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兴的区别是什么? 比和兴的区别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3
比兴
1.文学创作中的两种手法。比是比喻,兴为寄托。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儒家诗论把比兴列为风、赋、比、兴、雅、颂“六义”的两种。郑玄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是见今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见《周礼·春官宗伯·大师》注)。把比兴与美刺联系起来加以解释。比兴之法多用在旧体诗词和民歌中,一般文学作品中极少运用或不用。

“比”与“兴”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技巧。除诗歌外,现代散文、小说等也常用比兴手法。所谓“比”,按照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其实就是比喻。它通过具形具色的事物比所要写的事物,使之形象、生动、具体。所谓“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用形象思维,离不开比兴两法。因此,比与兴构成了诗的两种技巧。
2.指创作诗歌。 宋 王安石 《甘露歌》词:“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 清 顾炎武 《与人书》:“起八代之衰,而树千秋之业,非明公其谁与归!当不仅流连比兴,传播艺林,为斯文之盛事矣。”

《诗经》中常见表现手法赋、比、兴的区别,你分得清吗?



诗歌的“比”和“兴”各指什么意思?~

什么叫“起兴”,说来话长.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位姓毛的学者,不知其名.有人说是毛亨,有人说是毛苌,弄不清楚,相传称为毛公.毛公研究《诗经》,给每一篇诗标明了主题思想,称为“诗序”.卷首有一篇总序,称为大序,于是每首诗的序,就称为“小序”.在《大序》中,他提出了诗的“六义”.他说:“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他所谓诗的六种意义,其实是诗的体裁和创作方法.“风、雅、颂”是诗的三种作用.因作用不同而体裁也不同.《诗经》这部古代诗选集是按照“风、雅、颂”三种作用来编定的,“赋,比、兴”是创作方法.但是这位毛公解释了“风、雅、颂”,而没有解释“赋、比、兴”,好像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后来郑玄笺注《诗经》,常常在诗的第一章下注曰:“兴也.”但是他绝不注出“比也”,或“赋也”.他以为比和赋是人人都知道的,不用注明.只有兴,他还特别作了解释:“兴是譬喻之意.意有不尽,故题曰兴.”意思是说:兴也是譬喻(比),不过不是单纯的对比,而是超越了对比的范围的.因此,他专把用“兴”的手法做的诗注明,使读者了解比和兴的区别.从此以后,我国古典诗歌的刨作方法,就一直用“赋、比、兴”三字来说明.刘勰的《文心雕龙》里有一篇《铨赋》,又有一篇《比兴》,对这三个字作了细致的解释.现在我把他对赋、比、兴所下的定义节录在这里:
赋——赋者,铺也.铺采捕文.体物写意也.
比——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也.
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则蓄愤以斥言,兴则环比以托讽.盖随时之义不一,故诗人之志有二也.
这些铨释,为六朝人的文体所局限,今天看来,不够明确.到南宋时,朱熹作《诗经集传》,他在每一首诗下都注明了“赋也”、“比也”或“兴也”.他还给每一个字下了简明的定义: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赋就是正面描写某一事物,修辞上可以用渲染、夸张的手法.比是引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外一个事物.兴是先讲一个事物,引起主题思想中要用到的事物.这三种创作方法,赋最单纯,比和兴则似同实异,在某些作品中,不易区别.刘勰也说:“比显而兴隐”.(《文心雕龙·比兴》)朱熹对某些诗的注释,曾用“赋而兴也”,或“比而兴也”,可知他也感到不容易划定.由此,我们应当注意,这三个字并不代表绝然不同的三种创作方法,特别是比和兴.我们可以说,比是直接的比喻,兴是间接的比喻.从比喻这一作用来看,它们原是相同的.所以在文学批评的术语中,“比兴”总是结合成为一个名词,和“赋”对立.而做诗为什么要用比兴手法,为什么不能像散文一样的直说,而偏要用一个事物来比喻或兴起另一个事物?这是为了要用具体的事物形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思想概念,即所谓形象思维.

《诗经》中常见表现手法赋、比、兴的区别,你分得清吗?


#迟岩博# 比兴与起兴有何区别 -
(13114212519): 比兴与起兴的区别为: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出处不同. 一、意思不同 1、比兴: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2、起兴:修辞格的一种.即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 二、侧重点不同 1、比...

#迟岩博# 比兴是什么?起兴是什么?比兴和起兴有什么区别? -
(13114212519): 比兴原本是《诗经》的两种表现手法,“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兴后来成为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艺术原则,...

#迟岩博# 诗歌欣赏中什么是比兴,比拟,互文,起兴,象征,双关,请分别举例子加以说明, - 作业帮
(13114212519):[答案] 一 比兴——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含义.“...

#迟岩博# 诗经中有赋比兴的区别"赋"是?"比"是?"兴"是? -
(13114212519):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 比就是比方,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体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比喻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兴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迟岩博# 比喻和比兴有什麽不同 -
(13114212519): 比喻 就是「打比方」(说明文中常用打比方),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

#迟岩博# 何谓“兴”“兴”与“比 ”有何区别 古代文学 简答题 -
(13114212519): 所谓“兴”,就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兴”与“比 ”的区...

#迟岩博# 起兴与比兴的区别
(13114212519): 【比兴】 文学创作中的两种手法.比是比喻.兴为寄托.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 《诗经·卫风·氓》两章的开头即用了兴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

#迟岩博# 比喻,比兴和类比的区别 -
(13114212519): 比喻是把一样东西比作另一样东西.而类比是两种东西有同样的特征才放一起比较的.“比兴”“比兴”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西汉毛亨所谓“兴”,包括两种情况.一个意义是指“发端”作用.《毛诗训诂传》说“兴,起也.”...

#迟岩博# 比兴和起兴的区别?用自己的话说说. -
(13114212519): 起兴,是以『兴』为手段而起的一种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在《诗经》中较为常见. 比兴,是兼含『比』与『兴』两种手法的创作手段,这种手段在《楚辞》中较为常见. 从《诗经》《楚辞》而后,后世多效仿应用.

#迟岩博# 在古诗词中开头写景是不是都是比兴手法 -
(13114212519): 开头写景,一般都是“起兴”,有时含有“比”的意味.区分比和兴,在于“比”相当于打比方,借用景物来暗示某种事物;“兴”只不过是用景物营造气氛,让读者形成某种情绪,不包含比喻成分.不过,比兴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例如陆游的《咏梅》,开头“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是起兴,让人产生一种孤独、凄清的感觉,便于进一步抒发自己的孤愤.但它同时也是比,将自己比作这棵独自开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