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一到2章故事梗概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
“汤姆!”
  没人答应。
  “汤姆!”
  又没人答应。
  “这孩子到底怎么啦,我真搞不懂?你这个汤姆!”

  还是没有人答应。

  这老太太拉低眼镜从镜片上方朝房间看了看,然后她又抬高眼镜从镜片下面看。她很少或者干脆说她从来没戴正眼镜来找像一个小男孩这样小的东西。这副眼镜是很考究的,也是她的骄傲,她配这副眼镜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装饰”,为了“漂亮”。她看东西时,即使戴上两片炉子盖也照样看得一清二楚。她茫然不知所措地愣了一会儿。然后虽然不是凶神恶煞般,但嗓门高得让每个角落都能听到,她说:

  “好,我发誓如果我抓住你,我就——”

  她话没有说完,因为这时她正弯腰用扫把往床下猛捣,每捣一下,她需要停下来换口气。结果,只捣出来一只猫。

  “我还从没有见过这么令人吃惊的孩子!”

  她走到敞开的门口,站在那里朝满园子的西红柿藤和吉普逊草丛中看,想找到汤姆,可还是没有。于是她亮开嗓子朝远处,高声喊到:

  “汤姆呀,汤姆!”
  这时在她身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声,她转身一把抓住了一个小男孩的短外套的衣角,他想跑都跑不掉了。

  “嘿!我早该想到那个壁橱,你躲在那里干什么?”
  “没干什么。”
  “没干什么?!瞧你那双手,再看你那张嘴,还有那浑身是什么?”

  “我不知道,姨妈。”
  “哎,我知道,那是蜜饯——对,就是。我已跟你讲过有四十遍了,不要动我的蜜饯,否则我就扒你的皮。把鞭子递给我。”

  鞭子在空中晃悠——情况万分紧急。
  “不得了!瞧你身后是什么,姨妈!”

  老太太以为有危险,急忙撩起裙子,转过身去。汤姆拨腿就逃,顷刻他爬过高高的木栅栏,一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的波莉姨妈站在那儿先是一愣,随后突然轻声笑了起来。

  “这个该死的,我怎么老是不吸取教训?和我开这样的玩笑,也不知开过多少次了。难道我不该有所提防吗?人老了,糊涂才是最大的糊涂蛋。俗话说得好,老狗学不会新把戏。可是天啦!他耍的鬼把戏里从来没有两天一样的,谁能猜出下个鬼主意是什么?他似乎知道,他能折磨我多长时间,我才会动肝火,而且他也知道他只要想个法哄哄我,惹我大笑一场,就会万事皆休,我也不会揍他一顿。我对他是敢怒不能揍。我对那孩子没尽到责任,上帝知道那是真的。《圣经》里说:‘孩子不打不成器。’我太溺爱那孩子,我也知道这对我俩都不好。他一肚鬼点子。哎呀,但他是我那死去的亲姐姐的儿子,可怜的孩子,我怎么也不忍心揍他。每一次饶了他,我良心都受谴责;可是每一回打他,我都有点心痛不忍。哎,哎,就像《圣经》所说的,人为母生,光阴荏苒,充满苦难。我看这话说得一点都不错。今天下午他要是逃学,明天我就想法让他干点活,惩罚惩罚他。星期六让他干活,恐怕苛刻了点,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放了假,他又恨透了干活,比恨什么都厉害。可是我不得不对他尽到我的责任,否则我会把这个孩子给毁了。”

  汤姆真的没去上课,而且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场。他回家时正好赶上帮那小黑孩吉姆的忙,帮他在晚饭前锯第二天用的木头,劈引火用的柴——至少他及时赶到那儿,把他所干的事讲给吉姆听,而活却是吉姆干了四分之三。汤姆的弟弟(确切地说是同母异父的弟弟)希德已干完了他那份活(捡碎木块),因为他是个不声不响的孩子,从不干什么冒险的事,也不惹什么麻烦。

