头光圈与焦距对焦平面的影响 -
(17092287913): 基本是一样的,很显然没有脱离焦距自己就虚化的光圈,也没有脱离光圈自己就能虚化的焦距. 虚化的原因就是最后聚焦的光线边缘部分与焦平面的夹角,也和画幅对虚化的影响是一样的.

#秦古宏# 单反摄影问题 光圈是F4,快门速度是1/60,为什么能正确曝光?光圈设定和曝光时间,焦距有关系吗? -
(17092287913): 和焦距的关系不大,主要是光圈/快门/ISO的组合,当然如果焦距大,拍远处风景,是要是要适当调小光圈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