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运动有什么规律(要全一点) 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规律总结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课题: 地球运动规律与地球运动图
教学目的 1、掌握地球运动的主要规律;2、掌握各类地球运动图的判读方法和内容;3、掌握解题的基本思维和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地球运动的主要规律,掌握各类地球运动图的判读方法和内容;
教学难点 掌握各类地球运动图的判读方法和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学过程 一、知识体系
1、地球运动规律(创新设计27页)
2、日照图(创新设计32页)
二、日照图
(一)规则的太阳光照射图
1、经纬线(度)的判读
(1)侧视图:经线是弧线,纬线是直线。
经度----顺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依据(180度/N格)判读度数。
纬度----以赤道的南北判断南纬和北纬,依据(90度/N格)判读度数。
(2)俯视图:经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射线,纬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圆。
经度----顺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依据(360度/N格)判读度数。
纬度----自转方向判断南、北纬,依据(90度/N格)判读度数。
2、晨昏线的判读
(1)晨昏线与太阳光垂直。
(2)晨昏线平分赤道
(3)侧视图中为直线,俯视图中为弧线(除二分日外)
(4)顺自转方向,昼到夜的为昏线,夜到昼的为晨线;赤道上6点所在的是晨线,18点所在的是昏线;昼半球东为昏线、西为晨线,夜半球东为晨线、西为昏线。
3、太阳直射点及节气的判读
(1)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春、秋分日 直射赤道
(2)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北极图:北极圈内极昼 夏至 直射北回归线
北极圈内极夜 冬至 直射南回归线
南极图:与上同理
(3)不重合不相切
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N,北极附近极昼,直射点在北纬(90度—N)
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N,南极附近极昼,直射点在南纬(90度—N)
(4)直射点的经度:由地方时推断----中午12时的经线的经度
4、地方时的判读
(1)太阳直射点的时间是12时,侧视图白昼的最外经线为12时,俯视图白昼的中央经线为12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是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是24时。
(2)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为18时
(3)地方时计算:Mb=Ma+(b-a)*4分钟
区时的计算:Rb=Ra+(b-a)
5、昼夜长短的判读
(1)同一纬线,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2)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3)春秋分日各地昼夜等长,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4)昼长计算:过该点做一条纬线,被晨昏线分成两半,昼弧占N格,1格M小时,侧视图上该点的昼长为2MN小时,俯视图上该点的昼长为MN小时。
6、日出日落时刻的判定
(1)晨线、昏线与某地所在纬线交点的经线时间为日出、日落时刻
(2)知道某地昼长推算日出、日落时间,中午12时平分白昼
7、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判读
(1)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纬度变化规律判断H大小
(2)H=90度-纬度差(所求地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3)回归线间某地H最大出现在直射时
8、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的判断
(1)日期分界线:180度经线和0时的经线
(2)顺自转方向,过180度经线,日期减一天,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
9、方位判断
以自转方向(劣弧法)和经度 东西方向,以纬度 南北方向
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度,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过两极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A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再讨论。
(2)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度,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A甲位于乙地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B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
注:以上9个部分知识以学生复习为主线,教师简略总结提升。
10、南北半球的判断
同纬线――顺着东经度数越来越大的方向,顺着西经度数越来越小的方向――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
注:南北半球的其他判断
(1)纬度数值的分布
(2)自转方向
(3)等温线数值的分布
(4)气温年变化曲线
(5)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6)洋流流向
(7)自然带演替次序
(8)特殊物种的分布
(9)日影朝向
(10)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1)日出日落的方位
(12)极点附近所见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方向
注:季节的判断
(1)太阳直射纬度
(2)太阳光照图
(3)地球公转图
(4)昼夜长短情况
(5)海陆气压配置
(6)季风风向
(7)海陆气温差异
(8)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9)气候特征
(10)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11)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二)不规则的太阳光照射图的判读先补全成规则图再判读
三、绕日公转图
(一)近、远日点的判断
1、若太阳位置明显偏离图示的中心点,则根据图距判断,距太阳近的为近日点,远的为远日点。
2、若太阳位置位于图示的中心点,则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则日期为7月初,地球处于远日点;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则日期为1月初,地球处于近日点。
(二)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判断季节,进而分析具有随时间变化的地理现象(以地球位于远日点为例)
1、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南北半球的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例:旧金山附近硅谷此时处于多雨期)