  汤姆吃晚饭的时候,总是瞅机会偷糖吃,波莉姨妈这时开始问他,话里充满了诡计,而且非常巧妙——因为她要设点圈套,套他说出实话来。跟其他许多头脑简单的人一样,她很自负,并且相信自己很有点子,会耍弄诡秘狡猾的手腕,把自己极易被人识破的诡计当作最高明的计策,她说:

  “汤姆,学校里挺热的,对吧?”
  “是的,姨妈。”
  “热的厉害,对不对?”
  “对,姨妈。”

  “你是不是想去游泳来着,汤姆。”

  汤姆忽然感到有点慌张——一丝不安和疑惑掠过心头。他偷眼察看波莉姨妈的脸色,可什么也没有看出来。于是他说:

  “没有啊,姨妈——呃,没怎么想去。”
  老太太伸出手摸摸汤姆的衬衣,说道:

  “可是你现在却并不怎么热,是吧!”她已发现衬衣是干的,却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真正用意,为此她感到很得意。而汤姆猜透了她的心思,所以他为防老太太的下一招来了个先发制人。

  “有的人往大家头上打水——你瞧,我的头发还是湿的呢!”

  波莉姨妈很懊恼,她居然没注意到这个明摆着的事实,以致错过了一次机会。可接着她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汤姆,你往头上浇水的时候,不必拆掉我给你衬衫上缝的领子吧?把上衣的纽扣解开!”

  汤姆脸上的不安马上就消失了。他解开上衣,衬衣的领子还是缝的好好的。

  “真是怪事。得,算了吧!我看你旷课去游泳了!我认为你就像俗话里说的烧焦毛的猫一样——并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样坏。就这一次,下不为例。”

  她一面为自己的计谋落空而难过,一面又为汤姆这一次竟能如此温顺听话而高兴。
  可是希德却说:

  “哼,我记得你好像给他缝领子用的是白线,可现在却是黑线。”
  “嘿,我的确用白线缝的!汤姆!”

  可汤姆没等听完话就走了。他走出门口的时候说:
  “希德,为这我可要狠狠揍你一顿。”

  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汤姆仔细检查了别在上衣翻领上的两根大针,针上还穿着线,一根绕着白线,另一根绕着黑线。
  他说:

  “如果不是希德,她是永远不会注意到的。真讨厌!有时她用白线缝,有时又用黑线。我真希望她总是用一种线——换来换去我实在记不住。不过,我发誓非揍希德一顿不可,我要好好教训教训他。”

  汤姆不是村里的模范男孩,但他对那位模范男孩非常熟悉,并且很讨厌他。

  不到两分钟,甚至更短,他已将全部烦恼给忘记了。就像大人们的烦恼也是烦恼一样,他忘记烦恼并不是因为他的烦恼对他不怎么沉重和难受,而是因为一种新的、更强烈的兴趣暂时压倒并驱散了他心中的烦闷——就像大人们在新奇感受的兴奋之时,也会暂时忘却自己的不幸一样。这种新产生的兴趣就是一种新的吹口哨方法,它很有价值,是刚从一个黑人那学到的,现在他正要一心练习练习又不想被别人打扰。这声音很特别,像小鸟的叫声,一种流畅而委婉的音调。在吹这个调子的时候,舌头断断续续地抵住口腔的上腭——读者若曾经也是孩子的话,也许还记得该怎样吹这种口哨。汤姆学得很勤奋,练得很专心,很快就掌握了其中要领。于是他沿街大步流星地走着,口中吹着口哨,心里乐滋滋的,那股乐劲如同天文学家发现了新行星时一般,仅就乐的程度之深之强烈而言,此时的汤姆绝对比天文学家还要兴奋。

  夏天的下午很长,这时天还没有黑。汤姆的口哨声忽然停住了,因为在他面前出现了一个陌生人——一个比他大一点的男孩。

  在圣彼德堡这个贫穷、破落的小村子里,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老的还是少的,只要是新来的,就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而且这个男孩穿得非常讲究——在平常工作日竟穿戴如此整齐,仅这就让汤姆对他刮目相看。他的帽子很精致,蓝色的上衣扣得紧紧的,又新又整洁,他的裤子也是一样。他竟然还穿着鞋——要知道,今天可是星期五!他甚至还打了条领带,那是条颜色鲜亮的丝质领带。他摆出一副城里人的架势,汤姆对此感到很不自在。汤姆眼盯着他那套漂亮的衣服,鼻子翘得高高的。可是他越看越是觉得自己身上的衣服很寒酸破旧。两个人都一声不吭。一个挪动一步,另一个也挪一步——可都是斜着步子兜圈子。他俩面对面,眼对眼这样相持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汤姆先开了腔:

