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父母啊'看了让人大哭的文章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你们自从有了我们儿女们,你们就开始拼命挣钱,想让我们吃好,穿好,也让
我们上学,而且想让我们考上好大学。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我的记忆里,父母每天总是很劳累地下班回到家,我们是否问候他们一下或
安慰他们一下,当他们失意的时候,我们是否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当他们生
日时,是否我们递上一张卡片,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
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一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
纹,那都是父母辛苦劳累的标志!

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就倾
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或许,父母不能给我们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给
予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父母为子女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当你受
伤时,哭泣时,忧郁时,难过时,你可以随时回到这里享受父母的爱,这,便
是他们的幸福了,而他们也不怕辛苦,因为他们有儿女灿烂的笑容!

父母的一生都是计划好的,想着辛苦劳作为儿女将来做打算,生怕儿女将来生
活的不好,而他们的一生都在忙碌中。

我们是否曾想过我们应多关心父母和感恩父母,也许父母并不需要你的感恩,
而父母最需要的是我们和父母多沟通或者讲心事。现在我们正处在青春期,大
概是很少与父母心平气和的交流,也不想把事告诉父母吧!我们应多学会体会、
理解父母的心!

我们是否注意到父母的眼角有了许多皱纹,黑鬓发变成白鬓发。哦!我发现那
是父母耗尽心血来爱我们,那是父母所有的爱,那是父母对子女的祝福和操劳,
那是父母逐渐变老的标志,而我们是否想到父母在老去!我们要学会感恩,感
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父母为我们操劳,感恩父母为我们倾注了心血与精
力,感恩父母给予我们所有的爱……

感恩像什么呢?感恩像春天种下育苗;感恩像夏季热情奔放;感恩像秋天收获
果实,感恩像冬天傲霜挺立……

让我们学会感恩,让我们感恩父母……

求文章“可怜父母”~

你的问题标题应该是:不做“可怜父母”
不做“可怜父母”
文/钱卫
年轻人聚会交流有他们的困惑和委屈,家长们扎堆聊天也会有他们的辛酸与哀愁。一位常常语出惊人、近日再度有感而发地爆出新锐评说“不要做可怜父母”!
过去就有著名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之说,今天“可怜父母”依然比比皆是,为孩子就业发愁;为孩子搞不上对象发愁;为孩子找的对象样样不称心而苦恼……细想之几乎没有他们不发愁不苦恼的事。这位友人说,父母只一个“养育之恩”就已经把大爱赐予了你,按照人之常理,年满十八岁之后就是该自食其力,该进入反哺阶段,至少也该到了不再给父母添烦惹乱的时候了,可问题偏偏往相反的方向走,而且愈演愈烈。究其缘由,大约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父母操惯了的心、动惯了的手、跑惯了的腿一时收刹不住,当然,也有天生的“儿女奴”只好自作自受,还有无奈的环境处境等等都一并算做个案权且不论了;二是孩子依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成了父母专事学习的御用工具。话说到这儿这悲剧就来了——既然你成了父母的专项工具,而且已然都有“惯性”——学生时期你需要承载父母给予的满负荷学习任务,外加若干特长学习的诉求,毕业了你又会承担起父母为你选择工作所指定的标准和期待,谈对象了你还要承载父母当年门当户对的期盼,事业上还要有所建树地超越他们年轻时的业绩……继而满足父母的种种虚荣、规范、要求与指望。稍有不如意、不达标、不满意之事,你就得洗耳恭听那没完没了、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的训示、指责或者冷嘲热讽,足够叫你发晕!
这么多年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该有个翻版,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就在于他们把太多的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抱负、期许,甚至于怨气和更高的指望——不切实际地、一股脑地强加在已经负重累累的孩子身上(不仅是家长,还有其他“帮凶”),不惜摧毁青年一代的身健康、兴趣爱好,执着又蒙昧地玩儿着“望子成龙”、“光宗耀祖”和为自己赚取名利的游戏,导致了一出出闹剧与悲剧发生,这种情势与现状也实在到了该收场或者收敛的时候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要是真爱你的孩子,就别给他们太多认为的压力与负担,放心放手让他们自己闯荡,你只需做好监护与指引;我还得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你要是真爱你的父母,就学会做好自己的事情,学会勇敢的面对与担当,担当的不只是感恩反哺,不只是自食其力何不再给父母添烦惹乱,还要担当起你的祖国和人民赋予的那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最后,这为友人说,为了你的孩子,还是不做可怜父母吧。

