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是 什 麼 意 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2

意思是工作之后还有余力的就应该去学习、进修,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研究之余要多参与具体的工作与实践。

出处:

《论语·子张》(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还有余力,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还有余力,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

扩展资料

评语:

这段话是孔子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的集中体现。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不管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只要有机会学习,那就不要放过机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子张



此语出自《论语·子张》,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说的。意思是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孔子还说过,没有修养好就让人去做官,是“贼夫人之子”,也就是说,不学习就做官是害人害己的事情。另外一种解释是,把“优”解释为“有闲暇”,那么,做官以后有闲暇就应该再学习,学习得能够游刃有余了就可以做官。这样也能讲得通。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楼下的解释 在这里 优势通假字 通 悠闲的悠 也就是闲暇的 空闲
这句话是说 当官有时间了就要学习 学习空闲时要去做官。。

作家杨大侠认为,于是就有了“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等古训。因读书而考试,因考试而科举,读书人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读《四书五经》和做八股文章上,所以国人就成了考试的奴隶。

千字文,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讲述了古代选拔和任用官员的方法,歌颂了召公美好的品德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有什么含义?~

学而优则仕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第十三章)(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去读书治学,学习有了余力就去做官。)子夏是孔子学生中的著名人物,姓卜名商,子夏是字,春秋末年卫国人,比孔子小44岁。他在鲁国做过官,但一生主要是治学,以文学著称。孔子死后,他开门收徒讲学,他的学生成为儒家学派中的一派。战国初期,他在魏国的河西讲学终老,今陕西合阳县洽川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仍有“子夏石室”、“文章台”等遗迹。他精通《诗经》、《春秋》、《易》、《礼》,据说现在流传的《诗经》是经他传下来的,《诗序》之中也有他当年讲解《诗经》的记录。近年轰动一时的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不少学者认为是子夏所作,至少其中有他讲《诗》的记录。
“仕”是做官;“优”是宽裕、余裕的意思;“学”指读书学习和研究学问(治学)。传统注疏如《论语注疏》、《邢昺正义》、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刘宝楠《论语正义》,都注“优”为“有余力”。这句话有两个分句,上一个分句指做官的人说的,处理政务之外还有时间和精力,就还要读书学习或研究学问;下一个分句指治学的人说的,治学达到精当的程度可以去做官。《论语今解》的解释比较深入:“仕而优则学,用学理考验政绩之得失,以增益其实际智慧。学而优则仕,用行动考验学理之价值,以正确其见解。合经验与学理而一之。”也可以说:仕而后学,可以其新知增益工作能力;学而后仕,可以其所得切合实际地学以致用。全句的中心是劝人学习,以学理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学理。
不知什么时候,这句话被删去前一个分句,只剩下“学而优则仕”五个字,把“优”字解释为“优良”“优劣”的“优”。把这半句话译为“书读好了便能做官”。在“五四”以后,尤其在所谓的“文化大革命”中,万炮齐轰,猛批孔子的“读书做官”论,说孔子提倡为做官而读书,读书为了做官,是替奴隶主、封建主当爪牙来压迫人民,因此孔子罪大恶极。
这是造反派给孔子制造的一件冤案:第一,“学而优则仕”这半句话根本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子夏说的,张冠李戴;第二,这只是子夏的半句话,而且原来也不是被批判的那个意思,子夏的原意也被曲解了。
制造“读书做官”的人确实是有的,但不是孔子,也不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读书做官”论的始作俑者也不是现代人,而是明清两代的封建统治者。他们设计了一个大骗局,大力推行八股文科举考试制度,从四书五经中抽出一句话作试题,按规定的八股程式作文,通过府试、省试、会试层层考试,考中了进士,便授以官职。从儿童启蒙就灌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什么读书呢?(这里有问号)“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皇帝在那里公开收买读书人:“十年寒窗苦用心,金榜题名天下闻。”只要考中了,别说选中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就是中了一般的进士,起码也是个县太爷,一县人民的“父母官”。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金钱美女、宅第田产、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什么都有了。这是封建皇帝铺下的“读书做官”之路。在这条路上,一个个读死书、死读书,死记硬背死教条,苦思冥想作言不由衷的八股文,只为了应试,考中的去做感恩戴德的奴才,在那条应试的路上挤呀挤。大多数是从少年考白了头发,一次次名落孙山。考中的,便做贪官污吏;考不中的,便成了“孔乙己”。这样的“读书做官”论,我们当然坚持反对,但它与孔子无关!

官当好了做学问,学问做好了当官,字面上就这意思


#单怨韩# “学而优则仕”是什么意思? -
(15954413479): 释义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处 《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这个是百度上的正规解释. 其实一般文章里写这个意思就是一个人学习,品德好,就应该去当官,为民造福.

#单怨韩# 《论语》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5954413479): 子夏说:“做官游刃有余的人,可以去学习;学习游刃有余的人, 就可以去做官.”

#单怨韩# 学而则优仕i是什么意思 - 作业帮
(15954413479):[答案] 出处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说:“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用应到日常做事中.”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出仕是“时...

#单怨韩# 学而优则仕语出何处?
(15954413479): “学而优则仕”与“仕而优则学”这两句话,出自《论语》 这棵根植于中国文化沃土的不朽巨树上两片常青的绿叶.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单怨韩# "学而优则仕"出自哪篇文章?以及全文是什么?谢谢了!那这篇文章主要向人们阐述的是什么道理呢? - 作业帮
(15954413479):[答案] “学而优则仕”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子张”,原文中整个句子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并非出自孔子之口,而是他的弟子子夏说的.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优”字解释为“优良、美好”,对“仕”字...

#单怨韩# 学而优则仕什么什么意思啊?
(15954413479): “学而优”指学习成绩好,“仕”指官,合起来是学习成绩好的人给官做,科举制度就是遵循这一原则选各层官员的.

#单怨韩# 学而则优仕i是什么意思 -
(15954413479): 出处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说:“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用应到日常做事中.”这是愿意,后世把'学而优则仕'引申为:读书读得好就可以当官,

#单怨韩#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论语中哪一篇里的
(15954413479):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回答完毕,顺祝学习进步!

#单怨韩# “学而优则仕”是学习优秀就可以当官吗?
(15954413479):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原文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早已是流行颇广的名言,并且常常把它当作孔子的话,其实这话是并非出自孔子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