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章法是什么? 书法中章法包括什么要素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章法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 

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可见,章书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

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扩展资料

章法特点

1、定主宾之序

书法创作当先从主体(正文的文字内容)入手,主位既定,宾从就可以围绕主体生发,或藏或露,或即或离,目的总在丰富其空间,充实其层次,如众星拱月一般,烘托得主体形象愈见突出愈完美。

2、掌均变之衡

端庄持重,为人之一美,也是作品之一美。如果一味求奇,失去安详稳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所以书法之章法不可以不求平衡。然寻常之平易得,艺术之衡难求。

3、征节奏之美

五音交替而成音乐,俯仰回旋乃为舞蹈。艺术之美,不论是闻于音,成于形,见于色,总须有长短、起伏、刚柔、明暗、迟速、润燥等现象的交替配合,才能悦于耳目,感人心智。这种交替配合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节奏感,可以说,节奏感是一切艺术共有的美感。

4、懂疏密聚散

如同音乐的紧锣密鼓,通常是伴随乐章的高潮出现一样,书法线条的聚密之处,也常常就是作品的主体所在。

有疏有密,见聚见散,作品便主次分明,藏露互见。只是要把握分寸,顺理成章,不可十分悬殊,否则不是勉强拥挤,就是零落散漫,密处不可雍塞,要小有漏透,极密处隙光一线,便是灵穴来风,可著通体生凉,又如人在深潭,一管透气,则吸咏裕如。

5、知大小曲直

大与小、曲与直,都是相对存在于作品中的,是任何构成美感的形式所必有的组成因素之一。自然字的形象,大小对比,曲直互见,无处不有,章程具在,天然凑泊。它是自然美的体现,也是艺术美的需要,善于捕捉和运用它的人,必能使作品节奏优美。

6、驭圆缺参差

这仍是对比之下生出的美感,一件作品,大而言之,在整体布置上应有圆有缺,有参差错落。似行草的乱石铺路,皆应避免出现整齐的平行线或机械圆弧状,当然也不要有物必求差缺,以免不是呆板便是零残。参差之间,也要求变,大参小不能等同。

有时要在整体中求参差,有时又当于参差中求整体。小而言之,在具体形象上,同样要得圆缺参差之致,才能耐玩耐品。

7、见开合呼应

作书如行文,谋篇之始,情节、人物一一铺叙,交叉稳现,来去往复,而后揽纲收目,渐次归结,情节都有所结果,人物皆得归宿,文章便告结束,这就是开合之道。因为先有所开,才能生情节、起变化;后有其合,乃得见意义、见精神。

所谓神完意足,大概便是这般景况了。书法章法之始,先铺张文字内容,占据作品空间,展现立意内容,然后逐渐充实其层次,修正其形象,使结构完整而内容充实,因而见神韵、见意境,这是作书程序上的开合。

8、求从顺自然

好比建设,推平山峦,开凿河道,大厦成林,马路如练,车如流水马如龙,到处锦绣堆成。这是一种美,是一种闪现着人类智慧和力量光芒的美;而层林幽谷,古木荒藤,高山流水,石瘦松肥,鸡鸣茅舍,犬吠疏篱,又是一种美,是一种不假雕琢,天然质朴的美。

前者工于人意,后者主自天然。有趣的是,人类文明愈向高度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愈趋现代,其审美心理却愈是崇尚自然。所以据说日本某地方特地造了一口水塘,任凭野苇汀蓼自然生没,孤雁病鸥随处栖止,从不稍加修饰管理,仿佛真正原始水沼,引得游人如醉。

这恐怕不仅仅是怀旧、逆反而矣,也许自然纯朴之中,确有一种真正的、永远不可替代的善和美。可知书法作品对于尽量保持、利用自然美的魄力,像“屋漏痕”一样,消除人意人力的痕迹,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9、识空白之义

章法布白之奥妙,就在于“计白当黑”,即书写点画线条时不单考虑线条的颜色,实际上黑线条在白纸上,就产生了黑白的分割,黑多则白少,黑少则白多,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另外就是要追求布白之变化:疏密、斜正、曲直、方圆。



章法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大章法是从书法作品的宏观角度来讲的,

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小章法则从局部和细微处见真章,在细致分析鉴赏书法作品时通常更关注细节的呈现形式,即“小章法”。

章法是书法作品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一个好的章法会给书法带来好的印象,可以说章法是书法的脸面,这个脸面好不好,就决定着书法的表现效果。

扩展资料:

章法的特点

1、定主、宾之序

书法创作当先从主体(正文的文字内容)入手,主位既定,宾从就可以围绕主体生发,或藏或露,或即或离,目的总在丰富其空间,充实其层次,如众星拱月一般,烘托得主体形象愈见突出愈完美。