另外,我推荐:我的好友黄朋高中时代所搜集的哲思名言(还有他本人所写的哦,这只是一部分):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用功读书,努力玩。——小布什

“不!”是能力。 ——黄朋

贪多嚼不烂。

以后的事以后再考虑,现在先努力学。 ——黄朋

别慕虚名而处实祸。

只有一种善,即知识;也只有一种恶,即无知。
——苏格拉底

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
——奥修(印度思想大师)

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
——福楼拜

一句温暖的话语,暖和了漫长的冬天。(日本格言)

释迦牟尼说:“恨不消恨,端赖爱止。”争强激辩绝对不可能消除误会,只能靠技巧、协调、宽容,以及用同情的眼光去看别人的观点。
——戴尔•卡耐基

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他一定会在某个时期发现,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不论好坏,他必须保持本色。虽然广大的宇宙中充满了好的东西,可是,除非他耕作那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否则他绝不会有好收成。除了他以外,没有人能知道他能做些什么,知道些什么,而这些都是他必须尝试而求取的。
——爱默生《论自由》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岁寒,知松柏而后凋也。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

不要把自己的头脑当成别人的跑马场。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 (爱因斯坦)

上、马上、枕上,是绝好的利用时间。 (欧阳修)

脑子里杂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在空气极度稀薄的情况下,为了登上峰巅,为了是四肢获得更多的氧,必须学会消除一切欲望和杂念。 蒙克夫(美籍印度人 登山家)
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你没有干出成绩,那么,你永远是受人摆布的棋子,甚至,是一枚弃用的棋子。

善人在患,饥不及餐。

世上没有英雄是可悲的,有了英雄而不去推崇、爱戴、仿效他,也是可悲的。 (郁达夫)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者刚。 (林则徐)

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世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 几米(台湾漫画家)

一位顽强的女孩! 1998年 8月24日,一场特殊的追悼会在山东加祥县后中庄举行。 死者申春玲是一 位年仅16岁小姑娘,但她却享受了这个村最高的葬礼规格, 她的三个哥哥穿上了为父母送葬才能穿上的孝衣。在灵柩前长跪不起,全村老少自发地佩带黑纱哭着为她送行---- 然而有谁知道这位早逝的姑娘其实与这个家庭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只是一个连户口都没有的继女;在继父瘫痪,亲母亲离家出走后, 她却勇敢地留了下来,用柔弱的双肩托起了四个大学生哥哥! 1994年 6月,失去丈夫的春玲的母亲带着申春玲姐弟从山东范泽龙周集来到加祥县后申庄。春玲的继父申树平是一个木匠,为人忠老实。继父上有70多岁的二老,下有四个正在读书的儿子。其中大儿子申建国在西安交大读书,其它三个儿子在县里读高中。 尽管家庭负担很重,但继父有一门高超的木工手艺,再加上一家人勤俭节约, 生活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于春玲母子三人的到来,继父全家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或许因为家中没有女孩的缘故,爷爷、奶奶、继父都对小春玲疼爱有加, 哥哥们更是亲热地叫她小玲铛。小春玲到继父家时,早已经过了上学的年龄,可是由于父亲去世,她只能失学在家。继父知道后二话不说,拿钱给她上了学。家里本来就有四个孩子上学,再加上小春玲,继父的肩上又增添了一份负担。 好在继父勤快,农闲时间常跟镇上的建筑队外出施工赚些外快.