  “我能打得过你!”
  “我倒想见识见识。”
  “那好,我就打给你看。”
  “得了,你不行。”
  “我行。”

  “你就是不行。”
  “我就是行。”
  “不行!”
  “行!”
  “不行!”

  两个人都不自在地停了下来。接着汤姆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这也许你管不着!”
  “哼,我就管得着!”

  “好,那你就管管看。”
  “要是你再啰嗦,我就管给你看。”
  “啰嗦——啰嗦——偏要啰嗦,看你能怎么样?”

  “哎,你认为你自己很了不起,是不是?如果我想打倒你的话,一只手背在后面都能打过你。”
  “好啊,你说你能打过我,那你为什么不动手啊?”

  “如果你老是嘴硬的话,我就打给你看。”
  “嘿——你这种人我见得多了,尽吹大话下不了台!”

  “哈!你自以为是个人物呢!瞧,你那帽子!”
  “你要是看不顺眼你就把它摘下来呀,如果你敢碰,我就揍扁你!”
  “你吹牛。”

  “你也是吹牛。”
  “你光是讲大话,不敢动手。”
  “噢,滚你的蛋吧!”

  “告诉你——要是你再骂我的话,我就用石头砸碎你的脑袋。”
  “那好,你就来砸啊!”
  “我肯定会的。”

  “那你为什么不来试试?你老是吹牛不敢动手,哦,我知道你害怕了。”
  “我才不怕呢!”
  “你怕!”
  “我不怕!”

  “你就是怕!”
  两个人暂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眼对眼,身子侧身子兜着圈子走了几步。忽然两个人肩抵着肩。汤姆说:
  “你从这滚吧!”

  “你自己滚吧!”
  “我不滚。”
  “我也不滚。”

  于是他俩站在那儿,双方都斜着一只脚撑着劲,用尽力气想把对手往后推,两个人都愤恨地瞪着对方。可是谁都没占优势。他们直斗得浑身燥热,满脸通红,然后两人稍稍放松,却都小心谨慎地提防着对方。这时,汤姆又说:“你是个胆小鬼,是个狗崽子。我要向我大哥哥告你的状,他只要动动小指头就能把你捏碎,我会让他揍你的。”

  “我可不怕你什么大哥哥,我有一个比你大哥还大的大哥哥——而且我大哥哥能把你的大哥哥从那堵篱笆围墙扔过去。”

  (两个人的所谓的大哥哥都是虚构的。)
  “你撒谎。”
  “你讲的也不是真的。”

  汤姆用大脚趾头在地上的灰土上划了一道线,说:
  “你若敢跨过这道线,我就把你打趴在地上,让你站不起来。谁敢,谁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新来的男孩毫不犹豫地跨过那道线,说:
  “你说你敢打我,现在来看看你怎么打法。”
  “你不要逼我!你最好还是当心点。”

  “哎,你不是说要打我吗?——你为什么不动手啊?”
  “得了,你要是肯给我两个分币,我就动手。”

  新来的男孩果真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两个分币,嘲弄地摊开手掌。汤姆一把将钱打翻在地。立刻两个人像两只争食的猫一样,在地上的尘土里滚打,撕扯起来,紧接着又是扯头发,又是揪衣领,拼命地捶打对方的鼻子,抓对方的脸。两个人都弄得浑身是土,却又都威风凛凛。最后谁胜谁败逐渐见了分晓,汤姆从尘土中爬起来,骑在那个男孩的身上,攥紧拳头使劲地打那个男孩。

  “挨够了吗?求饶吧!”他说。
  那个男孩只想挣脱出来。他气得嚎啕大哭。
  汤姆还在不停地捶打,说:“求饶吧!”

