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公式和其变化.急~~~~~~~~~ 高一物理(有关万有引力的题目),高手帮帮忙~~谢谢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万有引力
universal gravitation

任意两个物体或两个粒子间的与其质量乘积相关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简称引力,有时也称重力。在粒子物理学中则称引力相互作用和强力、弱力 、电磁力合称4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是其中最弱的一种,两个质子间的万有引力只有它们间的电磁力的1/1035 ,质子受地球的引力也只有它在一个不强的电场1000伏/米的电磁力的1/1010。因此研究粒子间的作用或粒子 在电子显微镜和加速器中运动时,都不考虑万有引力的作用 。一般物体之间的引力也是很小的,例如两个直径为 1米的铁球 ,紧靠在一起时 , 引力也只有2.83×10-4牛顿,相当于0.03克的一小滴水的重量 。但地球的质量很大,这两个铁球分别受到4×104牛顿的地球引力 。所以研究物体在地球引力场中的运动时,通常都不考虑周围其他物体的引力。天体如太阳和地球的质量都很大,乘积就更大,巨大的引力就能使庞然大物绕太阳转动。引力就成了支配天体运动的唯一的一种力。恒星的形成,在高温状态下不弥散反而逐渐收缩,最后坍缩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 也都是由于引力的作用,因此引力也是促使天体演化的重要因素。

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

在谈论万有引力发现的事件时,对於当时天文学及力学的发展情形也得有一些说明,才能了解当时代科学的背景,以及它是如何影响刺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有关力学:

牛顿了解伽利略早先所发展出来的惯性观念,他知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形下,动者恒做等速度直线运动。他也知道若一个运动中物体的速率或运动方向有了变化,其中必定有力的作用。当时的牛顿,受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地球绕日的圆形轨道」的影响可能正对月亮的运行轨迹不是直线、是绕著地球的圆形轨道而深感困惑。但是他已知道,由海更士提出「一物体要作圆周运动需要施一个向中心的力量」的理论。由天文看,行星绕太阳运动也应需要一向心的吸引力量,可是,这个力到底是什么?

有关天文学:

西元1543年哥白尼提出天体运行论,以太阳为诸行星的运转中心和地球自转来解释星象,对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宇宙观作了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其后克卜勒分别在西元1609年提出行星运行第一定律「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太阳位在椭圆的一焦点上」及第二定律「等面积定律;行星与太阳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及西元1619年提出的第三定律「周期定律;行星周期T的平方正比於轨道平均距离的立方」这三个定律揭示出几个问题:

1. 轨道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椭圆的,什么样的作用方式,可以形成这样的轨道运行呢?

2. 太阳处於椭圆一焦点上,显示行星是绕著太阳的,是什么力量使它们绕著太阳转呢?

3. 由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周期平方正比於轨道半径三次方),这又意味著是什么作用的方式所形的呢?

牛顿的伟大,就是看出了月亮是一直朝著地球「掉落」的,道理就和苹果的掉落相同。他推论月亮与苹果掉落的原因,都是由於地球重力在拉的结果。

掉落中的月球

牛顿又进一步发展他的想法。他比较了掉落中的苹果与掉落中的月亮,后来牛顿了解到,如果月亮没有朝著地球掉落的话,它将会做直线运动,最后则会脱离绕地轨道,所以他认为月亮正绕著地球而掉落(月球可是很认真的掉唷)。因此,月亮必定掉落在那条没受到外力时应该会走的下方。牛顿大胆地假设,月球在重力的吸引下,只是一个绕著地球转的抛体而已。至於月球的切线速度是怎么来的,可能就是在宇宙大霹雳、创世之时就决定了,而月球的切线速度大小将会决定它绕地球的轨道是圆形、椭圆形、抛物线、双曲线或是撞上地球。

牛顿的万有引力之简单涵义

牛顿并不是发现了重力,他是发现重力是「万有」的。每个物体都会吸引其他物体,而这股引力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与物体间的距离有关。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说明,每一个物体都吸引著其他每一个物体,而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正比於这它们的质量,会随著两物体中心连线距离的平方而递减。牛顿为了证明只有球形体可把「球的总质量集中到球的质心点」来代表整个球的万有引力作用的总效果而发展了微积分。然而不管距离地球多远,地球的重力永远不会变成零,即使你被带到宇宙的边缘,地球的重力还是会作用到你身上,虽然地球重力的作用可能会被你附近质量巨大的物体所掩盖,但它还是存在。不管是多小还是多远,每一个物体都会受到重力作用,而且遍布整个太空,正如我们所说的「万有」。