总算能对付家里的支出。 小春玲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第一学期就考了个全年级第三名。 除了学习,她还包下了部分家务活,一有空闲,就帮几个哥哥洗脏衣服, 帮继父抬木头、拉锯,继父逢人就夸:我这辈子有福气,天上掉下个好女儿! 然而,快乐的时光转眼即逝,一场横祸从天而降。 1995外初夏,继父在一次施工队中从三楼摔了下来,瘫痪在床。一根大梁倒下了,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断绝了,而且为给继父治病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看着瘫在床上的病父,二哥申建军率先提出辍学,父亲坚决不同意,因为他和老三马上就要高考了,他的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老三、老四也要求辍学,好挑起家庭的重担。 正在哥哥们相争不让、继父左右为难之时, 小春玲却提出由自己辍学,帮妈妈支撑起这个家。 继父流泪了,爷爷、奶奶也不停地抹泪。继父沉痛说:玲儿,爹对不住你, 你的几个哥哥读了这么多年书,现在放弃可惜了,只能委屈你了--- 三个哥哥也紧紧握住小妹的手,并在父亲床前共同许下诺言: 不论以后谁考上大学小妹的这份恩情要加倍偿还。 可刚刚走出磨难的春玲母亲却承不住再一次的灾难打击。 她从医生口中得知,丈夫很可能终身瘫痪在床, 她对这个家彻底失去了信心,更惧怕自已挑起这副沉重的担子,决定带着小儿离家出走。 任春玲如何哀求,如何劝止,母亲还是在继父受伤三个月后离开了危难的家。 母亲走了,家里的支柱又断了一根,爷爷、奶奶成天抹泪, 继父唉声叹气,哥哥们心中更是怕恐不安。家里又陷入一片泪雨纷飞中。村里的人们也好心地劝慰春玲: 「这里没有你任何亲人了,你也回范泽你姥姥家吧,要不,你会受一辈子苦的!」 小春玲坚定地摇摇头:「不,我不能走,俺娘走了俺不能再丢下这个家。」小春玲把哥哥们叫到继父的床前,一字一句地保证道: 「爹,娘走了,是娘没良心;我不会走,我要留下来陪你们共渡难关, 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亲生女儿。」这一年,申春玲年仅12岁。 [只要哥哥们有出息了,就是小妹有出息了] 小春玲说到做到,她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农活和家务,和真正的家庭妇女一样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为整个家庭精打细算地过日了。小春玲知道,这个家要想好起来,首先得让继父好起来,所以,在繁忙的农活之余,她一刻也没有停止为继父治病。 1996年盛夏,由于天气炎热,继父的病情加重, 小春玲决定带他去济宁市住院治疗。安顿好家里的事,她拉着板车上路了。80多公里的路程她足足走了两天一夜,走到目的地时,她的脚磨破了,肩也肿得老高。 在医院为了节省住宿费,春玲住在医院的自行车棚里, 看车的老大爷以为她是讨饭的乞丐,几次往外撵她。 小春玲只好实话实说,老人深受感动, 不仅把她睡觉用的板车放在最里边还专门为她找了一顶蚊帐。 在春玲的精心照顾下,继父的病情得到了稳定,她又拉着继父走回了家乡。 刚回到家就赶上了麦收。哥哥们都在上学,爷爷奶奶只能帮着做做饭或捆麦子, 7亩多地的麦子只能靠春玲一个人。为了抢收,好连续几天都睡在地里, 累得实在支撑不住了,就趴在麦跺上睡一会儿,醒来以后接着再割。 由于心急,再加上过度劳累,小春玲的嘴上起了水泡,手脚也磨出了血。 她真有些支撑不住了,可剩下的两亩麦子怎么办?这些都是全家人的口粮啊!她急得禁不住在麦地里失声痛哭起来,哭声引来了乡亲们, 大伙对她同情不已,七手八脚帮她割完了麦子。这次艰难的麦收,换来了全家的粮食,二哥在高考中也取得了巨大的丰收, 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同济大学录取。