2、掌均变之衡

端庄持重,为人之一美,也是作品之一美。如果一味求奇,失去安详稳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所以书法之章法不可以不求平衡。然寻常之平易得,艺术之衡难求。譬如一个在平地行走,是平衡的,但太一般了,几乎不构成什么美感。

3、征节奏之美

艺术书法的节奏感,既存在于色彩(浓、淡、枯、润、焦即为五色)之中,也可见于章法之内。色彩之中,色度的明暗,色相的冷暖,色块的大小方圆等等,都是产生节奏的因素,章法之中,疏密聚散、大小曲直、圆缺参差等等,都是产生节奏的原因。

4、懂疏密聚散

书法线条的聚密之处,也常常就是作品的主体所在。有疏有密,见聚见散,作品便主次分明,藏露互见。

只是要把握分寸,顺理成章,不可十分悬殊,否则不是勉强拥挤,就是零落散漫,密处不可雍塞,要小有漏透,极密处隙光一线,便是灵穴来风,可著通体生凉,又如人在深潭,一管透气,则吸咏裕如。

5、知大小曲直

从书法章法的角度上看,可以说大是合,小是分;大是统一,小是变。从书法的笔画角度看,曲是柔,直是刚,曲是圆,直是方,有典有直,则刚柔相济,方圆互映;曲是滞,直是畅,曲是变,直是正,畅滞相生,正变交出,则苍古俊逸,奇正兼容。

6、驭圆缺参差

参差之间,也要求变,大参小不能等同。有时要在整体中求参差,有时又当于参差中求整体。小而言之,在具体形象上,同样要得圆缺参差之致,才能耐玩耐品。

7、见开合呼应

开合是作品的可视形象,呼应则是通过它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效果。所以也可以说,呼应来源于开合,体现在顾盼。而线条之间的顾盼呼应,也正是作品的情所从来,意所由此,是体现作品内含的窗户,因而开合呼应,不仅是构图形式上的需要,而且是作品精神的基石之一。

8、求从顺自然

作品的经营立意,由自己主见,不袭乎他人,不囿于自然。而其间具体形象,则尽量保留自然风貌,不多过雕琢,不勃生理。凡此种种,一句话,一切布置都要见其天然本性,不可因奇求奇,强扭硬掐,繁雕缛琢。

9、识空白之义

章法布白之奥妙,就在于“计白当黑”,即书写点画线条时不单考虑线条的颜色,实际上黑线条在白纸上,就产生了黑白的分割,黑多则白少,黑少则白多,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另外就是要追求布白之变化:疏密、斜正、曲直、方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章法



章法又称布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对一幅作品如何进行整体安排,对每一个局部如何进行整体处理的方法。

章法涉及到处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照顾关系。在书法创作中,一笔之误,一字之差,都会影响全篇的效果。所谓“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不仅对一个字的结构来说是如此,就是对整幅作品来说也是一样的。

章法有大小之别。小章法即一字之内的点画关系如何布置,或几字之间怎样安排。大章法既是通篇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落款及用印之间的关系谋划、布置等,它要求一幅作品的字里行间有呼应、顾盼,要协调通畅而有整体感。

扩展资料:

章法的组成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书法章法技巧形制:即规格,形式如中堂、条幅、对联、横幅、斗方、扇面等。

2、书法章法技巧正文:这是作品的主体部分,书写者要根据字数、字体和形制的不同来决定章法的布局。

3、书法章法技巧行款:即落款,指正文之外的文字。有上、下款和长、短、穷款之别。内容一般为正文出处、书赠对象、时间、书写原因、跋语等,下款为时间、书者或斋馆、名号等。但一般情况极少有全部写齐的,故以短款、穷款居多。可视章法需要而定。

4、书法章法技巧钤印:分姓名印、斋馆印、年号印、肖形印、闲印等。形有方、长、圆、椭圆、随形等。文有白、朱(即阴文、阳文),除姓名印外都可做引首印。

即盖章在第一行第一字下外侧为多。姓名印可分姓印与名印,视作品情况用一、二方均可。至于印的大小视款字大小而定。我们以为宜小不宜大,绝不可超过款字大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章法



章法又称谋篇。犹如绘画中的构图或建筑中的总体设计。书法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靠章法的效果来完成。

章法有大小之别。小章法即一字之内的点画关系如何布置,或几字之间怎样安排。清代刘熙载《书概》云:『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以此而言则大章法既是通篇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落款及用印之间的关系谋划、布置等,它要求一幅作品的字里行间有呼应、顾盼,要协调通畅而有整体感。