  那男孩只好挤出几个字:“饶了我!”
  汤姆让他站起来,对他说:

  “现在你知道我的厉害了吧!以后最好给我小心点,看看在跟谁嘴硬。”

  这位新来的男孩拍拍身上的尘土,哭哭啼啼地走开了。他不时地回过头来,摇晃着脑袋,吓唬汤姆:
  “下次要是抓住你,我就,我就……”

  汤姆对此不屑一顾,趾高气扬地走开了。他的背刚一转过来,那男孩子就抓起一块石头朝他砸过来,正打在汤姆的背上,接着就夹着尾巴,像羚羊似的飞快地跑掉了。汤姆穷追不舍,直追到他家。他就站在人家大门口,嚷着叫那男孩出来较量,可是那个对手只是在窗子里朝他挤鼻子弄眼,拒不迎战。最后那对手的妈妈出来了,咒骂汤姆是个邪恶下流、没有家教的坏孩子,喝斥他赶快滚开。于是汤姆就走了,不过,他临走时说还要寻机再教训教训那混小子一顿。

那天晚上,他回到家时已经很迟了。当他小心翼翼地从窗户往里爬时,猛然间发现了有人埋伏,仔细一看,原来是他的波莉姨妈。她看到他衣服被弄成那副样子,原来就打算让汤姆在星期六休息日干活的决心现在就更加坚定了。

2

星期六的早晨到了,夏天的世界,阳光明媚,空气新鲜,充满了生机。每个人的心中都荡漾着一首歌,有些年轻人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首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每个人的脚步都是那么轻盈。洋槐树正开着花,空气里弥漫着芬芳的花香。村庄外面高高的卡第夫山上覆盖着绿色的植被,这山离村子不远不近,就像一块“乐土”,宁静安详,充满梦幻,令人向往。

  汤姆出现在人行道上,一只手拎着一桶灰浆,另一只手拿着一把长柄刷子。他环顾栅栏,所有的快乐,立刻烟消云散,心中充满了惆怅。栅栏可是三十码长,九英尺高啊。生活对他来说太乏味空洞了,活着仅是一种负担。他叹了一口气,用刷子蘸上灰浆,沿着最顶上一层木板刷起来。接着又刷了一下,二下。看看刚刷过的不起眼的那块,再和那远不着边际的栅栏相比,汤姆灰心丧气地在一块木箱子上坐下来。这时,吉姆手里提着一个锡皮桶,嘴中唱着“布法罗的女娃们”蹦蹦跳跳地从大门口跑出来。在汤姆眼中,到镇上从抽水机里拎水,一向是件令人厌烦的差事,现在他可不这样看了。他记得在那里有很多伴儿。有白人孩子,黑人孩子,还有混血孩子,男男女女都在那排队等着提水。大家在那儿休息,交换各自玩的东西,吵吵闹闹,争斗嬉戏。而且他还记得尽管他们家离拎水处只有一百五十码左右,可是吉姆从没有在一个小时里拎回一桶水来——有时甚至还得别人去催才行。汤姆说:

  “喂,吉姆,如果你来刷点墙,我就去提水。”
  吉姆摇摇头,说:

  “不行,汤姆少爷。老太太,她叫我去提水,不准在路上停下来和人家玩。她说她猜到汤姆少爷你会让我刷墙,所以她吩咐我只管干自己的活,莫管他人闲事——她说她要亲自来看看你刷墙。”

  “咳,吉姆,你别管她对你说的那一套。她总是这样说的。
  把水桶给我——我很快就回来。她不会知道的。”

  “哦,不,我可不敢,汤姆少爷。老太太她会把我的头给拧下来的,她真的会的!”

  “她吗?她从来没揍过任何人——她不过是用顶针在头上敲敲罢了——谁还在乎这个,我倒是想问问你。她不过是嘴上说得凶,可是说说又伤害不了你——只要她不大叫大嚷就没事。吉姆,我给你一个好玩意,给你一个白石头子儿!”

