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的物体一定能够发出声音吗 振动就一定发声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答案:振动的物体不一定能够发出声音
  声音的产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声源,也就是震动的物体;二是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等。
  在一个在真空中震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任何声音的。
  所以,振动的物体不一定能够发出声音。

第一个是对的,一切物体振动都会发出声音因为他使空气发生变换,只不过有的声音超过了人的听觉范围,人听不到而已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的物体不一定能够发出声音,声音的产生要有声源,也就是震动的物体,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等。

物理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字母Hz。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20000Hz的声音,最敏感是200~800Hz之间的声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例外如:软木 500m/s,小于煤油(25℃)、蒸馏水(25℃)等),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扩展资料: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每上升/下降5℃,声音的速度上升/下降3m/s。

声音的传播最关键的因素是要有介质,介质指的是所有固体,液体和气体,这是声音能传播的前提。所以,真空不能传声。物理参量有声源离观察者的距离,声源的震动频率,传播介质有关。

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物质的坚韧性的增大而增加,物质的密度增加而增加,如:声音在冰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水的传播速度快,因为冰的坚韧性比水的坚韧性强。



振动的物体一定在发声吗~

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在发声。
正确的说法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为不振动不可能发声。振动一定发声是错误的,因为真空中的闹钟虽然振动,但没有发声。 但发声不一定振动,因为发声一定振动。声音不一定听得见,比如超声波就听不见。

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 Hz~20 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
扩展资料:
声音产生的原理:
1、声音是一种压力波:当演奏乐器、拍打一扇门或者敲击桌面时,他们的振动会引起介质——空气分子有节奏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产生了声波,这种现象会一直延续到振动消失为止。
声音作为波的一种,频率和振幅就成了描述波的重要属性,频率的大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音高对应,而振幅影响声音的大小。声音可以被分解为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正弦波的叠加。
因此,一般的声音总是包含一定的频率范围。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到2万赫兹之间。高于这个范围的波动称为超声波,而低于这一范围的称为次声波。狗和蝙蝠等动物可以听得到高达16万赫兹的声音。鲸和大象则可以产生频率在15到35赫兹范围内的声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声音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那么振动的物体也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我们不一定听得到。因为我们要听到声音还要有传播介质,如在真空中我们就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我们人耳也有一定的听力范围20-20000HZ,不在这范围内的声音我们也听不到。
振动是宇宙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总体分为宏观振动(如地震、海啸)和微观振动(基本粒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一些振动拥有比较固定的波长和频率,一些振动则没有固定的波长和频率。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个物体振动时能够让另外一个物体产生相同频率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振。

扩展资料:
按能否用确定的时间函数关系式描述,将振动分为两大类,即确定性振动和随机振动(非确定性振动)。确定性振动能用确定的数学关系式来描述,对于指定的某一时刻,可以确定一相应的函数值。
随机振动具有随机特点,每次观测的结果都不相同,无法用精确的数学关系式来描述,不能预测未来任何瞬间的精确值,而只能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描述这的规律。例如:地震就是一种随机振动。
确定性振动又分为周期振动和非周期振动。周期振动包括简谐周期振动和复杂周期振动。简谐周期振动只含有一个振动频率。而复杂周期振动含有多个振动频率,其中任意两个振动频率之比都是有理数。
非周期振动包括准周期振动和瞬态振动。准周期振动没有周期性,在所包含的多个振动频率中至少有一个振动频率与另一个振动频率之比为无理数。瞬态振动是一些可用各种脉冲函数或衰减函数描述的振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振动


#桓显连# 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对不对 -
(1554016658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例如空气、水等等. 所以在非真空状态下,有振动肯定能产生声波,但是所产生的声波频率不一定能被人类耳朵识别,即不一定能发出声音.

#桓显连# 在振动的物体一定在发声吗 -
(15540166581): 不是, 第一,振动只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叫声音,超过一定的频率,就成为了电磁波,或是其它东西, 第二,声音只存在于传播中,光线也一样,静止的时候并不叫光.

#桓显连# 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吗 -
(15540166581): 不是的.声音是指人能感受到的振动.只有振动频率大于20HZ,小于20000HZ的振动人耳才能听到,所以低于20HZ的振动就不叫声音,高于20000HZ的振动也不叫声音.它们分别叫做次声波和超声波.

#桓显连# 震动的物体不一定会发出声音吗? -
(15540166581): 当然.在真空中震动的物体是不会向外发声的.但在非真空中,或在某物里头,只要此物振动,就有声,但不一定频率稳定,也不一定能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介质振动就会发声,在真空中无介质就无声的传播过程.声的传播,即介质振动,可以微观上看作由振源开始,并对介质中相邻质点带动(相邻振子间有力的作用),再由这个振子带动下一个振子,如此传下去. 严格的讲,并不是规则振动才发声,但只有规则的振动才能稳定发声.(说着说着就跑偏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欢迎追问

#桓显连# 振动的物体一定能发出声音吗 -
(15540166581):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搞清什么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机械波被人耳检测到了就说人听到了声音.若是这种波的频率在20赫—20千赫以外,人就不会听到.这时的波叫次声波(20千赫).既然人听不到,就不能叫声音. 所以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但是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

#桓显连# 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吗? -
(15540166581): 要有声音的话:1、要振动2、要有传播媒体

#桓显连# 物体振动一定能发出声音吗? -
(15540166581): 发出声音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声源,也就是震动的物体;二是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等. 否则,一个在真空中震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任何声音的.

#桓显连# 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吗,是发声!!没说传声!!!
(15540166581): 没错,一定发声

#桓显连# 物体振动一定发声,对吗?
(15540166581): 对,但不一定能听见.因为人的耳朵只能听到一定频率范围的声音.

#桓显连# 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吗? 理由!
(15540166581): 不一定,真空不能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