手捧着二哥的录取通知书,小春玲似乎忘记了自已的劳累,高兴地跳着、喊着。 望着又黑又瘦的小妹,落榜的三哥申建文不由地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自责地说: 我对不起小妹,她为我们受了这么多苦,可我却----说着痛哭起来。 小春玲慌了,拉住三哥的手,劝道 :「哥,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你别灰心!」 小妹的话让申建文更是惭愧不已,他表示不复读了,留在家里帮妹妹。 春玲执意不肯,她哭着问三哥:我受苦受累不就是让你们好好上学吗 ? 哥哥们有出息了,就是我有出息了,你怎么就想不通呢! 三哥终于听从了妹妹了劝说,也决定复读,二哥去上海读书的日子越来越近。3000元的学杂费压得全家人喘不过气来。 无奈之际,小春玲想到了卖血。第一次去血站,因年龄太小,医生不给抽;第二次去,她虚报了年龄才被允许抽200CC血。当她拿到400元"营养费"时,脸上的愁容仍没有散去。她知道,这 400元钱对于3000元的学费只不是杯水车薪。 于是,她第三天又一次来到血站。这一次,医生说什么都不给抽了。 情急之下,小春玲向医生下跪讲述了卖血的原因。 医生沉默良久,才叹了口气说: 好吧,就这一次,以后可别再来了;你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位好心的医生象征性地给她抽了少量的血,并从自已的口袋里掏出钱,凑了700元钱给了小春玲。小春玲感动得直掉泪。 回到家,春玲如数把钱交给了继父,继父忙问她从哪来这么多钱。 小春玲撒谎说是借的。细心的二哥却从她那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脸上明白了一切。 他抓住小妹的手看了又看,又从她兜里掏了两张卖血的收据,全家人都惊呆了! 可是,这些钱还远远不够学费的一半,继父决定卖掉一块老宅地基, 爷爷奶奶也决定把他们准备打寿棺的三棵大杨树卖掉。继父不同意,两位老人执意说:「小玲子为了咱这个家拼了命了,我们还要那棺材干啥。」 在全家人的努力下,二哥、三哥的学费总算凑齐了。为了让二哥申建军体体面面地去上大学,小春玲连续几个晚上没休息, 给哥哥缝制了新棉被和新布鞋。监行前,春玲去车站送二哥,她说: 「二哥,咱家虽穷,但有志气,你一定好好学习,别担心家里, 你在外面也别苦了自已,需要钱尽管来信给家里说,俺给你操办。」 申建军再也忍不住了,他把小妹紧紧地搂在怀里,感动得泪流满面---- [你们可以忘了我,但不能忘了你们的妹妹] 哥哥们上学走了,小春玲开始盘算着怎么赚钱给继父治病,为哥哥们缴来年的学费。 起初,她也想着跟村里的女孩子们外出打工,可家里的三个老人没人照顾,她只能在家想办法。冥思苦想后,她决定种棉花到富。 种棉花与种其它农作物不一样,管理起来不仅费事,而且喷洒农药也很危险, 可小春玲却在心里盘算着一年下来种棉花大约可收入八九千元,就毫不犹豫地开始忙乎起来。她雄心勃勃地种起了棉花,可不久,鲁西南地区的棉花全部遭受到棉铃虫的袭击。这可急坏了小春玲,身材没有棉花高的她赶紧背着20多公斤重的药桶在棉田里喷洒农药。 她听人说,中午最热的时候,除虫最有效。她就挑中午阳光最强的时候打药,炙热的太阳晒得棉田像个大蒸笼, 令她常常喘不过气来,她只好喷洒一行就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一天中午,由于药桶漏水,她中纛晕了过去,被村里人发现送了回去。 醒来后,她不顾继父劝阻,又挣扎返回了棉田---- 巴心巴肝的苦做终于换来了棉花大丰收, 可由于当年棉花收购价太低,小春玲依然没能把攒到她计划的钱。 聪明的她又动起了脑筋,什么赚钱她就干什么。 农闲时,她和别人一起收过槐米、柳条,也推销过草帽,黄豆。 后来,她听人说泗水的苹果便宜,她又跟着村里的大伯去泗水贩水果。

