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的继承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问题? 如何保护传统文化与传承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可持续发展、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旅游等思潮的影响之下,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学术研究,都会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使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社区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相一致?如何使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民族社区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如何通过保护民族社区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资源以促进旅游业在该社区得以持续发展下去?这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结合贵州实际,与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很好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必须基于对文化内涵及文化特性的最充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文化具有消减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保护的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对于那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即在现代化过程中很可能消减的文化质因素,应该对其实行静态的保护方式,也对这些文化质因素加以挖掘、收集、整理,然后以文字、文物、图片、遗址、录音录象带等形式保护起来;二是对于那些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质因素则应对其进行动态的保护,即对其加以整合,并在专家、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下,用现代的主体价值观之一——市场,来生成一种基于传统又有所发展创新的文化。科学合理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就是对民族文化的动态保护。这两条途径必须同时并举,否则文化的保护就是残缺的、不完全的,未来的人们也很难从立体的角度去全方位地认识一种文化,更难体会到文化多样性的历史韵味。
(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和传承民族原生态文化
1、对于那些脆弱的原生态文化要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要全面贯彻执行《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并落实到旅游开发的每一项环节,实行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的原则。
2、旅游开发要多发掘多渗透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尽可能让都市服饰和现代歌舞远离各个民族风情旅游景点,还这些景点传统的民族风情旅游。3、强化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让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真切感受到各民族人民朴实善良、热情友好。
(三)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与一般的开发项目不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投资大,投资论证评估难,开发涉及政府、投资商、民族文化主体以及科研等部门的方方面面,这些方面缺一不可,因此一定要摆正主次关系。政府的角色应该主要在于旅游景点的宏观布控,在于给予资金项目支持、政策引导、媒体宣传以及动用其职能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等;投资商则是出开发资金,并对景区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管理;民族文化主体是开发的关键因素,应该主动自觉地配合好政府、科研部门和投资商挖掘、开发本地区本民族文化质因素;科研部门则应充分利用自己文化研究的优势,对开发对象进行论证并给予科学的定位,在开发、经营过程中继续观察指导,在理论上进行适时的修正并指导开发经营活动。
(四)正确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面对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备受人们的关注。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种过程,因此不存在要不要“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是传统文化必然的存在形式;由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是变化着的,产生于特定生存环境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随之产生变异,要想“原汁原味”地加以保护既不可能也不应该,只能保留它的神韵。虽然出现了旅游业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风貌会急剧改变,从而令旅游者大失所望的现象,但也应该认识到,当地的居民趋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趋同现代化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并非是人为能改变的。不能因为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就要求所有的社区居民一律保持传统面貌,希望其生活方式永远守旧。但是,通过旅游业合理、科学的开发,既可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又能满足现代人旅游的需要;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与会者认为,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何减少旅游者的进入对旅游地民族文化的剥蚀,民族社区的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示范效应和憎畏感的演化过程,以及其他旅游人类学问题,都需要着手进行认真的适度超前的研究。因此,作为从事民族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需要建立特定的概念体系,来规范涉及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和管理的学术研究,使各自独立的研究能够交流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并发挥其更大的应用效益,同时增加民族学、旅游学、资源学等学科的学术积累。

民族文化的可以融入到现代旅游业中,既能对民族的进行传承和发展,又能促进旅游业的 发展。具体的细节得看实际情况决定了!

统筹兼顾,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

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的继承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问题~

正确处理民族文化的继承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问题需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和传承**:首先要确保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一些地方的传统文化可能被过度商业化或扭曲。因此,应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尊重和保留其原始风貌。
2. **创新和发展**:为了吸引游客,可以创新和发展一些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和需求的旅游产品。这既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 **教育与培训**: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民族文化教育和培训,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教育和培训也可以提高他们在接待游客时的服务质量。
4.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业,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5. **可持续性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避免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要考虑到旅游业的长期发展,避免过度开发。
6. **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和支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确保其健康发展。
7. **跨文化交流**: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应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同时也要让当地人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总之,正确处理民族文化的继承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问题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创新和发展、教育与培训、社区参与、可持续性发展、政策引导和支持以及跨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平衡,才能实现民族文化和现代旅游业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1、区别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优劣,有利于社会前进的脚步。
2、以时代的角度,以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
3、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必由之路。
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主要传承:
1、有一定的文化积累。
2、明确方向。即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与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价值观相一致。
3、要有宽松环境。要允许磨擦事物存在、发展,不能视新事物为洪水猛兽,要鼓励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锋。
4、勇气和意志。需要整个民族的勇气和意志。

扩展资料: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统文化


#向郭芸#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如何更好的结合 -
(19345059981): 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

#向郭芸# 浅谈如何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19345059981): 一.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

#向郭芸# 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
(19345059981): 民俗是一个无说的宝库,看你如何去开发,中国现有的大部分有关民俗的景点,开发的不够. 原因是对于民俗的理解过浅. 民俗产生于一个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与这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思想、情感、历史、文化、宗教、处理事务的方式、...

#向郭芸# 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 -
(19345059981):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向郭芸# 怎样处理文化与旅游项目规划的关系? -
(19345059981): 怎样处理文化与旅游项目规划的关系?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研究,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业.因此对旅游项目规划来说,对文化元素的处理其实就是一个塑造灵魂的过程.如何开发好旅游项目中的文化元素,突出当地文化特色,给游客带来...

#向郭芸# 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旅游
(19345059981): 旅游既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必然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它是人们以了解自然和社会、丰富和完...

#向郭芸# 应该如何处理好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的保护的关系? -
(19345059981):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的集中表现.开发和保护关系贯穿于旅游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保护就开始边的重要.“申遗”的同时,就会使得旅游 资源被商业化.这个问题,你可以去参考网络里,一些学者的论文.

#向郭芸# 旅游业如何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繁荣中的发挥作用? -
(19345059981): 旅游业不仅具有很强的经济带动功能,也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化功能. 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业的核心资源,旅游业是文化的新型载体. 旅游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生态文明、社会文明、民族文化等等多种文化都可能通过旅游广为传播. 旅游是弘扬文化的有效手段:例如,当前国内开展的红色旅游,极大的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使红色文化在新时期得到了弘扬. 旅游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学习的过程:在日本中学专门设立了课外修学旅游课程,为的就是通过旅游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人生经历. 这方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可以去进行专题的研究探讨,在这里点个头,启发一下思维而已.

#向郭芸# 如何传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
(19345059981): 注重旅游业中的餐饮发展;效果慢,但潜力大. 参加国际性的饮食文化比赛;效果明显,但难有后劲. 申请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国家这强有力的机器. 注重传承人的培养;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