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想象 欲扬先抑 以小见大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卒章显志 寄情于物等等写作手法的作用什么? 中国著名文学小说?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联想/想象 欲扬先抑 以小见大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卒章显志 寄情于物等等写作手法的作用什么?
答:
联想/想象:
联想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真实存在,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作用:联想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更丰富多彩。例文:《珍珠赋》。由珍珠联想到棉花,稻谷等。
而想象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不存在的,构想出来的事物。作用: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想象例文:《卖火柴的小女孩》。

欲扬先抑 :
在作文中,采用这种手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手法的作用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例文:鲁迅《范爱农》。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以小见大的作用是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例文:鲁迅《一件小事》。

借景抒情:
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作用是能使情和景互相交融,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例文:朱自清《春》。借描写春天的景色,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作用:先咏物再言志,使文章生动,形象,更能打动读者心弦。例文:许地山《落花生》,袁鹰《白杨》。

卒章显志:
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作用: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例文:《岳阳楼记》开头先说写文章的缘由,再概括地描写巴陵胜景,然后再详细描写两景两情,最后以议论带抒情的方法收笔,突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

寄情于物:
借写物抒发作者的感情。作用:运用这种写法可以达到间接抒情,含蓄表达的效果。例文:流沙河《藤》。

随手打开一本高中语文辅导材料散文部分,大量的术语让我们眼花缭乱,反复、反讽、白描、衬托、托物言志、象征、欲扬先抑等等各个妖娆万分,初入其中正如身陷万花丛,乱花渐欲迷人眼。只有借助梳理才能从中走出来,其中有序化、条理化、清晰化就是非常必要的。
  从不同艺术手法的作用可以来试分析一下。从文学艺术类和绘画艺术类可以这样区分:文学艺术类包括象征、反讽、对比(衬托)、联想想象、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绘画艺术类包括烘托(渲染)、白描。同时还要进行同类比,比如对比和衬托,衬托不是对比,衬托中两事物主次分明,对比中两个对立面是平等的;衬托的目的是突出主要事物,对比的目的是互相生发,相得益彰。再如烘托和渲染,烘托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指从旁边着意描绘,从而使主体更加明显突出。如水墨画的“烘云托月”,画的是云,显现的却是不着一笔而皎洁如雪的明月。文学的渲染手法是通过对环境、气氛、人物的行动、心理、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加强艺术效果。环境、景物的描写也是渲染常用的方法。掌握了这些可以试着分析灵活运用。如(2009年天津卷)《老屋》问题: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理解文中重点句子,分析鉴赏文章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能力。这道题虽然只有两问,但是却包含着三个层次的要点,“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使用比拟的手法描写社会发展之快。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这些信息也给出提示。文章的主旨可以通过文中的很多议论抒情的语言信息加以分析。表现手法的判断注意到文中的“老”与“新”,可以判断出“对比”。
  除上述所讲的手法其他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下:(1)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2)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3)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含蓄,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白描:不设喻、少修饰的方法,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它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5)虚实结合: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6)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7)开门见山: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拥有了大量的手法分析还要注意技巧归纳。首先.要特别注意题干中“表达特色”“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概念的异同,因为它们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前三个概念问的是同一回事,只是要求分析“表现手法”时,答题思路应先“狭”后“广”,即先从狭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衬托)考虑,后再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考虑。如问“修辞手法”,绝不可同“表达特色”等术语混用,只能答“修辞手法”。其次要多角度切入和分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止一个,不止一种角度,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尽的,在没有字数的限制、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的更全面详尽些。特别是在答分数较高的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④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广度和深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解答的点可以多一些,以增加保险系数。再次要熟悉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模式。先看清问法:(1)请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2)本文(本段)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加以分析。要特别注意这样问: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这样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实际上包含了对写法、表达技巧的考查。作答时分两步:第一步,确认该句(段、篇)所用的表达技巧(若问“哪些”,切不可只答出一种);第二步,依据表达技巧的作用并紧扣内容、文句作答。在分析作用(表达效果、好处)时,一定要把它自身的作用和它在文中的作用结合起来分析。“作用”一般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要看清叫你分析的是哪方面的作用。最后要用一点术语。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二要注意表达效果的术语。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等。
  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关于散文的知识框架,熟悉各术语的区别,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表达能力及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归纳能力,能根据整体阅读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文学知识去分析评判作品的相关内容。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阅读理解也是同理。

楼上回答的很好

推荐一些好看的中国文学小说~

余华《活着》《兄弟》
路遥《平凡的世界》
钱钟书《围城》
张爱玲 《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
沈从文《边城》
安妮宝贝《彼岸花》
陈忠实 《白鹿原》
希望你喜欢~

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等。
1、《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版本可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2、《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3、《水浒传》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
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4、《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5、《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巢董雁# 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哪些方面? -
(13738168406): 上面兄台答的不全面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冲淡、飘逸、沉郁、豪放、婉约等. 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

#巢董雁# "天目山"阅读理解的答案 - 作业帮
(13738168406):[答案] 7.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2分) 答案: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 ... 联想想象、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铺垫照应、...

#巢董雁# 语文中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有哪些? -
(13738168406): 表现手法与写作手法的含义基本相同考试中不会出现区分两者含义的试题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

#巢董雁#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13738168406): 上了初中,如果要问语文试卷最难的是什么,就是阅读理解如何拿到高分.阅读理解... 常用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侧面(正面)描写、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欲扬先抑、...

#巢董雁# 说明方法是写作手法吗?
(13738168406): 不是,说明的方法有: 1.举例子 2.作比较 3.下定义 4.画图表 5.作诠释 6.打比方 7.摹状貌 8.引资料 9.分类别 10.列数字修辞手法:

#巢董雁# 问下什么是表现手法? -
(13738168406):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 景抒情 叙事抒情 借物喻人 直抒 胸臆 欲扬先抑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 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笔 虚实结合 直 接抒情 间接抒情 动静结合 动静 相衬 大手笔 层递 深化主旨 以小 见大 点面结合 主次 远近 通感 绘 声绘色等)

#巢董雁# 散文表现手法有哪些 -
(13738168406): 【散文的表现手法】 1、散文的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和说明. A、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地作用. B、散文中的描写:往往为了展示人物特征、暗示时代背景、渲染情感...

#巢董雁# 表现手法有什么 -
(13738168406):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借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虚笔、虚实结合、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动静结合、 动静相衬、大手笔、 层递、 深化主旨、以小见大、 点面结合、 主次、远近、通感、白描、 绘声绘色等)

#巢董雁# 散文表现手法有哪些
(13738168406): 【散文的表现手法】 1、散文的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和说明. A、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地作用. B、散文中的描写:往往为了展示人物特征、暗示时代背景、渲染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