每天晚饭后拉着地排车上路,天亮时赶到苹果园,装上车就往回赶。壮年男子拉一排车,她也拉一地排车。在路上,别人都吃苹果解渴,她却一个也舍不得吃, 连烂了点的也留下给继父,爷爷、奶奶吃, 四哥申建华看到的仅14岁的妹妹如此艰辛,心中实在过意不去。他决定退学参军,留下来帮妹妹。 小春玲却很支持哥哥,她偷偷地劝慰哥哥道:「我最羡慕的是军人,留在家里又有什么出息呢?你放心去吧,家里的困难我能顶住。」 经不住小春玲的一再劝说,继父终于同意了。 四哥去部队那天,小春玲从口袋掏出一大把皱巴巴的零钱塞到哥哥手里: 「 哥哥,这是80多元钱,是俺省下来的,你留着零用,到部队后你好好干,争取当个军官回来。」 申建华的眼睛湿润了。 1997年春节,是小春玲最快乐的一个春节。除了四哥在部队外,三个哥哥都回来了,并且三个哥哥都为小妹准备了新年礼物。大哥带给她的是一套新衣服,二哥送给了她一条红围巾,就连三哥也给她买了一盒美容霜。小春玲抱着礼物从里屋跑到外屋,不住地跳着笑着,此时的她又恢复了孩子的天性,那么天真活泼。 小春玲喜悦的神情让全家为之动容,继父的脸上也绽开了笑容。他把儿子们叫到床前,说:「 你们三个哥哥做得对!玲玲太苦了,以后你们有了本事,可以忘了我,但不能忘了你们的小妹。」 我们永远爱着你————亲情小妹 在繁忙的农活中,春玲始终不忘给继父治病, 一有希望,哪怕山高路远,她也带着继父去。 苍天不负有心人,继父的病有了很大的好转,有时还可以拄着拐杖挪步。哥哥们也是学业有成。大哥申建国在完成本科学业后又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四哥申建华在部队入了党,并被提拔为班长。 1997年 9月,三哥申建文高考顺利过关,被山东中医学院录取。 1998年 3月,奶奶突然重病,临终前,老人紧紧抓住小春玲的手艰难地说:"玲儿,奶奶这辈子不亏,有你这么个好孙女,奶奶真舍不得人呀!" 说着老人颤抖着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玉手镯递给春玲,春玲迟疑着没接。 爷爷说: 玲儿,这是奶奶原本留给你长嫂的,可奶奶想,这个手镯最该给你,你就满足了***心愿吧! 春玲含泪接过了手镯,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奶奶去世后,四哥来信了,说他原准备考军校, 可知道奶奶去世后,家里又用了不少钱,他决定放弃。 春玲看了信,急了,她马上找人给哥哥去信劝说,并寄去了200元钱,让哥哥买学习资料。她说:「 哥哥,考军校是你一辈子的大事,可千万别为了眼前的困难而耽误了一生啊!」就在春玲想着法了鼓励四哥时,出走了几年的母亲突然来信了, 原来,母亲离家出走时就偷偷开了个假离婚证明,后来去了平阳县, 找了一个做食品加工的老板做丈夫,生活还算可以。她从别人口中得知女儿这几年受的苦难,心里充满了愧疚。母亲来信想让女儿也去平阳县跟着她过,还允诺给小春玲找一个好婆家。读着母亲的信,春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恨母亲的无情,可那毕竟是自已的亲生母亲啊! 她多想扑到母亲的怀里好好地哭一场,多想跟着母亲过一个正常女孩无忧的生活。可她怎能舍弃这个家,这个家虽穷,但且家人都是真心地疼她爱她啊! 善良的继父看出了她的忧悉,劝她道: 「 玲儿,你去找你娘吧,爹不怪你,咱家这么苦,会拖累你一辈子的,爹也于心不忍啊!」春玲咬了咬嘴唇,双膝跪在继父的床前:「爹,再大的苦俺都能吃,您可千万别赶俺走。」春玲让人代笔给母亲写了一封回信,拒绝了母亲的要求。 她一如既往地为这个家操持着。为了给四哥多筹点钱买学习资料,1998年 8月的一天,小春玲又一次想到了卖血。 在她的再三请求下,医生一次为她抽了 300CC血, 原本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她此时更加虚弱。她强打起精神去邮局汇钱。 没想到,过马路时一恍惚,她被一辆满载着钢筋的大卡车挂倒,沉重的车轮从她身上轧过---- 噩耗传来,爷爷承受不住打击,病倒在床上,继父四度昏厥过去。 三哥申建文是第一个知道消息赶到家的,他扑到在妹妹的遗体前,哭昏了过去。 二哥申建军接到电报后,在火车上两天没吃没喝,哭着从上海站着回到家乡。 远在西安的读研究生的大哥申建国闻讯失声痛哭,他实在抽不出空回家奔丧,流着泪为小妹发来唁电:亲情小妹, 你用母亲般的胸怀挑起一个沉重的家; 至爱小妹,你用脆弱的双肩撑起一片希望,我们永远爱着你____亲情小妹。 刚刚收到桂林陆军学院录取通知书的申建华同时收到了妹妹的噩耗, 他当场晕倒在训练场上。他也匆忙赶回了家乡。 按当地的风俗,未成年的人死后不仅不能举行葬礼,就连祖宗的"老林"也不能入。 小春玲到继父家四年,除了改姓,连户口也没来得及报,所以,她还不能算村里的人。 可村里的长辈们深深地被这个"亲情义女"的大仁大义感动,不仅破例为她举行了最高规格的葬礼,而且还在祖宗的"老林"为她选择了一块坟地。老人们流着泪说:这么好的闺女,死了再不能让她受屈了。 曾经采访过申春玲的山东省女作家刘红也赶来参加了葬礼,并为她撰写了祭文: 你,宛如山涧一朵野花, 你,又是天边的一抹云霞, 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 柔弱的双肩担起满腔挚情, 幼小的心灵托起一个完整的家,年轻的岁月,本应如诗如画,如丝如缕,可是你的面前却堆满了太多的艰辛和沉重,一个毫无血缘的家,演绎出一番轰轰烈烈的真情;一个小小的你,虽不惊天地,泣鬼神,可又让许多天下人为这动情。 你走了,走得那么轻,那么轻,轻得像天边那朵云---- 你留下的情又是那么重,那么重,重得像巍峨的泰山---- ----------------------------------------------