2、季风区风向:(例:东北地区此时吹西北风,郑和下西洋出发时期)
3、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北大西洋的气压中心:(例:亚欧大陆上此时亚洲高压强盛)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汛期:(例:波河此时处于汛期)
5、海陆等温线的凸向:(例:北半球大陆等温线此时向南凸出)
6、特殊天气:(例:华北此时可能受寒潮影响)
7、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区:(例:地中海沿岸受西风控制)
8、河流入海口的海水盐度:(例:波河入海口此时海水盐度处于一年中最低值)
9、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例:北印度洋洋流此时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10、热带草原区的植被特征:(例:巴西高原此时草木茂盛)
11、农作物的播种、收割期:(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此时处于犁地时)
12、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比较、计算:(例:新加坡此时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广州)
13、昼夜长短的判断、比较、计算,极昼、极夜的范围:(例:北京此时的白昼比上海短)
14、日出、日落时间的比较:(例:北京此时的日出比上海晚)
15、物体影子的朝向、长短的比较:(例:广州此时正午物体日影朝北)
16、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例: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向北移)
17、公转的速度比较:(例:此时公转速度快)
18、环境问题:沙尘暴、南极臭氧空洞、赤潮、传染性疾病
19、南极、北极地区的考察:(例:此时是南极地区考察的最佳时期)
20、舟山渔场的鱼汛、休渔期:(例:此时舟山渔场为带鱼汛)
(三)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变化判断日期的变化,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以从C处到D处为例,1月初――3月21日左右)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例: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增大)
2、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例:向北)
3、昼夜长短的变化(例:北京的昼变长)
4、日出日落的变化(例:北京的日出时间在不断提早)
5、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例: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不断缩小)
6、正午物体影子长短和朝向的变化(例:南纬15度的某城市正午物体的影子先变短,然后无影子,再变长,朝向为先朝北,直射后朝南)
7、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例:公转速度变慢)
四、直射点位移图判读
1、任何日期和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判断:结合直射点移动示意图,找到某一日期或时间段在图上的位置。根据直射点移动规律,判定直射点移动方向。
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日期,分析具有时间变化的地理现象,或根据地理现象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根据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判断日期的变化,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变化,或根据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变化判断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五、昼长图
(一)根据地球上某点昼长的变化,判断大致纬度
1、赤道上终年昼长为12小时。
2、6月22日昼长大于12小时的为北半球,且昼越长,纬度越高,南半球次之。
3、6月22日昼长等于24小时的为北极圈以北地区。若只有一天昼长为24小时,则该点为北极圈;昼长为24小时的天数越多,越接近北极点,有半年时间昼长为24小时的为北极点。南半球次之。
(二)根据地球上某天各地的昼长变化,分析日期
1、全球各地昼长为12小时,则该日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2、北半球昼长大于12小时,则该日期为3月21日到9月23日之间,昼越长。越接近6月22日。
3、北极圈以北地区昼长等于24小时的范围越大,日期越接近6月22日。南半球反之。
六、正午太阳高度图
1、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2、地方计算
3、楼间距离计算
4、太阳能热水器最佳支架倾角计算
5、正午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
七、天体视运动图
(一)天体视运动图特征
底面表示地平面,底面中心为观察者位置,底面外圈代表地平圈,大外圈代表天顶面,三条路线代表该观察点观察到的两分两至日太阳周日视运动路线,三条路线与天顶面的交点表示上中天,三条路线与地平圈的两个交点分别代表该日的日出与日落,底面中心与日出点的连线和东西水平线的夹角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上中天点与底面中心点的连线与南北水平线的夹角表示正午太阳高度角。
(二)天体视运动图判读
1、确定方位
如观察点在北半球,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倾向南方,或正午时观察点看太阳面向正南。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运动方向,确定图的方位。
2、确定纬度
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运动方向,确定图的方位,结合太阳视运动轨迹倾向,确定南北半球,倾向南方的为北半球,倾向北方的为南半球。然后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计算纬度数。
3、确定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日变化。
选择地球运动图中典型的、思维难度较大的图进行判读指导,在指导中结合具体的高考题强化应用和解题的指导。
七、高考动态分析
1、通过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找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并通过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季节差异、海陆差异,分析大气环境的形成变化,并推算气候、季节及农业自然带等与季节相关的自然现象。
2、利用日照图,综合考查学生对时区、地方时、北京时间的转换能力,并用于交通、通信等领域。
3、通过对日、月、地运动规律,综合运用宇宙探索新发现新理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并从地理学角度理解相关的宇宙哲学原理。
4、运用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地转偏向力原理,分析一些自然地理现象,并运用在一些河流工程、海洋工作领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典例:
1、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P点的位置符合:
①东半球 ②北半球 ③低纬度 ④在我国境内 四个条件。

