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之泸定桥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7月14日从茅台镇驱车618公里,抵达闻名遐尔的泸定桥,一行人安顿下来后,我们举着队旗来到四A级景区泸定桥。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

该桥发生过许多传奇的故事。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起义名将翼王石达开在泸定桥抢渡大渡河失利,全军覆没。

民国24年(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泸定桥,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战斗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泸定桥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也是传递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法宏面# 飞夺泸定桥从哪三个方面叙述了攻夺泸定桥的困难.急!好的追加!
(17588342980): 我简单说下,你自己组织吧 1.(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难走 2.(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 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对红军心理的恐惧 3.(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 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地势劣+难攻

#法宏面# 急需(飞夺泸定桥)简介! -
(17588342980): 1935年5月25日,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

#法宏面# 泸定桥在哪? -
(17588342980):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境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动工兴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亲自为该桥题写“泸定桥”桥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桥体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桥身,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是泸定桥的主要组成部分.东西桥台之间净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桥宽2.7米,踏上桥面,整个桥身起伏荡漾,如泛轻舟,它是连接川藏交通咽喉之地.

#法宏面# 泸定桥是什么桥 -
(17588342980):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悬索桥,又名吊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法宏面# 勇敢的红军战士英勇地夺下了( )的泸定桥. -
(17588342980): 险要 根据课文内容: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 这几句话写出了泸定桥的“险”.“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指的是桥面上铺木板时的情况,现在敌人把木板抽掉了,过桥的困难就更难以想象了.

#法宏面# 飞夺泸定桥 这段话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
(17588342980): 空间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