#颛科钟# 求一篇能让人哭的文章 -
(19214996098): 你看这个行不?我自己写的,好像还没达到能让人哭的水平: 父母情 温暖之夜 夜如澜. 我用冷冰冰的手掌抚过脸颊上的泪痕.窗开着,刺骨的风无情地摧残着我通红的脸颊.我顶着寒风,朝窗外看去.呵,冬天的夜晚何时变得如此悲戚,...

#颛科钟# 一篇让人流泪的文章 -
(19214996098): 一天,正走在路上,手机响了,话筒里是个稚嫩的小女孩的声音:“爸爸,你快回来吧,我好想你啊!”凭直觉,我知道又是个打错的电话,因为我女儿的声音我太熟悉了..这年头发生此类事情也实在是不足为奇.我没好气的说了声:“打错了...

#颛科钟# 关于父母或自己的爱作文大全280字数 -
(19214996098): 父母的爱,永远都是人世间最美的爱,他们抚育我们,教导我们,在我们人生的成长路程中一直呵护关爱我们,直到我们长大成人. 可是,随着我们成长,我们的性格也越来越叛逆,老爱逆着父母的话,觉得他们说的就是废话,可你想过没?...

#颛科钟# 关于父母 的作文500字 -
(19214996098): 父母 很多次提起笔来,又轻轻的放下,因为我实在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亦或我肚子里的墨水太少了,还不足让我完全表达出我父母对我恩情,或许我说错了,我并没有表达出什么来,我只是想他们了,就写写他们,仅此而已. 在农村出身的...

#颛科钟# 有没有写母爱的文章啊? -
(19214996098): 母亲节就要到了,大街小巷里都弥漫着康乃馨的味道,好象在向路人招摇着“该为母亲祝福了”. 旁边有一个中年妇女,嗔嗔地望着一朵康乃馨发呆,她在期盼着儿女送她一朵吗?眼睛里射出赊求的光,表情如我母亲一样,才突然惊颤:我的母...

#颛科钟# 感恩父母的文章 -
(19214996098): 瑟瑟的秋风带来了冬的讯息.瑟瑟的秋雨润湿了大地母亲的眼眶.没有哀伤,没有痛苦,这是欣慰的泪水. 转眼冬天的脚步已咄咄逼近,无情的风雪又将冰峰大地母亲的身躯.大地母亲却只是静静地闭上眼睛,因为她看到了枝头成熟的果实,...

#颛科钟# 关于母亲的好文章 -
(19214996098):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孩子上学了,作为妈妈,哪个不希望听到来自学校的好消息.然而,每次家长会,都令她失望,因为人家都有一个聪明乖顺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却愚顽不化.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

#颛科钟# 我的父母作文800字 小小说 -
(19214996098): 我的父母16年前,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不用说,那便是我了. 小时候的事情,我也忘记得差不多了,记得的只是自己的天真,幼稚与任性——为了可以在家里吃好吃的东西,病好了,宁愿挨爸爸的打也不愿意去幼儿园,结果被爸爸拖着去了; ...

#颛科钟# 亲人的眼泪作文1000 -
(19214996098): 眼泪,是情感的发泄;眼泪,是悔恨的表达;眼泪,更是凝聚了一位母亲伟大的爱.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儿子在朋友家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也许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位母亲的儿子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每当...

#颛科钟# 描写父母的600字以上作文 -
(19214996098): 父母之爱 有一种情感,它不像友谊那样脆弱.也不似爱情那样热烈而短暂,其实,这种情感就是父母之爱,它是那样至纯至真,是那样永久,充满着人的一生…… 小时侯,每当自己摔倒了,父母从来不去扶我们,而总是我们大哭着爬起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