A B C D
2、分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大约是几月几日?南半球将进入什么季节?
(2)写出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3)若A点现在是星期二,地图上哪些地方是星期一?
(4)6个小时后地图上哪些地方是星期三?
(5)有一架飞机从A→D飞行,其飞行方向如何?
(6)此时E、F两点的昼长各是多少?
(7)图中BH是什么线?
3、读下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l)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 点钟。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钟,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
(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5)按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下列地点中的
A.北京 B.纽约 C.悉尼 D.莫斯科
4、读下面的图回答:
(l)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前后,判断理由是 。
(2)当D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
(3)当AC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当DE为昏线时,此日是 节气;当AD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4)若DE为晨线时,此刻北京时间是 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是 线。
(5)当H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G处区时为6点则此时昏线是 、 。
5、读地球公转运行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B点的节气是 ,在几月几日前后 。
(2)地球公转到D点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这时堪培拉的季节是 ,新加坡的实际季节是 。
(3)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 点附近。
(4)北极极昼的日数和南极极昼的日数是否相同?
如不相同 极昼日数较多,其原因是 。
(5)一月初地球公转于近日点附近,为什么北半球却是冬季?
6、关于A(10°N)、B(10°S)两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B永远不能相等
B.一年中只有两天相等
C.A>B的日期约达半年之久
D.在某一天A、B同时达90°
7、已知在北半球夏至日时,甲地(40°N、110°E)比乙地(30°N、115°E)白昼长56分钟,则甲地比乙地( )
A.日出早28分钟 B.日出早56分钟
C.日落迟20分钟 D.日落迟48分钟
8、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日的太阳运行路径,此地的纬度是( )
A.23°26′N B.50°N
C.3O°N D.20°N
9、下面三幅图表示了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经线与晨昏线的关系,读后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图中,全球日出日落时刻相同的是图 ,这一天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是 ;再过三个月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是 (定性、定量说明)。
(2)北京市正午高度角达最大值的是图 ,此时北京时间是 点。
(3)由图乙变化到图丙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是 ,地球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

