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伊消得人憔悴:古代,哪个女子最为痴情? 为伊消得人憔悴(古代历史学家、蝇头格)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我认为中国自古以来最痴情的女子当属大唐的鱼玄机了。鱼玄机少有才华,年纪轻轻便是成为了当时著名的女诗人,就是在整个唐朝史上,她也是四大女诗人之一。鱼玄机她的父亲是一个没有考取到功名的落榜书生,因此鱼玄机虽然是个女儿但也成为了她父亲的寄托,她父亲希望鱼玄机可以代替自己成为一个著名的才女。因此鱼玄机不过年纪轻轻便是成为了长安城闻名的才女了,甚至还引得当时的大诗人温庭筠的关注。

此后鱼玄机与温庭筠也成为了忘年交,在鱼玄机和温庭筠的相处之中,鱼玄机对温庭筠也是有了超过师生的感情。但是可惜当时的唐朝氏族与寒门是无法成婚的,因此鱼玄机对于温庭筠的爱恋终究只是一种渴望。而温庭筠也是一个畏畏缩缩的人,她在面对着鱼玄机的爱意之下他只能退缩,他只能去做鱼玄机的老师、朋友,他们之间只可谈论文词,不可谈及风月。


也就是在这时,唐朝的新科状元李亿看中了鱼玄机,而温庭筠因为自己的退缩,在看到了李亿便是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挡箭牌,因此他便是建议鱼玄机跟着李亿。而鱼玄机此时也是在心灰意冷中答应了嫁给李亿做妾。但是让鱼玄机没有想到的是李亿后来又是娶了宰相家族的豪门女子,也是鱼玄机更是被人逼迫着出家当了道士。

面对着休掉自己的休书,鱼玄机在悲愤之下竟然同意了。但鱼玄机却仍然没有放弃与李亿之间的感情,她在道观中孤孤单单等了三年,却是得到了李亿去了南方做官的消息。此后鱼玄机也是自抛自弃,从一个女才子最后成为了一个荡妇。



个人觉得是卓文君: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的事件。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尽管后世的道学家们称他们的私奔为“淫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日后多少情侣们的榜样。
这之后还有一个事件值得一记:司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这样的句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终使相如回心转意。

望夫石,安徽蚌埠怀远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见禹的归来。她朝思暮想,最终精诚所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做启母石。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我觉得在古代很多女子都是非常痴情的,这些女子中有青楼女子,皇室女子,还有贵族女子,她们有很多都是比较重感情的,都让人非常的敬佩

古代李清照,貂蝉两位女子最为痴情!人

为伊消得人憔悴,古代都有哪些著名的女作家?~

蔡文姬、谢道韫、鲍令晖、江采萍、宋若昭、李蔓怡、关盼盼、鱼玄机、花蕊夫人、李清照、朱淑真、黄道婆、萧观音、黄幼藻、黄峨、冯小青、李香君、贺双卿、傅善祥、班昭。
1、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别字昭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南匈奴入侵时,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2、谢道韫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
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后杀害。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3、鲍令晖
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
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
4、江采萍
江采萍(710年—756年),号梅妃,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玄宗宠妃之一。在今莆田亦称江东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
江采萍自幼陪颖,父亲极赏识,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九岁时,就能背诵《诗经》中记载周文王后妃事迹的《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
十四岁,善吟诗作赋,自比晋朝才女谢道韫,不仅长于诗赋,还精通乐器,善歌舞,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开元中,唐玄宗遣高力士出使闽越,江采萍被选入宫。唐玄宗爱如至宝,大加宠幸赐东宫正一品皇妃,号梅妃。
梅妃喜梅,气节若梅。后被杨贵妃贬入冷宫上阳东宫。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落逃没带冷宫中的梅妃,梅妃白绫裹身,投井自尽
5、宋若昭
宋若昭(761年-828年),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裔孙宋庭芬之女。宋庭芬有五女,曰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皆警慧,善属文,而宋若昭、宋若宪成就更高些。
唐德宗贞元四年被召入宫廷,称为内学士。唐穆宗时拜为尚宫。历经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皆呼先生。进封梁国夫人。
主要作品有《女论语》、《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应制》、《牛应贞传》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才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文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谢道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鲍令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采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若昭

裴松之,非衣松之


#双常厚# 为伊消得人憔悴 什么意思 -
(18448861091): 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诗,“伊”指伊人、佳人,“消”是消瘦的意思,这句诗是说为自己爱的人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表达了作者对恋情的执着.

#双常厚#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是什么意思出自那首诗全诗是什么啊!!! -
(18448861091):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作者】 987?- 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

#双常厚# 古代情诗,词
(18448861091): 因爱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同是一般怀抱. 甚得新愁旧愁,铲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 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拼弃了! 芳衾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 漫说长宵似年,奴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 是说一位少女思念爱人辗转反侧夜不成眠的心情.

#双常厚#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什么诗 -
(18448861091): 意思是: 人消瘦了,衣带越来越宽松,我始终不曾懊悔,为了思念她,我宁可自己容颜憔悴.出自柳永所做的《蝶恋花》蝶恋花(全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双常厚#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是谁得词?
(18448861091): 这是柳屯田的词《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一句,整首词是这样的: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词里既有思乡的愁绪,也有思念恋人的衰伤.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点题之笔,将相思在结尾一并道出,佳人啊,我的思念消瘦了形体,憔悴了神魂,我也只能在这孤寂的小楼上与春愁缠绵,感叹夕阳,对酒当歌,试图消去相思之苦,却清醒的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刻意的快乐,又怎么能让我真正的开心起来呢…….

#双常厚#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诗句?
(18448861091): 是李清照想念她的丈夫

#双常厚# 表达一片痴情的诗句 -
(1844886109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双常厚#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
(18448861091): 指为某个人相思,折磨得瘦了好几圈,却终究不后悔原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伊”指女子 回答者:定澜β·UN13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0-29 09:59--------------------------------------------------------------------------------你追求你不一定得到啊...

#双常厚# “衣衫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出处是什么? -
(18448861091): 意思是 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诗句出自宋代柳永的词《蝶恋花》.全文如下: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双常厚# 谁能提供古代的情诗
(18448861091): 还有柳永的 雨霖铃 流传很广 全诗围绕”伤离别”三字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