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香而酒洌 是什么意思 出自《醉翁亭记》! 国内优秀文学作品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泉香而酒洌”出自的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意思是:泉水清澈,酒水香甜。

原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释义: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澈,酒水香甜。酿泉是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而得名;冽,意思是清澈。

扩展资料: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所作,当时欧阳修在滁州任职太守。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

文章表现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时,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正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泉水清并且酒也清。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出自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欧阳修所描写的不是轰轰烈烈的社会巨大事件,也不是不同凡响的英雄行为,而是比较平凡的、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散文中描写了在年事已高的太守管辖下,众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太守自己生活的一个片断,呈现的是一派闲适快活、安详和平的景象,作者感到无限的快乐,不禁心旷神怡,荣辱皆忘,一切人世间的荣辱,烦恼都置之脑后,以至于忘自己“饮少辄醉”,尽兴畅饮。

结果,周围歌声缭绕,人们起坐喧哗,而他却“颓然乎其间”,醉态可掬,欲起而不能了,这是愉快的最高境界。欧阳修通过景物的描写,人事的叙述,抒发了自己由此而触发的内心感慨。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并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不多就醉了,同时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中。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至于太阳一出,林间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幻无定,这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色。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隐石显露,这是山中的四季的景色。早晨进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香,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站着或坐着大声喧哗的,是欢悦的众位宾客。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这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宾客跟从太守回去。树林茂密阴蔽,到处的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

  注释
  环:环绕。皆:副词,都。
  蔚然:茂盛的样子。
  山:名词状语,山上。
  潺潺:流水声。
  酿泉:泉水名。
  回:回环,曲折环绕。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本义从高处往低处看,这里是坐落高处的意思。
  名:命名。
  守:官名。
  号:取别号。
  曰:叫做。
  年又最高:年纪最大。
  意:里指意趣、情趣。“醉翁之意不酒”,后来用以比喻别有用心。
  乎:介词。
  若夫:用在段的开头,用来表示提出另事。
  而:就,表顺承的连词。
  霏:雾气。
  开:散。
  归:回,里指散开的云又回聚到山来。
  暝:昏暗。
  晦:阴暗。
  芳:香花。
  发:开放。
  佳木:好的树木。
  秀: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繁阴:浓阴。
  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伛偻:驼背,老则背微驼,故“伛偻”指老人。
  提携:被搀领着走,指小孩。
  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
  渔:捕鱼。
  酿:酿造,利用发酵作用制造酒。
  洌(冽):清澈貌。
  山肴:指山猎获的野味。肴,指做熟的鱼肉。
  蔌:菜蔬。
  杂然:交错的样子。
  陈:摆开
  射:这里指宴饮时的种游戏,即以箭投壶中,以能否投决胜负,叫做投壶。
  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记数用的签子。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谓:为,是。
  庐陵:庐陵郡,就是吉洲。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关于成语
  本文出自的成语有:

  【觥筹交错】 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 亦作「峰回路转」。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②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泉水香甜而酒色清亮

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

文学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1、中国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当代中国四大文学奖。
2、文学巨匠
古希腊诗人荷马; 意大利诗人但丁;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 英国积极浪漫主意诗人拜伦;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 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1,钱锺书 《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2,老舍《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3,巴金 《家》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家》中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启蒙主义话语中非常典型,它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也被或多或少地继承下来。
4,余华《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轨。
5,林海音《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城南旧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
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种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该小说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申庙邹# 酿泉而酒洌 中的而是什么意思 -
(18655948317): 原文: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而:(表并列)且,并且

#申庙邹# “酿泉为酒所指为何?酿泉为酒”所指为何?
(18655948317):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是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里的词句,现已成为酿酒家择水的座右铭了.宋庆历年间 (1041 ~ 1048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常到琅讶山闲游, 命山僧智仙建亭于酿泉旁,作为游憩之所,欧阳修登亭饮酒, “饮少辄醉”,故名醉翁亭,自号“醉翁”,并撰脍炙人口之《醉翁 亭记》以记其事.源州酿酒历史悠久.宋熙宁年间(1068 ~ 1077 年)设酒务六处,年酒课税2万贯以下.清乾隆元年(1736 年)《江南通志》载:“酒,滁来特产,以酿法佳也.”当地则 于1980年投产醉翁特曲,此酒曾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

#申庙邹# 酿酒为什么需要好的泉水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一般来说,酿酒的原料是粮食,我想知道,水是酿酒的哪一道工序,有什么作... - 作业帮
(18655948317):[答案]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申庙邹# “泉香而酒洌中的而”是什么用法?出自《醉翁亭记》
(18655948317): “泉香而酒洌”中的“而”是表示并列关系

#申庙邹# 《醉翁亭记》中自对的句子有哪一句.“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这一句是什么对. - 作业帮
(18655948317):[答案] 骈偶对仗

#申庙邹# 醉翁亭记 中的泉香而清洌中的 而 是什么意思 -
(18655948317): 表示语气稍弱因果关系 泉水香甜,所以用泉水酿的酒就很清冽

#申庙邹# 宴酣之乐中的酣是什么意思 -
(18655948317): 酣,尽兴地喝酒

#申庙邹#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及理解 -
(18655948317): 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申庙邹# 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翻译 -
(18655948317):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