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关于“天”的解释? 天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天”及天崇拜的“天”,是一个有形实体的推论,还可以从甲骨文中找到强有力的证据。
  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甲骨文中的汉字呢?原因很简单,古人在创造甲骨文时大量使用了象形思维,是对被记录对象形象的图画形式。例如,表示太阳的日字,写成囗,中间的一点代表太阳黑子;再比如,山字,写成囗,完全是高山的形状。因此,甲骨文的许多字保留了大量真实背景,而这些背景,在以后文字的发展规范中都消亡了。所以,一个文字的真实本意,只能在殷商的甲骨文或稍后的金文中去寻找。
  在甲骨文里天宇有许多写法,其中一种把天写成“&恰似一个地地道道人的形象,是一个站立的人形。有人解释说,这是一个正面站着的人,整个字的解释是这样的:正面站着的人为天。
  这个解释不能令人信服,《说文》曰:“天,颠也,从一大。”颠,就是高的意思,所以后来皇帝祭天都选择高处,所谓的“泰坛”是也。一个站着的人怎么能表示高的意思呢?如果说“正面站着的人为天”,那么就等于在天与人之间划了一个等号。可大家不要忘记,在甲骨文那个时代,天是人们崇拜祭祀的对象,它是神啊!人怎么可以和神划等号呢?
  再说,甲骨文关于人字的写法也不止一种,都是用一个人形来表示的,与“8”(天)的结构大体差不多。为什么要用一个极为相似的字去表达一个毫不相干的意思呢?如果说甲骨文的天是以正为阳为天,反为阴为地的思想去创造的,那也同样解释不通。甲骨文里有阳字,但没有阴字,在表示阴天、晴天时,它总是用“易日”、“不易日”来表示,也就是说,在甲骨文时期,阴阳没有形成文字概念(但已有图形表示或数字表示法),更不可能用正为阳来表示天这个概念。
  所以,“正面站着的人为天”这个解释是根本错误的。那么,甲骨文中的“天”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再仔细研究一下天宇的结构,我们发现,代表人脑袋的圆圈似乎大了一些,与其他部分失调。所以,我们认为,甲骨文中的天字所表达的重点,并不在下面的人形,而在头顶上的那个圆圈,这个字的解意应该是:人头顶上的“○”即为天。
  那么这个头顶上的圆圈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在古代的文字和岩画中,古人常常用一个个圆圈代表太阳,或天空中的星星,所不同的是,代表太阳的圆圈中常有一点,表达星星的却没有这个标志。那么,甲骨文的“天”字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人头顶上像星星一样的一个圆形物体就是天。也就是说,古代的天概念与我们现在的天概念不一样,它不是一个无形的虚天,而是一个有形有体的物质“天”,它的形状是圆形的。这个意思正好和上述神话中的天概念吻合,真是太巧了。
  我们对天的上述解释,还可以从稍后的西周金文中得到证实。金文里把天写成“囗”,上面的圆圈变成了方形。在古代,人们是不可能用方形来表示人的脑袋,这也可以反证,甲骨文中天字人形上的圆圈并不代表人的脑袋。圆圈变方形,说明它所代表的东西,是一个物质构成的实体,而决不是无形的虚天。同时,金文的天字更加突出了人头顶上的含义,恰好可为甲骨文的天字作注解,因为金文离甲骨文的时代不远,完全知晓甲骨文的原始本意,所以才有了如此大胆的一变。
  此外,古埃及文化与中国文化同样古老,在埃及的万神庙壁画里,埃及诸神的头顶上都有一个球形物,或者手持圆球。我们认为,埃及诸神的造型,本意与中国甲骨文相同,诸神来自天,故头顶上的圆形物亦是天之意。
  古代人的“天”,就是指人们头顶上像星星或太阳一样的圆形物体,它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得着,这就是从神话和古文字里得出的必然推论。
  “天”有形,骇人听闻!
  那么,这个天究竟有多大呢?甲骨文中另外一个“天”字的写法透露给我们一些信息。甲骨文还有一个天字,写作“囗”,一横的下半部分也是一个人形,这个字与前几个字一样,表达的重点是上面的一横,而不是下面的人形。那么,“一”代表什么呢?在甲骨文里,“一”常常代表地平线。例如,囗(山)字,底下的一横就代表大地,再比如,囗(立)字,一个人站在大地上,此为立也,下面的一横同样代表大地。所以,我们认为,这个甲骨文的准确释意应该是:人们头顶上的大地,即为天。