  吉姆开始动摇了。
  “白石头子,吉姆!这可是真正好玩的石头子啊。”

  “嘿,老实说,那是个挺不错的好玩意。可是汤姆少爷,我害怕老太太……”

  “还有,吉姆,只要你答应了的话,我还给你看我那只脚趾头,那只肿痛的脚趾头。”

  吉姆到底是个凡人,不是神仙——这诱惑对他太大了。他放下水桶,接过白石头子儿,还饶有兴趣地弯着腰看汤姆解开缠在脚上的布带子,看那只肿痛的脚趾。可是,一会儿之后,吉姆的屁股直痛,拎着水桶飞快地沿着街道跑掉了;汤姆继续用劲地刷墙,因为波莉姨妈此时从田地干活回来了。她手里提着一只拖鞋,眼里流露出满意的神色。

  不过,汤姆这股劲没持续多久。他开始想起原先为这个休息日所作的一些玩耍的安排,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再过一会儿,那些自由自在的孩子们就会蹦跳着跑过来,做各种各样开心好玩的游戏,他们看到他不得不刷墙干活,会大肆嘲笑挖苦他的——一想到这,汤姆心里就像火烧似的难受。他拿出他全部的家当宝贝,仔细地看了一阵——有残缺不全的玩具、一些石头子、还有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这些玩意足够用来换取别的孩子为自己干活,不过,要想换来半个小时的绝对自由,也许还差得远呢。于是他又把这几件可怜的宝贝玩意装进口袋,打消了用这些来收买那些男孩子的念头。正在这灰心绝望的时刻,他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主意实在是聪明绝伦,妙不可言。

  他拿起刷子,一声不响地干了起来。不一会儿,本·罗杰斯出现了——在所有的孩子们当中,正是这个男孩叫汤姆最害怕。汤姆最怕他的讥讽。本走路好像是做三级跳——这证明他此时的心情轻松愉快,而且还打算干点痛快高兴的事。他正在吃苹果,不时地发出长长的、好听的“呜——”的叫声,隔会儿还“叮当当、叮当当”地学铃声响,他这是在扮演一只蒸汽轮船。他越来越近,于是他减慢速度,走到街中心,身体倾向右舷,吃力、做作地转了船头使船逆风停下——他在扮演“大密苏里号”,好像已吃水九英尺深。他既当船,又当船长还要当轮机铃。因此他就想象着自己站在轮船的顶层甲板上发着命令,同时还执行着这些命令。

  “停船,伙计!叮——啊铃!”船几乎停稳了,然后他又慢慢地向人行道靠过来。
  “调转船头!叮——啊铃——铃!”他两臂伸直,用力往两边垂着。

  “右舷后退,叮——啊铃——铃!嚓呜——嚓——嚓呜!嚓呜!”
  他一边喊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画个大圈——这代表着一个四十英尺大转轮。

  “左舷后退!叮——啊铃——铃!嚓呜——嚓——嚓呜——嚓呜!”左手开始画圈。

  “右舷停!叮——啊铃——铃!左舷停!右舷前进!停!外面慢慢转过来!叮——啊铃——铃!嚓——呜——呜!把船头的绳索拿过来!快点!喂——再把船边的绳索递过来——你在发什么呆!把绳头靠船桩绕住好,就这么拉紧——放手吧!发动机停住,伙计!叮——啊铃——铃!希特——希特——希特!”(摹仿着汽门排气的声音。)

  汤姆继续刷栅栏,——不去理睬那只蒸汽轮船,本瞪着眼睛看了一会儿,说:
  “哎呀,你日子好过了,是不是?”

  汤姆没有回答。只是用艺术家的眼光审视他最后刷的那一块,接着轻轻地刷了一下。又像刚才那样打量着栅栏。本走过来站在他身旁。看见那苹果,汤姆馋得直流口水,可是他还是继续刷他的墙。本说:

  “嘿,老伙计,你还得干活呀,咦?”
  汤姆猛然地转过身来说道:“咳!是你呀,本。我还没注意到你呢。”

  “哈,告诉你吧,我可是要去游泳了。难道你不想去吗?当然啦,你宁愿在这干活,对不对?当然你情愿!”
  汤姆打量了一下那男孩,说:

  “你说什么?这叫干活?”
  “这还不叫干活,叫干什么?”