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为:一切物体总保持运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为: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为: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万有引力的形成原理

万有引力是存在于任何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两个物体见的万有引力,其大小和他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他们的距离成反比。

—《新华字典》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代物理大英雄,他在生活的几十年中,同样要思考这个本质问题,为什么物质间会有万有引力,特别是在他的晚年,进行了力场的统一研究,尽管在物理科学的统一研究上没有过多成绩,必定是做了一定的工作,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了说明物质质量与能量间的关系,建立了质能方程,为了说明自然界的光速为极限速度,他假假设了自然界存在的光速度是极限速度,没有比这个速度更大的速度,当物质速度叠加的时候,相对速度不会超过光速,并且速度越大,物质的质量越大,这个系统称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为了说明物质间存在万有引力,爱因斯坦认为宇宙就相当于一个网,一个物质的存在,都会将这个网压得变型,使物质周围的时空发生弯曲,从而让另一个物质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这个运动趋势相当于存在的这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这个称为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非常高深,能够听明明白的人很少,能够理解的人更是少之甚少。今天我们用光子是物质的基本粒子,来进一步说明,物质间存在万有引力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它变得非常轻松,理论上容易理解。因为自然界的存在本来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是因为人类的社会属性,让人类变得与自然界不同,并且由于人类的思想、听觉、文明、文化,长期过着人类的社会生活,让人类忘记了自然界的共同语言,让人类失去了与自然界直接交换全面光子信息的能力,而只交换频率范围非常窄的光子信息,让人类自己走上了极端,是人类自己变得复杂,反倒对自然界不容易理解。

我们知道,由光子是物质的基本粒子来看,物质的构成本身没有意义,如果物质不能够与环境中的其它光子信息相互作用,它就不能将自己的能量、存在形式、表达给自然界,自己就是以纯暗物质的形式存在,尽管自己的寿命表现为无限长久,但是对环境、对自己没有意义,只有它不断与环境的其它光子信息相互作用光子能量,才能将自己的能量、质量表现出来,自己的光子信息才能变化,自己才能由生长到死亡,才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这就是说任何物质,只要它存在,它就会不断地与环境中的其它光子信息相互作用,这样,物质的存在,各种作用力的存在,事实上,是通过自己周围的光子信息场完成的。

如图所示,物质 A 存在,是物质 A 不断与环境作用光子信息能量,而表现自己的质量,当物质 B 存在的时候,由于 B 也要不断与环境的光子信息相互作用,这 B 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 A 周围的光子信息内容,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是 B 挡住了来自 A 周围的光子信息,改变了 A 周围的光子信息场,从大的方面来看,是来自于左方的光子信息能量要多一些,来自于 A 的右方光子信息能量要少一些,宏观表现为 B 对 A 有一个作用力,这个作用力,是所有物质共有的,称为万有引力。

也可以说成是,由于 B 的存在,导致了 A 周围的光子信息力场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这个力场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本来没有 B 的时候,物体 A 是一种平衡状态,有了 B 以后,光子信息的力场发生了变化,物体 A 的作用力,由于平衡变成了不平衡,人们自然会说,这是物体 B 存在的结果,是物体 B 对 A 的作用力。

[思路分析]
其实最主要的公式还是一个也就是
GMm/R^2=mv^2/R=mw^2R.
[解题过程]
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F=G*m1*m2/r^2

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引力常数(G)乘以两物体的质量积(m1*m2)再除以两物体的距离的平方(r^2)。

既然你知道是高一的内容,怎么不直接去找课本。公式的变化可是不少的,比如说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地球重力F=mg,又F=G*m1*m2/r^2,(设物体质量m1,地球质量m2),合并二式并化简得g=G*m2/r^2,其中r为地球半径。

你可以这样理解
首先,你说的“关系应该是
f∝m/r^2”这句话是对的,
但这只是针对一个物体来看的,假如我们把地球质量看作是m
太阳质量看作是m
那么由你上面求出来的式子就可以得到f∝m/r^2和f∝m/r^2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和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必然是一样的,所以r相等。那么就可以得到f跟m
m都成正比,也就有了f∝m'm/r^2。
这个式子不是推导出来的,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a与b成正比,a与c也成正比,那么a与bc是不是就成正比呢?这个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次,既然得知了f∝m'm/r^2
所以说明m'm/r^2乘一个常数就能得f,用函数来解释y=kx
那个k就相当于g。这个g是有了f∝m'm/r^2以后
用f/(m'm/r^2)算出来的。
其实把这几个字母出来的先后顺序搞明白就容易多了,我也是刚刚学完天体~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部分所有公式及其变形,要详解~