10、下图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月降水量的年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纬度可能为( )
A.90°N-23°26′N之间
B.90°S-23°26′S之间
C.22°N或22°S
D.40°30′N或40°30′S
(2)该地气温及降水特征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夏热少雨,冬温多雨
C.冬温少雨,夏热多雨
D.夏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1、下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且此时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l)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 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12、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请读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θ-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θ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②tan35°≈0.7, tan45°=1, tan60°≈1.732,
(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度)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见上图),某房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 9个月
(2)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
A.20米 B.30米 C.40米 D. 50米
13、右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并回答: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
A.8时20分
B.20时20分
C.9时40分
D.21时40分 差不多是篇专题论文了,应该足够了吧(这是范本,自己可以适当的进行修改,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

地球自转  自西向东      规律其实没什么绕太阳公转  也是自西向东          关键是现象不晓得  你是要规律  还是现象不好意思啊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有什么规律~

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 465米/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的公转这些规律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地球的运动规律总结
一.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变化规律
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规律:除南北两极为零外,处处相等,均为15o/h
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为零,赤道处最大。
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冬至日,地球不在近日点)
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夏至日,地球不在远日点)
三.太阳光照图上判断节气的方法
1.判断投影方位:极点俯视图、侧视图、方格图(圆柱投影)
2.找出太阳直射光线(即对准地心的那条太阳光线)
3.判断晨昏线的位置
① 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则为夏至日;
② 南极圈极昼(北极圈极夜),则为冬至日;
③ 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则为二分日;
四.晨昏线性质小结
晨昏线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圆,把地球等分为两个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
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高度为0
晨昏线只在二分日与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和经线圈斜交;
晨昏线始终和赤道相互平分
① 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处,地方时为6点;
② 昏线和赤道的交点处,地方时为18点;
五.时间计算
太阳直射的经线上任何地点,地方时为12点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上,地方时为12点
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上,地方时为当天0点(或者前一天的24点)
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
2.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3.太阳直射点在a(南或北)半球,则a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往a方向昼长越长。
4.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5.日出时间=12-昼长的一半;
日落时间=12+昼长的一半;
八.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定义:在地方时12点时,该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H=90o-纬度差
① 纬度差必须为正;
② 纬度差:所求地点的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间的差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 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热带、南北寒带范围的大小变化与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一致
南北温带的范围的大小变化与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相反
在线随时可以追问,耐心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O(∩_∩)O谢谢


#爱黎杭# SOS - 地理列举一些自然规律,例如:1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2
(19717031339): 1.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等 2.地球自转规律……太阳东升西落;我们中国的河流北岸淤塞,南岸冲刷严重等 3.等高线分布规律……密陡疏缓等

#爱黎杭# 地理高中阶段有哪些重点,请简要列列,谢谢
(19717031339):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中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二分二至、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地方时的计算很重要,还有气压带、风带、大气环流、季风、气候与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都 是重点.

#爱黎杭#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 作业帮
(19717031339):[答案]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

#爱黎杭# 高中地理知识 -
(19717031339):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一部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级别: 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

#爱黎杭# 请问我现在上高中了,高中地理地球运动部分不会怎么办? -
(19717031339): 地球运动部分可以说是整个高中地理的核心,也是相对最复杂的部分,首先一定要建立模型,注意平面图形与立体模型的转换.其次要捋清主干知识,总结规律.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计算问题,首先把握方法,多做练习.地球运动部分相对理解难度较大,现在的考察更加偏重基础,基本规律一定要把握好.其实我和你一样,这部分学习不好,那时候都高考一轮复习了还是不会,后来在同学的推荐下去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参加补习了,新东方一对一的老师很厉害,给我传授了学习技巧,加上课后的练习,我才真正掌握,要不你也看看去吧.

#爱黎杭# 谁可列举高中地理地球运动这节有用的概念? -
(19717031339): 我来自转:1.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从北极上空观察:逆时针从南极上空观察:顺时针注意:经纬线形状、极点、赤道和旋转方向.2.周期:1日.1个恒星日(以遥远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360º,是地球自转的真...

#爱黎杭# 高中地理都学了哪些? - 作业帮
(19717031339):[答案]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

#爱黎杭# 高中地理知识概括 - 作业帮
(19717031339):[答案] 专题复习二 地球和地球运动 一、高考展望 1、通过地球光照图及其变式,考查学生计算时间、判断昼夜长短等能力. 2、由单纯考查地球知识转向考查这些知识的应用,由单一视角切入向多视角综合考查转变. 二、知识总结 (一)地球知识 1.\x09形状...

#爱黎杭# 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怎么才能学好?求大神帮忙!!!最好详细一点,每个知识点都要讲解,谢谢 -
(19717031339): 历史一张图,地理一条线嘛,最好就是多读图,多看看地球仪,自己动手画一画地球仪的俯视图,侧视图.增强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业余时间下载一个googleearth软件玩玩也可以增加空间想象力.

#爱黎杭#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总概括 -
(19717031339): 一、夯实基础——“善记”每年高考的地理考试说明中都会明确提出对识记能力的考查.这就要“善记”.1、记什么.(1)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重要的地理数据.所谓“重要”是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