  汤姆重新又开始刷墙,漫不经心地说:“这也许是干活,也许不是。我只知道这对汤姆·索亚来说倒是很得劲。”

  “哦,得了吧!难道你的意思是说你喜欢干这事?”
  刷子还在不停地刷着。

  “喜欢干?哎,我真搞不懂为什么我要不喜欢干,哪个男孩子能天天有机会刷墙?”

  这倒是件新鲜事。于是,本停止了啃苹果。汤姆灵巧地用刷子来回刷着——不时地停下来退后几步看看效果——在这补一刷,在那补一刷——然后再打量一下效果——本仔细地观看着汤姆的一举一动,越看越有兴趣,越看越被吸引住了。后来他说:

  “喂,汤姆,让我来刷点儿看看。”
  汤姆想了一下,正打算答应他;可是他立刻又改变了主意:

  “不——不行,本——我想这恐怕不行。要知道,波莉姨妈对这面墙是很讲究的——这可是当街的一面呀——不过要是后面的,你刷刷倒也无妨,姨妈也不会在乎的。是呀,她对这道墙是非常讲究的。刷这墙一定得非常精心。我想在一千,也许在两千个孩子里,也找不出一个能按波莉姨妈的要求刷好这道墙的。”“哦,是吗?哎,就让我试一试吧。我只刷一点儿——汤姆,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让你试试的。”

  “本,我倒是愿意,说真的。可是,波莉姨妈——唉,吉姆想刷,可她不叫他刷,希德也想干,她也不让希德干。现在,你知道我该有多么为难?要是你来摆弄这墙,万一出了什么毛病……”

  “啊,没事,我会小心仔细的。还是让我来试试吧。嘿——我把苹果核给你。”
  “唉,那就……不行,本,算了吧。我就怕……。”

  “我把这苹果全给你!”
  汤姆把刷子让给本,脸上显示出不情愿,可心里却美滋滋的。

  当刚才那只“大密苏里号”在阳光下干活,累得大汗淋漓的时候,这位离了职的艺术家却在附近的阴凉下,坐在一只木桶上,跷着二郎腿,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苹果,一边暗暗盘算如何再宰更多的傻瓜。这样的小傻瓜会有许多。每过一会儿,就有些男孩子从这经过;起先他们都想来开开玩笑,可是结果都被留下来刷墙。在本累得精疲力尽时,汤姆早已经和比利·费施做好了交易。比利用一个修得很好的风筝换来接替本的机会。等到比利也玩得差不多的时候,詹尼·米勒用一只死老鼠和拴着它的小绳子购买了这个特权——一个又一个的傻小子受骗上了当,接连几个钟头都没有间断。下午快过了一半的时候,汤姆早上还是个贫困潦倒的穷小子,现在一下子就变成了腰包鼓鼓的阔佬了。除了以上提到的那些玩意以外,还有十二颗石头子;一只破口琴;一块可以透视的蓝玻璃片;一门线轴做的大炮;一把什么锁也不开的钥匙;一截粉笔;一个大酒瓶塞子;一个锡皮做的小兵;一对蝌蚪;六个鞭炮;一只独眼小猫;一个门上的铜把手;一根拴狗的颈圈——却没有狗——一个刀把;四片桔子皮;还有一个破旧的窗框。

  他一直过得舒舒服服,悠闲自在——同伴很多——而且墙整整被刷了三遍。要不是他的灰浆用光了的话,他会让村里的每个孩子都掏空腰包破产的。

  汤姆自言自语道,这世界原来并不是那么空洞乏味啊。他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那就是为了让一个大人或一个小孩渴望干什么事,只需设法将这事变得难以到手就行了。如果他是位伟大而明智的哲学家,就像这本书的作者,他就会懂得所谓“工作”就是一个人被迫要干的事情,至于“玩”就是一个人没有义务要干的事。这个道理使他明白了为什么做假花和蹬车轮就算是工作,而玩十柱戏和爬勃朗峰就算是娱乐。英国有钱的绅士在夏季每天驾着四轮马拉客车沿着同样的路线走上二三十里,他们为这种特权竟花了很多钱。可是如果因此付钱给他们的话,那就把这桩事情变成了工作,他们就会撒手不干了。

