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物物而不物于物”怎么理解? 如何理解庄子“齐物”思想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3
物物而不物于物:驾驭外物(物欲),而不为外物(物欲)所驱使。 语出《庄子·山木第二十》:原句为: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释为: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解释~

第一个“物”为名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物”;第二个“物”为名词,即为通常的“物”的意思。“物物”的意思就是以物为物,这就是说物就是物,没有人为的东西施加于其上,物就是纯然本然的“物”。第三个“物”是动词,意为“物役”;第四个“物”为名词,同第二个“物”,也是普通的“物”的意思。“物于物”的意思就是被物所物役,这就是说人被物所奴役,成了物的奴隶。对物的追求便会导致被物所役使。整句释为: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物物而不物于物:驾驭外物(物欲),而不为外物(物欲)所驱使。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树长得很美很高大,枝叶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取它。庄子问他们这是什么缘故,伐木者回答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结果得以终其天年了。”庄子出了山,来到县邑,住在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很高兴,准备酒肉,叫童仆杀一只鹅款待他。童仆请示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主人的父亲说:“杀那只不会叫的。”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山里的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天年,现在这位主人的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先生您将在成材与不成材这两者间处于哪一边呢?”庄子笑着说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似乎是合适的位置,其实不然,所以还是免不了遭到祸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辱,时而为龙,时而为蛇,随时势而变化,而不肯专为一物;时而上,时而下,以顺应自然为准则,在万物的原始状态中漫游,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遭到灾祸呢?这就是神农、黄帝所取法的处世原则。至于万物之情,人伦相传之道,就不是这样了。成功了就会毁坏,强大了就会衰微,锋利了就会缺损,尊贵了就会受到倾覆,直了就会弯曲,聚合了就会分散,受到爱惜就会被废弃,智谋多了就会受人算计,不贤德就会受人欺辱。怎么可以偏执一方而加以依仗呢?”

庄子《齐物论》——存而不论、论而不议、议而不辩(一)


#和符潘# 物物而不物于物出自哪里? -
(13152894114): 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寓意是若你不怕失去,你就不会被控制,反而你更能轻松地驾驭.不要害怕失去,你所失去也许本就不属于你.见过花开就好,何必在乎花属于谁呢.出自《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

#和符潘# 解释孔子的"物物再不物于物"的含义 -
(13152894114): 语出《庄子·山木》,原文:"物物而不物于物" 意为: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第一个和第三个物是动词,把…当作物使用,第三个物加于构成被动式,被…当作物使用.第二个和第四个物都是名词,即事物的意思.

#和符潘# 解释孔子的"物物再不物于物"的含义 -
(13152894114): 语出《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第一个“物”为名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物”;第二个“物”为名词,即为通常的“物”的意思.“物物”的意思就是以物为物(超字数了...)

#和符潘# 谁知道“物物不为物所物”出自庄子的什么作品?什么意思?
(13152894114): 物物不为物所物 [应该是出自《肇论新疏卷上》 不过不是原句,是从其中汇总出来的一名句.第一个和第四个“物”的意思是掌握、驾驭的意思,是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物”是名词,物件、事物或环境.“为...所”是典型的文言被动句式. 我理解意思是:我们要利用或运用好自己外界的条件、人或物品,而还要为外界条件等所利用或迷惑或掌握 举个例子:如上网,我们要利用好网络,学习....,而不是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为网络所掌握

#和符潘# 庄子《逍遥游》的主旨是什么?
(13152894114): 好玩的国学的回答,好玩有趣又有料!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是一位个性极为鲜明极... 就能摆脱物的制约,从而达到物物而不物于物的状态,从而达到无所待的逍遥境界....

#和符潘# 庄子眼中的鸟和淳于髡说的鸟各自寄托着他们怎样的想法 -
(13152894114): 庄子的三只鸟,人生三种大境界 1、第一只鸟:海鸟 庄子说:因为不把鸟当鸟.鸟儿应该吃虫子、吃鱼,活在大海或者森林.达官贵人喜欢的玩意他不喜欢,它喜欢的玩意,达官贵人们也不喜欢. 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实际上,己...

#和符潘# 在物我问题上,庄子持什么观点 -
(13152894114): 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 不做物的奴隶,贵在于我.

#和符潘# 文言文:庄子行于山中的大意 -
(13152894114):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 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 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

#和符潘# 庄子山木第十二 “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求高手解 -
(13152894114): 弟子们记住了,恐怕还只有归向于自然吧!”原文是------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和符潘# 人要役物而不是役于物的意思 -
(13152894114): 大家用东西、不是过分用东西来达到自己一些目的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