基本上是这些,有其他的需要可以自己去代换。貌似有点看不清楚哈,你尽量。

1 向东 借助地球自转
2 GMm/R^2=m4$^2T^2/R (我用$代替3.1415926)
则离地高度与自转周期成正比
载人飞船自转小于同步卫星 故较低一些
3 GMm/R^2=mv^2/R
离地高度与线速度成反比 载人飞船离地高度自然比地表物体大 所以速度略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4 我认为A的动能小 因为离地高度与线速度成反比 质量相同的话动能应该小啊 不过机械能大 因为A的总能量大 这就类似氢原子能级 越靠接原子核能量越小 因为原子从高处跃迁时会释放光子 同时会释放能量
5 F=GMm/R^2 M变大m变小 则两者差值增大 所以乘积减小 故月地万有引力会变小
由GMm/R^2=m4$^2T^2/R 可知M变大 T变小


#岳连苑#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公式推导! -
(17339637078): 你好,QQ1277707750 :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a GMm/r²=mv²/r(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① ∴v=√(GM/r) 由v=ωr,代入①式,得: GMm/r²=mω²r ② ∴ω=√(GM/r³) 由ω=2π/T,代入②式,得: GMm/r²=m(4π²/T²)r ∴T=√(4π²r³/GM)

#岳连苑# 高一物理公式 -
(17339637078): 1、万有引力定律: (1)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相互吸引,两个物体间的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公式:,G=6.67*10-11N.m2/kg2. (3)适用条件:适用于相距很远,可以看做质点的两物体间的相互...

#岳连苑#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的公式有哪些 -
(17339637078): 1. 开普勒三大定律中第三定律a³/T²=K 2. 求解天体围绕中心天体运动,中心天体质量M=4π²r³/GT²=V²r/g=V³T/2πG 中心天体密度ρ=3πr³/GT²R³=3g/4πGR 3. 另外重要的是黄金代换公式GM=gr²; 4. 还有一点就是那个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从而推出的T,ω,v的公式

#岳连苑#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17339637078):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

#岳连苑# 求分析总结一下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和航天相关的公式 -
(17339637078): 万有引力与航天中只有二个公式: 一、万有引力等于重力.适合在静止的情况. GMm/r^2=mg 此式可求地球质量,也可以求重力加速度. 二、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适用于运转的行星、卫星 GMm/r^2=man =mv^2/r =mω²r m(2π/T)²r 此式可求行星或者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n=GM/r^2.行星或者卫星的线速度v=√GM/r.行星或者卫星的周期T.. 中心天体的质量M=(2π/T)²r³/G

#岳连苑# 高一物理 万有引力 -
(17339637078): ABCD因为在太空中 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 则有 ma=GMm/(r^2) --> a=GMm/(r^2) 因为r 相同 所以加速度相同 (r^2 是r 的平方) 又a=v^2/r=w^2 * r 所以加速度与速率相同 T= 2pai/...

#岳连苑#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公式推导!推导GMm/r² = V²M/r = ω²Rm = 4π²/T²mR 求V ω T 与G M R的关系,并写出结论. - 作业帮
(17339637078):[答案]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a GMm/r²=mv²/r(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① ∴v=√(GM/r) 由v=ωr,代入①式,得: GMm/r²=mω²r ② ∴ω=√(GM/r³) 由ω=2π/T,代入②式,得: GMm/r²=m(4π²/T²)r ∴T=√(4π²r³/GM)

#岳连苑# 高一物理必修1 - 2所有公式 -
(17339637078): 第一章 力 重力:G = mg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 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f =μFN 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

#岳连苑# 高一必修2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有关知识点 -
(17339637078): 常用要有 GMm/r^2=mr(2π/t)^2=(mv^2)/r=(mv2π)/T =mrw^2 密度=3g/4πRG(R为该星球的半径) mg=GMm/r^2 应用变式 求天体质量(以地球质量计算为例 ①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半径r 由GMm/r^2=mr(2π/t)^2 得,M=4(π^2)(r^3)/GT^2 ②知月球...

#岳连苑#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 -
(17339637078): 有万有引力定理:GMm/R² = 4π²Rm/T² 求出地球质量M 由ρ=3M/4πR³ (M=25M地,R=4.7R地) 得此星球的密度 ρ=2.9*104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