  人们头顶上怎么会出现大地呢?如果我们把以上甲骨文、金文和中国有关“天”神话联系起来理解,意思就一目了然了:一颗巨大的星球,因为它离我们很近,那么你就感觉不到它是个球体,只感到一片大地就在你的头顶上。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阴山的狼山段发现了大批的岩画,这些岩画历史古远,从古朴的技法看,尚在原始社会。这些岩画其中一幅刻着一个人,双脚呈环形(跪坐貌),两臂上举,双手合十,头顶上有一个圆形的图像(见图五),像正在礼拜。研究者认为,这个环形物“很可能是太阳的形象”,所以大家一致将这幅岩画命名为“拜日图”,看起来也很形象。
  这样理解也不为过,由于太阳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对日的崇拜几乎发生在所有原始民族身上。《礼记·祭义》疏云:“天之诸神,莫大于日,祭诸神之时,日居群神之首,故云日为贵也。”甲骨卜辞里有“宾日”、“出日”。“各日”、“出入日”等都是太阳祭祀的记载,人们对太阳顶礼膜拜,朝迎夕送,毕恭毕敬,礼典很是繁杂。
  但问题是,这个人形所拜真的是太阳吗?就现在我们发现的岩画来看,表示太阳一共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圆圈中有一点,一种是圆圈中有只太阳鸟,还有一种是圆圈四周有放射状的条纹,用来表示太阳的光芒,这三种表示中以后两者居多。这幅岩画没有表示太阳的特殊标志,圆环物绝不可能是太阳,因此,拜日的解释是不正确的。
  这个跪着的人形,他礼拜的对象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就是上面提到的“天”,是一颗悬浮在我们头顶上的巨大星球。因此,这幅岩画是地地道道的“天崇拜”的图形表示。
  到此,我们对以前不理解的问题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神话和古文字及岩画中,事情大约是这样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颗巨大的星球——天体,它来到地球很近很近的上空,古人将它称之为“天”,并按照当时的具体情形发明了“天”这个古文字,囗、囗、囗。由于这个“天”与当时的人有某种神秘的关系(这以后要讲到),所以,大家把它当成神来崇拜,从而出现了中国古代来历不明、违背常理的宗教信仰——天崇拜。
  后来,在某一事件之下,这个被称为“天”的星球,又远离我们而去,取代它的是茫茫虚无的空间。但原始宗教顽强的继承性,并没有因为空间的巨大改变而中断。只是虽着岁月的流逝,后人渐渐习惯于接受无形无体的虚天,怎么也无法将原来的“天”与现在的天统一起来,所现,形成了怪异的天空崇拜。
  越县以后.人们对天崇拜越是不可理解,大家心里都在嘀咕:崇拜个虚天干什么?于是,天崇拜开始衰败。但在强烈继承传统的惯性下,天崇拜成了皇帝的专利,但是,许多皇帝都是礼拜而不知所以然。等历史发展到我们今天,现代的人更是不能理解这种古怪的宗教信仰。
  然而,远古时代这个“天”,对我们的祖先影响竟然如此之大,先民将对“天”的宗教记忆保存在文化、心理的最底层,形成了一股很强大的潜宗教意识。但这种潜宗教意识,在后来的历史中,竟然没有一种宗教形式能够充分表达它,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弥漫式的宗教观念,什么都有人信,但什么都不长久。拿起这个看一看,扔掉;拿起那个瞧一瞧,再扔掉。凭着潜意识的引导,中国人宁可崇拜生命的自然过程,去研究天、地、人相互感应的关系,而不痴迷于任何一种宗教形式。这是个赋有历史使命的民族,它默默地一代又一代地希望找回心灵深处的“天”。
  好啦!这些沉重的话题就说到这里吧。我们再回到“天”的主题上来。
  既然,远古时代的“天”是一颗临近地球的巨大星球,那么,它究竟指的是哪一颗天体呢?它是否还现存太阳系呢?这个事件究竟发生在什么时代呢?
  让那些陈旧的思维方式、学术观点统统见鬼去吧,解答上述问题,必须有一个大胆的突破,这是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对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相信:真理就包含在大胆的假设之中。
  远古的“天”就是现在的月亮!