  汤姆思考了一会那天发生在他身边的实质性变化,然后就到司令部报告去了。

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小说介绍了汤姆·索亚是老师和家长眼中一个顽皮而又爱闯祸的孩子,他和波莉姨妈一家住在美国一个叫圣彼得堡的小镇上。汤姆层出不穷的恶作剧常常令姨妈哭笑不得,但是他以他的正义感,揭发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歹徒;以他的勇敢,挽救了自己和另一个女孩的生命;以他的聪明,找到了价值连城的宝藏。
主人公汤姆——“淘气的机灵鬼”“镇上孩子的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
汤姆有着敢于探险、追求自由、做错事后敢于承认错误、承认缺点的优秀性格特点。
汤姆是个聪明爱动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第一章 贪玩好斗的汤姆
汤姆很顽劣,像一匹野驴,经常逃学,总是挨他姨妈的揍,这天在路上,他遇见了刚搬到这地一个男孩子,汤姆见他作为一个孩子,却穿的如此整洁而极是气愤,两人胡说一气,然后滚在尘土中打了起来,汤姆打赢了。

第二章 了不起的粉刷匠
这个胜利者的衣服因为打架而破烂污秽,姨妈罚他去把墙刷白,汤姆把刷墙说成是可以放纵恣意的艺术,过路的孩子都眼红了,情愿把心爱的东西交给他,以换取一次刷墙的机会,汤姆就坐在一旁,一边吃苹果,一边让阳光晒着。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梗概~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十九世纪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杰出经典名著.
《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了十九世纪密西西河畔一个小镇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小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穷人和富人,教堂和学校,宗教与犯罪等当时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者马克·吐温以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为读者塑造了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一群小伙伴.汤姆·索亚是个成长中的孩子,他调皮,喜欢恶作剧,却又善良可爱乐于助人.他讨厌教堂里老师干巴巴的说教,他不喜欢整天在学校里干燥无味的生活,他向往成为绿林好汉,他希望加入海盗,过新鲜刺激的生活.他总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做出那些懦弱的"好孩子",体面的"优秀生"无法做出的正义行为,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哈克贝里·芬,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另一个"调皮鬼".他不上学,没有接受过教育,却拥有一颗正义的心,勇敢的心.正直勇敢,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书中充满着童真,童趣,可能与作者的经历有关.作者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正因为这样才会把小时候的所见所闻写得如此淋漓尽致.马克·吐温以一个孩子的经历,细致地描写,处处透着童趣.成年人看着,也能重新体验一下童年的生活.


#文味居# 概括<<汤姆 索亚历险记>>每一章故事的大意 -
(19329721340):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汤姆·索亚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他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波莉姨妈无可奈何,而他也总能想尽办法来躲避惩罚.一天,汤姆见到...

#文味居#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梗概分章写 -
(19329721340): 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受姨妈波莉监护.他的调皮让姨妈无可奈何.一天,汤姆见到了可爱的姑娘贝琪,并对她展开攻势,也得到了回应.镇上有个孩子叫哈克贝利·费恩,他的父亲总是酗酒,父母一直打架,因此他跑出来自己生活,...

#文味居# 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一章故事梗概100字 -
(19329721340): 本书描写了十九世纪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镇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幼稚而又认真的言行可以给我们很深的启示他们讨厌牧师骗人的鬼话不喜欢学校枯燥的教育与循规蹈矩的大人和孩子唱对台戏他们聪明活泼正直勇敢尤其是在一些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在正义与邪恶一较量中在危机降临的时刻他们能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

#文味居# 汤姆·索亚历险记 的所有篇章的主要内容 -
(19329721340):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汤姆·索亚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他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波莉姨妈无可奈何,而他也总能想尽办法来躲避惩罚.一天,汤姆见到...

#文味居# 《汤姆索亚历险记》故事梗概 -
(19329721340): 1、故事梗概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