书法中章法的总体要求是和谐而富于变化,自然而有个性。例如:同是章法美的代表,楷书中欧的疏颜的密,各擅胜长。行书中《兰亭序》的静中有动,规中有变。《祭侄文稿》的信马由缰,一泻如注,以及《韭花帖》的空灵典雅,《珊瑚帖》的率意独出,无不体现着作者个性,审美取向和创造精神。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章法的效果,要求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灵活准确地运用一些技巧来实现自己的构想。比如:笔法中的疏与密、虚与实、大与小、欹与正、长与短等,以及墨法中的浓与淡、燥与润、涸与涩等。将这些矛盾的方面强化,运用到字里行间,使其在对比中达到和谐,定会使作品生动起来。生动象征着作品的神采和气韵,如果说笔法、结构、章法是一幅作品必须具备的条件,那么,气韵则是作品的生命了。

章法的组成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 形制:即规格,形式如中堂、条幅、对联、横幅、斗方、扇面等。

② 正文:这是作品的主体部分,书写者要根据字数、字体和形制的不同来决定章法的布局。

③ 行款:即落款,指正文之外的文字。有上、下款和长、短、穷款之别。内容一般为正文出处、书赠对象、时间、书写原因、跋语等,下款为时间、书者或斋馆、名号等。但一般情况极少有全部写齐的,故以短款、穷款居多。可视章法需要而定。

④ 钤印:分姓名印、斋馆印、年号印、肖形印、闲印等。形有方、长、圆、椭圆、随形等。文有白、朱(即阴文、阳文),除姓名印外都可做引首印。即盖章在第一行第一字下外侧为多。姓名印可分姓印与名印,视作品情况用一、二方均可。至于印的大小视款字大小而定。我们以为宜小不宜大,绝不可超过款字大小。

《琴台问道》第7期第5节:章法与那些东西息息相关?



~


#呼辰冯# 章法指的是什么?
(17097421042): 指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也叫布白

#呼辰冯# 书法的章法有什么格式?
(17097421042): 书法的章法有一定的格式.这些格式的形成和产生,既是实用的需要,又是审美的结果. 章法的具体格式大致有两种,一为直式,一为横式.直式是传统的写法,自上而下...

#呼辰冯# 书法章法的要素有哪些?
(17097421042):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都是由正文、款识、印记这三部分组成的.这三者不能缺一,否则章法就不完整.因此,如果说用笔、结体、布白是书艺三要素的话,那么不妨称正文...

#呼辰冯# 书法中章法包含哪三个要素??? -
(17097421042): 一幅较为成功的书法作品,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墨法.用笔 毛笔是书法的最主要工具.书法的用笔,主要包括笔法、笔力、笔势、笔意等艺术技巧. ①笔法,指用笔的方法.用笔的方法有:起笔、收笔、圆笔、方笔、...

#呼辰冯# 书法的章法?
(17097421042): 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呼辰冯# 我要创作书法,怎样才算有章法?我常常写,但是没有人教我讲究章法,
(17097421042): 章法就是指对一幅书法作品进行全盘的安排,又称作是大布白,或者叫篇章结构,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幅作品的艺术要求,不仅需要把每个单字写好,而且...

#呼辰冯# 传统的笔法 字法 章法? -
(17097421042): 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还有一个稳定性现象.书法就是这样,当历史进入公元四世纪时,也就是东晋时期,各种书体已经成熟,一直到现在,1600多年再没有出现新的书体.自唐代开始,每个朝代都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在技法、理论、思想等...

#呼辰冯# 什么是草书章法?
(17097421042): 章法也叫布局,是安排整幅作品的艺术方法.它包括一字之中的点画 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正文与名款之间,互相呼应照顾的方法一幅书法作品,字数可多可少,少者一字或数字,多则数百字数千字,甚至几幅作品,几本字帖,构成—个允整的体系.清刘熙《艺概》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 及数行,一帖及数帖,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应之妙.”他所说的“相避相形”,是指互相避让,互相对比,互相衬映的意思.他又说:“凡笔画 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所谓“坚而浑”,是指点両要坚实而又厚重,所谓“奇而稳”,是指结构要奇险而又稳重,所谓“变而 贯”,是指章法每字每行既要有变化,而整体精神又是贯通一致的.

#呼辰冯# 书法章法的构图是怎样的?
(17097421042): 凡是平面的造型艺术都很讲究构图.“美在和谐”,构图是否完美、是否使人赏心悦目,关键在于整体是否和谐.书法的章法同绘画的构图一样,它们的基本法则就是均衡...

#呼辰冯# 传统的书法有什么章法的原理?
(17097421042): 在博物馆也好,美术馆也好,我们看到的传统的书法艺术,不论是书写楷、行、草、隶、篆等何种字体,不论是使用甲骨、石头、竹木、纸帛等何种材料,不论采取条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