甲骨文的“天”怎么写~

甲骨文的“天”如图所示:

基本释义:
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
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
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
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
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
组词:先天、天平、天空、今天
扩展资料:
1、先天
谓与生俱来,先于感觉经验和直接实践。柳青《狠透铁》:“他们说老汉精神上有一种先天的质素,使他嗅出异己阶级的味道。”
2、天平
衡器。杠杆两头悬以盘,一盘置所称物,一盘置砝码,以称物体。现代天平灵敏度甚高,多用于实验室等。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拿来上天平弹着,少少少,你这银子则十四两。”《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而今这银子在这里,拿天平来请少爷当面兑。”
3、天空
日月星辰罗列的广大空间。唐韩愈《南山》诗:“天空浮脩眉,浓绿画新就。”茅盾《秋收》:“偶尔薄暮时分天空有几片白云,全村的人都欢呼起来。”
4、今天
说话时的这一天。苏曼殊《惨世界》第三回:“十九年前,我还有一张木床;今天夜里,就变成石头床了。”巴金《探索集·大镜子》:“前天看是这样;昨天看也是这样;今天看仍然是这样。”

这里显示不出来,你上这个网站, 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ic.org/ 然后输入例如“天”一字,就会马上出来所有“天”字的甲骨文形式和解释


#邢兴邢# 天字为什么那样造字 -
(13671687705): “天”字的下面是一个“大”字,就是一个站立的人.上边的一横是指头顶.所以就是头上有片天之意. 1.天,颠也 《说文解字》中对天的解释有两个,第一个为“颠也”.颠即指头顶. 正是由于“天”字中含有头顶的含义,因此古代很多跟头有关的用词都会有个天字.在中医里,管头痛病也叫做疾天症,也是用了天有头顶的含义. 2.“天”与“帝” “天”字的第二个含义是指至高无上.如我们常说的“老天”、“上天”、“天帝”,都是这个概念.至高无上的定义在于老天有“好生之德”,这个“好生之德”表现在“帝”这个字上. 天为天之体,为本体;帝为天之德,就是所谓的德行、功能,它的功能就是指古代的生殖崇拜.

#邢兴邢# 天是什么东西
(13671687705): 天 tiān〈名〉 笔画数:4; 部首:大;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top] 解释:1.天空:例如:顶天立地. 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例如:天棚、天窗、...

#邢兴邢# 人,大,天这三个字的来历 -
(13671687705): 人:天地之性冣贵者也 天: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是一个脑袋被着重画出的小人,本义为“头”,后引申为“天”(因为两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头”的意思很早就消失了,但我们仍能从一个词中找到它的影子,那便是“刑天”,它的意思就是被砍掉头. 大: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邢兴邢# 天怎么读,天的组词,天的读音,天的笔顺,天的意思 -
(13671687705): 〈名〉 〈形〉 天然的;天生的 顶上的;架空的 .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相关组词 先天 阴天 蓝天 天边 天平 今天 天明 春天 热天 半天 西天 秋天 天生 明天

#邢兴邢# 天的繁体字是什么 -
(13671687705): 天在甲骨文中就是这个字形了,什么武则天六则天的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靝是在天之后的! 靝tiān 见“靔”.靔(靝),古同“天”. 靝,这个字出自道教,是道教的用字.

#邢兴邢# 本和天的笔顺规则是什么
(13671687705): 本和天的笔顺规则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撇后捺.1、本的笔顺是横、竖、撇、... 自己的、现在的,也可以是名词,解释为根基等.天,读音tiān,会意.甲骨文字形....

#邢兴邢# 汉字的甲骨文、金文、小楷、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
(13671687705): 殷墟甲骨文约有单字四千左右.经过几代学者的研究考释,已经认识一千来字.我这里选释部分常见的字以飨读者. “”:字从二(上)从(人),隶作“元”.人之上会意为首.《孟子·滕文公》:“勇士不忘丧其元.”即用其本义.引申...

#邢兴邢# 王八读什么字 -
(13671687705): 兲 tiān古同"天".注音:ㄊㄧㄢˉ英语解释 heaven; sky郑码:COVV GBK:83CC 五笔86&98:GWU四角号码:1080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172纵横码:18 仓颉码:MGC(一土金)笔画数:6 部首:八 笔顺编号:112134现网络用语中常误用此字作(王八)解.

#邢兴邢# 二人不出头打一字,是什么? -
(13671687705): “二人不出头”打一字是“天” 【解题过程】“二人不出头”,也就是有“二”和“人”,“二”和“人”组合起来是“天”或“夫”,但是因为不出头,所以是“天” 【读音】 [tiān] 【释义】 1、天空:顶~立地.太阳一出满~红. 2、位置在顶...